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铁血太后 » 第六章 苦尽甘来享天伦 琴瑟和鸣育子女

第六章 苦尽甘来享天伦 琴瑟和鸣育子女

    从此,陈芸嫣就带着两大一小,昭延和婉儿也渐渐的熟悉了。知道他们是姐弟,比以往更开心了,每次皇帝来的时候,皇帝抱着刚出生的小皇子,这两人也粘在皇帝身边,又是跑来跑去的,又是都想挤过到皇上皇帝怀里。皇帝也只有在这个时候是最高兴的,最轻松的,不去想任何国家大事,更不想任何烦恼。陈芸嫣就在旁边,静静的看着,仿佛这不是什么皇宫,眼前的也不是皇帝,就是一位普通的丈夫,在带着他们的孩子。

    在昭延3岁的时候,经群臣上奏,被正式立为太子,当时举国相庆,皇帝又大赦天下。昭延成为太子之后,仍然每日都会去给皇后请安,时常陪着皇后,仍称刘皇后为母后,称陈芸嫣为娘亲。李贵妃怀胎10月之后,也安全生下一名女婴,虽然有4个孩子了,可皇帝也一视同仁,都给予了充足的父爱。后宫之后大体一片祥和。

    日子就这样幸福的过着,陈芸嫣次子取名杨昭胥,也渐渐长大。到能在地下跑的时候,真就像当时梁太后说的,是个调皮捣蛋的,只要放到地上,就没闲过。时常磕磕碰碰,这可害苦了伺候他的太监和宫女,但凡磕着一下,都担心自己脑袋,可陈芸嫣却从来没有为此责怪过他人。

    而太子也有了兄长的模样,每次磕着碰着,都会心疼要命,好吃的好玩的,都会主动让着。每次二皇子犯错,陈芸嫣要训斥的时候,太子都会主动出来护着。倒是婉儿公主,眼见管不住的时候,经常动手,她一动手,二皇子就老实了。

    在抚养孩子方面,陈芸嫣一直特立独行,不喜欢过多约束,首先一定吃饱,但不一定要吃各种山珍海味。也不喜欢给小孩子穿太华丽的衣服,不方便他们活动。喜欢跑也由着他们,只要不上树上房。有时候他们喜欢跑去池塘边玩泥巴,陈芸嫣几次制止不住,索性不制止了。让太监把池塘淤泥都挖了,重新铺上干净的黄土,洒上水,随便他们在里面跑,里面滚,最后全身泥巴,只能看到眼睛。这可把皇帝气坏了,把陈芸嫣教训了一番。陈芸嫣虽然唯唯诺诺的,但皇帝走后,依然这样。但这几个孩子倒是过得挺快乐的,所以在华林宫,天天都能听见几个孩子的呼喊声。

    偶尔也能听见陈芸嫣愤怒的声音,大体上就是二皇子闯祸了。就在二皇子三岁的时候,宫中又传来好消息,刘皇后怀孕了,自从刘皇后在送走太子后变得清心寡欲,时常与梁太后一起拜佛诵经,皇帝虽然和她没有孩子,可始终伉俪情深,也许是佛祖怜悯这对和如琴瑟的夫妻,要赐他们一个孩子,十月怀胎之后,刘皇后也诞下了一个皇子。

    听到孩子啼哭时,皇帝完全不顾宫女的阻挡,冲进了产阁。看到刘皇后和孩子都安然无恙,皇帝如释重负。他感觉上天对他实在太好了,年近40终于了有了孩子,而且还是接连有了5个,最很重要的是和他最爱的人终于也有了一个孩子。当天皇帝自然又是大赦天下,而且当即封新生儿子为福王,并且给了皇后和福王最高的赏赐,后来在各种洗三、小满月、满月、百禄等庆典活动活动中也是给了最好的赏赐,尽管当时大周国库一直吃紧,有时候皇帝为了奖赏福王又不让户部为难,甚至减少自己的用度。

    自从刘皇后产下龙子后,皇帝开始对国事上又减少心思和时间。好多时候甚至不再上朝,需要接见大臣时,也在书房里见,同时书房里面还有陈芸嫣的几个孩子,常常能看到皇帝抱着太子和公主,在书房中听着大臣议事。有时候看见太子和公主来书房,不管什么国家大事,皇帝准会让他们停下,然后去抱抱太子和公主。有也会让太监把奏章带到凤仪宫和欣然宫来,一边批改奏章一边逗皇子玩。

    陈芸嫣怕几个孩子打扰皇帝,常常和他们一起在书房,帮忙看着孩子。因为只有她在的时候,他们才会老老实实,只要她不在,两个孩子准能闹一整晚。后来随着二皇子能跑能说,那就更热闹了,头都能闹炸了,可是皇帝却很喜欢。随他们闹,随他们吼,有时候陈芸嫣管束他们,反而还劝陈芸嫣,不要管束太严厉。

    太子六岁的时候,需要到尚书房读书了。按例早上卯时开始,可是看着孩子太小,陈芸嫣于心不忍,就想拖到巳时开始,当大臣有异议的时候,她就说,刘项原来不读书。皇帝听了此话,不免又气又笑。但是皇帝也心疼自己的长子,就破天荒的以太子身体不好为由,同意了陈芸嫣的建议。

    自古要学习的孩子,开始的时候都是一百个不愿意,尤其是皇太子。天天在太傅授业讲经的时候呼呼大睡,或者是到处乱跑,太子太傅也不敢得罪。于是陈芸嫣又找到皇帝,要求和太子公主一起读书,她认为读书这种事,强迫是不行的,她希望自己以身作则,这样孩子也许就会主动好学。皇帝听了之后大惊,他认为以陈芸嫣的往日的性格肯定是又来耍赖想办法减少皇子们读书的时间,可没想到却是来劝学的。于是又同意了陈芸嫣的提议,甚至取笑道,等他们有了写字的基础之后,会亲自教他们写字,陈芸嫣嘿嘿的笑个不停。

    就这样每天在尚书房,陈芸嫣和太子和长公主一起听课写字。有了陈芸嫣的加入,两个孩子一下就老实了,慢慢的有了个学子的样子,尤其是太子也越发的认真,而且记忆极好。学习一年之后,备课写字,居然比陈芸嫣都好。于是皇帝取笑道:“好,我可以教皇儿写字了。”陈芸嫣也撒娇道:“那我呢?”皇上说道:“你没那天赋,教了也是白搭。”陈芸嫣假装生气道:“怎么可能,你偏心,我现在明明写的比他好啊。”皇上道:“不信那天你问问章阁老和韩阁老他们,他们书法一绝,自成一体。”陈芸嫣假装生气道:“好,问就问,但你不能提前和他们透气。”皇帝笑道:“好,君无戏言。”

    次日,陈芸嫣在书房中找到来议事的两位内阁,在他们忙完之后,拿出自己的字和太子写的字,上面没有备注名字,问道:“两位阁老,二位书法一绝,早有耳闻,这两人的字,麻烦你们看看,谁写的更好。”仔细看过之后,章景岳指着陈芸嫣的字道:“从目前看,这张字写得好一点,但是行笔和结体中规中矩,只是刻意模仿,难成大家。另一张嘛,运笔流畅,笔锋初具,有潇洒飘逸之风,结体自然,加以时日,能自成一派,可成大家。”韩正己也说道:“首相所言与我契合,这一张(太子的字),较长的笔划略有欠缺,短的笔划已初具锋芒,想必是力量不够,有些欠缺,可以多练习腕力。”陈芸嫣指着自己的字又问道:“如果这个人日夜苦练,可以别具一格自成一派么?”韩正己看了看章景岳道:“很难。”章景岳道:“勤加练习,当然可以写得更好,但要说自成一派,还是有些难。”陈芸嫣还是不服气,又说道:“如果有名家指点呢?”然后瞅了一下皇上。章景岳道:“就算名家指点,也最多只能是模仿名家的字体,还是很难自成一体。”陈芸嫣终于服气了,垂丧的叹了一口气,谢了二位之后,老老实实的站旁边去了。

    皇上坐在龙椅上,心里早已快笑出声来,为了不让陈芸嫣难堪,努力的憋着。一只手的胳膊肘杵在书案上,手握成拳,一直挡在嘴边。等两位内阁走后,皇帝才笑出声来。看到陈芸嫣有些丧气了,皇上安慰道:“好了,贵妃,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有些事,真的是需要天赋的,写字你不擅长,可是你擅长其他的呀?”“擅长什么呀?”陈芸嫣嘟着嘴说道,“揍人”旁边的太子说道。这话一出,在场的皇帝和所有的宫女太监全都大笑起来,陈芸嫣咬着嘴唇,生气的瞪着太子,而太子却十分调皮的躲到了皇帝身后。

    以后的日子,陈芸嫣倒也不气馁,依旧与往日一样继续和太子一起读书。除此之外,陈芸嫣因为以前喜欢看有故事的书,太傅就推荐她看《史记》等史书,陈芸嫣确实也挺喜欢看的,后来还《三国志》,常常搂着书,乐此不疲的。有的时候还就书中的事件和人物做法请教太傅,甚至还请教皇帝。看到有这么一个美女向自己讨教问题,皇上也挺乐意的,常常来者不拒。而且有时候还会加上他自己作为皇帝的观点,听得陈芸嫣头头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