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瓦岗豪杰新传 » 第四回 施小计瓦岗破须陀 显奇才李密代翟让

第四回 施小计瓦岗破须陀 显奇才李密代翟让

    大业十二年时,翟让统领瓦岗军已经五年。

    山寨中的众位头领翟让、徐世勣、单雄信、王儒信、谢映登、魏征等人虽然秉性各异,但这几年兄弟之间义气相投,从未发生龃龉。

    但花无百日红,天无三日晴,变化是天地人间永恒的旋律。

    自李密投奔瓦岗军那天起,一个新时代来临了。李密和翟让虽然都是当世豪杰,却是志向秉性完全不同的两个人;李密就想效仿光武刘秀一统天下,翟让就想做游侠郭解除暴安良。果不其然,李密当众向翟让阐述了自己的宏图大计:

    “当今主昏于上,人怨于下,锐兵尽于辽东,和亲绝于突厥,方乃巡游扬、越,委弃京都,此亦刘、项奋起之会,以足下之雄才大略,士马精勇,席卷二京,诛暴灭虐,则隋氏之不足亡也。”

    这就是李密版的隆中对啊!

    翟让叹服李密的高见,他何尝想过这些啊!

    李密接着说道:“瓦岗军人马已过三万,粮草开支巨大,仅靠劫掠船只,难以支撑太久。如果官军大举来攻,我们将难以抵御。”

    翟让一听点头称是,问道:“蒲山公有何高见?”

    李密站起身,抬手向西一指,说道:“我军可向西直取荥阳诸县,掠取官商钱粮,如此进则可取退则可守,能保我瓦岗寨无虞。”

    翟让等人听了交首称赞。

    徐世勣看着眼前指点江山的李密,莫名心头升起一种崇拜之情。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佩服,这难道是创汉之刘邦刘秀再生吗?

    于是徐世勣自动请缨做前敌先锋,单雄信甘愿做副先锋,率军一万攻打荥阳外围诸镇。瓦岗军所到之处,没有遇到官军大的抵抗,顺利拿下了荥阳东金堤关,进逼荥阳。瓦岗军从官仓和富户那里获得钱粮无数,开始公开募兵,不到一个月又有近万人入伍。

    瓦岗军地盘从滑州沿黄河向西,拓展到郑州荥阳诸县。

    且说远在江都逍遥的皇帝杨广,听说河南瓦岗军势力庞大,就派隋朝当时有名的战将张须陀任齐郡通守、河南道讨捕黜陟大使,率大军平定瓦岗军。

    这位张须陀可非等闲之辈,能征善战,并且清正爱民,深得军心民望。他曾率领官军剿灭河北卢明月叛军,大破山东王薄、河北郝孝德联军,瓦岗军也曾吃过他的大亏。张须陀手下有两位骁勇善战的大将秦叔宝和程咬金,两位都有万夫不当之勇,在万马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

    秦叔宝不仅武艺超群,为人更是忠义双全,人赞秦叔宝“孝母赛专诸,交友似孟尝”。秦琼十七岁就追随名将来护儿东征西讨,他的母亲宁氏去世时,来护儿将军亲自到其家中慰问并在灵前吊唁。将士们对此感到奇怪,有人就问来护儿:“军中士卒死亡和家中至亲去世人的很多,将军您为何只吊唁秦叔宝的家人呢?”来护儿喟然道:“秦叔宝事母至孝,义薄云天,又骁勇彪悍,将来必能自取富贵。本帅对他崇敬有加,怎能当做卑微之人对待呢?”

    后来名将张须陀看中了秦叔宝的忠勇,就亲自到来护儿那里把秦叔宝“借调”过来,讨伐卢明月部。秦叔宝屡立奇功,助张须陀平灭卢明月之乱。后来与同乡程知节、罗士信志同道合,结成生死兄弟。

    言归正传,早有探马飞告翟让、李密等人,张须陀率军一万讨伐瓦岗军。

    翟让即刻升帐,文武端坐两厢。李密带头文班,有魏征、贾雄、徐盖等人;徐世勣带头武班,有单雄信、王儒信、王伯当、谢映登、黄君汉等人。

    翟让道:“张须陀骁勇多谋,我军曾败在他手里两次。这次他奉皇帝诏命,率两万精兵来攻瓦岗,手下战将秦叔宝、程咬金勇猛无敌。我看咱们不如避其锋芒,退守瓦岗寨。”

    李密道:“翟公莫要长他人锐气,那张须陀胜过我军两次,定有骄横之气。骄兵必败,我有计策可胜隋军。”

    翟让面有愧色,对众人道:“诸公且听蒲山公将令!”

    李密从容指挥调度,各将领命而去,翟让李密率大军兵发荥阳。

    荥阳城外丘陵起伏,树木茂密。

    李密率军五千埋伏在大海寺附近的土陵密林中,翟让率领徐世勣、单雄信领兵八千迎击张须陀大军。

    不多时两军在荥阳东面一片开阔地相遇,距离有一箭之地。

    且看隋军中军大旗下立马一员老将,花白胡须,金盔金甲,手持一杆方天戟,正是隋军主帅张须陀。其左身后一员大将红色脸膛,头戴亮银盔,身披雁翎甲,胯下黄骠马,手持虎头錾金枪,背负四棱金装锏,正是秦叔宝。其右一员猛将黑色脸颊,也是金盔金甲,手持一杆铁马槊,背负短柄开山斧。

    瓦岗军这边徐世勣全身披挂挺枪而出,秦叔宝跃马挥枪直取徐世勣,双枪并举犹如蛟龙出海,两人大战二十余合。此时单雄信拍马而出,这边程咬金举槊相迎,两槊相击就如晴空霹雳,两人大战三十余合,不分胜负。徐世勣渐渐招架不住,拖枪而走;单雄信力敌二将不支,拨马而退,翟让慌忙领军后撤。

    张须陀一看,擂鼓挥军掩杀,瓦岗军丢盔卸甲而逃。

    当隋军追到大海寺附近时,李密挥军从密林中杀出,翟让等又返回头冲杀。隋军腹背受敌,阵型大乱。秦叔宝、程咬金拼全力死战,保护张须陀撤退。此时王伯当一箭正中张须陀前胸,一代名将就此阵亡。隋军一看主帅身亡,纷纷逃亡,瓦岗军攻占荥阳。秦叔宝、程咬金且战且走,投奔虎牢关裴仁基。

    再说瓦岗军大破隋军精锐,斩杀当朝名将张须陀,获得军械堆积如山。李密经大海寺一战,在瓦岗军中声名鹊起。以前瓦岗军也打过胜仗,但和这一次比起来都相形见绌;这一仗瓦岗军胜得痛快淋漓,将士们扬眉吐气,从此河南一带的官军军再也不敢随意讨伐瓦岗。翟让李密乘胜攻取中牟、郑州等地,如此从滑州到荥阳、郑州,皆为瓦岗军所占据,远近义军纷纷投奔。

    大军胜利班师金堤关,翟让大摆宴席。一来庆祝杀死张须陀,二来为李密庆功。宴席上翟让邀请李密与自己并坐中央主位,李密推辞道:“李密初来乍到,不敢位越诸位瓦岗元老,且坐下席。”徐盖等上前再请,李密不得已与翟让并坐主席。众好汉推杯换盏,尽情欢宴,皆大醉而归。

    翟让让李密单独建立自己的“蒲山营”,这可是李密的亲属部队。翟让这么做,一是看重李密的才能,让其单独建军可尽其才能;二是想保留自己瓦岗军的老班底,包括徐世勣、单雄信、王儒信、谢映登,以及自己的兄弟子侄,那是自己在瓦岗军的根基。

    此时的翟让觉得现在所得物资足以自给,不禁思念瓦岗故地父老,思念以前与徐世勣单雄信兄弟几个在山寨自由自在的生活。

    可一切都回不去了。

    此时李密、翟让两位头领相得益彰,相处得还算融洽。

    大业十三年春,天气乍暖还寒。眨眼间李密到瓦岗已经一年了。

    这一日,李密又向翟让献计:“我瓦岗军不能再靠劫掠为生,此乃盗贼的做法。如今瓦岗兵强马壮,翟公当奋神武之威,率众扫平天下!”

    翟让道:“我出身陇亩之间,哪有您这样的雄心和智谋。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还得是您才行。蒲山公尽管分派,我和兄弟们且听您的号令!”

    李密道:“翟公太自谦了!当前我们可向西攻取兴洛仓,开仓放粮。一来可以获取军粮赢得民心,二来可壮大声威招徕兵马,三来可以断官军粮道威逼东都!此乃一石三鸟之策。”

    翟让即刻升帐,李密对众头领说明攻取兴洛仓的意义,大家无不称许。

    翟让道:“兴洛仓是朝廷屯粮重地,有隋将刘长恭带重兵把守。明日大军开拔攻打兴洛仓,我等且听蒲山公号令,有违令者斩!”

    李密下令:“明日王伯当、谢映登固守金堤关。丑时我和翟公率精兵三万,徐世勣和单雄信为正副先锋,直取兴洛仓!”

    那兴洛仓是开皇三年所建整个粮仓依山而建,毗邻洛水,平时储藏粮食三千万石。开皇时期多次用来赈济灾民,现在其实就是朝廷军粮专仓。

    徐世勣和单雄信率领一万精兵,趁着夜色衔枚而进,五更时分大军抵达兴洛仓附近的桃花峪。此时虎贲郎将刘长恭的两万大军在离兴洛仓八里之外的大营,驻守兴洛仓的只有五千兵马。

    徐世勣和单雄信爬上桃花峪的高处,一起俯视山下的兴洛仓。

    单雄信伸着脖子道:“日他奶!以前以为黎阳仓大,这一看兴洛仓抵它两个。”

    徐世勣指着兴洛仓后面的一条蜿蜒山道,说:“兄长领大军攻击兴洛仓的仓门,吸引守军主力。我率一千人从山后攻击,可获全胜!”

    此时天刚亮,单雄信率领瓦岗军从仓门猛攻,隋军刚从睡梦惊醒,顿时慌作一团。守将吴吉奔上仓门的高台,但见瓦岗军的旗号,不禁大惊失色,赶紧命人点起烽火向刘长恭求援。

    此时的徐世勣率领一千精兵从后山小路攀援而上,从后背攻击隋军。守军顿时大乱,徐世勣亲率三百敢死队杀向仓门,从里面打开兴洛仓正门。

    瓦岗军蜂拥而入,守军四散而逃。

    刘长恭看到兴洛仓的烽火,立即点兵出发。在石河子李密翟让的伏兵已经等候多时,隋军看见瓦岗军旗号,心胆俱裂。刘长恭奋力苦战不敌,率残部一路向西奔东都洛阳而去。

    石河子一战,瓦岗军大破隋军,占领兴洛仓。

    当李密翟让等人进入兴洛仓,每一个人都被粮仓的规模所震撼。

    这里有三千个地窖,每一个仓窖里的粮食都保存完好,让人粗略统计储粮两千五百万石。

    翟让喟然叹道:“朝廷一个兴洛仓的粮食,就够天下饥民吃三年!但水灾连连,饥民遍野,却不开仓放粮,百姓如何不反?”

    李密道:“翟公所言极是。皇帝无道,官吏贪腐,大隋焉有不亡之理!我瓦岗军立即开仓放粮,一定会有更多百姓加入瓦岗军。”

    翌日李密指派人手,远近贴出放粮告示。数日之内方圆百里的百姓,纷纷来兴洛仓领粮,个个笑逐颜开。李密又派人发出募兵告示,青壮年男子踊跃加入瓦岗军,不到旬日瓦岗军已有三十万人之众!

    瓦岗军成此大功,谁的功劳最大?当然是李密无疑。

    李密一到瓦岗,就提出破隋的宏图大业,接着指挥瓦岗军大破张须陀,又攻取兴洛仓,大破刘长恭,其在瓦岗军的威望已经超过翟让。

    翟让虽无取天下的雄心,但却是一个义薄云天的汉子。他决定主动让贤,把瓦岗军的第一把交椅让李密来坐!

    这天在金堤关的议事厅翟让召集众头领,当众宣布这一决定。

    翟让环顾众人,然后从容说道:

    “我以前不过一滑州小吏,后来蒙家乡父老兄弟拥戴,在瓦岗起事。兄弟我常有恋家乡之心,并无夺天下之志。”

    说着他手一抬,指向李密笑着道:

    “蒲山公家世显贵,更有经天纬地之才。瓦岗军只有在李公统领之下,才能争雄天下。用瓦岗本地话说就是:他中我不中,他办事我不办事!”

    李密心底虽然有一点看不上翟让,但听见他突然当众如此夸自己,一时不知如何回应,正要客套几句,翟让站起身高声道:

    “从今天开始,蒲山公为瓦岗之首!”

    说完,翟让走到台下,叉手躬身请李密上台在主位就座。

    李密虽有做瓦岗首领之心,但是幸福来得太突然,也有点诚惶诚恐。

    他想不到翟让能这么快主动让贤,心里不禁有点敬佩他的胸襟!

    于是,李密道:“瓦岗军为翟公所创。李密初来乍到,不过立些微之功,怎能多元勋之位!”

    众人看见这一幕,惊讶之余却各有心事。

    王伯支持李密为主,私底下曾劝过翟让让贤。

    瓦岗老班底的人中,翟让与徐世勣恩如父子,情同兄弟。但是徐世勣认为论才智谋略,李密更适合做瓦岗军首领。于是徐世勣站起身,叉手高声道:“徐某愿以蒲山公马首是瞻!”单雄信、王儒信等人也随徐世勣表态支持。贾雄占卜择吉日,瓦岗军为李密筑坛拜帅。

    大业十三年春二月九日,李密命人在巩南设坛即位。

    当天吉时,风和日丽,天高云淡。

    祭天台上早就摆好香案,一应人等侍候两旁,台下分文武两班整齐排列两行。

    李密头戴冲天冠,身穿紫色锦袍,腰束十三銙金玉带,脚穿一双金钩靴,缓步昂首登上祭天台。

    就在李密祭天之后,准备就位之时,突然刮起一阵黑旋风,台上香案吹翻,桌上一应祭品洒落一地。李密几乎被风刮倒,幸有左右侍从架住,众人无不惊骇。

    李密心头一惊强定心神,整了整被风吹歪的冲天冠。这时侍从们重新摆好了桌案,李密重新坐定,魏征宣布即位诰书。自此称元年,其文书行下称行军元帅魏公府。任命房彦藻为左长史,邴元真为右长史,杨得方为左司马,郑德韬为右司马。拜翟让为司徒,封滑州公。任命单雄信为左武候大将军,徐世勣为右武候大将军,祖君彦为记室,其余众人各有封拜。

    且说秦叔宝、程咬金投奔虎牢关后,把大海寺之战中张须陀元帅英勇战死的经过向裴仁基诉说了一遍。裴仁基听了也不禁扼腕叹息,他和张须陀同为隋朝名将,两人惺惺相惜。

    秦叔宝停住悲声,对裴仁基说道:“末将有一请求,望将军俯允。我想去瓦岗军前要回恩公尸首,为其择地安葬!”裴仁基感叹秦琼的情谊至深,就让他和程咬金一同前往。

    秦叔宝和程咬金素衣打扮,没带兵器,骑马来到金堤关前,城头守将看见飞报翟让得知。瓦岗军打开城门,翟让带众头领来到关前。翟让、李密早听闻秦叔宝、程咬金的大名,又在阵前见识过两人的武艺,早生爱慕之心。

    翟让拱手问道:“敢问两位将军前来,所为何事?”

    秦叔宝拱手说明来意,李密翟让众人无不感叹秦叔宝忠义,随即派人用马车把裹着锦袍的张须陀尸首送给叔宝二人。

    两人回到虎牢关,裴仁基亲为张须陀举行隆重葬礼。祭奠时秦琼抚棺大哭,在场三军无不落泪。常言道,男儿有泪不轻弹,只缘未到伤心处。秦叔宝感念名将张须陀对自己有知遇之恩,程咬金也在一旁流泪叹息。

    且说裴仁基安葬张须陀之后,不免有兔死狐悲之感。张须陀战死,裴仁基受诏成为河南道讨捕黜陟大使,负责讨伐瓦岗军。裴仁基曾率大军参加灭亡南陈之战,也曾西征吐谷浑北讨靺鞨,儿子裴行俨也是骁勇战将。

    杨广在江都也知道了瓦岗军的厉害,为了督促裴仁基剿灭瓦岗军,就派了一个监军御史萧怀静到裴仁基那里。这表明了是不信任裴仁基。

    这也难怪,此时杨广已是惊弓之鸟,身边尽是佞臣,各怀心事,还有哪个一心报效朝廷?

    这个萧怀静兵家大事一无所知,但擅长整人和打小报告。他看虎牢关大军钱粮充足,就想着大捞一笔。可每这些军用物资都归裴仁基调度,他就暗示裴仁基给他送礼,以换取他在杨广面前的美言。可裴仁基那是忠良之后,不吃这一套,这就惹恼了萧怀静,暗自寻机报复裴仁基。

    裴仁基为了鼓舞官军低落的士气,把自己能支配的细软都赏给了部下将士。

    萧怀静立即给皇帝打小报告说裴仁基收买人心,杨广这个皇帝是个有名的老抠。杨广一贯是大功小赏小功不赏,这次听说裴仁基在虎牢关大肆赏赐部下,不禁勃然大怒着即下诏斥责,并诏令裴仁基立刻讨伐瓦岗军。

    前有难以撼动的瓦岗军,后有昏君和佞臣的威逼,裴仁基进退维谷。他慨叹,天地之大,竟无容身之地。早有瓦岗军细作探知裴仁基与萧怀静的不合,李密立即派能言善辩的祖君彦潜入虎牢关,拿着李密的亲笔信求见裴仁基。

    这个祖君彦的口才绝不亚于苏秦张仪。

    祖君彦见着裴仁基,从容道:“大隋灭亡在旦夕之间,况且暴君杨广猜忌裴将军,派佞臣萧怀静监视您。如今您和他已经有了嫌隙,日后必有不测之祸。瓦岗军兵峰正盛,李密智谋深远器宇开阔,且民间早传‘李氏有天下’。生死存亡之际,裴将军何去何从,早做定夺!”

    裴仁基听后默然。

    祖君彦又说道:“裴将军如今最好的出路就是立即杀掉萧怀静,率军投奔瓦岗军。迟则生变,机不可失!”裴仁基听完点头道:“先生高论。请先生先回金堤关,我一日内必有回信。”

    祖君彦回瓦岗军向李密翟让复命。裴仁基即刻把儿子裴行俨,还有大将秦叔宝、程咬金、罗士信等,连夜招进内廷,商议前途大计。众人到齐,裴仁基让裴行俨关上房门,招呼三将落座。

    裴仁基先说了天下大乱的局势,又把萧怀静企图私吞军用钱粮不成便向皇帝进谗言加害自己的事情,给众人说了一遍。他低声道:“如今虎牢关前门有狼后门有虎,我等该何去何从?在座都是我至亲至近之人,但说无妨。”

    其实,秦叔宝、程咬金私下里也在犹豫不决,毕竟都是吃朝廷俸禄的官人,要造反还是一个艰难的抉择。

    程咬金是直肠子的汉子,此时见作为裴仁基的主帅发问,第一个说道:“我等为朝廷征战多年,流血数升,皇帝不但不封赏还猜忌我们,不如反他娘了!”

    裴行俨随声附和,也劝裴仁基造反。

    此时一贯沉毅的秦叔宝说道:“天子无德,骄奢淫逸,穷兵黩武,徭役繁苛,致使天下大乱。我等该为朝廷尽的忠已尽,无愧于天地。七尺男儿该为天下元元,解倒悬之苦!”

    裴仁基听完点头称赞:“叔宝之言真是金石之论,甚合我心!李密已经派人来此接洽,我决意杀掉萧怀静,率军投奔瓦岗军,各位意下如何?”

    众人都一致赞成投奔瓦岗军。

    裴仁基第二天假意邀请萧怀静过府商讨军务,等刚进大帐裴行俨和罗士信就把他当场缢杀。裴仁基立刻升帐召集众将,当场宣布起义加入瓦岗军,将士无不欢呼雀跃。

    早有人报告李密和翟让裴仁基起义之事,众将大喜过望。

    裴仁基父子率领两万人马加入瓦岗军,其中还有秦叔宝、程咬金、裴行俨、罗士信这样万人敌的战将。

    整个荥阳一代都纳入了瓦岗军的地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