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我从世界尽头归来 » 第六十一章 时局

第六十一章 时局

    “可惜了,没能让老爷子长命百岁。”

    李亮的人生已落幕,上官凝漪难免遗憾。

    “伺候得好,也没受罪,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刘建光深知其中不易,便轻声安慰上官凝漪。

    “嗯,你说得对,我也就是有感而发。”上官凝漪心里清楚,刘建光所言才是正理,于是便朝对方点头致意。

    “该你做的,不该你做的,你全都做了。”刘建光的眼中满是欣赏,郑重其事地竖起大拇指。

    “哪儿有什么不该做的,尽一份力罢了。”上官凝漪微笑摇头。

    “听这口气,倒像是孙媳妇儿说的话。”刘建光露出谐谑的表情。

    在为人处世方面,刘建光算得上圆滑,实则内心却有明确的好恶。像齐筱雅先前的表现,他其实完全能够理解,可纵然明白分手就该从此陌路,也明白对方已经有了全新的生活,可心里仍旧难以抑制地感觉不爽。

    “就算不提小雨,你齐筱雅高中的时候,受了他叔爷多少照顾?”

    “现在老爷子走了,你都不来看一眼,你他娘的还是个人吗?”

    刘建光不爽归不爽,可终究只是心里想想,并没有因此跟齐筱雅争吵。

    只因他非常明白,那女人有了别的男人,从今往后只会更加渐行渐远。

    所谓世易时移,沉溺过去之人往往是愚者,随时间不断改变才是常人。

    至于那些不落于当下,却又还能坚守过去的,则是少之又少的非常之人。

    譬如上官凝漪。

    “说起来,你真没被禁足?”

    刘建光点到为止,没在“孙媳妇”上做文章,转而问起了别的事情。

    “那倒没有,不过防护措施升级了。”

    上官凝漪也没在意,便顺着话头往下聊,旋即伸手指了指车窗外。

    刘建光环顾四周,见附近人来人往,可若留心细细观察,便能发现某些人看似闲逛,实则始终将注意力投向这边,只是粗略一数便有七八个人,显然是属于上官家的私人力量。

    “嗯,不错,这才像样。”刘建光打了个响指,自知上次海外遇险,终归也让上官家族有所警惕。“好歹是掌舵人的千金,可得看好了别出事儿。”

    “按说没什么问题,防患于未然而已。”上官凝漪抿嘴一笑,目光中带着调侃之意。“倒是刘家三公子,直接被调回金炳集团了。”

    “我爸本来没这打算,架不住我妈一顿削。”提起这件事情,刘建光显得颇为无奈。“照理说真要有危险,葛叔那边的防护措施更有效。”

    “倒不尽然,毕竟你家的生意,是正常人的买卖。”对于刘建光的说辞,上官凝漪另有看法。“像{锻炼}公司那边,本身就容易接触危险分子。”

    “也有道理,不过我挺喜欢那差事。”念及先前的工作,刘建光露出满足的表情。“好在化霾丹的销售上正轨了,也算帮葛叔正八经办成一件事儿。”

    “当时第一批货,大家怕有问题,好些人都选择观望。”上官凝漪也参与过这项工作,闻言轻轻弯起嘴角。“后来发现确实好使,结果一传十十传百,没几天就抢断货了。”

    “人性就是这样,不管凡人还是异能者,在这方面其实都差不多。”谈及前段时间的工作,刘建光始终情绪不错,某一刻语调却忽然低沉下来。“要说出力最多的,其实还是童叔叔。”

    “嗨......”

    “唉......”

    无意间提到童兀轩,两人不禁各自扼腕。

    作为{笔尖世界}的老总,童兀轩可谓事业有成,而作为星盟的白矮星,他个人不仅实力卓群,还坐拥庞大的圈内渠道。两人万万没有想到,如此有头有脸的人物,居然也会遭受家人失踪的厄运。

    童兀轩有一儿一女,离婚时女儿归了自己,儿子则随前妻离开首都,回到位于东海省半桥市的老家。大约半年之前,童兀轩接到安治局的电话,得知其前妻正在医院接受治疗。待他火急火燎抵达半桥市,便只见到昏迷不醒的前妻,而自己的儿子则不知所踪。

    通过几天的救治,昏迷的女士终于苏醒,却对当时的情况无甚印象。她只记得那是个周末,她开车带儿子出去玩,待行至人烟稀少的丛林地带,自己的记忆便莫名出现了断层,根本想不起来后面发生了什么。

    根据当事人的回忆,先前车上总共有四人,除了自己和儿子以外,还有儿子的两位好友。半桥市安治局对此展开调查,却没有发现三个孩子的去向,最终只得当做失踪案来处理。

    因为儿子的失踪,童兀轩的前妻近乎崩溃,童兀轩便向公司请了假,把前妻接回到首都休养,而葛争也为此开了后门,让童默然在家好好陪母亲。因为这场的失踪案,一家三口重新聚到了一起。对于痛失爱子的母亲来说,这无疑是绝望中的一缕光芒。对于心情各自沉重的父女来说,也同样是弥足珍贵的慰藉。

    夏天结束之时,三人逐渐恢复了状态,童兀轩的前妻留在首都,重新担起家庭主妇的职责,童兀轩和童默然也回到工作岗位。此后的日子里,童兀轩利用自己的影响力,不断给安治部门施加压力,同时也在用自己的渠道寻人,可时至今日却始终一无所获。

    “真没想到童叔叔也会摊上这种事儿。”上官凝漪唏嘘不已。

    “感觉最近失踪的人好像越来越多了。”刘建光凭印象说道。

    “我查过失踪人口库,这几年的失踪人数,一直是呈上升趋势的。”刘建光只是随口一说,上官凝漪却是真的做过功课。“可让我感觉奇怪的是,这方面的报导却变少了。”

    “你说这个我就想起来,原先新闻播完了以后,有好几分钟寻人启事。”听了上官凝漪的话,刘建光低头沉思片刻,也同样想起了某些变化。“现在时长也缩短了,要么就直接放广告了。”

    “据我了解,宣传口最近有调整,好些政策也会跟着变。”上官凝漪点了点头,用手背顶住腮帮子。“涉及文化作品方面,很多题材的审核尺度会改,其中就包括失踪人口类的题材。”

    “嗯,我家也有文娱产业,已经提前听到风声了。”上官凝漪有所了解,刘建光同样有耳闻。“涉及失踪者的作品,审核尺度都调整了。文字作品,原创歌曲,电影剧集,就连纪录片也不例外......”

    “哔了吧啦吧啦嘣~~~吧啦哔了嘣~~~”

    上官凝漪还未说完,忽听手机铃声响起,看上去像是殡仪馆的某部座机。待少女接起电话,方知火化已经完毕,可以去管理处领取骨灰了。两人闻言忙不迭跑下车,至于那随口讨论的话题,也被他们很快抛之脑后。

    ******

    ******

    市中心南侧。

    国家安治部。

    吴运鲲趴在案台上,身边是成山的卷宗。

    近些日子以来,“涉异”案件呈上升趋势,其中较为凸出的有两类,即涉及异能者的失踪案和凶杀案。基于安治部的规定,若有案件牵涉异能者,则各省安治厅无权处理,所以这类案件便由各省汇总,最终全部转到了超能人口局。

    “呵......”

    吴运鲲一目十行,快速翻阅着案卷,微胖的脸颊平静如水,只偶尔露出诡异的笑容。在这位中队长眼里,编纂案卷的人们足够努力,所谓的分析也算头头是道,可惜与事情的真实面貌相去甚远。

    在吴运鲲看来,若说起这两类案件,那么放眼整个超能人口局,便没有几个人比他更有发言权。

    “吴队,东海省昨天的统计。”

    “吴队,西海省的统计,截至今天中午。”

    “吴队,红陵省的报告,是赤峡市那案子的详细情况。”

    每隔一段时间,屋门都会敲响,新的案情也会随之送上办公桌。面对不辞辛劳的下属们,吴运鲲展现出极大的耐心,与每名调查员认真讨论案情,末了还会提醒大家注意休息,俨然一副尽职尽责的好领导模样。

    可吴运鲲心里明白,这些工作只是徒劳,不会让案情更接近真相,而倘若真有什么蛛丝马迹,也会被他不着痕迹地抹掉。便是某些线索难以抹去,或是某些案件不归自己管,也并非就没有别的解决办法。

    毕竟他没把“内鬼”二字写在脸上。

    所以对不知情的同事们来说,他是可以信赖的领导与骨干。

    何况安治系统职员茫茫多,也不只有他自己在为组织工作。

    可以开案情讨论会,还可以通过拆分案件、重新定义案情等方法,甚至某些关键性内容。

    “嗯......今天就这样吧......”

    直至夜色渐深,吴运鲲才停止工作,驱车返回位于南四环的家。回到鞠各庄的家属区,他把轿车停进了车位,却没有着急上楼回家,而是在车库里面转了几圈,借着散步的时间整理思路。

    那是早就定好的计划,需要多部门协同作战。

    至于维护社会秩序的安治部门,其中同僚的任务则显得更繁重。

    监视特定对象,顺着网线抓人。

    种种这些不一而足,只要有一项没做好,都会影响组织的计划。

    “真是头疼......”

    时间已是午夜,吴运鲲感觉有些疲惫,便索性彻底放弃思考,蹑手蹑脚地返回家中。见妻子和女儿已经入睡,他便悄默声地走进厨房,将事先备好的面条重新加热,就着西红柿打卤吃了顿夜宵。待到吃饱喝足以后,他又不动声色地来到书房,将屋门小心翼翼地反锁起来,这才摸出怀里的玉珏灌入灵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