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人在三国,赵高要当我义父 » 第015章 哗变犯上

第015章 哗变犯上

    南郑城外,孙肇军营。

    各营将士三五成群,按亲疏远近聚在一起,躲在阴凉处纳凉。

    军中粮食虽然预警,但要说颗粒不存也不可能,孙肇在向刘行求援之初,就已吩咐粮官少米多水。

    炎夏没有作战任务,孙肇也停了日常训练,这样可以降低体力消耗。

    然而,孙肇剩下那两百叟兵,都是大浪淘沙后的精锐,每日若只靠水饱吊命,显然不能让他们满足。

    原以为到了汉中能过好日子,结果还不如在山中做贼能吃饱,强烈的心理落差产生怨言。

    这几天孙肇压力很大,他因过分相信刘行和张鲁,结果被现实狠狠打了脸,虽然找了各种理由解释拖延,但将士们吃不饱是事实,局面渐渐有些控制不住。

    武将最大财富是军队,军队最常见的口号是‘当兵吃粮’,当士兵们满足不了生存需求,不合群、甚至叛逆的语言频繁冒出。

    “饿死乃公了,早知来汉中会是这样,还不如留在山中劫道!”

    “孙将军什么情况?究竟是刘公子要不来粮食,还是他故意饿咱们?”

    “之前言之凿凿,跟着刘公子可享富贵,我们每天饿得眼冒金星,这就是所谓的富贵?”

    “这样下去不行,实在是忍不住了,要是今天还拿不回粮食,我就去义舍吃!”

    “听说义米肉不白食,要给五斗米教当鬼卒...”

    “当鬼卒又咋的?起码不用再挨饿。”

    ......

    刘行跟着孙肇来到军营,烈阳炙烤的辕门下空空如也,饥饿的卫兵不知去了哪里,但到处都能听到这种负能量话语。

    孙肇感觉到营中哗变在即,心里盘算要是刘行再稳不住,这两百人轻则要跑大半,重则会做出犯上泄愤之举。

    “公子,您也听到了...”孙肇叫住刘行满脸苦涩:“若是再没有粮草,末将就控制不住他们,到时别说为您报父仇,就连您的日常安全,恐怕都无法保证...”

    “我这几日来回奔波,孙将军也应该清楚,实在不是不用心...”

    刘行无奈地叙述着,但话没说完就被孙肇打断:“将士们饿着肚子,此时只想吃饱饭,您在过程中再努力,没有结果都不管用。”

    “我...”

    刘行还想解释争辩,突然感到周边有压抑气息。

    定睛一看,原本躲在暗处纳凉的士兵,被两人的说话声所吸引,不约而同从四方围来。

    那场面就像富哥误入贫民窟,精神小伙面对着一群渴望食物的难民。

    “诸位,请你们再耐心等一等,大家都清楚关中有无数流民涌入,汉中因收容太多已经无法负荷,南郑的府库已经空了,但我们还在积极想办法...”

    刘行明白被张鲁摆了一道,但当下找不到好理由安抚,于是只能按事实陈述。

    这就是有知识没阅历的体现,团队领袖有时候不能太实在,一个会骗、擅于画大饼的老板,往往更有煽动力和凝聚力。

    刘行苍白的理由,显然无法达到效果,前排将士皆面露愠色,孙肇忙打断截下话来。

    “刘公子刚才没表达清楚,虽然南郑府库已经没有存粮,但他已联系到几个乡老,正在积极为我们筹备军粮。”

    “还要多久?”

    有人终于忍不住站出来质问,孙肇连忙郑重回应:“快则明天...慢则两三天,请再坚持...”

    “呵呵?两三天?”

    那士兵扫视周围同袍一眼,而后轻蔑地看向孙肇与刘行,冷哼道:“流民都能吃上义米肉,而我们却得忍饥挨饿,兄弟们一天也忍不住了。”

    “杜九,什么意思?想造反?”

    孙肇双目迸出寒光,面对军中挑战自己威严的人,他必须第一时间用气势压制住,要是自己露出一点软弱,其余人马上就会效仿。

    杜九全无惧色,只见他嘴角抽了抽,坦荡说道:“什么意思?当兵吃粮,没有粮当什么兵?不管营中他人怎么打算,我们越巂郡同乡刚刚已商议好,若今晚再吃不上饱饭,就集体去五斗米教当鬼卒。”

    “阿九说得好,我们就是这么想的。”

    “不光他们越巂同乡,我们牂柯同乡也要如此。”

    ......

    杜九只是个小小队头,但此时发言却极具煽动力,围观那几十人尽皆附和。

    孙肇站在烈日之下,原本被已经湿透的衣衫,再次被汗水浸润。

    益州是个多民族地区,越巂、牂柯等郡以渔猎为生原住民,被中原人蔑称为蛮人,征召入伍的士兵称叟兵,后来这个词被泛指益州兵。

    孙肇带去关中的五千叟兵,其中有半数都出自各种蛮族,蛮人体魄强劲、擅翻山越岭、作战能力强,唯一的弱点是纪律性略差。

    汉人士兵受礼教影响深远,又因家眷在后方耕种‘为质’,一般不会轻易溃逃或叛变,而蛮人多生活在大山之中,且大部分地区都是头领自治,想要清算、株连难度极大。

    回汉中的两百残兵,有超过七成都来自蛮族,倘若放任他们自由离去,孙肇很快就成光杆司令。

    一个没有士兵的将军,就如墙角破了洞的烂履,不可能再被人重视。

    孙肇想到此处,突然一改之前的严肃,声音也变得柔和。

    “大家不要冲动,眼光要往长远看,当鬼卒或许能吃饱,但对得起原来信奉的神明?不如再一起坚持坚持,刘公子是府君亲孙,附近乡老必会支持...”

    “人都快活不下去了,谁还管要拜什么神?只要能让我们吃饱,他就是我们的神,至于你说的刘公子...”

    杜九话到中途顿了顿,瞥了刘行一眼摇头继续:“我相信乡老会支持他,但能不能给我们一口吃的两说,至少看刘公子的气色,不像是饿过肚子的人...”

    “杜九你...”

    孙肇气得脸憋得通红,喉咙里像有个小球有话吐不出,他本以为用信仰‘绑架’是杀手锏,但低估了这群饥饿者的决心。

    刘行被怼不怒反而自省,他看到眼前饥肠辘辘的士兵,想起自己在褒斜道接济穷人,暗责自己当初若不那么挥霍,军粮或许还能再吃上几天。

    心情影响判断,刘行正想劝孙肇放人,身后突然传来一声高呼:“请问刘公子在这里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