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回八八小农民 » 第9章 父凭子富

第9章 父凭子富

    在县城顺路存了钱,工行,农行,邮政,平均存了,为啥不放一个行里,太扎眼,现在一个万元户都是稀罕事,你一下子存五十万那不小心就传的人尽皆知。不过这下也让孙明华知道了真相,惊的深呼吸差点把皮带崩断。

    给孙传武也办了个邮政的存折,存了五千进去,这娃实在摆手连说不要,最后孙明德说不要就是不想跟着自己干了,这才收下,又给这大外甥提包里塞了五百,让回去带给他妈。自己则把剩下的钱,塞到提包里,准备回家给父母一个惊喜。

    “记住了啊,大外甥,回去之后嘴严点,谁都别说赚了多少钱,你这存折也先别给家里看,我替你管着吧”虽然知道传武一样嘴严,但孙明德还是叮嘱着。这大外甥嘴严到什么地步呢,小时候俩人冬天外出放野火玩,不小心把人家的柴火垛烧了。三大爷皮带都抽断了,都没把孙明德供出来,还是后来孙明德不忍大外甥再挨揍了,自己认了。

    “对对,明德说的对,回去了别大嘴巴”孙明华也嘱咐着。

    阔别一月,母亲却感觉孙明德出去了一年似的,看到他提着包回到家,赶紧上前。

    “哎哟,天爷,上去出去一个月不回家,上沪那么远,出门就是苦吧,都瘦了”母亲打量着。

    “他能得很,哪里瘦了,都养白了,胖了”父亲也从屋里出来,虽然嘴上不饶人,却也赶紧接过行李。

    看着铺开在炕上的一堆衣服鞋子,父母满眼欣喜,却又转头担忧的问,“明德,你是去干啥了,可不敢做坏事啊”

    “哎哟,我的爹娘哎,你们就放一百个心吧,你看我做的事都是国家支持的”,孙明德正好从炕头看见了之前买的旧报纸,“你看,这都写着呢,开发国|库|券交易试点工作”

    “那也挣不了这么多吧,买这么多东西,得花多少钱啊”母亲又开始担忧。

    “哎哟,花多少钱也比不上您二老开心啊,儿子孝敬,你们不该高兴吗,来,老爹同志,再给你个惊喜”孙明德说着,拿出一个黑色皮革包,递给父亲。

    父亲一提,感觉不是空的,拉开拉链一看,顿时呆住了。

    “咋了,他爹”母亲也凑过头来。

    “哈哈,当当当当,恭喜老爹同志,你成为万元户了”孙明德耍宝。

    “哎哟哟,天爷爷哎,明德,你这,真没做犯法的事,你这不是人说的那啥投机吧?”母亲这下真的慌了。

    “对,明德,你给我说说,这钱咋来的,咋回事”父亲也又些疑虑。

    又是好一通解释,终于还是报纸起了作用,毕竟老百姓觉得凡是能上报的事,是信得过的。父母俩人又商量着去存起来,说是留着给孙明德娶媳妇,又盘算着买砖盖房子,买家具,恨不得明天就把孙明德的人生大事给解决了。

    孙明德不耐这些,留下句我的媳妇我自己找,便在母亲的白眼中逃走了,回到自己的屋里。

    一推门进来,孙明德愣住了,屋子里满满当当的,堆满了各种物件。

    “爹娘,你们这是要开杂货铺吗?”孙明德问。

    “哎哟,你是不知道啊,这叫啥膨胀啊,啥也涨价了,钱毛了,不买,还得涨,这都是我和你爸去供销社抢来的,后来还去,队都排出一里地,啥都抢光了,就只抢到了这些,早知道就得半夜去排队。”母亲说起来一脸懊恼。

    “啥?”孙明德满脑子问号,感情这抢购风潮还带轮回的,非典抢过板蓝根,狗日排核抢过盐,回到八八年是全品类的抢,有啥抢啥。不过老娘哎,你确定你抢这么多肥皂火柴的用的完?还有这么多盐,得用到啥时候去?这毛线这么多,得打多少毛衣啊?

    “哎,你是不知道啊,你三大爷还去抢了一台冰箱呢,你要是早拿钱回来就好了,咱也去抢冰箱,手表,你结婚也用的着”母亲感慨着。

    哎哟,脑壳疼,孙明德一捂脑袋,老娘你别提结婚的事了。得,用吧,大不了以后点火用两根火柴,炒菜使劲放盐,毛衣毛裤咱也打双层的,想着想着,孙明德都被逗笑了。

    “可别再去抢了啊,公家已经出手了,你看着吧,不到冬天,物价就恢复正常了,这是我在上沪听公家人说的”孙明德只好编个理由,可不敢再去抢购了,再抢自己连睡觉的地方都没有了。

    第二日,孙明德去了三大爷家参观电冰箱,其实这就是个由头,他主要是去打听下大队的拖拉机还在不在。记得当时大队是要拍卖给村里人,结果都嫌贵,没人买,一直等到年底才被王家人买走,后来在城里拉沙子,跑运输,很是赚钱。父亲也会开,在大队当过驾驶员,可因为当时钱不够,没有买成,也算是心里不小的遗憾。

    绿色的万宝冰箱,三大娘找了个布,盖在冰箱顶上挡灰,很有年代感。“三大爷,这冰箱多少钱啊,有个冰箱是方便了,吃的也不怕坏了”孙明德问。

    “嗨呀,这冰箱啊,两千三,这还是托了人从北乡供销社买的,咱这里还木有。”三大爷说起来也是有些心疼,“方便是方便了,费电啊”

    “嗯,你又不缺钱,儿女孝顺,也该享受生活了”孙明德说的倒没错,三大爷确实是村里老人里生活最好的,冰箱电视收音机一样不缺。

    “三大爷,咱大队的拖拉机,现在还木出手吧”

    “木啊,嗨呀,木人要,都嫌打油麻烦”三大爷摆摆手,“12马力,很能拉东西啊,都不识货啊”

    “三大爷,我想买下来,你帮我问问大队的意思吧”

    “嗯?你买?你会开啊?我听你哥哥说你这一趟挣了些钱,看来没少挣啊,都买拖拉机了”三大爷也好奇。

    “哎~,都是辛苦钱,来回跑,你看我都瘦了,三大爷你帮着问问,合适滴话我买下来,给我爹开”孙明德指着自己的脸,示意自己瘦了。

    “你瘦了?!没看出来,你爹开,行,他是驾驶员啊,浑孙各村木有赶上他开的稳当的,前年上河工,三辆车都翻车了,最后你爹出手给开出去了”三大爷对父亲的驾驶技术很佩服。

    “是啊?木听他说过呢”孙明德倒是没听父亲说起过。

    “白看你爸不爱说话,也是咱孙家村的能人”三大爷说。

    回到家,孙明德和父母说了打算买拖拉机给父亲开的打算。一开始父亲是拒绝的,作为父亲很难接受被儿子安排。后来还是母亲劝说,孙明德也说,只是看父亲喜欢,买了家用,这样以后干农活,拉粮食方便,并没提跑运输之类的话。父亲后来却按耐不住心里的喜欢,开始谋划着拉脚去城里,拉建材,装上悬臂耕地等等打算。

    过了几天,傍晚,一家人正在院子里吃饭的时候,三大爷领着书记来家里了。

    “文法,你要买大队的拖拉机啊?”书记也姓孙,年龄和三大爷差不多,却比三大爷和父亲大一辈,叫孙昌国,外号“长果书记”。长果,就是花生,其实是笑话他脸长而且麻子坑多,就像花生一样。

    “来了,大伯”,父母亲赶紧站起来招呼。

    “爷爷,来坐,三大爷,坐”孙明德赶紧搬来马扎子。

    “咱不玩虚的,文法,这拖拉机是老机子了,不过保养的还行,大队里之前也开会了,我给你说个实价,1800,你要就开走”孙昌国这人属于雷厉风行的,说话做事从不墨迹。

    父亲看了眼母亲和孙明德,发现俩人都在笑着看着他,心里胆气壮了,“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