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温暖与悲伤 » 第三十三章 虚伪的牢笼

第三十三章 虚伪的牢笼

    “哦”短发中年女人一边搬凳子给秋月,一边看着她笑嘻嘻地说:“看娃长的真俊,你饿不饿?”

    也许真像杨青上说的那样,他们可能已经在一起生活了几年,女人的口音虽然还是当地的口音,可吐字却有几分杨青山的口音。

    秋月没有看她,也没有说话,只是慢慢的从她手里接过凳子走到墙边坐下来,低着头看自己的脚尖。

    杨青山看见秋月对中年女人无视的样子,心中瞬间燃起怒火:“你妈给你说话呢!你就这种态度,几年学是白上了吗?这么不懂礼貌?我看你跟那两个老家伙也没有这个样子吧?我是你亲爹,她是你妈,不管你愿不愿意,这都是无法改变的事实,趁早把你那些小心思收起来。”

    “不要这么凶娃,娃刚来,对这里还不熟悉,慢慢来,别生气,我去给你们做饭。”

    女人转身从灶台旁边的白色袋子里舀了两碗面粉倒进瓦盆里加水和面,和好了面,用一款笼布盖住,出了门。

    不一会儿,女人回来了,手里捏着一大把韭菜。

    “去给你妈一起摘韭菜,这么大的人了,没有一点眼色,真是个不讨喜的。”杨青山怒气未消。

    秋月依旧没有做出任何反应。

    女人赶忙微笑着说:“不用,我自己能摘了,让娃歇歇。”

    “你别惯着她,她在那鸟不拉屎的山上啥活都干过,来这里也不是当公主享福的。”

    “行了,你少说两句,娃慢慢熟悉了,就好了。”

    “哼!”杨青山不在说话了,他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盒蝴蝶泉,打开盖子,抽出一支塞进嘴里,又拿起桌上的打火机点燃了烟。

    秋月一直默默地听着两人的对话,她在心中冷笑:“这种剧情的戏,我已经是第二次看了,随你们怎么演。”

    女人将摘好的韭菜洗净切碎放入一个大碗中,烧锅倒入葵花油,再将搅拌好的蛋液倒进热油中,瞬间鸡蛋与葵花油的清香溢满整个屋子。

    她把炒好的鸡蛋舀到菜板上用刀剁碎放入盛有韭菜碎的碗里,开始往里面加盐,加五香粉,加香油,最后又从一个小罐子里挖了一勺黑糊糊的东西放进去,用筷子快速搅拌起来。

    金色的阳光透过窗户洒进屋子里,浅浅的照在地面上,让屋子里的人平添了许多惆怅。

    “嘭嘭”,大门声响起,片刻后,一个七八岁年纪的男孩子推门而进,胳肢窝夹着两本书,看到杨青山笑嘻嘻地喊:“爸,你回来了。”

    “哎”杨青山听了很是高兴,对男孩子张开双臂,做出拥抱的姿势,“来,到爸爸这里来。”

    男孩子也很高兴的走到杨青山面前,杨青山一把抱住他,在他脸上亲了又亲,俨然一副父慈子孝的样子。

    秋月将这一幕幕看在眼里,脸上却是平静如初,好似只当他们是戏剧里的角儿,自己这个局外的观众,是不可能被这种虚构出来的东西所影响的。

    女人已将面团擀成了一张薄薄的面皮,她把面皮折叠成一长条,用刀切成一块块长方形的面片,将面片都放在撒了一层薄薄面粉的高粱篦子上,“星星把桌子放好,准备包饺子。”

    “嗯。”男孩子把小桌子搬到屋子中间放好,又从墙角拎起两个小矮凳走到桌子旁边,将一个放到了临近灶台的一方,另一个放到了对面。

    中年女人把高粱篦子和盛着韭菜鸡蛋的碗一起放到了桌子上,坐下开始包饺子。男孩子坐在女人的对面,学着女人的一举一动:左手托着皮,右手放馅,对折面皮,右手拇指和食指用力慢慢地一点点捏紧边缘。

    长方形的面皮就变成了一个鼓鼓囊囊的正方形包包-----他们称之为饺子。

    杨青山盘腿坐在土炕上,一边抽着烟,一边看着包饺子的两个人,脸上洋溢着幸福的表情。

    过了一会儿,他好似才想起了什么,转头看向秋月,大声的说:“秋月去跟着你妈学学怎么包饺子,这里的生活习惯和饮食都与那边不同,你这么大的人了,天天吃现成的,跟猪有什么区别?”

    秋月依旧没有任何只言片语,只是缓缓抬起头站起身来,走到墙边把洗脸盆里的脏水倒进脏水桶里,重新往盆子里添了干净的水,又往手上搓了肥皂,反复搓洗后,倒掉脏水,换上干净的水把手又清洗了一遍,才用脚把凳子踢到桌子旁边,坐了下来。

    秋月洗手时,中年女人的眼睛就一直盯着她的一举一动,脸慢慢地沉下去。

    她见秋月坐在了自己身边,立刻换了一张脸微笑着说:“饿坏了吧?饭马上就好了,你爸爸是刀子嘴豆腐心,他总是天天唠叨着把你接过来同我们一起过日子,又怕你来了不习惯这里的生活,吃不惯这里的饭。”

    中年女人看了一眼男孩子接着说:“我就两个娃,大闺女已经出嫁了,你来了,家里就只有星星和你两个人,刚好有个伴,听你爸爸说你学习很好,快开学了,星星的暑假作业还有很多没有做完,你教教他。”

    “你多教教她怎么包饺子,怎么蒸馍,才是正事,学习好有什么用,又不能当饭吃。”杨青山冷冷的说。

    女人很听话的开始教秋月如何包饺子,她一边放慢手上的动作,一边温和的对秋月说着如何拿饺皮,如何放馅,又如何用手捏紧饺子皮的边缘,煮的时候才不容易破皮露馅。

    其实秋月根本听不懂女人说了些什么,普通话不管什么地方都能听明白,可是一个地方的方言,想要弄明白却需要一点点时间。

    她认真仔细地学着女人手上的动作,外婆常常对她说,技多不压身,尤其是在生活上,自己要学会照顾自己,只有靠自己,才能更从容的面对生活中的各自变化。

    秋月的饺子包的一个比一个丑,有的里面只有略微一点馅儿,有的一口咬开汤水四溅。这是她第一次吃这种食物,算不上是美味,但也不难吃。

    晚上,躺在土炕上,幼时居人篱下的日子又再次浮现在她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