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浮世游仙 » 第六十七章 五谷山河君臣社稷

第六十七章 五谷山河君臣社稷

    住下之后,每日闲暇时。茶楼所在,倒还成了荆悬时常独自逗留的场所。

    三教九流的闲杂之人,多有聚集此处。纵使逢得,刻意避开耳目的悄言细谈,荆悬只需凝神留意,亦是能听得真真切切!

    因而,除了能听得不少说书故事以外。荆悬倒还顺势知晓了不少,京城中的秘闻。

    可若是问得,京城中何处最富盛名?

    那定是非北庆国所钦定的国子监,五谷书院莫属了!

    五谷蕴山河,君臣死社稷!

    此言不知自何处始,却是从五谷书院创立之初,便悬挂于五谷书院的门扉两侧,长达上千年。

    而北庆国的皇朝命数,算至今日,亦不过短短的三百年而已!

    五谷书院存立至今,比之北庆国这一新朝,还要长久得多。凡是自书院而出的监生,皆是治世之能臣!

    只可惜,王朝气运自有定数!

    裂土分疆,分而管治!

    中央积弱,势必诸侯王权势日益坐大!

    此分分合合,周而复始!乃无人可解,遗世万年的迷局!

    纵使五谷书院门生,天资卓绝,有文韬武略!亦是难以违逆生衰大势,断绝世人俗欲,只求得一代王朝永存!

    这王朝更始,便是因人欲本性所致!

    可若是灭绝七情六欲,那这人间存续,又能有何意义?

    茶楼中,荆悬起身唤过小厮后,放下了三十余枚细钱。这个价格,可比起木桥县中的茶钱,贵了近一倍!

    出了茶楼后,荆悬闲游于街上。随处可见,众多谈笑风生的文生结伴出行。

    “三位公子且慢!可要瞧瞧?这可是秦大学士的真迹!”

    “哦?”

    三位公子迎路走着,却是突然听得巷道角落处,一小贩正在吹嘘。

    “当真如此?快取来我看看!”

    虽是极为怀疑,但三人亦是难以忍住好奇,立即就是靠了过去。

    不多时,小贩神神秘秘的从袖中,取出了一卷书画!三人瞧得宣纸上乘,心中顿时惊动,立即便是猴急地抢了过来!

    随后,三人围着书画,大为震撼地仔细鉴别着!你言我语,互相传看之后,三位公子一时竟品得头头是道!

    小贩的面上喜色一闪!心道还是这些公子哥的钱财,最是好骗!

    这墨宝能仿出味道来,亦是门学问。小贩又是将身子缩在了巷道阴影处,压低着脑袋,却是刻意遮蔽了些真容。

    “不知兄台,如何得来?”

    秦大学士,可是国子监有名的司业!所著《三简术数》,更是广为流传!若真有墨宝流出,于文人眼中,那可是价值连城!

    小贩听得此言,立时就鬼鬼祟祟,小心翼翼的模样!左右快速张望后,随即伸手便招呼几位公子靠近些,小声地说道。

    “这可是我……”

    正说着,忽而小贩面露窘迫,朝着三位公子猛递着眼色,却是不愿再多言。

    而围着的三人,自认是心中恍然大悟!心照不宣之下,三人守着书画不愿退还,不动神色的竟是问起了价钱。

    “五……五两银子!”

    小贩面露难色,犹豫不觉间,左思右想后终是定下了这个价格!

    北庆国铸币,多以铜钱流通。而银两的价格,却是要更为稳定些,价值隐约高出了铜钱通宝不少。

    若平常时候,一两银子,可换得一枚通宝。而遇得动乱,铜币失价!一两银子,却能换来好几枚通宝!

    三位公子心中大喜,这小贩不识货,区区五两银子便是贱卖了秦大学士的真迹。

    而小贩见得三人隐露喜色,更是脸色大变!随即却是急道。

    “不……不行!十两!我要十两!”

    临阵变卦,坐地起价!这小贩出尔反尔,倒可把三人惊得心凉了一半!

    三人眼神交流了一番,随之便是一咬牙!转身各掏腰包,凑足了十两银子,肉疼地递给了小贩。

    小贩也不细看,略微掂量了下手头的银两,扭头便进了巷子里。

    “两位兄台,这可赚大了!”

    虽是出了十两银子,可于三位公子心中,却是占了莫大的便宜!

    能得一幅秦大学士的真迹,可是多少银两都换不来的!若是悬于屋中,可谓是蓬荜生辉!

    三人大喜之下,顾不得游玩!视若珍宝地揣着书画,便一路返回!

    “呵呵……”

    荆悬隐匿于一旁,笑看着几人,却也并未阻止。而此时的小贩,已是收好了银两,熟练地绕道至另一个巷道处,寻找着肥羊继续行骗!

    ……

    有五谷书院位于京城之中,北庆国文风日重,自是重文轻武的。

    幸是世俗之外还有修仙界,而人间皇朝皆是隐有知晓。重重顾忌之下,虽有内乱,但各国相互之间,却是不会轻易大举兴兵进犯的!

    荆悬穿过了几条街道,于京城的正中心处,便是五谷书院!连皇城内宫,都退而取其次,修建在了五谷书院的旁侧。

    只是,令荆悬稀奇的是!这京城的繁华由外观之,竟比之云州城,亦有不如。

    如此想来,“文”之一道过于强盛,亦是并非善事!荆悬一路所见,可皆是舞文弄墨之场所。连商贩们所贩卖的货品,竟大多是与文墨相关!

    路道两侧,各处阁楼皆是喜好风雅。其中文人雅士三五成群,相聚列坐!或敬之以茶,或兴之以酒,引经据典,高谈阔论!

    衣袂翩翩,风华志气!众人谈笑间指点江山,天下兮兮皆是能徐徐道来,津津乐道!

    丝弦管乐,歌舞升平!

    众阁楼间,文人对酒当歌,纵情于锦绣琳琅!而这才绝风雅,又怎可少得美人相伴?

    若论得学识,自恃才高之人,定要决出个高下!而遇红尘佳人,又争相斗墨,只为博得佳人一笑。

    荆悬漫步于坊间闲游,所见所闻,虽是畅然只觉才子意气风发,风朗气舒!随后,却又摇头轻笑道,不过皆是些风花雪月而已!

    待到荆悬缓步慢行,终是绕到了五谷书院正大门处。而此时的书院紧闭,却是正处于闭门修学之中。

    远远观之,五谷书院只若寻常院落,好似平平无奇!这般朴实无华,倒让荆悬忽而一笑,竟是中意了几分。

    书院两侧,两根褪色些的朱红檀木柱,历经沧桑。几道略有裂开的口子,宛若岁月涂抹的痕迹,留刮在了木柱上。

    而两排清晰醒目的字迹,笔走龙蛇!跃然雕刻于木柱之上,倒是荆悬已早有耳闻了!

    “五谷蕴山河,君臣死社稷!”

    有两侧留文,但这五谷书院正门上方,却是空无一物,未有悬挂任何牌匾。

    书院本是无有名讳,只道是世人皆以“五谷”留字敬称之,便有了五谷书院!

    今日慕名前来,不过兴起。只于门前看过后,荆悬便有些心满意足了。若有来日,能入内一观,更是极好!

    环目四顾,书院的正对面处,是一座高大巍峨的阁楼!荆悬只在外侧一数,竟是有九层楼之高!

    能于京城之中,修得如此高阁,却是罕有!

    而这高低相对,立时便显得书院围墙低矮,更是无有任何出彩之处。

    见得这高阁,荆悬不由得哂然一笑!阁楼上的牌匾高高悬挂,巨大而醒目!

    上书,“论高阁”几字!

    可两侧门柱上,却又是空无一物!好似正与五谷书院相对,处处意欲碾压书院的一头。

    阁楼登高处,凭栏而望!整个五谷书院纤毫毕现,随之尽收眼底!

    而这论高阁熙来攘往,车马盈门!与之相较的五谷书院,却是闭门紧缩,冷冷清清。

    大俗大雅,两相对立!

    这其中醒目的区别,一时竟让荆悬忽觉意味深长。

    淡笑间,荆悬来到了论高阁的正前。

    门前处,两辆马车,前后刚是停靠。领路的仆从躬身拉开车帘,立时就摆好马凳,将自家老爷从车厢内请出!

    “哎哟,李大人!”

    “呵呵,姚大人!今日,你也来捧场?”

    两位大臣于京中已是熟识多年,近来更是时常到此。今日偶然遇见,姚大人便是攀谈一番,于门前就已恭维了起来。

    “哦?李大人也是?”

    最近朝中的诸多端倪,颇是蹊跷!姚大人听得李大人话中意有所指,立时心领神会,眼神更是骤然大亮!

    久处官场,这其中的门道,姚大人可谓是心知肚明!

    “请!”

    含笑间,姚大人并未明言点破!伸手一引,便是邀得李大人同入论高阁中一叙。

    “哈哈哈!请!”

    携手联袂!

    此时这两位大人心照不宣之下,隐隐已是更为亲近了些。

    瞧得这番情景,荆悬略有皱眉间,却是若有所悟。看来这论高阁,来头倒有些微妙了!

    细细思量,更是能明白其中的蹊跷!敢于在京城中,明目张胆地高过国子监一头,能做成此事的,恐怕寥寥无几。

    如今又有两位朝中大臣,前来示好。这论高阁背后之人的身份,已是直指宫中了!

    可这五谷书院,乃是立朝之时钦点的国子监。三百年来,为北庆国缔造出了无数的治世贤臣!

    不知此时生了间隙,又是因何而起?

    疑惑中,荆悬亦是迈开了步子,紧跟在两位大臣的身后。而刚入得论高阁中,荆悬却是神色蓦然一惊!

    只见,入目处金碧辉煌,镶金缀玉!这副极具震撼的场面,却是立刻使得风雅毁尽,将庸俗演绎到了极致!

    而如若论高阁,本就是为了对立五谷书院而修建。那这种种奇异行径,倒是更为让人耐人寻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