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铁血太后 » 第三章 第二节 怀龙胎难抗天命 诞三子反入冷宫

第三章 第二节 怀龙胎难抗天命 诞三子反入冷宫

    卫尚高这边回宫之后,因为救过不少人,尤其是被救过的人里面有一个姓杨的皇宫护卫长。这个护卫长曾经特意找到卫尚高说是一定要报救命之恩,并想为他谋个较好的差事,于是卫尚高就想也加入皇宫侍卫。想到卫尚高一身武艺,而且又是自己恩人,当即拍拍胸脯,向卫尚高打了包票。后来,经过几个简单的手续和流程之后,卫尚高进入皇宫侍卫备选,果然是朝中有人好办事。

    就在进入备选的时候,他听说了陈芸嫣怀孕被封为贵人的消息,虽然他没机会当面询问,可眼见皇宫内外到处在传,而且这个姓杨的护卫队长也确认了这个消息。这下他是真的确认那个让她痴心一片的陈芸嫣坏上了别人的孩子。之前听到陈芸嫣被临幸的消息时已经痛苦万分,现在又听说她怀孕了,心中更是摧心剖肝、九回肠断。没人能理解他此时的痛苦,他也没有对任何人说过,包括他的母亲。

    之后他参加了皇宫侍卫的训练,或许是为了忘记痛苦,他没日没夜的加紧训练,最后又顺利通过了正选。而他正式成为皇宫侍卫是回宫之后一年的事了。这期间,一个因为在营地中训练,一个因为居住内宫,身边随时有人跟着,一直没机会见面,但对双方的想念却一直没有停止过。月上树梢之时,一个在营中一个在宫中,都趁着无人的时候,默默的望着月亮,心中的思念有时会化作泪水的眼中打转。或是坐在树荫之下,或是听见天上的大雁,两人脑海中总会浮现出以前在一起的片段。总是忍不住的担心,他(她)现在过得怎么样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陈芸嫣的待遇也是越来越好,梁老太后、皇帝、太后隔三差五的来看望她,随时叮嘱常总管要好好照顾。常总管嘴上答诺不停,实际上却也从来没有疏忽,衣食住行等事无大小都要过问,比皇上都操心。陈芸嫣的林华苑内,各种名贵补品,山珍海味的从来没有断过。可陈芸嫣确是吃惯了粗粮,总是吃不下各种山珍海味,尤其是里面还放着各种滋补药材,索性就不吃。但也有的时候,有太后和皇帝特意赏赐的,不得不吃。日子过得百无聊赖,虽然现在宫中的人对她都是笑脸相迎的,她却仍然与众人保持距离。倒是和小玉见过几次,还偷偷把一些赏赐给小玉。小敏也来过几次,但已经没了以前的那种感觉。有一天陈芸嫣闲来无事,出了华林苑,在外瞎转。走到一处假山之后,听见两个宫女在山后门偷偷讲话,一个年长的宫女道:“听说陈贵人很少吃那些加了药材的补品啊?”另一个年级较小的宫女说道:“是啊,不知道是不是她不喜欢吃,都是山珍海味,还有名贵药材,要是换了我,我巴不得顿顿吃。”“小心撑死你啊,这么大补的膳食,你也敢吃啊。”“有什么不敢的,咱是从小穷怕了的,不像姐姐,从来没有体会过吃不饱是什么感觉。”年长的宫女又说道:“有时候一定要管住嘴,不该说的别说,不该吃的别吃,尤其是如果你以后嫁人怀孕,可千万不能这样吃知道么。”“养胎的时候吃好点不对么?”年幼的宫女问道。年长的宫女又以教训的口吻说道:“你们还小,是没听过,吃得太补,胎儿就会特别大,到时候怕你生不出来,生孩子可都是在鬼门关走一遭的。”陈芸嫣听罢,瞬间感到脊背发凉,最近膳食局送来膳食,顿顿都是大鱼大肉,尤其是汤菜,像是加了一些药材的味道。连普通的粥里面都有药材,再好的身体也经不住这么吃啊。还有郭贵妃也是三天两头的送来各种补品,更是巴不得我当着他们的面吃完,这些人是啥想法啊。刚想到这里,陈芸嫣瞬间就停止往下想了,因为她脑中突然多了一个念头就是可能是自己想多了。不过自此她也多了一个心眼,就是不能吃太好、太补了,一则是有种莫名的感觉让自己不要这么吃;二则是顿顿的大补,她确实受不了,也不喜欢。

    后来的饮食,她坚持吃得清淡粗糙些,开始的时候,太监死活不愿意重新做,说是尚食局的意思,不能违背。然后陈芸嫣就直接说不换就不吃,终于还是随了她的意思。随着时间的推移,陈芸嫣肚子又越来越大,宫中有见识的宫女说,比平常的人都大,肯定是个大胖小子。每次说这些,梁太后和皇帝十分开心。

    居合13年3月的时候,陈芸嫣要临盆了,那一夜差不多整个皇宫围着她转,从申时隐隐作疼,一直到亥时,一众的太监、宫女、太医、产婆伺候在旁。太后、皇后和贵妃也都来了。皇帝甚至推掉了与内阁的议事也来到了宫内等候,从来没有见过如此的焦急。时不时的问里面的情况。众人都很紧张,可最痛苦的却是陈芸嫣,那种疼像是身体被撕裂,痛入骨髓,让身体无法抵御,痛不欲生,刻骨铭心。

    终于伴随着一声婴儿的啼哭,终于打破了这种氛围,里面立即传出来,生了、生了。皇帝兴奋得立即跑到产阁门口,被宫女拦住,里面的产婆到门口说道:“恭喜皇上,是个公主。”皇上松了一口气,急着想去抱抱。又被梁太后叫住,说是自古产阁之内,男人需要避讳,尤其是皇帝。话没说完,又听见里面在喊,还有一个,周围的众人瞬间议论道,还有一个啊,一胎两个么。刚刚松了口气的皇帝,又开始吃惊而又紧张的等了起来。产阁内,几个产婆一直说到“吸口气,使劲,使劲。”而陈芸嫣却在只有无助的痛苦地呐喊,终于过了一个时辰,里面传来了声音:“生了,生了,又是个公主。”外面的众人终于都松了一口气,纷纷过来向皇帝道喜。皇帝刚刚还没来得及说话,又听见里面喊好像还有一个,还有一个。出来个产婆说道:“是三个啊,居然还有一个,还在肚子里。陈贵人没力气了,现在喂了2碗参菜,还要再等一会。”众人这会倒是不紧张了,因为大家都愣住了,衣服难以置信。三个,一胎两个已是少见,一胎三个,许多人是闻所未闻啊。大家都在搜肠刮肚的想,以前有没有在别处听说过,一胎三个的啊。过了一盏茶的功夫,里面又传出一声啼哭,只听见里面说:“生了,生了,是皇子啊。”产婆连忙出来给皇帝道喜,众人一听又是生出皇子了,又纷纷向皇帝道贺,而且比之前更隆重了,一夜之间有了两个公主和一位皇子,皇帝和太后都高兴得合不拢嘴,皇帝给现场的众人都重赏了一番。

    然后终于看到孩子抱出来了,皇帝、太后、皇后等人都凑上来。争相目睹刚刚出生的公主和皇子,太后说道,和皇上小时候一模一样的啊。皇帝挨个抱起每个孩子,都仔细呵护一番,每一个都不愿意撒手,真想时时刻刻抱在手中。过了许久,皇帝才问到陈芸芸嫣,产婆说大人无恙,只是太累了,已经昏迷了,睡一觉就好了,皇帝吩咐好好照顾。

    这一夜之后宫中热闹非凡,喜庆异常,多少的王宫大臣听说喜事之后,纷纷来向皇上道喜。皇帝也一改去年战败带来的愁云惨淡,见人都是笑容可掬,并且提议大赦天下。内阁众人随声附和,无一反对。

    这里回过头来赘述以下朝廷的变故,自从上次兵败失地之后,皇帝公开没有处罚任何大臣,自己担任了全部责任。而且褒奖了韩正己和章景岳等人,晋王也带兵回到了驻地。南边的大宋,本来有兴兵的迹象,可听说大周已经回国也没了动作。半年之后,原来的内阁首相王尧若被调到武定州做刺史。先前说过,大周占了不足两大州,一个为武宁州,晋王为州刺史,同时担任军区都统指挥使;另一个州就是武定州,州刺史属于外官。如果京官外放一般视为贬官了。看来皇帝还是为当时轻信了王尧若的话耿耿于怀,只是不能以此为理由公开责罚王尧若。于是就找了个其他的理由,将他贬为州刺史。同时命章景岳为首相,领吏部尚书一职,刘泽段为次相仍领兵部尚书一职,韩正己调入内阁辅相,仍领户部尚书。其余空出来的职位,也都做了新的任命和调动。

    新的内阁成立之后,在皇帝和内阁的君臣一心的治理中,周国国力逐渐恢复,但想恢复到上次出征以前,还有待时日。毕竟周国的地里位置、国土等先天不足摆在那里,限制着这个国家向更强的方向发展。

    继续说道陈芸嫣这边,自从生了孩子之后,她就一直没有见过一次,三个孩子都被抱走了。仍旧住在华林苑,可却被限制出苑了。虽然多次恳请与孩子相见,但都被以各种理由拒绝,她刚生完孩子,身体正虚弱,只得天天呆在房间你。偶尔出门走。

    皇帝这边与梁老太后在看到孩子安然无恙的出生后,也在为陈芸嫣的去留商讨许久。若是继续留着陈芸嫣,至少应升为妃,孩子就应该让她养。可以后皇后和贵妃又会怎么对待陈芸嫣,她们都没有子嗣。刘皇后倒是谦恭慈善,虚怀若谷,可其他的两位贵妃呢,陈芸嫣无任何家世,以前只是个皇宫洗衣服的最低级的宫女。不知道后宫凶险,她能应付这些人么。无数双眼睛盯着她,她能平安的带好三个孩子么。思来想去,就想到一个办法,去母留子。将皇子交给刘皇后抚养,做皇后的嫡长子,另外两个公主分别交给李贵妃和郭贵妃抚养。而陈芸嫣就不能继续留在后宫,毕竟血浓于水,若她以后执意要去寻找孩子,反而会让皇后和贵妃为难。

    多年以来,皇帝一直因为没有子嗣而苦恼。甚至京师还传出,皇帝已不能生育,要从皇室过继子嗣,继承帝位,现在终于有了一个皇子了,万万不可再出任何意外。思来想去,甚至还特意咨询过首相章景岳。得到这位首相的赞成之后,皇帝终于下定了决心,将陈芸嫣迁至内宫之外的一处别苑中好好照顾,不得离开别苑,更不得进入内宫。就这样,陈芸嫣在经历过撕心裂肺的几个时辰的疼痛生下三个孩子之后的2个月,被迫搬移至内宫之外的一处偏僻别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