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偏是惊鸿照影来 » 迷局

迷局

    西北一事,不过几日,便在街头巷尾传了开来。当朝叶将军叶千庭,陛下跟前的红人,这次居然是半点差事也没有分到。按理说叶将军刚刚大败北疆,军功赫赫,更应该得皇上信任,却坐了个冷板凳。大家都忍不住议论纷纷,有人说叶将军在京城这几日行迹浪荡,活脱脱一个纨绔子弟,惹了陛下不快,也有人说叶将军功高震主,传闻北疆的军队只知有将军不知有皇帝,所以被陛下冷落也是早晚的事。

    按说军机大事,不该传播的这么快,舆情如此反常的汹涌,自然是背后的人按捺不住。

    叶千庭倒是很悠闲,没事去秋香阁转转,她倒不是多喜甜食,只是那秋香阁雇了不少糕点师傅,专做一样拿手的。秋香阁慢慢往外头扩着,俨然成了甜品一条街。各式各样的糕点,摆出来声势浩大。即使是不买,也叫人饱了眼福。

    秋绣这几日忙得脚不沾地,她亲自坐镇秋香阁,人情往来,招呼得滴水不漏。她本就肤白脸圆,长得乖巧讨喜,这些日子在将军府养得更好了,越发明媚起来。

    一些年长的人看得心生喜欢,往来也愿意同她说话逗趣,不知不觉手上就又多买了点东西。关于秋绣的身世也引发了热议,大家都知道她是个孝顺的好孩子,这么多年忍辱负重替父报仇,又独自照顾患病的母亲,出于同情怜悯,也总想着照顾她的生意。

    秋绣笑容可掬,既有商人的精明,又有孩童的天真可爱。事实上,秋香阁几乎是日进斗金,又因为甜品课税低,利润更是滚滚而来。连叶千庭都忍不住感慨,原来在天子脚下,竟然有这么看起来人畜无害的聚宝盆,难怪这么多年姜国公手段用尽,也要保证瑞芳斋的地位。

    秋香阁这里蒸蒸日上,那大门紧闭的瑞芳斋看起来便有了些萧索的意味。按理说莫奇一手揽下了所有的罪责,摘干净了姜国公,姜国公只需再换个掌柜的便可以重新开张。只是商场如战场,秋绣怎么可能给瑞芳斋喘息的机会,瑞芳斋卖过什么糕点,她都以更低的价格和更好的口味卖一模一样的,几日功夫便挖走了瑞芳斋大部分顾客。

    估计是姜国公也看出来,现在急着重新开张瑞芳斋只怕是会适得其反,因而也只能按兵不动。

    只是他能耐得住,宫里那位却等不了,很快太后便召他进宫,说是拉拉家常。传召下来的时候,姜国公正心事重重地揽着年轻的小妾,确定了这一趟非走不可,他长叹一声,一颗心算是死了。

    那小妾刚抬进来,仗着这几日宠爱不断,还作撒娇状依偎在姜国公怀里:“老爷,待会再去嘛……”

    姜国公只是冷冷瞟了她一眼,全然没有了刚才的柔情似水,那小妾一惊,赶紧退了下去,砰砰磕头:“奴该死,求老爷饶了奴……”

    姜国公懒得理她,兀自穿好了衣服,然后大步出门。那小妾停止了磕头,呆呆地望着他的背影,眼里还闪着泪花。

    太和殿内的檀香气味格外厚重,姜国公还未进殿,心中便已经压下了一块石头。进到偏殿,隔着重重珠帘,隐约能看见后面一个斜躺着的身影。他赶紧下跪:“臣给太后娘娘请安。”

    “起来吧,父亲。”姜太后懒懒道,最后的“父亲”二字,却让他忍不住一惊。

    姜国公从来都不喜欢这个长女,姜太后姜傅如是他年轻不懂事时的产物。他本有个从小一块长大的婢女,唤作莺儿。他十二岁那年,趁着夜色,半哄半强地同她行了云雨之事。

    却没想这个看起来乖顺恭敬的女人,怀了孕之后竟然会成那副可怖的模样。她瞒着自己怀孕的事,只等肚子大了,才向他母亲哭诉索要名分,姜家家教甚严,但是子嗣也单薄,莺儿便凭着肚子勉强讨要了妾的身份。

    但从此之后,姜国公便再也不要莺儿在身边,这样心机深重的女人,他不喜欢。后来孩子生下来,是个女儿,莺儿的命运便也板上钉钉了。

    只是莺儿不知道用了什么法子,只要孩子一离开她的怀抱,就哭闹不止,有次生生背过气去。到底是第一个孩子,虽说不是男孩,姜家也还算心疼,只能先留着莺儿一条命。

    生产加上哺乳,莺儿迅速衰老了下去,头发枯黄,眼眶深凹,如同一个干瘪的麻袋,姜国公看见她,连面上的厌恶都不加掩饰。姜府中的人都知道她出身下贱,心善一点的只是避着她,心不善的,没事欺辱两下也是寻常事。莺儿自己也知道自己不讨喜,常常一个人关在屋子里,偶尔从纸窗里露出一双阴恻恻的眼睛。

    姜傅如长大后,出落得格外亭亭玉立,是个进宫的好苗子,只是她不可以有如此身份低贱的生母。因而姜家便把她过继给了姜国公的嫡妻,从此姜傅如便以姜家嫡长女的身份嫁入宫中,一路高升,先帝在时便是皇后,新皇登基之后又被尊为了太后,风光无量。

    至于莺儿,大概是什么时候死了吧,没有人过问过,姜家处理人一向很干净。

    姜太后不说话,姜国公也只能默然伫立。这个嫡长女早就脱离他的控制许久了,姜家的男人都不成器,姜国公也只能任命,为这个尊贵无双的女儿拿捏。

    “父亲,你似乎老了。”姜太后用茶盖轻轻撇去茶盏中的浮沫,忽然没头没脑道。

    姜国公只能战战兢兢跪下,大气也不敢出。

    “老了,做事便如此不利了吗?”

    茶盏忽然被摔下,清脆的琉璃破裂声惊得姜国公一震,赶紧伏下身子:“太后娘娘息怒,太后娘娘息怒。”

    太和殿中的下人早就退了出去,殿内便只有姜国公底气不足的声音不断地回荡。

    姜傅如冷冷地掀起眼皮,盯着自己的护甲:“这件事若是再处理不好,这个茶盏,就是下场。”

    姜国公只能连声认罪,低头掩住面上的老泪纵横,他知道姜傅如的手段,也知道自己被利用完后的结果是什么。

    他忍不住想起姜家下人房里,那双阴恻恻的眼睛,阴魂不散,死死地盯着他。

    莺儿被锁起来的时候,姜傅如从来没有过问过她,那个从小离了亲娘就哭闹不止的女娃,已是一副大家闺秀的模样,在新认的嫡母前巧笑倩兮。那时姜国公还觉得,摆脱了一个年老色衰的桃花债,白得一个即将进宫,为他带来荣光和利益的女儿,真是天助他也。

    “好了父亲,总是跪着做什么。”姜太后抬了抬手,秀园同一个大太监便无声地进来,把腿脚酸软的姜国公半拖半拽地拉了出去。

    待姜国公走后,姜太后有些烦躁地脱去了手中的护甲,微微支起下颌。

    一个两个,姜家都是不中用的。虽说姜国公无能,不过叶千庭随便寻一个小姑娘,便能让她被断掉一个重要的金钱来源,还是让她有些不高兴。

    尤其是,这是大业的关键时期。

    叶千庭啊,早就站在魏星沉那里了。这对于自己的谋划而言,算是一个再坏不过的消息了。

    那日叶千庭居然迷晕了整个太和殿,直取她而来,那个病秧子皇帝的一句话,他便能赴汤蹈火,若不是叶千庭不能为自己所用,自己倒真对他有几分欣赏。

    姜太后在袅袅檀香中,一边想着,一边合上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