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老子托我带个话 » 第六章 儿子恶来何时降临

第六章 儿子恶来何时降临

    周宣王四十三年,童谣出现在镐京的街巷中。

    背着桑木弓,拿着箕木箭袋的人,他们一定会灭亡周国。

    王大怒,命杜伯追捕“背着桑木弓,拿着箕木箭袋的人”,无辜者纷纷收到牵连,杜伯不忍,劝谏天子,天子以为杜伯没有完成王命,下令处死他,杜伯的儿子隰叔逃往晋国。

    周宣王四十六年,王大会诸侯,会猎于鄗,日中时分,猎车数百乘,随从数干人聚集。一个穿着红色衣服的人,白马素车,忽然从路边杀出,他取一把红色的弓箭,红色的箭头射中王的心脏,王脊椎断裂,倒伏在弓袋之上,当场死亡。

    诸卿正大为震撼,会猎的时候,天子和诸侯大起车乘,戒备森严,天子和他身边的武士也是全副武装,然而竟然有人可以混进猎场刺杀天子,想想都让人不寒而栗。

    目击者说:刺杀先王的,酷似杜伯。

    太史伯阳甫立即道:“这是杜伯的鬼魂啊。臣查阅文献,先王处死杜伯,杜伯自以为无辜,临死前诅咒先王说:‘三年必有报也’。到现在,刚刚三年时间。”

    太史大人,你欺天乎?

    在宣王灵前即位的太子胡宫湦,当时就愤怒了。每年,从天子到诸侯都在杀人。可以说,每一个被杀者,都以为自己是无辜的。按照太史的说法,恐怕天下再也没有一个天子和诸侯敢杀人了。

    太史声色不动,他的表情似乎在告诉王,他的推论是不容怀疑的。

    王下令处死安排先王近侍和苑囿官员。心中却大为恐惧。

    整整两代,周的天子都无法善终,先是祖父为眼前的这群人背叛,居住在汾水旁荒凉的彘邑,至死不得还乡;接着又是父亲,在眼前这群人的保护之下,在光天化日之下被刺杀。

    这叫他如何能够心安?

    大室之中的王座,如在荆棘丛中;

    眼前匍匐的诸人,都是可耻的背叛者。

    王不信任宗周的卿正,不信任京城周围大大小小的邦君。

    王甚至有时候都不相信祝、卜、筮、祭、巫这些官员,他们代表自己和上天沟通的时候,所传达的真的是上天真实的想法吗?

    王对后宫也投以怀疑的目光,出身申国的姜后和陪嫁王后的诸姜嫔妃们,从卿大夫妻子中选出帮助王后管理后宫的命妇,从这些女人中选择的女性保母,他们值得信赖吗?

    宗周仿佛牢笼,这些人统统不过是囚禁王的狱卒。

    宗周的王权已经为周公所厘定的礼制所绑架。

    王从宫中选择了与诸姜势力毫无瓜葛的,来自褒国的姒氏,从虢国调来石父,让他担任卿士,又从成周请来威望极高的叔父,郑伯友。

    伯阳甫说,王日暮途穷,倒行逆施。

    王想的却仅仅是:越狱。

    直到去岁太室之盟后,王才收到先王之死的另一份调查:“弑先王者,恶来也。”

    王心中惊骇。他盯着太史,阴沉着脸问道:“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到现在才告诉寡人?难道太史想用这种办法来阻止王师伐申吗?”

    太史布满皱纹的脸上没有一点波澜,他用低沉的声音说道:“臣以史家之力,耗费十年时间,方知弑君者为恶来,其他事情,自然由王自己定夺。”

    王在大室中来回踱步,思索着太史的用意,心中彷徨而无助。

    “等寡人伐申归来之后,再问晋侯恶来之事。”他做出决断。

    从那之后,王每晚都被噩梦惊醒,他梦见的是父亲中箭的情形,上半身因为缺乏脊椎的支撑,严重变形,惨不忍睹,父亲怒目圆睁,似乎在向他说些什么,豪华的大路车流淌着王的血液,为王驱车的大驭已经自杀,六匹拉车的马惊恐地嘶鸣。

    王再次醒来,满头大汗,惊恐地摸索着身边,好像要抓住什么东西。过了片刻,平静下来,才发现漆黑空旷的寝宫中空荡荡的。他大喊着王后的名字,不见回应,只有寺人急匆匆前来服侍。

    他这才想起来,王后已经前往骊山。

    王要召见太卜,问以卜梦之事。想起太卜白天还在抱怨,所属之卜师、龟人、菙氏、占人、筮人、占梦多有逃亡。

    正思索间,王之近臣,小臣单求见。

    小臣单慌慌张张地说:“卫侯的使臣进京了。”

    “你说什么?”王吃惊地问。在他的心中,卫侯进京所带来的震惊,甚至要超过戎人攻入镐京。“你是再说卫侯和?”王又问道。

    小臣单忙说了声“是”,他有些手足无措地解释说:“卫侯使臣石蜡刚刚抵达城郊,夜深未曾入城,宿于城外馆驿,明晨特来行朝聘之礼。”

    彘邑。

    向嵩感到一阵恶寒。眼前的明月看起来如空谷幽兰,可是腹黑的很。史家这帮人的趣味简直邪恶。

    恶来,这能不熟悉吗?

    这是我,不,是他飞廉的儿子。

    “这就属于非典型的坑爹。”向嵩竟然一句话也说不上来。

    恶来是飞廉之子,都是帝辛手下的大臣,飞廉、恶来都是当时的勇士,可以力角犀兕,勇搏熊虎。

    在周人的眼中,恶来的名声比起飞廉更加恶劣,飞廉在帝辛败亡时,正在北方为其寻觅石棺,所以有了“不参与殷商内乱”的名声。恶来却一直在帝辛身边,传说他“任之以力,凌轹天下,威戮无罪,崇尚勇力,不顾义理”,主要是说恶来过于迷信自己的武力,杀害无辜的百姓。具体的罪状则是,他看到冬天有人渡河,就下令砍下渡河人的大腿,检验他们的腿骨是否耐寒。

    恶来的下场也非常凄惨,武王伐纣时,对恶来非常厌恶,甚至亲手射恶来之口。

    就算明知道现在自己和这个恶来的关系纯属路人。

    史家的这种想法,都太不正常了。

    明月的脸上浮现出令人玩味的笑意,向嵩的脸顿时就黑了下来。

    史家这是要拿捏自己啊。不杀,自己与飞廉切割的努力就荡然无存,史家可以说,“你同恶来一样,对当世之人充满恶意。”杀掉,史家就把握了自己的把柄,他们可以说,“你连恶来,自己的儿子都可以杀,对当世之人又会有什么怜悯之心。”

    他心中苦笑。

    不过,这位恶来是什么时候,是那一路的降临者,自己还真的很好奇。

    “恶来正在晋国。”明月露出灿若鲜花般的笑容,“神君……先生要去的,也是晋国。实在是巧合。说起晋侯仇,容纳杜伯的儿子隰叔为士师,以赵氏的叔带为司马,现在还有恶来,这些人无一不是王室之仇敌,晋侯想做什么呢?”

    向嵩一听就明白。

    女史大人又在给自己挖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