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我从世界尽头归来 » 第十七章 修行

第十七章 修行

    不计其数的霍兹犬,成群结队的裂脊兽。

    视线所及的范围内,石猿超过一手之数。

    先前的兽群与之相比,完全不是一个数量级。

    五人站在城区边缘,直愣愣地盯着通道,心中升起难言的畏惧。害怕惊动里面的兽群,他们默契地转身就走,直至那条通道消失在背后,方才心有余悸地停下了脚步。

    “还真不能随便进城......”马南归抹了把冷汗。

    “小雨,怎么整?”唐威习惯性征求意见。

    “继续吧。”李暮雨指了指远处。

    近些日子以来,五人贴着城区边缘,由南向北一路探寻,始终没找到有价值的线索,几次试图进城都被密集的凶兽阻拦。如今见识了诡异的通道,他们更是断了这份念头,决定优先考虑保住小命,遂按原计划继续向北。

    转眼已是正午时分,前方出现一条溪流。

    在不远处的空地之上,紧凑地建着几排小屋。

    五人走近一瞧,发现这些小屋格局刻板,其内放有上下铺的钢架床,看起来就像是军队的营房。营房的正对面,修有一方宽阔的广场,而在广场北部的石台底座上,则刻着“第二守卫军练功场”几个大字。

    “又是这种奇怪的提法......”唐威盯着石台底座,露出困惑的表情。

    “可能是特殊编制。”李暮雨也没深究,直接将目光投向广场中心。

    尽目所及的范围内,若干石碑挺拔矗立。

    表面的字迹密密麻麻,历经岁月却清晰依旧。

    其上的内容也无关军事,竟是清一水的异能知识。

    “升仙秘籍?”马南归好奇地凑上前来。

    “军队还练这个?”唐威愈发不明所以。

    “确实练了也没坏处。”李暮雨耸了耸肩。

    将右手食指伸直,李暮雨轻触石碑,发现碑文用了复合型工艺,即先以硬质工具进行雕刻,再于表面涂一层特殊材料,分明便是典型的灵绘手段,而在那块最高大的黑色石碑顶部,则端正地写有《灵能与异能者常识》几个大字。

    “灵能,是一种特殊能量,广泛存在于天地之间。那些能够感受、吸收和利用灵能的人类,被我们称为异能者。异能者觉醒后,会形成两枚灵核,分别位于丹田下方与尾椎处。随着修为的提高,灵核会向外延展出灵纹,最终形成完整的闭合灵纹回路。异能者在使用灵能时,灵核与周身灵纹便会发光。

    与普通人相比,异能者最大的特点,便是能够使用灵能,而灵能的使用方法也常被称作‘技能’、‘法门’、‘神通’、‘异能’、‘功法’等等,但究其本质无外乎‘强化’与‘驾驭’,即让灵能作用于自身,或让灵能作用于外物。

    在实际应用里,这样的二分法有着局限性,因为很多异能同时具备‘强化’和‘驾驭’的双重特点。为了让分类更为直观,先贤们在不断总结的基础上,又将异能宽泛地分为八大类,即我们常说的天威类、淬体类、感知类、异化类、炼物类、灵绘类、拟态化形类和秘术类,下面将会依次介绍这八类法门。”

    五人皆为都市青年,原本离异能很遥远,就连李暮雨都了解有限。然碑文以现代文字撰写,讲述的内容也并不深奥,而这种朴实无华的叙述,也让这些圈外人轻松领会其中含义。

    “天威类,即操控自然能量的法门。修炼天威类功法,可视使用者自身的体质,掌握水、火、土、木、风、雷六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多种。

    淬体类,即强化本体的法门。修炼淬体类功法,可从力量、速度、抗击打、抗生化等多种方面提升使用者的机体强度。

    感知类,即提升感知力的法门,属于淬体类功法的一种,因具有特殊价值而单独列示。修炼感知类法门,可以大幅提升使用者对外物的感知能力,同时显著提升五感的敏锐性。

    异化类,即让身体变形的法门,属于淬体类功法的一种,因具有特殊价值而单独列示。修炼异化类法门,使用者可以掌握局部变形能力,或整体异化为具有灵能的生物形态。

    炼物类,即强化外物的法门。修炼炼物类功法,使用者可以通过接触的方式强化外物,如修炼至高阶技巧‘御物’层次,便可通过外放灵能或培育灵器来实现远距离控物。

    灵绘类,即雕绘灵能图案的法门,属于炼物类功法的一种,因具有特殊价值而单独列示。灵绘类功法较为复杂,施术时需借助特殊材料,若以专属灵器进行书绘则效果更佳。

    拟态化形类,即凝聚具象灵能实体的法门。此类功法属于高阶技巧,修炼者须掌握灵能外放,故非修为深厚者不可修习。

    其余不便归类的功法,被统称为秘术类。此类功法非常特殊,对修习者的体质与天赋要求较高,具体修习方法通常密不外传。”

    碑文寥寥数百字,内容却极为详实,皆为基础性的异能知识,令李暮雨看得如痴如醉。他对异能素有浓厚兴趣,却始终没受过系统性教育,而这些碑文仿佛一根长线,将大脑中的诸多头绪串连起来。

    李暮雨现在明白,之前遇到的壮汉调查员,之所以能一拳打碎砖墙,显然是修炼了淬体类功法,而那刀枪不入的灵能傀儡,应是某个御物高手的灵器。至于小翠的能力,有可能属于炼物类,但更大概率是木系天威类功法。

    “欸?背面还有......《通用纳灵法》......”

    读过正面的碑文,李暮雨绕到石碑背面,随即发现了另一篇短文。

    “想成为异能者,共需三个步骤。

    感知灵能,吸纳灵能,使用灵能。

    本篇所述内容,主要针对前两个阶段。

    古时天地灵气充沛,人们更易感知灵能,也就更容易觉醒异能。

    可身处纪元六世纪,天地灵气稀薄至极,觉醒之路变得困难重重。

    唯独泠雨地区例外。

    泠雨地区环境独特,灵气浓度堪比上古,于此地修行事半功倍。现在让我们闭上双眼,用心感受每一次呼吸,尝试察觉空气中的特殊能量。尝试把意念投向体内,我们可以‘看’到另一个世界,也就是通常说的‘内视环境’。如果有了感知能力,那么在内视环境下,我们会看到具象化的灵能:可能是闪亮的鳞片,可能是晶莹的钻石粒,可能是近乎实质的雾气,具体的模样往往因人而异。

    用意念抓取灵能,将其引向丹田和尾椎,久而久之则便会形成灵核。这个过程难以言表,唯靠大量练习才能掌握,而在我们的内视环境下,灵核的外观同样因人而异:可能是美丽的宝石,可能是诱人的仙丹,或是更加古怪的东西。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走了条捷径,譬如借丹药完成觉醒,那么你的内景很可能是片星海。人类善假于物,借助外力无可厚非,你的觉醒之路会更加轻松,但也会失去很多感悟的机会。所以如果想走得更远,那么在灵核形成以后,还需要更加勤奋地修习。”

    “果然如此。”李暮雨不自觉地露出哂笑。

    “什么果然如此?”唐威从石碑对面探过头来。

    “你过来瞧瞧这个。”

    “......咱估计真被灌药了......”

    《通用纳灵法》简单直白,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然在短文的末尾位置,却有一段风格迥异的寄语。

    “古人有云:至成丹,是为觉醒,登仙之始。

    灵核的形成,标志着觉醒的开始,你也就成了异能者。

    修行之路道阻且长,但如果你走得够远,便能获得超凡的力量。

    愿这方天地庇佑你,也愿你今后修行有成,凭天赐之力守护这个世界。”

    “这......”

    品读着石碑上的文字,李暮雨不觉怔怔出神,内心的思潮开始澎湃。

    李暮雨可以断定,这些石碑的制作人,应是生于近代的异能者,而他们在此树碑的目的,应是为凡人们普及灵能常识。秦教授曾经说过,当代异能者隐匿世间,对自己的能力讳莫如深。可通过这座石碑,李暮雨却能够想象,泠雨曾是个高度开放的地区。异能者非但不惧展露能力,甚至摒弃了技不外授的传统,将晦涩难懂的知识化繁为简,借此让凡人们了解神秘的灵能。

    让异能者降落凡间,让秘法演变为常识。

    让灵能看得见摸得着,真正服务于人类社会。

    这份胸怀博大宽广,绝非矜骄傲慢之辈所能拥有。

    “谢谢您,树碑的前辈,我们刚好用得上。”

    一行五人之中,已有两人完成觉醒,另外三人尚未形成灵核,如此便刚好用得上这篇指南。念及树碑者的恩泽,李暮雨不自觉挺直腰杆,先是面向石碑郑重行礼,随后则向同伴们简单解释一番。

    “我也能变成超人?”隗迷闻言莫名兴奋。

    “这叫觉醒......”林彤欢认真地纠正道。

    “也忒炫酷了!”马南归不禁摩拳擦掌。

    对于都市青年来说,异能颇具玄幻色彩,往往只存在于艺术作品中,而如今亲眼见到修习指南,则让他们兴奋得有些过头。两男一女围住黑色石碑,认真研读《通用纳灵法》,李暮雨和唐威则转向别处,见广场边缘另有深灰色石碑,记载着六种不同的灵能使用方法。

    《硬化术》,《强击术》,《轻灵术》。

    《灵能灌注》,《天威概述》,《灵绘初探》。

    其中《天威初探》和《灵绘初探》相对简单,只有极为粗略的介绍。

    “天威类功法分为水、火、土、木、风、雷六种,而具体能够修炼哪种天威类功法,取决于异能者对元素的共鸣程度。大多数情况下,异能者在进入血欲期后,才会逐渐展现元素共鸣能力。如对此类功法有兴趣,可在完全觉醒后到四殿继续修行。”

    “灵绘是种特殊功法,以特制灵墨为媒施展,若用灵绘笔书绘效果更佳,拥有灵绘技艺之人称作灵绘师。灵绘对天赋要求较高,如在灵绘方面具有特长,届时可到四殿研修深造。”

    “都挺吃天赋的。”李暮雨了然。

    “四殿又是什么?”唐威有些不解。

    “估计是什么高端修行场所......”

    “算了,看看其他几个吧......”

    身陷泠雨以来,兄弟俩通过不断实践,已初步掌握了灵能的特性。他们懂得如何提取灵能,也知灵能漫入细胞组织后,便会令机体获得瞬间活化。如今粗略读过碑文,才知按照特定方式引导灵能,会让机体组织的活化出现倾向性,而同为淬体类功法的硬化术、强击术与轻灵术,便是前人总结的典型运功方法。

    “我先试试这硬化术吧!”

    李暮雨站在石碑前,仔细阅读碑上文字,方知硬化术能强化机体,令肌肤筋骨变得更加强韧。他默默闭上眼睛,将意念集中于灵核周围,按照碑文所述方法运功,尝试以特定的方式引导灵能。

    恰到好处的“力量”。

    快慢适中的“速度”。

    贴合手感的“形状”。

    易于吸收的“角度”。

    李暮雨谨遵运功原则,通过不断尝试加以体会,可运功原理看似简单,实践过程却算不上轻松。就像是站在防盗门前,靠穷举法试验开锁密码,甚至在输入某些错误密码后,还会触发防盗门的警报系统。

    “咝!”某次失败的尝试之后,李暮雨的表情骤然扭曲。

    “怎么了!”唐威急忙扶住李暮雨,感觉对方的右臂在抽搐。

    “手麻了,就跟触电那次似的......”

    犹记得小时候,兄弟俩曾不慎触电,唐威直接被电流击晕,而李暮雨似乎天生耐电,不多时便恢复行动能力,才勉强救下了唐威的性命,也因此对触电的感觉记忆犹新。

    “你别吓唬我......”唐威听罢毛骨悚然。

    “放心,没那么严重,你也来试试呗!”李暮雨咧嘴一笑。

    黑色的石碑周围,两男一女犹自研读通用纳灵法。

    不远处的广场边缘,李暮雨和唐威各自练起硬化术。

    五名都市青年,由于无端身陷泠雨,意外地开启了修行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