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我从世界尽头归来 » 第五章 入岛考察

第五章 入岛考察

    这天下午,船舶终于抵达此行的目的地,在岛屿南侧的小港口靠了岸。在研究员们的带领下,众人先后登上了码头,海军战士们则在军舰上待命,以保证船只和港口区域的安全。

    科考基地坐落于岸边,离港口只有百米之遥,而由于前次考察较为匆忙,随船携带的建材十分有限,所以基地也搭得简陋无比。三间集装箱改造的房子,零零散散的几道木栅栏,如此便是岛上全部的人类文明。

    有了先前的经验,研究院此次有备而来,随船携带了大量建筑材料。全员登岸以后,立刻便开始装卸建筑材料,投身于热火朝天的基建工作。本次出海的队伍当中,有二十余名科研保卫队成员,原本主要负责安全保障工作,然此时拿起扳手电钻和铁锤,竟然摇身一变成了能工巧匠。至于研究员和厂商们,由于对此并不在行,只得在旁边打下手。

    因为缺乏大型设备,施工的速度相对缓慢。

    众人忙活到日落时分,才勉强把基地弄出个雏形。

    莫说要在此地搞研究,就连日常生活都有困难。

    所谓饭要一口一口地吃,工作要一点一点地干。

    他们决定今日暂时停工,等到翌日天亮再作打算。

    “今天还是没法跟岸上睡,那些晕船的家伙可惨了......”

    “你还好意思说别人,前两天不也吐得七荤八素......”

    “哥适应能力强,现在完全不惧了!”

    “有本事把晕船药停了再吹......”

    远离了大陆架,海岛附近的气候并不炎热,近夜的海风令人神清气爽。

    吃过晚饭之后,刘建光和上官凝漪踏上甲板,站在船舷旁欣赏落日海景。

    遥想李暮雨失踪前,两人虽然是老相识,可彼此之间却算不上亲近。

    可如今几个月下来,他们却愈发熟稔起来,成了能够开玩笑的朋友。

    “这里的空气不太一样。”上官凝漪竖起鼻子闻了闻。

    “你是说海的味道很重?”刘建光调侃似地说道。

    “不是,灵能的气味很重。”上官凝漪摇了摇头。

    “我怎么闻不出来......”刘建光使劲撑大鼻孔。

    “因为你没觉醒,我先前去迷雾海域,当时也基本没感觉......”

    “嗯?你去过迷雾海域里面?”

    懒散的声音突然响起,一名邋遢青年凑上前来。

    两人几乎同时一惊,都没意识到这人何时靠近的。

    “没敢深入,就在外围转了转。”

    上官凝漪早已听说,这邋遢青年叫毛学罔,在研究院特殊部门工作。

    眼见对方上前搭话,她也没打算隐瞒情况,当即一五一十地回答。

    “算你聪明,深了可能就出不来了。”毛学罔看似吊儿郎当,脚下动作却异常轻灵,一跃之下直接跳上围栏,翘着腿在船舷上来回晃悠。“但凡灵气浓郁的地方,生态环境都会很特殊,这座岛应该也不例外。”

    “研究灵气对生态的影响,也是本次的课题之一吧。”上官凝漪从善如,接茬与毛学罔攀谈起来。

    “嗯,主要课题之一,对未来的研究很有帮助。”谈及科研方面的话题,毛学罔顿时来了兴趣。

    毛学罔性格怪异,说话经常颠三倒四,谈及科研话题则每每自言自语。丢下一堆晦涩难懂的概念,他不待对面两人有所反应,便自顾自地一溜烟跑没影,只剩刘建光和上官凝漪面面相觑。

    “这人有点儿神经质。”上官凝漪如此评价。

    “搞科研的多少都沾点儿......”刘建光耸了耸肩。

    “我看陈主任不就挺正常的。”上官凝漪提出反例。

    “要不人家是领导呢。”刘建光找了个合适的角度来解释。

    ......

    翌日。

    众人继续加班加点,赶在日落前完成了基建。

    宿舍有了,库房有了,实验室有了,甚至还竖了个哨塔。

    在大伙的齐心协力之下,破旧的营地瞬间化作简易科考站。

    众人已是筋疲力尽,可望着升级后的基地,只觉得满足感油然而生。在陈武清的倡议下,大伙抛弃了现代厨具,于营地中心点起了篝火,就着清凉的海风美美地吃了顿烧烤。

    到了第三天下午,建设类工作接近尾声,预定的科研项目陆续启动。至于随行的厂商们,则被编入同一个小组,由精于药理的研究员带队,于第四天早上深入岛屿深处,对岛内的植被情况进行实地调查研究。

    为了安全起见,陈武清为厂商配发了枪械,并安排科研保卫队成员随行,甚至还给缺乏战斗经验的人进行了简单训练。时至午后,准备工作全部完成,三十余人的队伍便穿越树林,浩浩荡荡地朝岛屿深处走去。

    踏着厚厚的腐殖质,众人一路走向岛屿内部,所过之处皆是一片咯吱轻响。这座岛屿尚未被开发,整体环境十分原生态,表面覆盖着葱郁的森林,种类良多的动植物于此繁衍,继而形成了复杂的生态系统。诚如前批科考人员所言,岛内的植被种类异常丰富,其中更不乏难能一见的珍贵物种。

    国家级保护植物雪片花。

    药用价值极高的寒沼人参。

    一度被认为已经灭绝的金锣水藤。

    随着时间的推移,众人不断向岛内靠近,预料中的危险未曾出现,而更多的珍奇植物却层出不穷。队中多为植物学专家,本就对草木抱有特殊情怀,一朝看到这么多种珍惜植物,心情也难以抑制地激动起来。

    “你们看!你们看!”

    一个小伙子指着前方的大树,脸上满是难以置信的表情。

    “冯总......这......这......”

    他几度欲言又止,死死盯着身旁的冯荃,眼睛几乎要掉出眼眶。

    “嗯,你没看错。”

    冯荃上前几步,优雅地蹲到树下,轻轻拨弄起了一朵蘑菇。众人朝树根处望去,只见那蘑菇通体棕黄,伞盖的直径大约五厘米,表面生有不规则的龟裂状纹路,边缘则呈略向下方弯曲的锯齿状。

    “黄泉冥菇,上古时期的物种,被认为早已灭绝。”冯荃同样精通药理,便如数家珍地娓娓道来。“这种蘑菇富含灵能,如果古籍记载无误,应该可以直接食用,同时也是制作灵药的优质材料。”

    “还有别的。”一名研究员蹬着凸起的岩石,小心翼翼地梳理着石缝里的蕨类植物。“影蕨,古代蕨类植物,分类为石松目石松科,数千年前在我国分布极广,具有非常可观的药用价值......根据文献记载,距今一千一百年左右,影蕨的数量急剧减少,到近代基本已经消亡了,可是居然能在这里见到......”

    年轻的研究员自说自话,脸上的表情显得有些亢奋。

    至于同行的草木学专家,也同样高兴得难以言喻。

    植物学家们掏出相机,将珍奇的植物关进相片,而研究员们也拎起工具,按照取样标准甄选植被,先是连根带土地刨出地面,而后轻手轻脚地装进器皿,唯恐在取样的过程中损伤本体。

    众人兴致勃勃,一路边走边挖,忙得不亦乐乎。

    他们的鬓角挂满汗水,脸上却洋溢着笑容,看上去十分满足。

    纵是刘建光和上官凝漪,原本对此不甚感冒,此时却也受了感染。

    两人沿途拈花惹草,体会着大自然的魔力,不知不觉也开始沉浸其间。

    ......

    日头西斜之时,众人来到一片空地。

    这片空地面积不大,透过前方茂密的枝叶,隐约可见林间有三处池塘。

    “分成三组吧,水边转完了咱们返程。”见三处池塘彼此相隔数百米,韩仲垣为了节省时间,便决定分头行动。

    入岛大队分成三组,各自朝不同方向进发,{锻炼}公司六人聚在一起,同行的还有一名研究员,以及三名科研保卫队成员。穿过枝繁叶茂的树林,一行十人很快来到池塘边,而后迅速开始了考察工作。

    池塘的水质透明清亮,始生藻类随清波荡漾,万千浮游生物穿梭其间,偶有体形纤小的鱼类探出脑袋,下一刻又甩着尾巴消逝无踪。岸边的泥沙地间,低矮的喜阴灌木随处可见,郁郁葱葱的青草根茁叶茂,不断散发出淡淡的清香味。

    这里环境优美,令人心旷神怡。

    与先前路过的旱地相比,池边的植物种类更加丰富。

    单是可以辨认的珍惜植被,就有足足十来种之多。

    “难以置信......”

    望着眼前的的景象,王无争怔怔站在原地,激动之情早已溢于言表。作为公司的副总,他虽不如童默然那般专业,但对可以入药的草木同样了解颇多。一朝见到百种异草,王无争只觉身在梦中,至于他旁边的研究员,更是一句废话都不想说,自顾自地开始了采样工作。

    有人在忙碌,有人在感慨,有人则在开心赏景。

    唯有三名科研保卫队员全神贯注,仍旧警惕地观察着风吹草动。

    可便这三人神经紧绷,却也完全没有留意到,周遭环境稍稍起了变化。

    那是一片阴影,时而蛰伏于密林间,时而悄无声息地飘舞。

    阴影所过之处,淡雾无端散逸,于池塘边袅袅缭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