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在大唐配角皇子怎么当皇帝 » 第二十章 李恪的怒火

第二十章 李恪的怒火

    黄昏时分,李恪紧急慢赶,来到了生母杨妃居住的凤寰宫中。...

    原本,他是打算在母亲这里吃完晚饭,然后赶在宫门关闭,夜幕降临前,回到宫外的蜀王府。

    只是,等他来到凤寰宫,看到晚宴的时候。

    便毫无征兆的发了一场怒火,不光是狠狠的斥责了一番凤寰宫的侍女和内侍。

    就连杨妃也被个子小小,年纪小小的李恪,面无表情的说了好几句。

    等到一通怒火发完,眼见耽误了时间的李恪,索性决定留在宫中住一夜,明日再出宫。

    杨妃在一边,见自己这个才十岁大的小家伙,突然间发这么大的火。

    因为“理亏”的原因,一时间,也怔怔的站在那里,不敢发出一言。

    过了半晌,见儿子似乎冷静了一些,这才诺诺的说道。

    “恪儿啊,不是阿母不想用你送进宫的瓷器餐具。

    只是我等身为皇室,该有的仪态和威严,还是要保持的,不能让其他人看了笑话。”

    李恪的生母,杨妃。据《隋书》所载,父亲乃是隋炀帝,杨广。

    是李世民内官四妃之一,但没有记载她的爵位,埋葬在什么地方也没有人知道。

    皇室的尊严,听到这个词,李恪有些嗤之以鼻,尊严是重要不假,但是生命明显更可贵好吗?

    对于这个性格不争不抢,美丽成熟的杨妃,李恪一直将她当成亲生母亲对待。

    盖因为在那场李世民组织的冬猎中,李恪因为感染上风寒,在被贴身力士李明背回。

    御医看到他的时候,其实,就已经浑身冰凉了。

    整个人更像是被冻住了一样,嘴唇发紫,瑟瑟发抖。

    那奄奄一息的模样,仿佛随时都会死去一般。

    而接到消息的杨妃,在看到这一幕后,更是直接昏倒在地上。

    凤寰宫的力士和侍女们,这才手忙脚乱的将杨妃和李恪抬到自己的房间。

    杨妃倒是很快就醒了过来,然后就寸步不离的抱着陷入昏迷的儿子,嚎啕大哭。

    随后醒悟过来的她,就疯狂的指挥被请来的御医救治她的儿子。

    看到陷入疯狂的杨妃,御医们手忙脚乱地劳累了许久,又是施针,又是按摩,治疗了许久。

    各种黑色药汁一碗接一碗的喂了下去,也不见半点起色。

    眼看李恪的身体,还是一点一滴的冰凉下去。

    杨妃当时就仿佛疯了一样,赤着脚就跑到了太极宫社稷殿中。

    跪在了李氏家族列祖列宗的灵位之前,为他祈祷了整整一晚。

    据后来听说,或许是杨妃的母爱,感动了各位列祖列宗。

    就这样到了第二天,李恪的身子这才终于暖和了起来,让那时成功穿越的“李克”,也算是捡回了一条命。

    只不过李恪在融合这副身体的后,又接着昏迷了一天一夜。

    昏迷中,杨妃几乎是不吃不睡地抱着他,到了两天后,杨妃原本精致的容颜都憔悴的不成样子。

    当然了,这些事,除了是李恪的亲身经历外。

    也从侍女湘荷、漓纺的口中得到了确认。

    毕竟当时在融合时,他整个灵魂都是迷迷糊糊地。

    当然了,尽管从小就是孤儿的“李恪”知道,做这一切的杨妃,并不是因为他这个穿越者。

    但也还是深深的感动了他。

    感动了他这个李代桃僵者。

    所以,从他清醒的那一刻开始,他就决定,替代已经死去的李恪,孝顺杨妃,把她当成亲生母亲对待。

    而这一次,李恪之所以生气,正是因为他看到了杨妃宴席上用的餐具。

    在他的提醒后,却依然采用皇家所用的金、银、青铜制餐具。

    这简直就是慢性自杀,完全不把自己的身体当成一回事。

    明明自己在出宫之后,在经营酒楼后,有了闲钱,就已经着人烧制了用餐时,所用的陶瓷餐具。

    并且在烧制成功后,第一时间,往“凤寰宫”运来了一批,就是为了杜绝眼前这种情况。

    众所周知,古代人的寿命普遍都很短。

    李恪认为,这除了没有足够的医疗水平,没有足够的防病能力,导致的外。

    跟经济和文化的落后,无力抵抗水旱瘟疫等天灾,以及战乱对人的破坏,也是造成这一结果的重要原因。

    毕竟在古代,大部分人都是因为贫困而导致营养不良,身体虚弱,寿命短。

    但是以上这些,只是针对那些普通百姓。

    要知道,自秦汉以来,我国的卫生保健体系在历朝历代中逐步形成,并不断完善。

    当时的医学已经达到了全球的顶尖水准。

    甚至出现了华佗、孙思邈、李时珍等人都是一代名医。

    而根据历史上的记载,到了北宋时期,就开始实行公费医疗制度。

    《红楼梦》里,也有“御医”给贾母治病的戏码。

    而由此可知,为什么明明医疗条件很好的皇室成员,他们的寿命却也还是如此短暂呢?

    李恪认为,除了无节制的大鱼大肉,导致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脂血症外。

    另一个重要的外力原因就是,皇族所用的器具,要么是青铜酒盏,要么就是金银餐具。

    虽说,在外形上非常的气派,但在李恪看来这长久下来,不仅不卫生,甚至非常的致命。

    造成这种原因的,大部分就是金属中毒。

    在这个时期,青铜鼎被用作烹饪的工具。

    这种鼎,一般是圆腹三足,也有长方形四足的,那是方鼎。鼎口两侧各有一只耳朵,可以用一根木棍支撑,木棍的底部,可以生火,可以把食物放进去,然后吃掉,这就是所谓的“列鼎而食”。

    而青铜的主要成分是铜,锡,铅和锌等合金铸造的。

    但由于这时的科技水平,锡是一种非常珍贵的金属,所以炼制此鼎的时候,所以在铸鼎之时就会加入大量的铅。

    铅是一种多亲和性的毒素,一旦进入身体,就会对身体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并且很难清除。

    铅在进入人体后,会通过血液、软组织、骨头等多个部位进入人体。

    尤其是神经系统,是人体最复杂、最重要、也是最脆弱的地方,一旦被铅污染,就会严重影响人的智力。

    青铜的用途很广,不仅用于烹饪,也用于制作酒器。

    战国时期开始,王公贵族迅速腐化堕落,嗜酒如命,经常聚在一起喝酒。

    比起其他东西,酒更容易析出青铜器中的铅,而且那个时代,喝酒的时候,一般都加热温酒,所以铅的析出更多。

    “钟鸣鼎食”这句话,也就是用来形容那个时代的贵族们的奢华。

    在这样的环境下,他们的平均寿命不高也就很正常了。

    要知道,纵然是在现在这个医学高度发达的时代,重金属中毒,也依然是一个很难处理的问题。

    李恪听完杨妃的话,顿时更是气不打一处来。

    到底是面子重要,还是命重要?

    于是,李恪就将懵懂无知的杨妃,按在李恪送进来的太师椅上。

    详细的向她普及了一下重金属中毒的知识,以及健康饮食的知识。

    杨妃看着自己这个半大的儿子,那侃侃而谈,自信又知识渊博的模样,是一脸的欣喜。

    只不过李恪看到自己老妈那花痴的样子,再也控制不住脸上的表情。

    他眼神幽怨的喊道:“娘...我说的话,你记住了吗?”

    记住了...记住了,没有想到我儿现在懂得这么多,这么有才华,娘真是欣慰的不行,必须给你说一个好媳妇。

    ...

    杨妃就像上课时,被老师提问的小学生一样,立马坐正身体。

    然后像是想到这是自己的儿子,转而摸着李恪的小脑袋,一脸宠溺的说道。

    李恪不耐的坐直身体,盯着杨妃的眼睛,一个字一个字的说道。

    “记住了还不够,还要做到。”

    “好吧好吧,真是儿子大了,半点不由娘了!”

    嘴上这么说着,转头对着一个俏丽的身影吩咐道。

    “玉翅,你也听到三郎的话了吧!从今往后,你们就按照三郎的要求做,“玉翅,你也听到三郎的话了吧!从今往后,你们就按照三郎的要求做,这些金属餐盘,既然吃了对身体不好,就全部换了吧!”

    对了,早餐和平时的膳食,也根据三郎的清单做。

    “是,娘娘,小的记住了,这就按照殿下的吩咐做。”

    说完,掩着嘴,努力的憋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