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重生之明天下 » 第一章 光宗逝世 危机四伏

第一章 光宗逝世 危机四伏

    话说,中华上下五千年。经历的朝代许许多多,但是唯一把骨气展现的淋漓极致的,恐怕就明朝这么一个继元朝后,最后一个由汉人正统的王朝了。

    本书的作者,也算是一名明朝的“粉丝”吧,无论是左看他的不和亲、不纳贡,还是右看他的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都算是汉人,乃至华夏朝代的楷模了。

    废话不多说了,本书的故事儿的开始,要从仅仅继位一个月的光宗皇帝来说。

    明,1620年,也就是万历十八年。

    【乾清宫内】

    一位脸色煞白,病入膏肓的中年人,静静的斜躺在龙床上。

    眼中的不甘与愤怒,充斥着煞白的双脸。

    顺着中年人的目光看去的话,正有一名气质高贵、妩媚动人的少妇。

    少妇和中年人身上,都穿着耀眼夺目的金黄色,宝石珍珠更是随处可见的镶嵌着。

    没错,这正是当今天子明光宗和他的贵妃――李选氏。

    房间内,不止这皇帝夫妻二人,还有朝中的几名当朝重臣。

    分别是首辅方从哲、内阁大学士刘一璟、韩旷照等人。

    今天众人来到这里,也只有一个原因吧。

    话说,这光宗呀,也确实儿点儿有点背。刚当上皇帝没几天,便深染重病,怕自己哪天就嗝屁了。

    便想趁着这个时机,

    也算是报答给自己生了一个女儿,伺候自己这么多年怪不容易,准备册封皇贵妃。

    但是,这李选氏却是想当皇后。

    故此,便把光宗的儿子,朱常落。给带了过来,告诉诸位大人,这孩子的母亲也没了,以后,就让他李选氏照料。

    光宗怎么会看不出来,李选氏的意图,只是看自己时日无多,不想理会,憋在心里罢了。

    一时间儿,大堂内鸦雀无声,只能听见李选氏的话语,在咄咄逼人。

    八月二十九日

    光宗帝,进食了李可灼进现的红丸。

    上午,光宗感觉很好。

    凌晨时儿,住在内阁的大臣们突然接到了太监传达的谕令:

    即刻入宫觐见。

    大臣们内心都已知,这意味这什么。

    明,万历万历四十八年,明光宗在位一月,便在宫内去世。

    【紫禁城外,杨涟府邸】

    作为臣子的杨涟十分的悲痛,因为那个赏识自己的人,已经死了,死的不明不白。

    杨涟抬起了,微微下垂的脑袋。

    对着堂下的众人,加上自己,算是皇帝临死前召见的十三位大臣,也可称之为顾命大臣。

    想他,杨涟。在朝中仅算是七品的给事中,给高官提鞋都不配。

    但是光宗皇帝,却重点点名召见自己,和朝中的各部部长、都察院御史一起。

    杨涟不由得眼眶中,渗满了泪水。

    堂下十二位,端坐的众人。也是面面相觑,早就知道今天到来的目的和意图。

    那便是找到,朱由校,摆脱李选氏的操控。

    【乾清宫门前】

    杨涟早已,带着十二人站在门前。

    此时儿,面前正有几名太监,挡住杨涟众人的去路。

    不用说,定是李选氏得知,故意派人在此。

    杨涟望了望,挡住去路的一众太监,暴怒的叫道:“皇上已经驾崩,我们都是顾命大臣,皇长子即将继位,你们是什么东西!竟敢阻拦!”

    一众太监,看来了一个不好惹的,不是原先的那一群书呆子和老顽固,不由得面面相觑,跪了上去,不停的叩首哀嚎。

    当杨涟众人,打开乾清宫时内。寻找了许久,都不曾有人。

    便觉得大事不好,这李选氏手中捂住了皇长子,就相当于当年三国时期的曹操一般,挟天子以令诸侯,等明天假发一道圣旨的话,什么都玩完了。

    想到这时儿,杨涟不由得露出了满头的白毛汗,跟随众人有些不知所措之时儿。

    只见,一名,名叫王安的太监走了过来。

    在大学士刘一璟的耳边,低声说出了两个字:

    “暖阁。”

    随后众人,跟随进去暖阁。

    这王安也算是机灵,哄的李选氏一愣一愣的。

    就要交出朱由校那一刻,才醒悟过来,死死的抓住朱由校不松开。

    王安见大事不好,急忙拉住了朱由校,向着门外跑去。

    杨涟众人看得手了,高声一句“万岁”跟随出去。

    【乾清宫外】

    王安拉着朱由校和杨涟,不一会儿便跑了过来。

    杨涟等人向着旁边放着一顶轿子跑去。

    抬轿子的共有四人。

    分别是吏部尚书周嘉谟,给事中杨涟,内阁大学士刘一璟,英国公张维迎。

    就这样,朱由校,也就是不久便要登基的天启帝,在群臣的簇拥下被抬出了乾清宫。

    身后不远处,正有一群人大声的叫喊着,追了过来。为首一人对着群臣怒骂道:“你们打算把皇长子带到哪里去?”

    杨涟大骂了这个太监,并且鼓动朱由校说道:

    “天下人都是你的臣子,何须害怕!”

    众位太监,被杨涟的话语给镇住了。

    领头的那名太监,狠狠的握了握手中的剑,挥手带人退了出去。

    这名太监,便是――魏忠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