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末英雄传说 » 第二十三章 双城记(二)

第二十三章 双城记(二)

    一行人骑着马行过一个又一个华亭县的乡村。隆隆的织布声破坏了穿着光鲜亮丽的士子对农村的静谧幻想。他们幻想中男耕女织、黄发垂髫人人安乐的江南水乡现实是资本流动的臭水沟。

    他们本以为经济繁荣的华亭县不同于此前旅途中的贫困县城,不说是金陵一样的锣鼓喧天、纸醉金迷,也理应是百姓安乐、幸福洋溢的局面。却没想到入目的是一片沉默、压抑,入耳的只有生涩的机械摩擦声。

    李澈行在最前面,一只手牵着缰绳,一只手故作成熟的捻着下巴,“夫子说过,得利于贯通四处的铁路和较好的教育条件,大明的工业经济的基础是散步于各地的家庭工业。我一开始以内人投资的那些大工厂作为反驳,辩称大工厂才是大明工业之基。他却没再说,只是让我多行多看。”

    “如今观之,确是如此。此前我们行于山野中,未见江南水乡之真容,却未曾料到江南之水,实为金沙银沙。”

    其余人刚要回应,便听到“铛铛”的锣鼓声从村口传来。

    “收布、收丝了!”颧骨高高、眼睛细小,衣服上还有几个补丁的瘦高老头,带着一大群壮汉走进了村子,边用尖刻的声音嘶喊。

    “刘老爷,这是这半个月的布。”一个中年妇人拉着小车,走到村口。小车里面是高高叠起的布。

    “核对一下。”刘老爷招呼着旁边的伙计。

    半晌后,刘老爷走到矮小羸弱的妇人面前,不情不愿地将几枚银元从口袋里拔出来,丢到她脚下,眼睛里闪烁着鄙夷。

    妇人连忙弯下腰捡起来,一枚一枚地捡起来,“老爷,这这……这怎么才四两银元,半石米都买不到啊。如今粮价涨得厉害……”

    “最近海盗猖獗,布匹卖不出去,给你那么多,已经是刘老爷心善了。”旁边的伙计扯着嗓子道。

    妇人“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刘老爷,您是附近的大善人,求您多计点银元吧。家里织布机的利息已经快还不上了,今年的摊派又多,我丈夫上工又被机器割掉了手指。老爷,您行行好吧……”

    刘老爷没有继续理会她,带着一帮子伙计走到下一家,任由她的额头贴在地板上。妇人就这么一直跪在地上,一动不动,手里紧紧攥着银元,猩红的血液从刻着弘德帝头像的银元缓缓流淌而过,滴在地上,同黄褐色的泥土容在一起。

    一旁的众人面露不忍,面无表情的李澈却一调马头,自顾自地往回走去。

    “澈哥儿……”拍马赶上的李巨面露难色地开口,“为何不……”

    “永硕,我们这一路走一路帮,真的有用么?”李澈轻叹,“打赢官司的工人回到工厂一样被压榨,被安置的流民迟早继续流窜,拿回土地的农民明年仍然要交纳摊派的银元。”

    “这些家庭手工业者更是可怜,受到机械工厂和地方乡绅的双重榨取。不仅要承担高额的机械费用,还要忍受计件制的残酷剥削。与之相比,工厂的工人或许境况更好些。”

    他一勒缰绳,马步一顿,回头看向众人,“恕我直言,施舍式的怜悯毫无作用。”

    “几两银元,几亩土地只能纾一时之困,他们,还有千千万工农,在大明,丧失了话语权,处在比旧时代更残酷的剥削关系之中。皇帝只会在意他们对皇权的支持,士绅只会关心他们的劳动力,报社只会利用他们的悲惨博得销量,他们自己只会关心下一顿的温饱。”

    “他们需要的不是怜悯和施舍,他们需要的是活在世上的尊严和权利,需要的是没有平等和不公的世界。大明国宪给予他们的,被食利者无耻地篡夺,他们有权拿回属于自己的一切!”

    众人默然沉思。李巨涨红了脸,神情激动。刘禹摸着肚子,绷着胖脸。卡尔低着头,不知思考什么。奥托抚着翘起的胡子,不为所动。

    李澈转身,调转马头,接着自顾自地说,“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他们的境况会更加难过。”

    “一次比一次猛烈的金融风暴即将来临,谁也无法幸免,更何况抗风险能力差的农村手工家庭。电动机和内燃机的发明和普及将进一步挤压他们的产品市场,用内人的话来说,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将彻底把工业带到大工厂时代’。”说到这,他言语一滞,想到他们夫妻就是这变革的推手之一。

    “最差的情况是,他们将会和如今流窜各地的饥民合成一处,造成庞大的流民潮。而如今大明的官僚机构已经远不能承受。”

    “那……大明……”刘禹担心地开口询问。

    “天崩地裂,国将不国。”李澈冷声回答,“皇帝和士绅是不知道这些人的悲惨境地吗?不过是有人自欺欺人,有人索取无度,有人心存侥幸罢了。”

    “华夏的百姓吃苦耐劳、坚忍不拔,对于上位者的索取,几千年都是予以欲求。可是,当他们实在被压迫到活不下去时,他们会将自己对生活的热情投入到造反事业,他们会将自己所受的苦难倾泻而出。”

    “时代变了,他们抵抗不住政府的枪炮。”奥托并不赞同,在他看来,大明几十万的军队和几万的宪兵,足以碾碎一切。

    “士兵从哪里来?从百姓中来。旧式军队效忠君主和贵族,新式的军队效忠国家和人民。你们普鲁士军队,以严明的纪律著称,结果呢?十几年前被法国一群由‘乌合之众’组成的国民军打得满头包。他们是为波旁而死么,他们是为国家而死。”

    奥托被呛得沉默了下去。

    “大明也是如此,从隆武新政后,军队的性质逐步转变。想让他们的枪口对准供养他们的百姓,不是不会发生,但恐怕得有些难度。即使大明陷入无可避免的崩溃,受过良好教育的军官和接受严格训练的士兵,也会是最后的,有组织的力量。”

    李澈顿了一下,“所以这一路,我确认了一个事实。”

    “星火亟待点燃,举旗只在须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