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身在武德司不讲武德很正常吧 » 第十三章 因为看见 所以改变

第十三章 因为看见 所以改变

    官家大吃一惊,急忙探出双手想将宋妙儿扶起,道:“皇后何至于如此?”

    宋妙儿坚持不起,垂首泣道:“官家起于战场,一切都是靠拼命争来的,妾身不想将来与两位皇子人为鱼肉,任人宰割,妾身斗胆,请官家早立诏谕,为昭儿与芳儿封王,从中择一人立为太子,早定大义名份。”

    官家身子一颤,脸上神情变幻,死死盯着宋妙儿,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良久,官家用力将宋妙儿扶起,说道:“传诏印玺在中书,此事怕是难行,容我好好筹谋一下再作安排吧。皇后也且莫太过忧虑,我且留下三道密旨,将来我百年之后,你可视情况自行拿出其中一道,毁去其余,无论是谁坐上皇位,应该都不会为难于你。我再提醒皇后一句,除了我,谁都不可以相信,有时候,就连至亲都有可能是你的催命符。”

    宋妙云自然知道三道密旨会写上什么,连忙谢过官家。

    官家若在,这三道密旨随时可废,若官家驾崩,这皇位继承之权便到了皇后手中,至于她能不能把握住这其中的机会,那就看她的本事与心意了。

    官家写完密旨,居然感觉身心俱疲,叮嘱宋妙儿收好密旨之后,便自个宽衣解带睡下了。

    不一会,已是鼾声如雷。

    宋妙儿在官家身边和衣躺下,却怎么也睡不着了,她也不知道官家何时就有了这睡觉打鼾的毛病。

    风起寒意浓。

    无心入眠的,自然不止皇后一人。

    火炉旁,叶长青放下手中的卷宗,喃喃自语道:“这个程德玄还真是不简单啊。”

    自从柳浪注意到程德玄之后,细查之下,才发现这个程德玄并不仅仅只是晋王的良谋与良医这么简单。

    汴京虽有传闻,晋王豢养死士,但就连武德司都未查出什么蛛丝马迹来。

    这程德玄早年的一些经历,或许可以提供另外的追查方向。

    叶长青想到这里,才发现手中却派不出人手来,心中一动,想起柳浪为自己留下的又一方势力来,嘴角上勾,低语道:“这个冰坨子,这段日子倒是没闲着。”

    自官家听从晋王劝谏,放弃了迁都的想法,从洛阳还朝,朝野之间的议论便平息下来。

    朝中除了要准备五路伐汉事宜,并无什么大事。

    睿思殿中,参知政事薛居正半边屁股坐在小锦凳上,小心的瞥了御案后的官家一眼,官家面无表情,不知喜怒。

    赵普罢相,吕余庆告病,政事向由晋王与自己酌情处理,今日官家独召自己,也不知道所为何事。

    王继恩站在官家旁边,半躬着身子,微垂着头,看不见表情。

    薛居正没办法从王继恩那里得到什么提示,心知总不能等官家开口,只好主动问道:“不知官家今日召老臣前来,有何诏意?”

    官家脸上的神情忽然柔和起来,连声音都透着几分亲切与怀念,道:“这两年,当年一起打天下治天下的兄弟、朋友,一个接一个的走,已经没几个人在了。则平是贪了点,毕竟是我身边仅有的几个老人了,他又是个有大才的人,也不知他在北边身体可还好。本来,我是想亲自写封书信给他的,可一时之间又不知如何下笔。”

    薛居正心里一突,不露声色的瞥了王继恩一眼,恭谨的道:“则平兄的身子向来比老臣强健多了,官家大可不必为此挂念于心。官家重情重义,则平兄若是知道,肯定也会感激涕零,牢记官家圣恩。”

    官家看着薛居正,心里叹了一口气。

    这里没有外人,薛居正怎么可能听不出自己的话外之音,但他偏偏就选择了装聋作哑。

    官家有些意兴阑珊的摆了摆手,轻轻说道:“我也不过是偶生感触罢了,我有些乏了,薛卿自便吧。”

    薛居正起身揖手,恭恭敬敬的告退。

    官家收回目光,看着御案上的奏章,自语道:“人老了,说话自然就不怎么管用了。”

    王继恩顿时惶恐起来,深揖道:“老臣一向对官家忠心耿耿,绝无二心,官家但有所命,老臣一定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官家摆手道:“你这是做什么?我若连你都不信任了,那我身边,也没有可以信任的人了。”

    王继恩眼中闪过一丝异色,因为低着头,也无人看见。

    薛居正走出承天门,忍不住缩了缩脖子,抬头望了望天。

    天空阴沉沉的,怕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下起雪来了。

    其时已近十月,不知怎的,天气骤寒,今年的雪,怕是会下得比往年更早一些。

    没过几日,官家旧疾复发,医官们束手无策,幸得晋王带着程德玄入了一趟宫,官家才得以好转。

    开宝九年十月十五日,柳浪日夜兼程,风尘仆仆的赶回了汴京。

    对于这段时间去了哪里,除了叶长青无人知道。

    武德使刘知信、王继恩下令召回了所有外出办差的指挥使一级官员,每日集中于武德司衙署当值。

    殿前司的马步军与诸班直最近也频繁的进行了调动。

    汴京城一如平日,繁华热闹,盛世太平。

    但很多人都察觉了平静下的暗流,都在等待着什么。

    就在这时,一个鹤衣童颜的老道士从万胜门进了汴京城,直接上了明月楼。

    正在明月楼喝酒的柳浪与叶长青愕然的看着不速而至的陈抟老祖,连忙起身行礼让座。

    陈抟老祖也不客气,直接坐了下来,抓起酒壶,如牛饮般,一口饮尽了壶中酒。

    用手捋了捋须上的酒水,陈抟一脸满足的道:“时空流转,一花一世界,朵朵皆不同。贫道看过了,终究不能免俗,心有不忍不甘,于是找上你们。只是因为,这条历史的河流,很有可能在这里因你们拐个弯,流向不同方向,或许可以避免百年之后汉人的深重苦难。”

    柳浪与叶长青听得似懂非懂,云里雾里。

    不过有一点,二人听明白了,陈抟老祖是神仙一般的人物,能知过去未来似乎也很正常。从他的话语中听得出来,他似乎是想让二人逆天而行,强行改变历史。

    联想到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很显然,最后的皇位原本应该是晋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