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仙宗道统 » 第二十六章 苍云府尹

第二十六章 苍云府尹

    “民不与官斗,穷不与富斗。”这是民间的至理名言,虽然赵刚父子和刘三枉死,但是小湖村的村民包括他们的家人,是没有实力与官兵、李家死磕的。而且赵安已经给了巨额赔偿,小湖村的所有村民只能散去,这件事情也就到此为止了。

    之后,赵安先是当着萧达的面,劝说蔡胜尽快剿一些真正的土匪或者路霸,免得过几日府尹派人来查看时露出马脚,这样日后即使被旧事重提,也能有所交代。蔡胜听完后,对赵安连连表示感谢,他也没想到这件事竟然这么容易就被赵安摆平了,随后便带着官兵出鸿门镇去找真正的土匪了。

    紧接着,赵安又给萧达等亲兵安排了一个新任务,让他们不再像之前那样闲在李记车马行的三进院里。

    待众人走后,钱丰和郭勇也过来和赵安打了个招呼,赵安和钱丰很是客套,连连夸赞钱丰是个为民做主的好官,并约好改日和钱丰和郭勇一起坐坐。

    赵安毕竟和郭勇是多年的老朋友了,又私下说了会话,秦海则在旁边候着,郭勇也知道了秦海是赵安新收的徒弟。然后,赵安对郭勇说,想为他谋个官职,不知道他是否想做官。郭勇这两天经历的这件事,比之前安逸的管理巡保队复杂多了,也深深感受到了府城将军的威风,所以当即便应下了此事,只是告诉赵安不要付出太大代价,有官职最好,没官职一样会护鸿门镇百姓安全。赵安则告诉他回去等消息就行,官职小不了。

    最后,赵安和秦海回到李记车马行,先是拿到了李德广父子与那些鸿门镇大地主和富商签订的买地协议,随后让左宝财通知这些人,三日后来李记车马行取钱,顺带也问问他们的土地来源,若是赔了,赵安会给额外的补偿。又派人去码头打听,得到的消息是李德广父子已经坐船离开了,秦海内心松了一大口气,不用担心这父子两再折腾鸿门镇了,赵安则准备晚上写一封信给李德发告状,把事情的大概陈述一下。

    就这样不知不觉的到了申时,而赵安和秦海却还没有吃午饭,只好一会和晚饭一起吃了,但是两人并没有饥饿感,赵安是因为一直在想事情忙忘了,秦海则是一直在旁边倾听学习没想起。此时想起后,赵安便和和秦海回到赵府前院的书房,让陈华去通知后院准备晚饭,然后支了一百两银子给了陈金刚,表扬他打听来消息还没有暴露真相。

    书房只剩下赵安和秦海两人,赵安便考较起秦海如何看今天之事,并且着重问到,赵刚家是秦海家的朋友,秦海觉得这样做对他们家公平吗?秦海先是回答不公平,赵安点了点头,又问他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来处理这件事?秦海也答不上来,说自己想不出什么好办法!赵安则告诉他,日后要勤动脑,如果有什么想不通的都可以来问他。

    于是,秦海便提了很多问题出来,赵安很是欣慰,都一一进行了详细解答,只是在解答的过程中又想起赵鸿武来,心绪有些不宁。秦海则通过赵安的话,懂得了很多道理。

    吃完晚饭后,赵安让秦海回家好好劝劝秦兴,以后估计开不成烤鹅店了,秦海则问为什么?赵安告诉他,养鹅场的纵火案,新鹅孵化到养成则需要近半年,而附近农户散养的鹅远远不够支撑秦兴的烤鹅生意,不过最主要的是赵刚家估计以后不会养鹅了。秦海内心却不这么认为,因为他们家的地租给赵刚家,只收很少的租金,最多半年肯定能继续开烤鹅店,不过他也没有反驳赵安,只是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秦海回到家后,秦兴两口子正在吵架,此时他们已经知道了养鹅场起火的事情。不过看到秦海回来后,两人便停止了争吵,紧接着一家人聊起来,一直聊到很晚。知道秦海以后大多数时间会住到赵府后,秦兴两口子很是欣慰,最后他们决定这两天就在赵安家附近买一个店铺和房子,给以后秦陆回来开木器店和娶媳妇用,这样秦海也可以先住那里,不用每天麻烦赵安家了。至于这个烤鹅店暂时甚至以后也开不成了,因为赵刚媳妇和剩下的两个大儿子决定以后在镇里生活,秦家的地明年起他们也不租了,并且以后都再也不种地了。秦兴还要找新的佃户,至于养鹅还是买鹅,也要想别的办法了。

    这两日,小湖村村民中有人怀疑,这些事背后都是李家在搞鬼,因为赵安曾经来谈过买地的事,但是后面再没有李家的人出面来谈此事,所以这些怀疑并不被大多数人认同!

    一个月后,秦海的外功进步很快,已经可以照葫芦画瓢跟着赵安模仿练习云龙枪法,虽然有些四不像,但是力气增长了不少,能拿着木枪一气呵成地跟着舞完全部的七十二式。内功也终于摸到了门路,有了一丝内力,最主要的是能够独立地认识所有穴位并按照秘籍进行运功,不用再频繁请教赵安了。

    赵安也越来越喜欢秦海,特别他喜欢琢磨和尝试,而且做事情也很认真用功,虽然根骨不佳且学武有点晚,但是勤能补拙,秦海的成长速度还是很快的。

    这段时间,李德发收到赵安的信后,和回到县城的李德广大吵了一架,被气的心脏出了问题,现在不能多走路,不然便要卧床休息,而且李家老太爷和老太太也被气病了,已经关了李德广的禁闭。好在李德为刚好从帝都赶回来,目前李家的事情,除了钱财外,基本都交给他在处理。赵安还没有抽出时间去看他们,不过也快了,估计山缘皇帝的旨意应该快到了,等大事落定后,赵安准备带着赵鸿燕和秦海去趟县城。

    当然,赵安还带着那些与李德广签订协议的鸿门镇大地主和富商去了趟镇中心北侧刘老夫子那个私塾,此处现在正是由萧达等人以及郭勇和一些巡保在内外保护着,让这些大地主和富商都拿到了买地或者市价高两成价格的银子,也算是封上了他们的嘴。

    钱丰自看到府城将军对赵安很尊重后,来找过赵安好几次了,每次两人都聊的很是愉快,当然赵安自然知晓他的来意,但他不说赵安也不问,自然也没有机会挑明。

    今天,苍云府府尹大人的仪仗突然到了鸿门镇,光是敲锣打鼓的就有几十人,并有手持长矛或大刀的近千人官兵开路,很是庄严威武。沿街的鸿门镇百姓听到仪仗的锣鼓声音,看到开路的虎头牌上“迴避”、“肃静”,似乎被这四个字震慑住,纷纷站立到街道两旁,把道路中心散让出来。随后这只队伍在赵府门口停了下来,让鸿门镇居民纷纷猜度起来。

    赵安已经得知来人,因为刚刚已经有一个偏将已经先一步到达。赵安并没有出去迎接,很快府尹却带着几人进了赵府的前院,然后对着赵安行礼,并很激动地说道,“父亲,孩儿回来了!”

    早在七天前,山缘皇帝的圣旨突然到了苍山书院,封赵鸿武为苍云府府尹,原苍云府府尹则调回帝都,并将鸿门镇封为鸿门县,新任县令由新任府尹在三个月内推荐出来。消息一出,就连苍山书院的众人都惊呆了,因为苍云府是兴祖皇帝的起兵之处,也被称为小陪都,历来府尹皆为正二品大员,如今竟然让一个十九岁的毛头小子来当,虽然圣旨上特意强调了,赵鸿文为正三品府尹,但仍然是足够惊人,这在苍山书院历史上也是出仕职位最高的弟子了。

    赵鸿文直接出任如此高位,并不能很好掌控苍云府事宜,还需要很多历练学习,好在忠勇侯派了一个高配的正四品同知过来,此人名叫曹睿,三十一岁,乃是真正的皇亲国戚,当今皇后的亲侄子,但其人比较另类,完全是靠自己科举和政绩上位的,此时正代替赵鸿文在苍云府坐镇。

    赵安向赵鸿文介绍了下秦海,秦海则很是腼腆地喊“府尹大人好”,赵鸿文则笑着让他以后喊大哥就可以,因为之前秦山在府城的时候,经常去看赵鸿文,对他很是照顾。如今赵鸿文虽身居高位,但并不疏远和反感熟人。随后赵鸿文又介绍了带过来的几人,赵安一一打招呼后,便让秦海带着众人去如今空出来的李记车马行左侧的三进院去休息。

    之后赵安和赵鸿文父子密谈起来,因为圣旨并没有赐婚,让赵鸿文有点不明其意。赵安则告诉他,估计要到年后,不可能一步到位的,如今直接到这个位置,必是公主下嫁无疑,所以也不用担心,只希望这个公主好相处一些就更好了。

    赵鸿文又向赵安详细介绍了其带来的人,一个二十五岁的同窗好友,名叫邓浩然,想让此人出任鸿门县令,还有一个二十七岁的同窗好友的弟弟,举人出身名叫罗正,想让他出任县丞。赵安则问了下这两人的跟脚等详细情况,最后两人商议了很久,确定的方案是未婚的邓浩然出任知县,也就是县令,鸿门镇税官钱丰也是举人出身,出任县丞,罗正出任主簿,巡保队长郭勇出任巡检司,巡保队员直接转为捕快,至于典史和其他官员还是让曹睿来安排,不能完全把他排出鸿门县范围内。

    确定完鸿门县的官员后,两人便进了内院,赵鸿燕看到哥哥回来非常高兴,赵鸿文已经好久没回家了,也很是兴奋,随后又问赵鸿武私塾读的怎么样,他以为赵鸿武去读私塾了!赵安告诉了他真相,赵鸿文非常惊讶,要一个甲子才能看到弟弟,简直匪夷所思。赵安拿出三枚洗尘丹,让赵鸿文立刻吃一个,另外两个带给他爷爷奶奶,随后又拿出一枚给了赵鸿燕,赵鸿燕却问他为什么自己不用?赵安则说要不是看着他们还小,早去见他们的娘了。赵鸿文和赵鸿燕面面相觑,但又知道赵安性格执拗,也没法再劝。那三个洗尘丹正是刘老夫子留的,而另一个则是赵安求带走陈娃子的两个神仙给的。

    赵鸿文只在家待了一晚,就回府城了,并让赵安和赵鸿燕代他向大伯、姨爷爷姨奶奶问好。而鸿门镇里,鸿门镇改为鸿门县的消息也彻底传开了,此时那些富商和大地主们才知道原来李家原来早就得到消息了,而且这新任府尹竟然是鸿门镇出来的天才,实在令人惊叹,未来这鸿门县相当于是赵李两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