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逍遥红尘我为仙 » 第二十九章 机缘难得

第二十九章 机缘难得

    两只恶鬼手中钢叉交错,架在苏远尘前方,然后迎面朝他推了过来,其中一个口中还厉喝道:

    “速速退去,莫要误事!”

    好大的口气!

    苏远尘一声冷笑,摸向腰间的手却是一顿:

    来的太急,剑还在驴背上!

    不过这两只恶鬼他倒是不怕,只担心那边落水妇人,唯恐耽搁太久,延误救人。

    情况紧急,不容多想,他伸手抓住两柄钢叉,然后抬脚飞踢,正中两只恶鬼持兵器的手腕。

    猝不及防之下,两只恶鬼吃痛间兵器脱手,被道士夺走钢叉,随手扔到远处。

    “好道士,竟有如此手段!”

    一只恶鬼惊呼,似乎没想到对方竟能随手抓取自己兵器,还可以伤到自己。

    另一个恶鬼见丢了钢叉,又从腰间抽出一条铁索来,嘴上却依旧警告:“你是哪家的道士?劝你莫要多管闲事,免得自误!”

    哪儿有时间这么多废话,苏远尘欺身而上,直接抓过对方甩来的铁索,只伸手一扯,却没想到那恶鬼这次居然咬牙不松手。

    走你!

    把手中锁链当成长鞭一甩,另一头的恶鬼好似个链球一样,被猛的抽到一边,撞到自己同伴,两个都重重的摔翻在地。

    却没想到这两个鬼倒是十分有志气,一个翻身居然还要上前。

    这时大青驴也已经小跑着赶到,苏远尘翻身上驴,抽出长剑,持着一抹青光迎上二鬼。

    见着那柄气势不凡的开阳剑,恶鬼顿时止住脚步,同时慌忙后退,口中惊呼:“哎!道士且慢!你是哪家道门的?”

    另一只恶鬼反应更快,侧身往另一边躲去,同时掏出一块木牌来,嘴里疾呼:“我等是宝安县城隍阴鬼使日游巡,道长且慢动手!”

    城隍?

    日游巡?

    苏远尘闻言一愣,顿住身形,并收回了长剑。

    倒不是如此听信两句鬼话,而是他看到远处岸边那名落水将要溺亡的妇人,不知怎的居然又挣扎着返回到了江边,复又爬上江岸,虽然全身湿漉漉的,但是瞧着却并无大碍。

    而江中几条渔船此时也没了鬼打墙,已然抢到岸边,几个好心船夫拿了干衣物干毛巾给妇女遮蔽身子,又帮忙照看那个婴孩。

    “咦?六郎怎么回事,不想入冥府了?”

    一个恶鬼见道士面色变化,顺着对方目光看去,就见到了岸上一幕,顿时诧异开口。

    “我去看看!”

    他对同伴交代一声,身影飘忽,就往那边飞去。

    苏远尘手一动,正要上前阻拦,可另一个恶鬼却已站在面前,手上举着块牌子,笑吟吟的开口:“道长,我等执行公务,一切都是遵循阴司法度来的,非是纵厉鬼无端行凶害人,还请行个方便!”

    瞄了一眼那块牌子,上书“日巡”二字,流露出一丝鬼神气息,倒也确实做不得假的。

    他这才又仔细瞧了瞧那自称日游巡的恶鬼,见对方披散着头发,一身穿戴做狱吏打扮,方才不曾注意,这会儿用望气一瞧,倒还真与寻常恶鬼不同。

    呀,未必还真是鬼差!

    苏远尘心中不由一惊。

    要不是自己昨夜还与一位仙官饮酒夜谈,他这会儿怕不是要被吓出一身冷汗来。

    倒也不是如何怕了对方,可有道是“阎王好见,小鬼难缠”,这阳间的差吏自己是打过交道的,委实蛮横不讲理,更别提那阴间的差役了。

    若是对方记恨上自己,回去后打几句小报告,嚼两段舌根子,那不就麻烦大了嘛!

    不过看眼前这鬼吏此时颇为客气,他也是稍稍安心,将长剑归窍后,朝那名日游巡拱了拱手:“人命关天,一时情急,冲撞了尊神,还望见谅!”

    那日游巡见状也连忙回礼:“一介鬼吏,哪敢称神!道长也是救人心切,情有可原!”

    这时岸边妇人已经抱着婴孩往城中走了,瞧着应当无事,边上的另一名日游巡正在周围飘来飘去,可那些船夫却根本瞧之不见。

    “这是在‘叩阴关’?”

    收回目光,苏远尘好奇询问,心中已然明白方才不过是误会一场。

    “咦?”那日游巡满脸诧异,“不想道长竟还知道‘叩阴关’一说?”

    叩阴关,是苏远尘从那本《幽冥志》中读到的说法。

    生老病死,其实不过天地之间自然规律,可与民间传说的不同,人死之后,魂魄本自然归于幽冥,却是无需鬼差勾魂的。

    这道理其实也简单,且不说战乱年间,就是太平时节,天下一日也不知要死多少人,牛头马面们再是007,那阴司也没有这许多公务员来当差呐!

    但万事总有例外,某些特殊情况下,人死之后,魂魄会被山川地势所困,无法顺利入得幽冥。

    若是遇到这等情况,不说一般阴差鬼吏,就连一地城隍也往往束手无策,只有一种办法可助其魂魄脱困。

    那便是所谓的“叩阴关”。

    此法需要一位生辰八字与死鬼生前相契合的生人,在相同地点以同样的死法死去,借其魂魄入幽冥的瞬间,觅得一丝契机,逃脱困境。

    以一人性命叩开阴间关隘,谓之“叩阴关”。

    可苏远尘更愿将之称为“卡BUG”。

    民间其实亦有类似传说,却被讹传为“死鬼找替身”。

    说是溺死水鬼之流,会将岸边生人拖入水中溺亡替死,然后自己方才能去投生。

    可这却实属子虚乌有之论。

    原因想想就能明白:

    盖因幽冥一切秩序法度,自有阴司执掌。

    若真有那么一个冒失鬼,害了好好一个大活人,然后再去阴司要求投生,猜猜判官司的诸位能不能答应?

    怕不是要把那龟孙先扔油锅里炸个两面焦黄酥脆,然后再穿了琵琶骨,吊大叫唤里烤成脆皮鸭不可!

    叩阴关一事,难得就难得在那位“替死”的生人。

    人生在世,因前世善恶,定今生祸福。

    可尘世众生生而自由,又不是阴司的提线木偶,总不能将所有人一辈子境遇都掌控在手中。

    因此这福德怨怼往往体现为两种,一曰“机遇”,一曰“劫数”。

    若抓住了前者,自然飞黄腾达,若度过了后者,也前路坦荡。

    当然,前世行善的多了,今生机遇自然也多,而前世作恶的多了,那今生劫数恐怕也会接连而来。

    而那位“替死”者,自然就是应劫而来,可不能随意乱找的。

    由此可见这“叩阴关”条件之苛刻,时机之难得,许多被困缚的鬼魂往往过数十上百年都等不到合适的应劫者,之后只能力量消退,魂飞魄散。

    今日这青衣江水鬼叩阴关,居然有两位阴差看护,想来平日里也没少做善行,救了也不知多少落水者,这才引得城隍重视。

    正因为如此,苏远尘方才没有继续出手干预,因为一来那妇女此劫乃是前世注定,二来这水鬼等到一个替身千万分的不易,这都是他人机缘,凭一己喜恶毁人缘法之事他却是做不来的。

    见那妇人已走出老远,苏远尘才忍不住问道:“既是叩阴关,那又为何——”

    边上的日游巡也是满脸疑惑:“理应这江中水鬼今日入幽冥,那妇女乃是死劫,这都是查过的,不该出错呀……”

    “六郎怜那婴孩幼小,家中又无其他亲眷,恐他日无人照顾,不忍因自己害了母女两条性命,因此才作罢了!”

    边上一声叹息声起,却是先前过去查探的那名日游巡返了回来。

    “哟!可惜,可惜!”

    另一名鬼吏满脸遗憾的摇了摇头:“这傻六郎,平白发的哪门子善心!”

    叩阴关的时机,遇到一次已是极为难得,恐怕再难有第二次机会了。

    “道长,此事……唉!此事我等需尽快返回禀告,公务繁忙,就先告辞了!”

    一名日游巡对着道士拱了拱手。

    “哦,两位还请便!”

    苏远尘也拱手回礼。

    双方虽是误会已解,但毕竟没什么交情,因此不多客套,两位鬼差就此离去。

    目送两位鬼差离开后,苏远尘站在原地,目光望向江中,过了好一会儿,才伸手拍了拍大青驴脑袋:

    “走吧,我们也该进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