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中国彝族村落漫记 » 七、见到族长沙玉中

七、见到族长沙玉中

    多亏佛徒事先提醒过我,到彝族同胞家里,座次一定要讲究,切不可乱坐,乱坐会影响彝族同胞对我们的看法。一旦坐错,引起主人反感,极可能会被主人轰出去。

    溪流对岸一幢大宅院很吸引人。房顶上的一面五星红旗既是本村制高点也是亮点中的亮点。

    大宅院大门口站着一位瘦削男子,上穿一件多处有褶皱的褐色西服,下穿一条同色裤子,脸颊紧实无肉,两个颧骨透着无法苟同的决绝,皮肤黧黑,目光犀利。猜想他就是族长沙玉中,一问,果然是的。

    沙先生瘦削却精神,看上去威严而不失气度。身后大宅院就是他的家。我从他家位居山顶高处说起,顺带夸了他家房顶上迎风招展的五星红旗。我俩不谋而合:这里确是锅底塘的亮点。

    寒暄完,两双手才松开。跟在沙先生身后走进宅院。

    那是典型的彝族特色建筑:长方形大院,进门得穿过大院才能上台阶,然后进客厅,右边是厨房,左边是两个大卧房。客厅够大,一张大条几摆在最顶端,上面摆满着各个时期各种奖状和小奖品。大条几上方挂着一幅毛主席像。注意到沙先生胸前佩戴了一枚党徽,知道他是一名中共党员。

    多亏佛徒事先提醒过我,到彝族同胞家里,座次一定要讲究,切不可乱坐,乱坐会影响彝族同胞对我们的看法。一旦坐错,引起主人反感,极可能会被主人轰出去。因而我一直在观察沙先生怎么坐,待他坐好以后我才能确定自己坐哪儿。奈何不得沙先生客气,非要把主座让给我。我哪儿好意思,几推几让,我就挨着沙先生坐下了,这才完成了落座仪式。

    火塘上黑色冰铁壶的水快开了。沙先生已经拿眼睛扫过冰铁壶几次了,他在等水开给我们泡茶。火塘另一头有只钢筋锅,里面蒸的是红薯土豆,估计差不多要蒸熟了,满屋子都是红薯土豆香。多少年没闻见这么宜人的香气了。

    我坐的地方抬眼能看到半个院子。靠门处有个男女共用的洗手间,院子是水泥地面,地面上铺着塑料布,晒的是玉米棒子和不知名药草。

    院子阳光充足,客厅因为没有窗户采光明显差了些,大白天也显得有些昏暗,若是阴雨天客厅大白天也得开灯。一条长沙发堆满杂物,有几把椅子围着火塘,整个屋子虽然摆物无序,但容纳物件的空间还是很足的。

    一直没有进入访谈话题,因为沙先生一个劲儿地张罗这张罗那,泡好茶又去揭钢筋锅盖子,示意我们吃红薯玉米土豆。嗅着好环境长出来的纯天然食物,我们早已馋得咽口水了。

    吃饱喝好意识到进趟山很不容易,必须抓紧时间访谈。

    沙先生先作自我介绍,生于1958年,今年64周岁,当年在维西一中读高中,1977年高中毕业,当年全村第一个高中生。他也知道我从上海来,万里迢迢不容易,让我有什么问题尽管问,不必客气。

    虽然早已拟有采访提纲,此时发现提纲派不上用场。片刻冷场,沙先生胸前佩戴的党徽晃了一下我的眼睛,于是就找到话题了。

    “平时你一直佩戴党徽吗?”

    “我是党员嘛,一直佩戴党徽的。我从心底感谢党和政府。我家住在这个村的最高处,整个山庄也没几户人家,住得还很分散,可是政府并没因为只有几户人家而忽视我们。仅仅为这几户人家,政府也专门修建了水泥路,而且每条水泥路都直通村民家门口。很不容易吧?”

    “的确不容易。”

    “可是政府做到了。”

    在牛圈房的时候已耳闻这位族长阅历丰富故事多,凭借超高的管理水平在十里八乡享有很高威望。一小段交谈作为开头,我知道,访谈通道正式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