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寡妇洼人家 » 第五章 四

第五章 四

    农历七月,走进寡妇洼,家家户户忙得不亦乐乎。年轻的、年老的、小孩子没有一个闲人,这么繁忙火热的农忙场景在寡妇洼从来都没有过。大人们白天忙着收割田里的庄稼,晚上拉着电灯采摘成熟的杏子和桃,小孩、老人也加入了采摘的行列。每一个脸上都热汗横流、笑容洋溢,他们为丰收高兴,他们为水果有出路而高兴,他们再也不用发愁水果熟了卖不出去。他们现在担心的是水果采摘不及时会烂在树上。他们争分夺秒的干活,他们想方设法地挤时间,他们千方百计地想办法,就是为了快一点摘完果实。他们把果树上的果子摘得干干净净,按照个头大小质量好坏分成不同的等级,全部交给了果品厂。果品厂水果收购价比市场价格高,乡亲们单水果的收入就是往年收入的几倍。果品厂为了方便群众,晚上加班加点,昼夜不停地收购果实。往年村民只比谁家的麦垛大,产量高。今年还要比谁家水果多,质量好。交完水果后,他们一遍遍数着钱,计算着今年的收成是去年的收成的几倍。像马狗蛋一样的大龄青年算计着要给家里添加家具、修院落、盖房子,想把家里收拾敞亮,赶快娶媳妇。

    上午,耿如春见王大爷背着半背篓桃子,说:“大爷,我已安排人替你去摘水果,你咋又干活了,快歇着!”说着过去接过王大爷的背篓。

    王大爷笑呵呵地说:“牛娃,谢谢你!给我摘果子的几个人都很认真负责。我看着他们忙,我也闲不住。”

    “大爷,你年事已高,小心累出病来。”

    王大爷笑盈盈地说:“牛娃,我这把年纪不怕死,多活一天都是赚的。”

    “大爷,我们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你要好好活着享福,享受生活。”

    “牛娃,真没有想到啊!”

    耿如春一头雾水,不解地看着王大爷。

    “牛娃,我这几天抽空摘果实的收入,已经和去年种庄稼的收入一样了。如果把所有的果实全部摘完卖了,今年的收成就是去年的几番啊。如果按照这个步伐,我们寡妇洼将会成我们周边最富的村组。这些还不算娃娃当工人的工资。”

    “大爷,我的目标是让寡妇成为全县最富的村组,争取走到全省前列,成为全国的示范村。大爷,你等着享福吧。”

    “牛娃,大爷没有想到会有这一天。”王大爷边说边数着卖水果所得的钱,眉开眼笑地离开了工厂。

    耿如春和梁诗锦漫步走在厂房里,看着飞转的机组,忙碌的工人,他俩开心极了。他说:“诗锦,经过一年多的不懈努力,历经艰辛,我们的梦之帆终于起航。”

    “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终于迈出了第一步。”

    “诗锦,你现在最开心的是啥?”

    “我看到一个比任何时候都自信的你,我无比的开心。”

    “要是没有你的鼓励和支持,工厂不会这么快建成,并顺利运行。谢谢你,我的小可爱。”他伸手揽住梁诗锦的腰,给她一个拥抱。

    她笑着说:“傻子,这可是在工厂!”他想起他俩有个君子协定,在上班期间不谈情说爱。他放开了手,又和诗锦保持了一段距离,微笑着看了她一眼,对她的感性和理智表示赞许。他稳了稳心神,把思绪快速地转到工厂的事情上来。他问:“你觉得,这一段时间工厂里有啥问题。”

    “如春,经过这一段时间的运行,问题已显现出来。一是寡妇洼周边的果品普遍存在个头小、果肉薄、品质差,只有一小部分优质果品。二是工厂职工普遍文化水平不高,技能差,对现代化、自动化设备操作学习慢、领会差、掌握得少。这将制约果品厂的发展。”

    “你有啥想法?”

    “对于第一个问题,分两步走,近几年我们可以在周边省份乃至全国范围内收购果品,提高产品质量,同时通过改良一部分果树,换种一部分果树,通过五到七年,把寡妇洼周边现有全部果树替换成优质高产果树,再扩大种植优质果树面积,保证下一步扩大再生产。”

    “改良一部分,这个建议好,可以保证现有工厂正常生产量。第二个问题呢?”

    “我想聘请专业老师利用夜晚和周末时间给工人们补习,上实操实练功课,咱俩也可以给工人上上课,上课的内容不要拘泥于生产相关的内容。我们可以给他们讲讲历史,讲讲文学,也可以讲讲故事,只要能增加工人们的知识,他们喜欢的,我们都可以讲一讲。”

    “这个建议好。既可以巩固我们的知识,也可以帮助他们学习。我再补充一点,将来我们可以聘请全国各地的老师和专家给工人讲课。”

    “我随后写个计划,以后我们就按计划进行。”

    “好,这也算是我们宏伟蓝图的一部分,我们要好好地规划一下,下一步啥打算,至少要定五到十年的计划,我们要一步一个脚印,步步为营,稳扎稳打,实现我们的目标。”

    “你这个想法好。计划要有人才培养、人才引进、生产扩大、技术提升等所有涉及果品厂发展的问题。”

    “这些是必须有的内容,我们还要帮助乡亲们建设家乡。”

    “我的厂长同志,一说起果品厂你就滔滔不绝,你是不是把重要的事忘了?”

    “我咋能忘呢。我是无功而退。你的情况咋样?”

    “我也是。张怀忠回来一年了,童寡妇也成家了。不是都好好的吗?阿姨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今年,村民们大丰收。正好,咱家最近刚修葺完院落,过两天再给家里添上几件家具,我们把王大爷、童翠花一家、张怀忠一家都请来聚一聚,咱们给我妈上一堂活体课。”

    “也再没有更好的办法了,就按照你的想法办。”

    红墙蓝瓦的院墙,鲜亮的红砖拱形箍窑让人耳目一新,老院落换了新容颜。窑洞里被白灰粉刷得焕然一新,窗明几净,家具被梁诗锦和耿寡妇摆放得十分妥帖,井然有序。王大爷、王秋英、童寡妇在三孔窑洞里看了几个来回,嘴里不住地赞叹着。耿寡妇看着挺着大肚子的王秋英说:“他嫂子,你肚子高挺高挺的,一定是儿子。”

    “婶子,这家伙在肚子里闹得很。”

    “那一定是儿子。”

    “妈,嫂子,人员来齐了,咱们坐下聊。”

    大家入席就位。王大爷站起来说:“牛娃,我想讲两句。”

    他看到王大爷神情严肃的样子,笑着说:“大爷,你这么严肃究竟想讲啥?大家鼓掌,请大爷发表重要情话。”

    王大爷说:“这些年来,人们每当提起寡妇洼都是难肠、都是艰辛、都是辛酸、都是眼泪,人们像魔鬼一样躲避寡妇洼。自从牛娃回来以后,村子通了路,通了电,家家吃上自来水,村子一天一变样,家家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翠花、狗蛋、怀忠你们都是工人了,拿工资了。这些你们原来没有想到吧?”

    耿如春说:“这些都是党的政策好!我只是响应了党的政策。”

    耿寡妇笑着说:“大叔,你看你把牛娃夸成花了。他哪有那么好。这些都是党的政策好!”

    “牛娃妈,你别打岔。你们看,村里只要家里有青壮劳力的,就有工人,有的家里甚至有两个人当了工人拿上了工资。今年庄稼大丰收,水果大丰收。乡亲们手里有了钱,人也活泛了,箍窑的,添家具的,也有准备娶媳妇的,日子越过越有劲,日子越来越有盼头。”

    大家报以热烈的掌声。

    “这么好的事情,咋不放炮呢?”

    马狗蛋点响了早已摆好的鞭炮,说:“秋英嫂子你赶快生个胖小子,现在咱寡妇洼都没有点鞭炮的小孩。”

    鞭炮声就像炒豆子似的。

    在鞭炮声中,王大爷说:“让炮声驱走寡妇洼所有的霉运,开创一条平安祥和的幸福安康大道。请大家共饮一杯。”

    大家欢呼着站起,“嘭、嘭”的酒杯碰撞声后,共饮一杯。

    接着王大爷倒满酒,颤巍巍地端起酒杯说:“没有想到我老汉还能有这样的好日子。来我敬牛娃一杯。牛娃可为我们寡妇洼立了大功。牛娃妈,牛娃这个工厂是办对了。说起来刚开始我和你还反对牛娃办厂了。现在看来我们是错了。”

    耿如春和梁诗锦俩会心地一笑。耿如春站起来,端起酒杯说:“大爷,使不得,使不得。应该我敬你才对。”说着扶着王大爷坐下。接着说:“大爷,你这些年帮衬我家还少吗?没有你的帮助,就没有我的今天。来我敬大爷一杯。再说,你阻挡修建厂,初心是好的。就像现在大家还怕魔咒一样,你们说哪里有魔咒?那还不是我们原来穷,落后,闭塞造成的,现在我们的条件改变了,既通水通电,又修了柏油马路,联通了周边省市。”他给大爷杯中添上酒,又滴了几滴,说道:“大爷,这是给你添福添寿,你随意喝。”

    王大爷说:“今儿,这杯酒得喝,还得干。至于魔咒的事,毕竟邪不压正,我看我们日子越过越红火,魔咒也离我们越来越远。”

    王大爷说着喝了一杯酒,举起杯指着马狗蛋说:“你要是不进厂做工人,谁愿意给你做媳妇,还不赶快敬牛娃一杯。还有怀忠,你不当工人,这会儿还不知在哪里游荡胡混呢。”

    耿如春举起酒杯说:“大家同举杯,愿我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大家举杯同庆。和马狗蛋碰杯时,说:“狗蛋哥,你的步子迈得好大呀。”

    “如春,你别拿我开玩笑了,你比我小几岁,已谈恋爱几年了。我刚找个对象你就笑话我。”说着开心地喝了一杯。

    “狗蛋哥,如果人品好,你就抓紧时间结婚。”

    “我俩年龄都不小了,我打算在冬季农闲时结婚。”

    “提前祝你们幸福。”

    这时,张怀忠端了一杯酒说:“如春,我敬你一杯。你骂我吧,我这头让驴踢了,前段时间听了虎臣和刘二的话还让你和诗锦滚出寡妇洼呢。你说要是你走了,我哪里会有工作,哪里会有这样的生活?”

    “怀忠哥,过去的事咱不说,说说你们有啥打算?”

    “如春,我不怕你笑话,这些年我在外面没有挣下钱,反而欠了一屁股债。我想好好工作,今年努力把债还完,这几年要把院子修成你这样的,过几年再盖个对口房,等娃长大了好成家。”说着含情脉脉地看着王秋英的肚子。

    “你不怕魔咒吗?”

    “如春,这些骗人的鬼话只有我给人说,我才不相信呢。”

    耿如春:“童婶子,我敬你一杯。”耿如春准备问童寡妇对魔咒啥看法。他看到母亲不停地给她示意,不让她问。童寡妇喝了酒,接着说:“牛娃,你和诗锦回来也一年多了,你们准备啥时间结婚呀。”

    耿如春回头看了一眼母亲说:“婶子,快了。”

    “定啥时间”

    “今年八月十五。”

    “再有一个多月,就能吃上你们的喜糖。”

    耿如春回头看母亲满脸笑容。

    这时,王大爷端着酒杯走到耿寡妇跟前郑重地说:“牛娃妈,今天有句话我必须说。我不说压在心里憋得慌。”

    “大伯,你说。”耿寡妇一脸的不解,啥使王大爷这么严肃庄重。

    “季师傅是个好人,你俩去把手续办了吧。”

    季师傅是农机队的推土机修理师傅,妻子去世多年,两人育有一女。季师傅前些年担心再婚女儿受罪。前年女儿出嫁了,他才有了找老伴的想法。今年他来到寡妇洼对耿寡妇很中意,多次托人说媒,耿寡妇就是不同意。他知道耿寡妇担心儿子的婚事,他希望耿如春结婚后,耿寡妇能和他结婚。

    “大伯,你看牛娃都这么大了,这事就不说了。”

    “牛娃成人了,现在你更应该考虑你的事了。”

    “大伯,这事还是不说为好。”耿寡妇看了看耿如春和梁诗锦,显得有些难堪、尴尬。

    童寡妇、王秋英也劝说耿寡妇。

    耿寡妇说:“改天再说吧。”

    众人见状,也不再劝说,起身纷纷离开。

    王大爷临出门时还说:“牛娃妈,这事没有啥丢人的。”

    耿如春看着远去的人们,心里无限感慨,这一年多,寡妇洼终于开始改变了。但是他没有想到他只看到了好的一面,后来的事真的出乎他的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