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农家致富忙 » 第三十章 豆腐坊

第三十章 豆腐坊

    斗转星移,七月流火,天气依旧炎热非常,豆花日渐名声大噪,每日都能卖上四桶,是食摊的必点小食,天热的时候吃上一碗,清热又解暑。

    只是这样一来,豆腐的供应又少了。谷雨去磨房瞧过,磨房是一个十平米的小单房,一扇窗,一道门,位置不大,在夏日高温的炙烤下,磨房的温度就更高了。庄老二和村长的驴交替着磨,根本不得闲,庄老二的汗衫都能拧出水来。看的谷雨直皱眉,这般下去,不管是驴还是人都熬不下去。

    夏收那会儿,庄老二也得把豆腐送到县城的食肆和村里头预定了豆腐的人家。为此,谷雨特意给庄老二发了一百文的补贴。

    但无论如何,豆腐坊都已成为急需。本来按照谷雨一家的想法,是想赶在六月底建好的,无奈人算不如天算,夏收推迟,众人都忙得脚不沾地,只能夏收完再继续建了。

    而人手问题,也得解决。自从开了午食摊,生意愈发红火了。若是莫三娘和莫小山回大坡村教人做豆腐,食摊上最好再增两个人手。想到之前莫家叔伯的帮忙,前几日就托人给了莫林山一个口信,拜托他再找两人过来,今年肯定都得在桃花村和县城往来。

    新来的两人分工,谷雨已经想好了,如同莫三娘和莫小山一般,一人在店铺帮忙,一人则负责外卖事宜。

    今日豆腐坊建成,李氏和小方氏几人是无法回去的,还要开摊呢。只谷雨,莫三娘,信宝,莫大郎和莫二郎能回去,莫小山得等接替的人来了,才能回去了。信宝过去,是方氏想小孙子了,趁着夏收结束空闲了点儿,接过去住几天。谷雨过去,一是为了探望翁奶,二是有正事。

    私下里,李氏还问过莫三娘和莫小山的想法,大意是问他们之后是打算在大坡村发展,还是想跟着小食摊在县城打拼。

    莫小山和莫三娘显然私下里也想过这个问题,都回答想要跟着小食摊一起打拼。莫小山近半月来,一直在走街串巷的送外卖,见识广阔,好男儿自在四方,他虽说不出什么所以然来,但想要跟着食摊发展踏足更远的地方却是肯定的。

    而莫三娘更多的则是为了自己的孩子考虑,她想努力钻研厨艺,让孩子生活在更繁华的地方,生活得更好,最好是能读点儿书,这些都是大山给不了的。

    李氏把两人的想法都转告给了谷雨,谷雨年幼,哪怕知道谷雨也能当大半个家,莫三娘和莫小山还是有点难把心事说出,但面对李氏却不会有这样的障碍。

    谷雨听闻后,笑道:“这不更好,我还舍不得姑姑和小山哥呢。咱们以后开食肆,还得姑姑和小山哥来帮忙呢。如今,先等三娘和小山哥把大坡村里的亲戚教出来,让豆腐坊走上正轨,再过来不迟。”

    谷雨是真的挺喜欢莫三娘和莫小山的,莫三娘勤劳能干,颇有厨艺天赋;莫小山虽不善言辞,但却是个找路好手,仿佛自带定位系统,都是骨干人才呀。

    李氏连连点头,便同两人说明,让两人安心,只要豆腐坊走上正轨,随时欢迎他们回来。莫三娘和莫小山都很高兴,连连应下。

    说回当下,因为大毛要拉出摊的东西,莫大郎就租了辆骡车,几人一大早就出门了。

    有了骡车,脚程快了不少,到大坡村时,也才巳时。莫林山和小方氏早就等着了。莫大郎的四女儿莫小雪和小儿子莫明智更是惊叫着冲了出来,很是快活的模样。方氏则是抱着信宝不撒手,嘴里不停念叨:“阿奶的小孙孙哦,在桃花村住着开心不开心?有没有想阿奶阿翁呀?”

    信宝已有近半年没见阿奶了,孩子健忘,许多事都有点记不得了,但对方氏还有印象,连连点头,大声道:“阿奶,信宝好想你呀…”俩祖孙很是亲热了一番。

    莫小雪和莫明智跟信宝玩的一般,大孩子不怎么爱跟小孩子玩儿的,但跟谷雨年龄相仿,在谷雨去桃花村时,可是掉了好大一通的鼻涕眼泪。

    如今见到谷雨,自然是要凑在一堆的。谷雨在现代也是有侄子侄女的人了,很快就与莫小雪和莫明智熟络起来,谷雨把桃花村的事挑拣着说了些,听得两人聚精会神,偶有好笑的,小雪和明智还会跟着咯吱咯吱的笑。

    说笑间,莫二郎朝谷雨招手,喊道:“雨娘,不是说要去看豆腐坊吗?我们要走啦。”谷雨连忙和小伙伴道别,跟了上去。莫小雪和莫明智想跟着去,被方氏叫住了,家里还得准备吃食,都走了谁给她打下手?

    豆腐坊离莫家不远,沿路往村尾走,半刻钟都不用。等到了豆腐坊,就见到了用土砖搭起的三间大瓦房,还有围得高高的土砖墙,这地方比莫二郎家大了一半有余。

    房屋通风透气,还特意留下了大片的院子,看着比桃花村的莫二郎家都气派。

    莫大郎和莫二郎细细查看土砖石料,而谷雨则是进去三间瓦房看了看,发现最左边的是磨房,足有三个磨盘,空间最大的,还有三扇大窗户;中间的房间是加工坊,最右边则是仓库。

    谷雨心中不住点头,莫林山不愧是去桃花村实地考察过的,建成的豆腐坊简直出乎意料的好。她都没想到莫林山竟然还建了围墙。如此一来,保密性提高和可操作的空间也大大增加了。

    一圈逛下来,不止谷雨满意,就是莫大郎和莫二郎都不住点头,对豆腐坊喜爱非常。莫林山虽料定众人会满意,但见到几人都忍不住喜形于色,更是得意地捋了把胡须,自己果然宝刀未老。

    见了豆腐坊,众人便说笑着往回走。半路上,遇到了打探招工消息,顺便道喜恭维的村民,都被莫林山四两拨千斤地推了回去。

    回到莫宅,莫二郎如释重负般轻呼了口气,显然对村民的恭维不太自在。莫林山了解自家儿子本性,只道:“无论别人说甚,知道自己几斤几两,过好自己的日子就成。”这话显然是对所有儿子和孙辈说的,众人低头齐齐应是。

    入了东厢房,莫林山居上首,两边坐着莫大郎和莫二郎,就连本来在厨房帮忙的莫三娘也入了座,一起商讨。从原料,到人员,再到销售,几人都在桃花村商量过,因此说的头头是道。

    莫林山听得不住点头,也凭借自己的经验改善了点儿细节,比如原料大豆可以到山上的村落收,那儿的村落种豆人家更多,村里的人哪些可用,哪些要慎用,销售的渠道要如何拓宽…诸如此类,听得谷雨茅塞顿开,赞叹不已。

    豆腐坊的事儿聊得差不多时,莫二郎突然开口对莫大郎道:“阿兄,我打算把所有豆腐坊的买卖都交由你打理,往后豆腐坊的所有收入,咱就五五分。我与李氏和雨娘都商量过了,我就是个木头脑袋,只晓得种地,对生意一窍不通。李氏和雨娘有食摊生意就够忙活了,这豆腐买卖一直都是你在张罗。今日趁着爹和三娘都在,不若就作个见证,以后豆腐坊就全权交由阿兄打理,我只收个分成就好。”

    一通话,把一向能说会道的莫大郎都砸懵了,张张嘴,愣是说不出什么话来。他缓了缓,深呼出一口气,道:“二郎,你的心意阿兄明白,只是五分给的太多了。方子本就是雨娘得来的,我只是出了力,不值当这般多的。”

    一番你来我往后,还是莫林山敲定了下来,六四分,莫二郎家六,莫大郎四,皆大欢喜。莫林山人老成精,沉吟了会儿道:“这豆腐坊虽是大郎把持,但却不能填大郎的名头,恐会影响礼哥儿的前途。”他把利害关系一说,莫大郎和莫二郎几人就明白了。莫大郎想了想,决定把豆腐坊挂到方氏名下,这般也就与儿子无太多关系了。方氏听闻,自是一口答应了。

    谷雨暗松了口气,她就怕莫林山没反应过来,到时候她只能硬着头皮冒充某小侦探来个“啊咧咧了”。

    事情进展顺利,莫二郎拿出了准备好的豆腐坊经营书、任命书和提成责权书。谷雨的正事儿就是把两份契书都读了一遍,把名字写好。豆腐经营书签的是方氏的名儿,任命书是方氏任命莫大郎全权负责,提成责权书写的则是莫大郎和莫二郎的名儿。

    长辈都不会写自己的名字,谷雨就把几人的名字都填上,再让几人在名字上一一按红泥手印。

    至此,豆腐坊就正式由莫大郎全权接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