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八七之从倒卖古钱币开始 » 第69章 校企联合

第69章 校企联合

    “这可是大好事儿啊!”严少庄心里松了一口气,几个月前,周有武几次来拜访他后,就一直说要联合学校搞研发,他就一直记在心里,但又不好意思催,总归是还要些高级知识分子的体面。

    几个月前他和学校的几位教授前往昭丘县天行机械厂做过技术指导,就对天行厂一直很关注,得知天行厂的直营店在松江已经办起来,销售做得也不错,省城的直营店马上也要开起来了。

    而周有武保证的事儿,还一直没有个结果,所以昨天接到周有武的电话后,他就连忙向系里和学院里做汇报,按照他的设想,周有武肯投个几万块钱当经费,他就能把他想做的研究推行下去。

    严少庄看了看手表,不好意思地说:“唉哟,你瞧,只顾着拉小周说话,茶也没喝,这不,开会的时间就要到了。”

    “那咱们先去会议室,连教授他们几位,我也好久没见了。严教授您的茶,我下次再来喝,机会多的是!”

    周有武就站起身来,前世由于行业问题,他并没有太多机会接触到大学里的教授。

    从去年认识了这几位教授后,就觉得教授们心思单纯,看重学术能力,虽然时常“好为人师”的小毛病发作,就长篇大论讲一大堆,但这并不令人反感。

    想一想也是,这个时代的大学,从上到下,不管是校领导还是老师们,心思远没有前世未来那么灵活,依旧隔绝在象牙塔内,正在懵懵懂懂地朝外面看去。

    来到会议室,几个大学生模样的正在忙碌地布置会场,看到严教授领着个挺年轻的小伙子,后面跟着个同样年轻的提包的小伙子进来,都忍不住好奇地看。

    眼看人都没有到,周有武便站在门口等待,也顺便迎接一下。

    不一会儿,就有一位三十多岁的人,提着个文件包匆匆走了过来。周有武便打招呼:“连教授,你好!”

    连之浩只是副教授,他是研究汽车用蓄电池的,眼看再过两年就要到40岁,教授职称评定还没个着落,连之浩就特别焦虑。

    看到周有武打招呼,他也笑着回应,不管怎么说,情绪总得掩饰和表现到位嘛。他也是去年周有武登门拜访才认识的,对周有武提出的电动自行车的概念相当赞赏。

    其实与会的人员也不多,总共就四五名教授、副教授,但严少庄又跑去打了个电话,过了好一会儿,系主任和一位校领导才姗姗来迟。

    来的是一位副校长,名叫江元涛,个子很高,不胖,却有着一个宽阔的脸颊。对于严少庄等教授的汇报,江元涛其实不怎么相信的,改革开放之后社会上什么样的人都有,就颇有一些夸夸其谈的骗子。

    但毕竟严少庄等好几位教授都曾经去过天行厂,能打保证这位周有武周厂长不是骗子,但江元涛多少还是有些不相信。

    这年头高校与企业联合搞产研销一体化的情况还非常少,省城工学院的名头也算响亮,也不过是跟一汽搞了个研究中心。

    所以江元涛看来,一个新冒出来的电动自行车行业,联合高校搞技术研发,是不是步子跨的大了些?

    但他毕竟就负责学校这一块相关事务,总还是要来看一看具体情况,再下结论的。

    于是一群人寒暄完毕,各自落座,周有武就笑着说:“要不我先为各位教授们介绍一下我们昭丘县天行机械厂的情况?”

    七名教授和领导,他有三位都是第一次见面,总得介绍一下本厂的实际情况,于是江元涛就笑着说:“那行,我们就听一听周厂长的讲解。”

    会议室里有幻灯机,这些事情周有武都是提前跟严少庄在电话里沟通过了的,于是他走到讲台,某位教授带的学生临时充当幻灯片放映员,周有武就开始了讲解。

    厂区的照片、各车间的情况、流水线下生产出来的电动自行车、数千辆整齐地排放在仓库、装车运输、松江旗舰店的内部情况、热闹的销售场面,这些照片放了出来,周有武便逐一讲解。

    讲完之后,江元涛就忍不住鼓掌,这些东西造不了假,他对周有武的实力已经有了简单而直观的了解,而且从周有武口中说出的许多数据和名词,他觉得,假如这位真的是个骗子,做功课做到这份儿上,也算是人才了!

    “电动自行车是我国居民出行交通工具的有力补充,而且有着相当广阔的市场前景,我个人认为,电动汽车也是汽车行业的未来,代表了汽车行业发展的唯一方向,因此,我们天行厂的远期愿景,就是通过在电动自行车领域的技术积累,逐步向电动汽车行业发展!”

    连之浩激动得忍不住不停地推眼镜儿,他也有着类似的看法,因为他一直觉得,石油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随着全世界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汽车必然会愈发普及,到时候石油资源必然是有限的,就需要一种新的能源当做重要补充。

    周有武则继续说:“当然,我们的愿景如此,眼下的路却要一步一步走踏实了。目前天行电动自行车已经推向市场,很快就会在省内各地市以及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全面推广铺开。”

    “市场一旦培养成熟,电动自行车必然会形成一个全新的、巨大的产业链条。作为新型电动自行车的发明者,我们天行厂必须保持产业内的领先水平,所以,我们积极寻求有实力的高校,进行相关技术的研究和储备。”

    “因此,我们厂很期望能够与贵校合作,继续保持此前良好的关系,请求与贵校创办技术研发中心,以电机、蓄电池、控制器等为主要研究方向,并包括电动自行车相关的各种技术研究!”

    江元涛虽然主要负责学校内的行政事务,但专业水准还在,他此前对电动自行车并没有太多了解,但周有武讲完之后,他就敏锐地意识到,电动自行车的两大技术核心,还就是电机和蓄电池。

    当然并不是说其他技术方面不重要,而是一旦掌握了这两方面的技术,那么别管未来电动自行车的产业规模有多大,天行厂也必然能够成为龙头企业。

    他觉得周有武的提议非常有诱惑力和可行性,但毕竟工学院从来没有跟私企有过这种程度的合作,所以他内心虽然支持,但嘴上还是说得很保守:“周厂长果然看得长远,我个人的意见呢,对于合作也是相当欢迎的!这件事毕竟关系重大,我还需要整理资料,向学校再汇报一下!”

    周有武笑了笑:“我们天行厂对合作的事情是相当有诚意的,第一笔资金,我们愿意拿出二十万。我也知道科研不是上下嘴皮一碰就能做出来的事情,需要持续的投入。我保证,以后每年在科研方面的投入,不会低于这个数。”

    他顿了一顿,又说:“我们天行厂已经做了决定,以后每年营业收入的8%到10%,都会用作技术研发!”

    江元涛脸上的表情明显愣了一下,刚开始周有武讲解的时候,他就在观察严少庄等教授的表情,因为在场有一半人都曾经去天行厂做过技术指导。

    所以他判断,周有武没有撒谎,也不是个骗子,但仍旧被周有武说的数字金额小小地震到了。

    倒不是说他没有见识过大场面,而是一个私人工厂,肯拿出这么一笔钱当做科研经费,这是真的太多诚意了!

    听到周有武一番话,在座的教授们都心动了,那位系主任韩教授不住地朝江元涛使眼色,这事儿还犹豫个什么,先答应下来,后续合作的细节再慢慢谈啊!

    省城的大学多,所以分到具体每一所大学的经费拨款就有多有少,教授们也是人,也得生活,有了这笔钱,学院就能多给参与的教授们发一笔奖金,申请的科研项目也不用“深思熟虑”,到手的经费也就充裕了。

    况且科研一旦出成果,那就跟参与教授们的职称评选挂上了钩,这样的好事,许多院系、专业的教授们求都未必求得到呢!

    江元涛将各位教授、副教授们的眼神都看在眼底,他也想当场答应下来,但是工学院还真没有跟私人工厂企业合作的先例,今年的情况又特殊,他必须要谨慎啊!

    于是他艰难地说:“周厂长,要不我们再谈一谈合作的细节?大致的合作框架咱们讨论好,我立马上报校长和书记,你放心,这么好的事儿,我一定会尽力促成的!”

    “也行,咱们就谈一谈合作的细节!”周有武也不急,他也清楚今年比较特殊,反正实在不行,他就多跑几家大学,多找人谈判一下。

    但总的来说,他还是愿意选择工学院,毕竟专业实在对口,又是家乡省内的高校,离家近这就是最大的优势!

    合作的事儿,毕竟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够达成的,周有武只希望把这件事尽快推动一下,越早敲定越好,这对于合作双方都是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