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时光回溯2017 » 时光回溯(二十六)

时光回溯(二十六)

    二0一七年九月八日

    梦常是自在轻盈的。

    做好每一项喜欢的事情,用天真、真诚的心慢慢描绘性灵的色彩。

    作品终究连着一个人的灵魂,言语之间便会情不自禁。作品中最自然的情感,便是最真实的情感。

    好的作品,可以感受到人间的至情至性,人性之美。

    人的真实情感是任何作品的灵魂,无论想表达什么,都需一颗真诚的心。

    真正有情感的作品,会穿过重重岁月,抚慰共鸣的心灵。

    事物有天性,人有天真,情以物近,为浪漫主义的写法。

    写字本身就是思。

    九月九日

    半半哲学,清人李密庵所写《半半歌》有意思:

    …半里乾坤宽展,半山半水田园。

    半耕半读半经廛,半华半实庭轩。

    衾裳半素半轻鲜,肴馔半丰半俭。

    心情半佛半神仙,姓字半藏半显。

    酒饮半酣正好,花开半时偏妍…

    一半还之天地,让将一半人间。

    半半哲学是一种生活的艺术,人生宁静、和乐、恬淡,享受生命。

    悟透生活的人,才能真正融入生活,享受生活,珍惜自己,珍惜他人,珍惜时光。

    九月十三日

    "佛"字的本意是:觉者,即悟道者。

    所谓悟道,是觉悟生命、宇宙的本源,是对生命及宇宙本体的认知与把握,是明心见性,从小我认知大我,从假我认知真我,从有我到无我,从现象到本质,从无常认知常,从有限认知无限,从变化认知永恒,从生死到涅盘。

    开悟者,会拥有一种无比广阔的胸怀,也正是这种胸怀才是人生幸福的根本,不仅包容他人,更包容自己,才能如是地安住在生命原本的光辉里。

    开悟者,内心浑厚、宁静与无限的宽广,表面或许如孩童般天真。

    开悟前,是我在活着。开悟后,是我看着我在活着。

    开悟后是旁观者,以整体看局部,以本质看现象。

    开悟者,心不离身,身心合一。身在哪里心就在哪里,他的心定在生命的本真上。

    开悟者,真实活在圆满里的人,因自足找到了生命的根。

    九月十六日

    开悟者是点燃自己生命的人,这生命是光,自照、照人。在光里没有黑暗,无论何时、何境,他的思想都是正面、积极的,有着无畏的勇气面对一切。没有抱怨,真实地活在每一个当下。梅花欢喜漫天雪。

    开悟者,胸中有浩然正气。这浩然正气来自生命,来自天地,来自浩翰乾坤,来自无边宇宙,来自一颗念念归道的赤子心。

    点回归面,部分回归整体,人回归地球,地球回归宇宙。"人"原本是如此大,天上地间唯"我"独尊。(也是佛陀出世那一刻的一指、意旨)

    (此时边录边感慨,以前随笔记摘,现在读来仍是新知-已忘曾读、写过,却也映入了心源)

    九月十九日

    毎个人不一定能成为伟人,但可以拥有一颗美好的心,可以坦诚、从容地表达生命的真实与纯粹。

    不变随缘、随缘不变。也只有身心合一的人,才能做到宠辱不惊,得意不忘形,失意不悲观,不管风吹雨打,胜似闲庭信步。

    开悟者,在他眼里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所有的形式只是一个形式,也不会有宗教的区别,都是智慧的来源。

    开悟者是自由的,在他身上没有束缚,所有只是活着的一个形式,一个存在的物境而已。灵魂的涵养与深度才是真正关注的事。

    不断超越所企及的境界与层次,人生有多少境界与层次呢?慢慢觉悟。

    (那时,想去探索生命与人生,现在回溯曾摘录的慧言,所写皆在自我教育,所有言语皆在再一次认知中。但无论怎样认知,仍就天真)

    九月二十一日

    最高境界的教育,是引导与激发人的最大潜能为主,充分激发与强化人的内动力源泉,去提升对各个领域的理性认知,

    实践所探索的深度,使之在许多方面与领域都有创新,与渴望突破的内动力,达到一定的悟性、灵性、境界。

    九月二十二日

    至情至性的人,心思细腻。

    惊晓露,护春眠,寄语酿花风日好,绿窗来与上琴弦。

    风丝袅,水浸碧天清晓,香散翠帘多在水,绿树红叶胜于花。

    雨晴春草,窗外落花,闲引鸳鸯芳径里,举头闻鹊喜。

    清隽的眼晴好似看穿了一切。一溪云、半盏酒、一床书、一知己相伴,夫复何求。

    妙高台登峰极目,峰峦叠嶂,楼阁繁复,夕阳映照。

    其孤峰登览,景致异绝。终年缭绕祥云,恒久不去,盘旋无歇,好似仙家。

    宫阙隐约可见,天上玉琼,缥缈迷朦,不同人间。

    (常摘录喜欢的诗文)

    备注:此篇整理于二0二一年六月丨二0一七年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