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忆梦长安 » 梦长安下;长安兴衰史第二章 ;王莽新政

梦长安下;长安兴衰史第二章 ;王莽新政

    王莽的出身非常显赫,他所在的王氏家族是当时权倾朝野的外戚家族,先后有九人封侯,五人担任大司马,族中之人,大多生活奢靡,意气骄横。

    在当时,王莽良好的品行受到很多人的赞誉,这为他日后出人头地奠定了舆论基础,王莽也开始得到越来越多的支持。

    由于他贤能谦恭,其地位和声誉飞速提高,即使地位再高,王莽也一如既往的礼贤下士,不管在民间还是朝堂,王莽都能深受爱戴,在民众的心中也是最理想的被支持者。

    公元8年腊月,王莽在一片祥和中接替了刘家天下的政权,将西汉王朝顺利的变更成(新朝),西汉王朝也在平静中消失,两大王朝交接之际,几乎没有太多的流血。

    而现实中,王莽被后来的东汉史学家定性为篡汉的奸臣,这一观点几乎被后代所有的史学家沿用,人们不愿意把这个时期称作;新朝,而称为(新莽),那么王莽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王莽所建立的新朝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政权?……

    登上了皇帝宝座,王莽雄心勃勃地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他的理想,理想与现实,幻想与结果之间出现巨大的鸿沟,王莽的改革遇到了重重阻力与困难。

    王莽执政时期,西汉后期积累下来的矛盾已经越演越烈,社会危机严重,为了缓和阶级矛盾,维持新朝的统治,他试图仿照周朝制度,改变汉制,从而达到天下大治的目的。

    公元9年,王莽宣布全国土地改称“王田”,不许买卖,同时他还把私家奴婢改称“私属”,也不许买卖,试图恢复周朝土地的井田制。

    这一空想,不仅没有解决社会土地问题,相反,又把农民禁锢在王田里。宣布奴婢不准买卖,不仅没有解放奴婢,反而把占有奴婢作为制度固定下来,而这些做法都是复古倒退的改革。

    在经济上,王莽另一重要的改制是;实行一套新的财政管理办法;那就是(五均,六筦),五军均;就是在商业较发达的长安,洛阳,邯郸,临淄,成都等大城市设五均官,负责管理市场,平衡物价,收税和贷款,还负责对百姓发放贷款,在百姓遇到诸如;丧事祭祀和经营工商业缺钱时,向百姓发放贷款,但利息相对要少一些,工商贷款利息多一些,而丧葬和祭祀贷款,则不收取利息,但是祭祀要在十天内还清,丧葬归还期限则是三个月。所谓六筦;就是由国家对盐,酒,铁,铸钱,五均的赊贷实行管制,不允许私人经营管理山林水泽,对采集者征税。

    这些措施本意是通过限制大工商业者,使国家与百姓获得利益,但是由于政府没有掌握相对数量的

    商品,和货币及强有力的管理手段,王莽只能依靠富商大贾来推行。

    然而,这些拥有了特权的大富商们趁机收低卖贵,形成危害更大的官商垄断性经营,最终国家财政收入没有增加,百姓负担却大大加重,甚至百姓上山打猎,放牧,在家养家畜,纺织也要上税的局面。

    王莽继而又多次实行币制改革,导致币制复杂混乱,为了削弱豪强大族的经济实力,王莽不切实际地废除五铢钱,推行各种新币制,使得货币流通不顺畅,物价不稳定,最终财政经济陷入瘫痪状态。而且,每次改革都是对人民的一次大搜刮,大量的黄金白银流到了统治者手中。

    除此之外,王莽还多次改动官名和县名,调整行政划分和行政部门的职权,如此一来,朝廷及地方行政制度被搞得一塌糊涂,朝廷的组织机构变化和郡县组织机构一再分割,使官员数量增加,行政效率降低,也给百姓的日常生活造成了巨大的混乱。

    王莽推行的改革,一方面违背了历史发展规律,另一方面由于用人不当,不仅不能解决社会矛盾,反而使社会矛盾加剧。

    同时,他下令把周边少数民族的首领(王)的称号,一律贬为(侯),派遣使者到周边地方行使政权,宣扬自己的威德。这些做法恶化了民族之间的关系,引发了旷日持久的民族战争,在战争中,新政权大量征发徭役和物资,使人民陷入悲惨的境地。

    与王莽新政相随的是连年不断的天灾,由于汉朝立国两百多年,人口大量增殖,人们在黄河流域地区过度开发砍伐,最终,导致植被不断破坏,水旱灾害频频发生。

    在王莽时期,黄河决堤,人们辗转逃亡无以谋生。接踵而至的蝗灾水旱灾害更使普通百姓衣不遮体,食不果腹,与自然灾害相比,人祸比天灾更加来势汹汹。

    新政,不但没有使百姓受益,而且其中的许多措施,触犯了大量贵族官僚的利益,因此,许多王莽政权最初的支持者也开始反对新政权。

    新朝晚期,由于天灾人祸已经是民不聊生,国无宁日,不仅贫苦百姓无法生存,就连中小地主阶层也无法保全自己和家人,上层贵族官僚都在争权夺利,整个王朝人心慌慌,整个帝国似乎也即将走到了尽头。

    王莽,这位坚持改革的野心家,由于他的改革措施过于理想化,加之用人不当,最终,把自己和帝国都推入了万丈深渊。

    他的理想无法与现实相融合,他那近乎梦幻般的改革,已使他自己走到了悬崖边。然而,他并不甘心,他自以为怀着救济天下苍生的宏愿,兢兢业业,事必躬亲,即便有错,自己的初心本心并没有过错。

    他曾是那样的深得人心,直到最后一刻,他仍然希望能找到出路和答案,希望上天能给他一次重新来过的机会,但上天并没有再次眷顾他,改革集团内部四分五裂,加速新政权的灭亡。

    接踵而来的是各地农民纷纷的起义,逐渐形成了(赤眉)及(绿林),两股势力最强的义军,而(更始军)的兵锋已经直指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