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漫游诸天的卑鄙者 » 第四十四章吐蕃寺庙见闻

第四十四章吐蕃寺庙见闻

    麻布将临安城的,朋友,酒友,损友,鸿胪寺小官都发了帖子,在临安香满楼包下摆了几桌。拱手道:各位好友,麻布来临安城求学已过三载,不说学有所成吧,已颇具火候,今日找各位喝杯劣酒,明日小生就要回乡去了,家中父母健在,常言道,父母在不远游,今日算是送行酒了,祝各位前程似锦,官运亨通。

    第二日,麻布牵着马匹出城,有几个朋友来送,天下无不散的宴席,各位保重。

    骑马急行五日来到终南山活死人墓,跟翠姐姐交代一声,出门去吐蕃游历,很快就会回归,勿念。小别胜新婚,个中滋味,无法用语言形容。

    陪了翠姐姐几天,翠姐姐也不是痴缠之人,反正有儿子陪她,关心了下麻布注意安全,隔天下山出行。前往大理,他准备先去大理再转道吐蕃。

    去往江南坐船最快乘船至杭州再骑马向大理而行,这是预定计划,谁知道半路会有什么差池。

    换身劲装,一副江湖浪人打扮,后背长剑,华丽饰品收起来,没办法强盗贼人,杀不胜杀,太麻烦。大船乘飞而行,麻布看风吹起的水波,心思则是在想那龙象般若功,太出名了,就是无缘一见。

    也不知道金轮法王那家伙现在何处,密宗武学,也不太了解,为了学习龙象般若功,麻布求学三载,精通梵文,藏文,前路未卜。

    密宗的火焰刀也很出名,不知道是否有缘得见,望向遥远虚空,心情激荡,久久无法平静。此行先往大理,这段路很是遥远。

    一去不是几天能走的到的,也许路途上就得几个月,没走过一切都是未知。还好常年的古墓生活麻布还算耐得住寂寞。

    乘船一个多月才来到杭州,在杭州稍作休整,骑马赶路麻布还是比较有经验的,买了俩匹骏马,两顶斗笠配上罩纱,不是遮挡面容而是抵挡烈日与风沙。

    即使这分打扮,这一路也引起了不少冲突,马匹在古代赶上法拉利了,南方缺马更是昂贵,碰到这种抢劫的,他一个没留,全部送他们回了老家。一路大开杀戒,也不知道是不是总觉得他们是龙套的原因,还是受世界之力影响,杀起人来毫不手软,丝毫没有手下留情。

    双马换乘又急行了半月,终于进入了大理境内,在此走了十几天抵达大理城,寻找到一个商会,以游历的说法,一路同行,去往吐蕃。

    商队的主要牲口不是马匹,也不是牛,而是骆驼,麻布很好奇这玩意不是在沙漠地区才盛行的吗?大理商会这基本上都是骆驼。既然如此他也准备买两头骆驼,这玩意绝对好用,在大理城等待商会备货,出发前准备七天后才向吐蕃出发,这次出发的管事叫高忠,高氏在大理的地位,就像大宋的史弥远,权倾朝野,这也是带上麻布这样来历不明的人,有恃无恐的原因。哪怕你是江湖人士也得给大理高氏一个面子。

    商队的行程是缓慢的,骆驼也跑不快,意境还算不错,进入吐蕃境内跟各方部落交易,茶,盐,丝绸,都是硬通货,换区部落的牛马,一般的部落也不会劫掠商队,商队有自己的旗号,跟牧民相熟,离大理越近的部落首领,越开化,他们等待商队的到来,交易后分发下去给其他小部落。

    部落之间阶级等级森严,个个寺庙,之中利益纠葛,他们也知道劫掠商队,下次商队不会再来,进入大部落,十几个骑兵护送,充当向导,联络其他部落。底层牧民没有资产,全部是农奴,贵族对农奴有生杀大权。骑兵算是特权阶层,有资产。

    麻布对寺庙的了解,不多,还以为这里的寺庙像中原的门派差不多,其实是错的,这里的寺庙权力很大,也并不是所有的寺庙都会武功,大多数寺庙,都是普通人,不会武功的,有武艺传承的寺庙很少,基本上都是经文。

    寺庙与村民信教徒的关系,寺庙的信教群众叫“拉德”是神的子民之意。有土司与寺庙有血缘关系,每家若只有一个儿子,他只能成家立业,传宗接代;若有两个儿子,其中一个就当僧人;若有三个儿子,除了当家的以外,都会出家。

    寺庙相当于现在的养老院,土司贵族,母亲或长辈年老之后,都去寺庙养老送终。很多西藏老人,当自己老了之后,到寺庙行善积德,修心养身,为自己逝后做准备,学习中阴得度经。每个寺庙周边都有墓,当老人去世后由寺庙的活佛、喇嘛们为此超度,做丧葬仪式。

    寺庙相当于是现在幼儿园,每个寺庙有自己的村民信徒,大的寺庙有上万户村民;小的寺庙至少有上百户村民信徒。他们每家每户都有小孩儿,他们父母忙于种地产粮,伐木背柴,忙于家务事,很少有时间照顾孩子。当时又没有幼儿园或儿童收留所,所以把小孩送到寺庙的老人处,让老人看管或照顾小孩儿。有的还在寺庙里可以学一点经文和藏文语法,以奠定学习经文或藏文化的基础

    寺庙相当于是现在图书馆,很多有经济实力的家族邀请写经文的师父到寺庙,为病逝的老人或为了积累福德,抄经文。西藏的经文中有手写本、木刻版。手写本中有金汁、银汁、海螺汁、墨汁所写的经文。个寺庙都有自己的藏经阁或档案所。现在的小图书馆都未必有那么多古书经文。

    寺庙相当于是现在的学校,西藏没有独立学校,很多村民只能在寺庙里学藏文,学藏族的传统文化。历史上很多著名的藏学家、藏医学、历算家、传统天文学家、逻辑学家都出自寺庙,这说明他们的学习之所就是寺庙。很多小孩儿无论他以后出家与否,稍微有条件的人都去寺庙学习。如果不是当家的都可以出家,即便不出家也可在以后把寺院学到的东西作为生活技能和成家立业的资本。

    寺庙相当于是现在的诊所,西藏地区人老了送到寺院养老送终,人病了到寺庙治病,去世后找寺庙僧人做超度,进行丧葬仪式。如果村民办婚礼,还要请寺庙里德高望重的大师到家里,为新人赐祝福,念汇聚福禄法,以累积福德,增加福报。家庭不顺、无生育、工作不顺,都找寺庙卜卦算命,念经祈福,以除病魔和生活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