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位仙传 » 第十一章 盖棺定论

第十一章 盖棺定论

    帝都宇中城,未央宫内廷中,通往日月殿的一条长廊上,卫起怀抱着酒樽和茶具,走在妹妹身后,颜色有些不是很开心。

    天道有轮回,苍天果然没有饶过谁,卫起心中暗自感叹。看着走在前面,迈着睥睨天下、惟我独尊的步履的妹妹,他突然为自己今后的人生感到一丝忧虑,那是一种方出虎穴,又入狼窝的忧虑。

    卫起默默地跟在妹妹身后,跟随着妹妹诡异的步履,一刻钟后,回到了自己的寝殿中。

    他走进书房内,将怀中的酒樽和茶具放在书房内的几案上,步出书房,回到寝殿的前殿内,他正想开口问妹妹饿不饿,想吃什么,仔细一看,妹妹已经跪坐在几案前,执箸自顾自吃了起来,而进入前殿内送来饭菜的宫女方才离开。

    卫起见她吃得欢实,也是无奈,走到几案前跪坐下来,看着双手并用,忙得不亦乐乎的妹妹,只是问道:“你洗手了吗?”

    “没……”卫巧口中含着饭菜,口齿不清地回应道。

    “没洗手你还吃得这么欢,还说得这么理直气壮?”卫起感觉,不只是自己一夜之间长大了,心境变了,这小丫头好像也和以前有些不同了,具体是哪里不同,他也说不清楚,反正给他的感觉不太好。

    “我乐意……我饿了,还不能吃啊?”卫巧仍然含含糊糊地回道。

    卫起眉头微皱,他好像发觉妹妹哪里与以前不同了,脾气不同了,胆子不同了,变大了。看着妹妹只顾着吃,丝毫不在意他的模样,他仔细想想,觉得好像也没什么不妥,小孩子嘛,不听话是正常的,待她长大一些就好了。不至于因为些许琐碎小事惹她生气,若是惹哭了,还得他来哄。

    直到多年以后,他才发觉他年少时的一时心慈手软,是多么的令他追悔莫及。

    “你没洗手,还用手抓鸡腿吃?你……”卫起说到此处,顿时哑口无言,他说得轻了,妹妹不痛不痒,满不在乎;他说得重了,妹妹又哭又闹,搬出父母,如同刺猬,令他无处下手,着实头痛,最后只得无可奈何地叹息道:“下次吃饭之前记得洗手……”

    “好……”卫巧满口答应,就如她满口的饭菜一样,都被她吞咽入腹。

    卫起望了一眼寝殿窗外的天色,回头看着妹妹,嘱咐道:“你就在为兄的寝殿睡觉,为兄还有些事,你不许出去乱跑,听话。”

    “男女……男女有……有别,本殿……下是大晟……长……公主,你怎可……凭空……凭空污我清……白?”卫巧右手执箸夹菜往口中不停地送,方才左手中的鸡腿此刻换成了猪蹄,目不斜视,专注吃饭。

    “你算个屁的女子,你有个屁的清白,还污你清白……你那公主也快当到头了,待为兄登基之后,第一道圣旨便是废了你这个大晟饭公主,国家蛀虫,内廷祸害。”卫起瞪视着妹妹,训斥道。

    卫巧停下手中的动作,打了个嗝,看向兄长,沉吟片刻,认真地说道:“你等我吃完再哭,我还没吃饱呢。”言罢,她转过头继续吃饭。

    卫起无奈一笑,说道:“你继续吃吧,吃完擦擦嘴,洗漱之后再睡觉。为兄还有事,先走了。”

    卫起站起身,还未迈步,卫巧便在他身后轻声问道:“兄长,您是要去给阿父下葬吗?”

    卫起闻言,转过身说道:“今日大殓,就是入棺,还得停灵几日,停灵过后才能下葬。为兄得过去参加阿父大殓丧礼,你吃完了就睡觉,别忘了洗漱,听话。”

    “那小妹呢?小妹能去吗?小妹也想再见阿父一眼……”卫巧放下手中的著和猪蹄,抬头凝视着兄长,祈求道。

    卫起叹息道:“见或不见,阿父都在你心里,既然在你心里,何必再见。”

    卫巧眼眶些微泛红,低声问道:“是因为我是女儿吗?不吉利,是吗?”

    卫起蹲下身,伸手抚摩着妹妹的头发,柔声道:“怎么会不吉利呢?为兄若想带你去,谁也不能阻拦,是为兄不想教你去,不想你再难过伤心。听话,吃完饭,好好睡一觉。”

    “那小妹若是听兄长的话,您能不能早些回来?小妹一个人有些害怕……”卫巧闻听兄长的解释,心情顿时好转,只是她不想一个人睡觉。以前阿母在时,是阿母经常哄她睡觉,阿母走后,是奶娘每晚哄她睡觉,但今晚,她只想要兄长陪着她,哄她睡觉。

    “好,你若听话,为兄定会早些回来,乖。”卫起又伸手捏了捏妹妹的小脸,轻笑道。

    卫巧听着兄长的话语,看着兄长的模样,感受着兄长的动作,恍惚间,她感觉好像是阿父变得年轻了许多。也许,阿父并未离去,而是变成了兄长的模样,这样就能一直陪着她了。

    卫巧重重地点了点头,答应道:“小妹听话,兄长您快去快回。”

    “好。”卫起神情微笑,点点头,起身向寝殿外走去。

    卫巧注视着兄长离去的背影,直到兄长消失在视线中,突然,她眼中满含泪水,须臾间,眼泪无声地滑落下来,口中喃喃道:“我永远是你的小公主吗……”

    …………

    卫起回到乾安殿时,除却前任丞相和那个刚正谏臣之外,其余朝廷中的文武众臣,尽皆等候在乾安殿的前殿内。

    卫起缓步走入前殿内,目光环视一番,便看到了忙碌中的仲父,却见仲父双眼微红,容貌憔悴,他方才想起,仲父应是一夜未眠,又一日未食,顿时心生自责。

    他虽说是太子,是嗣皇帝,却也只是一个十岁多的孩子,勉强可称之为少年,大行皇帝的治丧,完全不是他能应对的事情,他连哪些朝臣拥有什么职权,分管哪些官署都不清楚。若非有仲父帮忙主事,他一个孩童,即便是少年皇帝,也惟有被朝臣当作傀儡和人形玉玺大印的命运。

    “参见今上!”

    “参见今上!”

    “见过今上!”……

    卫起一边走,一边对向他躬身行礼的文武众臣点头致意,心中却感觉疲惫,若是今后每日都要过这样的日子,他真的不敢想象。

    走至仲父身旁,卫起躬身施礼,问安道:“孩儿见过仲父,仲父今日没有食饭吗?”

    “仲父不饿。”卫安见侄儿向他行礼,连忙伸手轻扶,低声提醒道:“起儿,此刻朝中文武皆在,你不能向仲父如此施礼,有违礼制,莫要坏了规矩。”

    “甚礼制?甚规矩?谁敢多言,仲父您就拔剑斩了便是。一群腐儒,做啥啥不正,吃啥啥不剩,仲父您就当他们是韭菜,放心割,反正割了一茬还有下一茬。”卫起眼角瞥视着前殿内同样忙碌的文武众臣,神情鄙夷地低声说道。

    “起儿,你这话……若是被他们听见,难免君臣离心离德。你以后切莫再如此言语,即便心中如此想,也不可当众说出口,尤其是当着朝中文武百官的面。待你登基之后,你所说之言,便是金口玉言,万万不可再信口胡言,私下里与仲父说说也就罢了,切记。”卫安闻听侄儿所言,担心侄儿今后言语失当,有失皇帝威仪,遂谆谆教诲道。

    “今日便是以后,以后,再也不后了……”卫起喃喃自语道。

    “起儿,你方才说什么?”卫安好似听见侄儿言语,却未听得真切,于是问道。

    “没啥,孩儿瞎嘀咕的,宣泄一下心中的怨念而已。”卫起随口回应道。

    卫安闻言,顿感无奈,侄儿自小到大,从来都不是一个安分守己的孩子。该说的,他已经说了,如今只待兄长下葬,国丧期过后,侄儿便可登基,他不能再像以前那般随意出言训斥了。

    不过,他还是神情些微凝重,忍不住地问道:“方才仲父所言,起儿,你记住了吗?”

    “记住啦,记住啦!您的意思孩儿懂的,就是说,割韭菜要偷偷地割,不能出声,更不能说出来,以免被韭菜察觉大祸临头,拼死反击,以免韭菜地发生动荡。”卫起见仲父一脸严肃认真的模样,于是嘿嘿笑道。

    “你这孩子……你现在还小,还无法体会朝中权力斗争之残酷血腥。官场之争,杀人不见血,即便你做了皇帝,是九五至尊,有些人和有些事,亦是不得不违心地虚与委蛇。”卫安见侄儿如此不将他的教诲放心上,只得无奈地叹息道。

    卫起连忙安慰道:“仲父放宽心,侄儿心中有数。对了,阿父的谥号和庙号,他们商议好了吗?”

    卫安听侄儿问及正事,于是回道:“定好了,谥号‘孝文皇帝’,朝中文武皆无异议。庙号有些争议,有朝臣上庙号‘太宗’,有朝臣上庙号‘世宗’,还有一些朝臣上庙号‘圣宗’、‘高宗’、‘仁宗’,此刻他们还在因为庙号未定而争论呢。”

    卫起闻言,沉吟片刻,决议道:“谥号‘孝文皇帝’,可,庙号改之,定为‘世祖’。仲父,以您之口说,想必他们不会有意见。”

    卫安眉头微皱,面露疑惑之色,不解道:“不应该是‘太祖’之下,‘太宗’最高最贵吗?起儿,你为何给皇兄定庙号为‘世祖’?”

    “因为……因为‘太宗’孩儿打算留着自己用。”卫起看着仲父,违心地回道。

    “这……谥号与庙号都是臣议君,子议父,你如何能决定身后的谥号与庙号呢?”卫安觉得侄儿想得稍微有些长远,他只当侄儿年纪还小,喜欢‘太宗’这个仅次于‘太祖’的庙号,故而有此言。

    “仲父勿忧,侄儿到时会留下一个谥号与庙号执行大臣,再给执行大臣留下几名武道高手和一些军队。脑袋和谥号、庙号,那些朝廷文武众臣只能选一个,仲父您说他们会怎么选?”卫起眨巴着一双童真的眼睛,面带笑意地看着仲父。

    “仲父不知,不过,仲父若是你手下臣子,仲父……选脑袋。”卫安感觉这侄儿可能是上辈子做了太多的善事,这辈子投胎做了太子,想行行恶,游戏人间。

    “那就对了嘛。”卫起发觉仲父也有可爱的一面,轻笑道:“仲父,劳烦您去给他们讲讲道理,若嘴讲不通,您就用剑跟他们讲,道理浅显易懂,很容易讲通的。”

    卫安无奈,只得点头答应,遂向仍在争论不休的文武众臣走去。

    半个时辰后,大晟大行皇帝卫中,谥号“孝文皇帝”,庙号“世祖”。

    同日,有三名朝廷重臣因公然诽谤、诋毁、侮辱世祖文皇帝卫中,被以大不敬罪论处,临时于未央宫外设置刑场,斩首,同时抄家,以充国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