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华娱少年游 » 第三章学艺

第三章学艺

    袅袅青烟从错落有致的烟囱不时的飘出。

    清扫过的积雪厚厚的堆积在村间泥路的两旁。

    乡间泥路上一群不大的孩子,嘻嘻哈哈的跑过来窜过去!

    冻的通红的脸上带着纯真的笑容,手里拿着爆竹,身上穿着厚厚的自制棉袄、棉鞋。

    厚厚的棉袄、棉鞋,布料算不得太好,却剪裁的十分得体,用料也足,主打的就是一个肥厚和保暖。

    很有年代感的棉袄上,是密密麻麻却排列整齐的针脚,可以看出缝制人的用心。

    随着孩童的嬉闹,噼里啪啦的爆竹声,在清晨的村落中接连不断地响起。

    儿童嬉闹声、爆竹声、被爆竹声惊吓到狗和骡马的嘶吼声、大人的呵斥声!

    汇聚成农村独有的篇章,回荡在老旧的村落中,俨然一副人间烟火气。

    不大的村落中家家大门上已经贴上了手写的红色对联,在爆竹和嬉闹声中,洋溢着一股浓浓的年味。

    积雪清扫干净的两条泥路的交汇处,左右各坐落着几户院落连在一起的人家。

    坐北朝南的三户院落连成一个梯形,门前还有一抬高的田地。

    居中的一家沿着田地的边拢,有着一条笔直且不大的泥路,泥路的尽头的马窖处拴着一匹黄马。

    马窖边上是一有些年头的单扇木门,木门左边的对联,许是昨夜风雪过大,已经有三分之一被吹离了门边框,此刻正在寒风中飘荡着,格外的调皮。

    透过敞开的木门,可以看见院落是一典型的四合院制式,只不过独独缺少了南房。

    东北西三房连接在一起,并用砖石垒砌,圈出了一个不大的院落,院落中栽种着许多的果树,被夜雪银装素裹,格外别致。

    清扫过的砖石铺就的行道上,只见一高大的身影,手里拿着四脚凳向着木门走了出来。

    高大身影看上去很魁梧腰板挺的笔直,看上去很有精神,看着年岁已经不小了,满是沧桑的脸上看着差不多已经年过半百了。

    出了木门,高大的身影把拿在手中的凳子和一些东西放在了门框下,抬脚踩了上去。

    随着高大身影的动作,只见无人遮挡的身后露出来一个小小身影。

    小小的身影看上去岁数不大,也就一个三四岁的样子,身上穿着厚厚的棉衣,头带虎皮帽,冻的通红的脸上满是困容,时不时的打着哈切,一副还没有睡醒的样子。

    等高大身影在凳子上站稳,小豆丁一样的身影,立马把手里拿着的毛刷,在脚边的小盆子里杵了杵,又来回涮了涮,然后把沾满了白色浆糊的毛刷,递给了站在凳子上的身影。

    期间因为个子的原因还掂了掂脚,顺便还打了一个不小哈切,那迷迷糊糊的样子可以说是萌了一脸。

    高大的身影从小豆丁手里接过毛刷,在木门的边框处刷了刷,然后看着又打了一个哈切的小豆丁,也没有把毛刷递回去,直接倒握毛刷,两只手抓在对联的两头,调整好位置之后,转身问着一副还迷迷糊糊样子的小豆丁。

    “小义,快看看位置正不正,正的话我就贴上去了!”

    “哦?哦!在往左边一点,在往右边一点,在稍微往右一点,好了可以了贴了。”

    听到高大身影的话,李义从迷迷糊糊中回过神来,指挥着凳子上的高大身影贴着对联。

    高大身影贴完对联之后,从凳子上下来,看了看已经重新被贴回门框上的对联,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后把毛刷放进了盆里,一手拿着四脚凳,一手端着盆对迷迷糊糊的小豆丁说道。

    “哎,小义回去了,要是你还困就再回去睡会吧!反正今天大年初一,也没什么人过来!”

    “下这么大的雪,路上不好走,你爸妈可能还要等几天才能回来!”

    “这都多半年了!虽然说你已经好了很多,但是一天还是没有睡醒一样,你那牛鼻子师傅,怎么治的你?我说怎么趁着我不在家把你偷偷送了回来,原来是没有治好你的病,没脸见我!等过几天见完你父母我和你一起去找他,看我不骂的他狗血淋头!”

    小豆丁一脸迷迷糊糊的跟着自己姥爷往回走,听着自己姥爷的话,嘴角不不由得撇了撇,你那是去骂师傅吗?你那是去给人家送温暖,人家不来家里过年,你就跑过去给人家拜年送吃的!

    进了北房之后,小豆丁实在是困的不行,脱了鞋然后又爬进了暖暖的被窝里,打算听姥爷的话再来个回笼觉。

    没有师傅的银针还有药浴,李义感觉自己确实有点扛不住了,再说了听人劝吃饱饭。

    半年前李义为了自己的狗命着想,一个头磕在地上,在父母还有姥姥姥爷等家人的见证下,三跪九叩,奉茶敬茶,拜了老道士为师,入了老道士一脉,成为了一个小道士。

    好在老道士一脉是正一一脉,就算是入了籍也是可以结婚的,不然李义父母还有姥姥姥爷一定不会让李义拜入老道士门下。

    “你现在是我外孙的师傅,这样算的话我可就是你的长辈了!”

    随着拜师礼成,老道士那叫一个开心,脸上洋溢这发自肺腑的笑容,结果在姥爷李卫国一句话后,就让老道士脸上的笑容消失了。

    李义也是在那一天,才见识到两辈子都没有看到过的姥爷的另外一面!

    那叫一个调皮!

    拜师之后,李义在家人的陪同下,跟着老道士来到了他所在的道观。

    道观坐落在姥爷所在村落更靠近大山深处的村落远处的小山傍边,说是道观,其实就是一座残破不堪的老旧庙宇,破败的不成样子。

    道观的位置其实距离村落也不是很远,不过因为道路的崎岖所以想要去最近的村落也需要花费不少的时间。

    道观虽然破落,但是整理的异常干净,在正堂里还摆放这一个泥塑的人像,说是祖师像。

    道观的西厢房中满是密密麻麻的杂物,好在东厢房中有着一大一小两塌,李义也不需要太过于担心住那的问题了。

    不过道观没有其它可以休息的地方,所以父母帮李义铺设好床铺之后,约定好第二天来看李义后,就跟着姥爷离开了。

    清晨山里的雾气还没有散去,破落的道观中已经睡醒的李义好奇的四处走动参观着。

    还没逛完,就被老道士逮了过去,正式拜了祖师像,上香后开始了自己作为道士的第一天。

    先是跟着自己师傅打扫道观,然后开始跟着师傅在杂草编制的蒲团盘腿坐好,开始诵经。

    道观里没有书籍,所以对于诵经,只能是老道士念一句,李义跟着念一句。

    总有种上小学时的既视感,李义有着成年人的思想,心里那叫一个羞耻。

    好在李义的羞耻心还没有发作,就又睡了过去!

    随着李义昏睡过去,老道士并没有停下自己嘴里的诵经,直到诵完,也不管垂着头在蒲团上睡的正香的李义。

    直接从旮旯角落里搬出一只铁桶,在庭院里支了起来,然后在厢房中拿出一些晒干的药材,挑挑拣拣之后,扔进了桶里,然后抱来树枝,放在木桶下,熟练的开始升火。

    等到水沸腾之后,撤了火,不时的探手试着水温。

    最后等水温差不多之后,把还在蒲团上睡的正香的李义,扒拉光之后,丢垃圾一样丢进了桶里。

    李义是疼醒来的,刚醒来就发现自己整个人光溜溜的泡在一个桶里,整个身体又烫又疼。

    不过因为提前交代过,所以李义知道这是师傅在给自己药浴,也没怎么惊慌。

    不过当李义泡完药浴,被师傅抱出来,穿上衣服之后,看见自己刚才泡澡的物件后,就瞬间不淡定了起来,可以说满脸都是黑线。

    不能怪李义,那刚才他泡在其中的浴桶,就是农村家里杀猪时,给猪退毛时用的铁皮桶,这是把他当猪给涮了啊!

    纠结了一阵后,看了看自己的小胳膊小退,李义决定忍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再说了能屈能伸方为丈夫。

    根据老道士的说法,李义嗜睡的原因是精神过于强大,身体过于弱小,撑不住那庞大的精神,所以才会时不时的昏睡过去,这是身体自己在自行的调整。

    只要李义身体素质变强之后,所有的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但李义毕竟还年幼,身体的增长速度跟不上精神的增长速度,所以只能用药浴来增加身体的强度,用针灸来减缓精神的增长。

    听了老道士的话后,李义也明白了自己嗜睡的原因,毕竟一个三十多岁的灵魂,直接装进了一个三岁孩子的身体里,这就和师傅描述的情况一样。

    随着第一天的药浴结束,下午师傅又给李义针灸了一下,好在针灸的时候李义已经睡了过去,不然看见那老长的银针插进自己头部,想想就有点惶恐。

    虽然过程不美好,但是结果还是好的,第二天李义嗜睡的时间果然没有在继续增加,甚至多清醒了一个时辰。

    看到老道士的药浴有效果之后,李义父母感谢了老道士一番,然后放心的离开了。

    李义就这样开始了自己的道士生涯,每天的药浴虽然不像第一次那样立竿见影,却也有着不小的作用,每天药浴后李义嗜睡的时间都在缩短,虽然缩短的时间不长,好在每天都有变化。

    六个月后,李义每天嗜睡的时间已经缩短到了十六个小时左右了,相应的李义的身体也明显的强壮了起来。

    每天可以早早起床的李义,还发现老道士会拳脚功夫,每天早上打的那叫一个虎虎生风,看的李义两眼可以说是直冒金光。

    李义也表示过想要学习拳法,但是被老道士拒绝了,说他现在还不适合练习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