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八七之从倒卖古钱币开始 » 第33章 悠闲的春节(二)

第33章 悠闲的春节(二)

    午后的暖阳透过窗户照了过来,晒得人昏昏欲睡。周有武嘴巴里被妹妹塞了颗酥糖,觉得人生美妙,无过于此时了。

    有人在楼下喊:“小武!”他晃到窗口一看,崔林明在外面招手,他便打开窗户,刚想招呼大明白上来,崔林明却招了招手,于是周有武走下楼。

    “上家里坐啊!”周有武递给崔林明一支烟,绘图、带队施工、利用有限的材料装修出足够好的效果,在省城的四个月时间,消耗了他太多的精力,他只想躺着度过春节,也好好地回一波血。

    崔林明接过烟点着猛抽一口,脸色有些不大好看:“我爸这几天都不敢进家门,好几个叔叔阿姨上门问罪,我寻思着上你家坐坐,又怕你爸妈不高兴。”

    周有武叹了口气,崔叔是厂里后勤科的科长,前些年厂里效益还说得过去时,厂区职工之间都还很融洽。

    但是随着厂里的效益越来越差,生产的小农具、农机卖不出去,也接不到什么订单,像他这样的青工都已经处于待业状态,厂里没了生产效益,就开始拖欠正式工的工资,往年逢年过节、四时发放的福利,也都没有了。

    崔叔本就管着福利发放,但现如今的大环境就是这样,别说农机厂,县里其他许多厂子的情况都一样,于是许多双职工家庭难免就有了许多怨气,眼看春节将近,依旧没有什么福利发放,难不成要过个寒酸年?

    他拍了拍崔林明的肩膀:“行了,你也别多想,厂里的叔叔阿姨们,也不是针对崔叔,只是他在这个位置上,不得不替厂里承担许多指责。上午我碰到宋晓光,他还在说,王厂长已经一个多月没回过家,天天在外面跑着拉业务,相互体谅一下吧。”

    崔叔为人不敢说绝对清廉公正,但起码口碑一直不错的。前些年厂子效益还行的年景,该有的福利都有,职工们私拿些厂里的工具啥的,他也不怎么追究,不管怎么说,国营厂房,不都属于全体职工所有嘛!

    于是说:“走吧,去家里坐。我爸妈都是明事理的人,总不可能当面给你脸色看,那是厂子里的问题,牵扯不到你和你爸妈头上的。”说着便拉着崔林明朝家里走去。

    看到崔林明有些别扭地进门,周建国和梁碧华便热情地打招呼,厂子效益不好,职工们都有怨气,但大多数职工们也明白,厂里的领导们已经在尽力了,这事儿与领导层关系不大。

    梁碧华便拉着崔林明问东问西,问一些他和周有武在省城工作的情况,眼见母亲问得越来越详细,周有武怕崔林明一时说漏嘴,便找出一副扑克牌:“好了,妈,这些话我都跟你说过了,你再问大明白,那还是这些车轱辘话,咱们玩牌!”

    于是就教父亲和妹妹玩斗牛,梁碧华不愿参与,就坐一边看,看了一会儿就学会了,便指点周建国,又嫌弃丈夫算牌太慢,转而坐到女儿身边看。

    玩到天色渐昏,崔林明便要回家,一家人强行挽留不得,崔林明不愿母亲一个人在家,说啥也不留,于是周有武将他送出门,说:“你也多跟婶子说说话,啥都别往心里去,将来总会好起来的!”

    于是日子一天天这么过去,到了年二十八上午,王厂长坐着厂里那辆老吉普,后面跟了辆卡车,回到厂区。

    然后大喇叭通知,所有正式职工前往领过年福利,梁碧华很高兴地拉着丈夫去了厂子后勤科。

    回来的时候提了三十斤大米,一捆青菜,一条猪肉,大约有个两三斤的样子,还有半袋子苹果,跟前年比起来,这过节的福利可以说寒酸的很了。

    但是夫妇二人已经很满足了,有总比没有好。随着福利的发放,厂区家属院似乎一下子活了过来,鞭炮声也多了起来,过年的那种热闹气氛一下就出来了。

    除夕下午,大哥周有文和大嫂邵云上了门,带了一堆东西来。梁碧华责怪地说:“小云有了身孕,都跟你们说了不要来,就在家里待着养身体,小文也是不听话!”

    邵云便笑:“妈,这才三个月,没事的,过年怎么也要来看看你和爸!”

    周有文便从自行车后座卸东西,周有武过来搭手,梁碧华便又说:“带这些东西干嘛?也不说留家里给小云补补身子,家里啥都不缺!”

    周有文也不反驳,提了一袋子荸荠和一袋子苹果,说:“单位发的多,小云家里也不缺,总不能放坏了,让小玲帮忙多吃点儿。”

    梁碧华便开始在厨房忙碌,周有武就去帮忙洗菜、择菜、收拾,梁碧华忙得不可开交,看到周建国坐在那里泡茶,便说:“儿子儿媳回来,偏你就坐着当大爷,也不说来帮帮忙?”

    周有武连忙说:“好了,妈,厨房我来帮忙就可以了,让大哥大嫂陪爸聊聊天不好吗?你少说两句吧。”

    周有玲在大嫂身边腻歪了半天,才想起要帮帮手,周有文见弟弟妹妹和母亲在忙碌,也要起身,却又被父亲按住。

    就像全世界所有多子女的家庭一样,不论男女,老大毕竟是第一个孩子,所以总是得到许多关爱,而幼子幼女出生后,这份关爱就转移到他们身上。

    于是只有可怜的夹在中间的老二老三,享受到父母关爱只有那么短短不怎么记事的几年,然后就被父母忽视了。

    周有武从来不在乎,他已经习惯了如此,多干点儿活总又累不着,他喜欢这种和谐温暖的家庭氛围,毕竟前世他定居南方,少了许多与父母兄妹相处的时光。

    热气腾腾的饭菜不断端上桌,外面有鞭炮声响起,周建国喊了一声,周有武便擦了擦手,翻找出一挂鞭,摸了包火柴下了楼。

    周有文也跟着下了楼,说:“要不我来放?”周有武便掏出两支烟点上,将鞭炮排开放在地上,不远不近地站在一旁,周有文抽了口烟,用烟头点着引线,便敏捷地跳在了一旁。

    听到噼里啪啦的炸响,周有文笑了起来,又朝着不断出门放鞭炮的邻居们打着招呼。

    周有武一直觉得这个比自己大了六岁的大哥,似乎总有些端着身份,不过一想,毕竟在机关单位上班,总得表现出成熟稳重来,便眯着眼继续抽烟。

    随着一挂鞭放完,周有文那有些活泼的少年感又收了回去,两兄弟又站了一会儿,散了散身上的烟味儿,才勾肩搭背朝屋里走去。

    黑白电视机里,一九八八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已经进行到蒋丽萍演唱的《故乡情》,悠扬的歌声传来:“歌声饱含我的情,祝同胞龙年吉祥!歌声浸透我的爱,愿中华大地更富强!”

    周有武便举起酒杯:“龙年吉祥,春节快乐!”

    “春节快乐!”所有人都举起了杯,大嫂邵云和小妹周有玲举起了果汁。

    到了十一点左右,梁碧华再次催促大儿子带着儿媳妇早点儿回家休息,又让周有武护送。周有文无奈地说:“好了,妈,我和小云想多陪陪你和爸,你咋还赶起人了?”

    梁碧华也不客气:“小云的身体要紧,我和你爸就在这里,啥时候都能来看,赶快回去早点休息!过两天我跟你爸去看你们,你们就别来回跑了!”

    于是周有武便将大哥大嫂送出了家属院门,周有文让弟弟回去,便和妻子骑着自行车朝家里而去。

    周有武慢悠悠地朝家里走,看到家属院灯火通明,于是又抽了支烟,才回了家。他原本抽烟并不多,但是在省城坐在屋里画图的时候,费脑子、耗精神,抽烟便多了起来。

    回到屋里,帮着老妈收拾了桌子厨房,这才坐回到电视机前继续看春晚。周建国看了两回时间,就提醒儿子记得午夜放鞭炮。

    于是十一点五十五分,周有武就提着一挂鞭在外面等着了,看到邻居张叔也拿了挂鞭出来,便递了支烟,闲话了起来。

    大街上传来了鞭炮声,张叔就要去放鞭炮,周有武看了看手表,才十一点五十九,显然已经有人等不及了。

    他便拉住了张叔,又过了一分钟,这才将鞭炮点燃。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走出门放鞭炮,整个小县城都被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所笼罩!

    “再见,一九八七年!”周有武心里默默地说,然后抬头看了看黑色的夜空:“欢迎,一九八八年!”

    看完春晚,梁碧华便催着周有玲去睡觉,然后两口子洗漱过后也回屋休息。周有武睡在阳台的折叠床上,这个春节天气一直不错,前些天每逢阳光灿烂,母亲便将他的被褥都抱出来晒一晒。

    闻着那股螨虫被杀死的阳光味道,周有武打了个哈欠,便蒙着头大睡起来。

    大年初一的早上六点多,他就被外面的鞭炮声吵醒,于是赶忙穿了衣服,也提着挂鞭炮出门去放,然后缩着肩膀跑回床上继续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