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道玄经 » 第二十五章 功法玄技(下)

第二十五章 功法玄技(下)

    看了看闭目不言的老道人,又看了看手中的两块玉简,郑无爽心中有了起伏。

    如果他不知道功法玄技还有这四阶划分,不知道学府中还有一本真阶水系功法,那么毫无疑问,他会老老实实修炼这本《太阴玄经》。

    可是现在他知道了功法之间的区别,心思就不由得活络了起来。高阶的功法太有诱惑力了,修行速度是其次,主要是那一丝多出来的成仙得道的机会。

    仙途艰难,三千多年上善学府数不尽的门人弟子,其中成仙者寥寥无几。为了那一丝机会,多少人争得头破血流,身死道消。

    想到这里,郑无爽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老实说,他一介布衣能入仙门,本就是天大的机缘。然而仙门的后面还有更深的仙门,天大的机缘后面还有更大的机缘。虽然明知道这有点不知足了,但他不得不承认他还是动心了。

    看着手里面的两块玉简,郑无爽毫不犹豫地把那块记载着《幻影移形》的玉简拿了起来,放在额前,将心神沉浸其中。他要好好体验一下这仙门最高阶身法的玄妙。

    真阶玄技,自然不可小觑。这套身法郑无爽看得越久,就觉得越是妙不可言。身法一共四十九步,踩着的是四盘,循着的是四季,走着的是八方,每一步踏出去就有一百二十八般变化。四十九步身法千变万化,其中虚中有实,实中有虚。

    这也就难怪为何这套身法自创出来,就不曾有人能将其完全学会。然而这套身法的意义自是深远的,现如今上善学府的身法玄技大多都是脱胎于此,浅显一点的有四种,八种,十六种变化,高一点的有三十二种,六十四种,一百二十八种变化的,做到三百六十种变化的自是少数,最高的也就是十八代府主明德真人,曾经硬生生走出了七百二十种变化。

    郑无爽越看越是痴迷,眼睛里满是那不停翻转腾挪的小人,只觉得这小人每踏出的一步都踩在自己的心底。他只觉得自己整个心神都被这套身法给牢牢地吸住了,挣脱不开,当然他也不想去挣脱。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天亮了。凌霄子睁开了眼睛,看着身旁少年,拿着玉简一脸痴像,嘴边还挂着一丝傻笑。猛然间他心肝一颤,连忙立起一道剑指放在了少年印堂穴上。

    郑无爽顿觉头脑一片清明,从那玉简中醒了过来。只是他刚刚将心神撤出来,马上就觉得脑子里一阵眩晕,随后昏倒在凌霄子怀里。

    老道人赶紧给他喂了一粒玉神丹,随后将手放在他的胸前,用灵力帮他把丹药炼化。一刻钟后,少年恍恍惚惚醒了过来,看那样子虽然有些萎靡,但眼里依旧有光,凌霄子也这才长吁一口气,停下了手中动作。

    郑无爽揉着昏昏沉沉地脑袋,使劲地晃了晃,却是什么都想不起来。“我这是怎么了?”少年额头上渗出一丝冷汗,后怕地问道。

    老道人也是心有余悸,脸上挂着一丝愠意,开口道:“修道岂是你想的那么简单,真阶功法玄技,玄妙但也危险,你刚才是被迷惑了。日后修炼的时候得注意了,需要时刻保持头脑清明。若是受其蛊惑,一旦痴了便再难走出来。”

    “知道了,爷爷。”郑无爽赶忙行礼应是。

    昨晚的事,他现在已经记不全了,只记得拿起玉简之后,自己的灵魂仿佛脱离躯壳一般腾空而起,看着自己的身体在一片山水中腾挪旋转,越来越快,快到他的眼睛跟不上了,脑子也晕乎乎的,在后面他就什么都不知道。

    只是那种感觉却是妙不可言,如坠云端,飘然若仙。现在回忆起来,郑无爽不得不有些后怕,他脸色煞白,脑门的汗珠有多了起来。那种感觉太舒服了,舒服地让人无法拒绝,舒服地过头了。

    凌霄子看了他一眼,随后摇了摇头,道:“如今天已亮了,你且先回去吧。”

    “是,那孙儿便先告退了。”郑无爽朝着老人行了一礼,随后转身朝着门外走去。待到他踏出去的那一刻,凌霄子又送了他八个字——“坚守本心,是为真人”,想是真怕他再陷进去了。

    待到了兑和峰,拜了师傅回了屋子之后,郑无爽再一次拿出了那两枚玉简。在领略了真阶玄技的厉害之后,他再也不敢莽撞了。

    郑无爽找到那装有玉灵丹的药瓶,拨开瓶塞,任由药香溢满全屋,这气味一如之前清香扑鼻,让人精神一振。随后他便拿起了那枚刻有《太阴玄经》的玉简,认真观看起来。

    直到现在郑无爽依然下不了决心是否修行这门功法,但这并不妨碍他观览其中的内容。意阶功法相对真阶功法虽然稍逊一筹,但其中内容却依旧深奥无比,据说修士修行意阶功法到圆满时大多是地仙修为,可洞悉天意,做事修行可进可退,妖邪不侵,祸患不扰,永世长生。

    高阶功法和低阶功法对比,有很多不同之处。最明显的是,往往越高阶的功法上手却是不难,就算一般的普通人看完之后也能有所收获,但是想要做到统筹全篇,明白其中真意,却是难于登天,再进一步若是想要将其化为己用,那更是难上加难。

    通读这本《太阴玄经》之后,郑无爽也是多有收获,对于之前修行的《道源真经》理解也更深了。以至于他现在都有些动摇了,他忽然觉得其实修行这一门《太阴玄经》也挺不错的,毕竟真阶功法不是他一个小小的开光境修士能够觊觎的。

    一来想拿到真阶功法本来就不是什么容易的事,上善学府每一次真阶功法传承都是在主峰进行,而且条件极其苛刻,对于每名传承弟子的灵根悟性人品实力都有严格要求。整个学府数千亲传弟子,能够修行真阶功法的不超过一手之数。

    很显然,郑无爽没有这个资格,所以他如果想要修炼真阶功法只能靠偷。偷,难度太大:主峰之上,高手如云,据说大乘境的高手都有十几人,相传更有地仙级别的太上长老坐镇;代价也太高了,仙门对于传承素来看重,这种偷功法的一经发现,轻则逐出师门,重则当场格杀。

    这买卖太亏了,把手里的玉简放下,郑无爽在脑子里算了一笔账,最后得出了这个结论。可是他就是不甘心,尤其是在看过这意阶功法之后,他就更不甘心了。

    不是因为《太阴玄经》不好,是因为它太好了。仅仅一遍通读,就能点拨人的思维。试想一下一本意阶功法就已经好到这种地步,那真阶功法得有多玄妙。

    最重要的是还有一个问题,在于《幻影移形》这门真阶玄技的修行。上善学府自建立以来,广罗天下门生,其中惊艳绝绝者不在少数,为什么不能将这门玄技修行圆满。郑无爽推测应该和那所谓真阶功法也有关系。

    在接受传承之前,郑无爽是下了很大一番功夫的:功法修行是会反补玄技修炼的。所谓玄技修炼,便是将修士修行的道转化为术。道为本,术为用。修士对道有更深的理解,便能更好地修炼和使用术。所以如果郑无爽想要把《幻影移形》修炼到圆满,那么他必须要有一本真阶功法做底子。也意味着他如果选择了这门《太阴玄经》,以后所有的真阶玄技他都可能无法修炼到圆满。

    毕竟以他现在的修炼速度算,他不觉得自己可以在有限的生命中能将这本意阶功法领悟透彻

    风险是难以估计的,回报也是超乎想象的。

    郑无爽瘫着身子躺在地上,现在他脑子里很乱,他在不停地问自己。“怎么办?究竟是意还是真?”

    “什么是意?什么是真?什么又是道?”郑无爽的脑子越来越乱,问题也慢慢变多了。好在玉灵丹的药香一直都飘在屋子里,早上服用的玉神丹药效也还在,不至于让他精神错乱,变成一个痴傻之人。

    整整一个白天,郑无爽都深陷其中,他脑子里全是问题。

    晚上,玉简阁中,少年坐在一旁,满书架上的玉简就像阁外夜空中的繁星一样闪着柔和的莹莹光亮。

    郑无爽看着这些玉简,他还是第一次这么认真地去看它们。良久,他好奇问道:“这些都是功法玄技?”

    “不仅仅只是功法玄技,还有很多道藏经典。”老道人睁开眼睛,看了一眼少年,叹了一口气,缓缓答道。

    “爷爷,我能看看‘道’吗?”郑无爽收回了目光,问了一个凌霄子意想不到的问题。他转过头看着慈眉善目的老人,寄希望能够得到答案。

    “道?”老道人低下头与郑无爽对视了一眼,从少年眼神中,老人看到疑惑,虔诚以及信任。那眼神像是燃烧着的火焰一般,热烈而又灼人。

    “道是本原的本原,原初的原初,法则的法则。”凌霄子思索了许久,开口道。“我等求真问道之人,若是得道了,便能无为而无所不为,不自生而长生,届时便可与天地同寿,日月同光,就算是重塑天地再造乾坤,也未可知。爷爷修行不够,还不能参悟大道,也就不能让你看什么道了。再说就算是得道了,此等天机,也不可轻易示人。”

    “那我能看看‘真’吗?”郑无爽有些失落,旋即又接着问道。

    老道人揉了揉脑袋,却是接着解答道:“真乃道之所存,真亦真,假亦真,故而修士可以借假修真。修士得真便离得道不远了。此亦是天机,不可泄露。再说爷爷修的也是意阶功法,难见真,也带你看不了‘真’。你若是真的想看,可以明早问问你师父。”

    “我师父修的是真阶功法?”在老道人的暗示下,郑无爽马上抓到了重点。

    “当然。”老道人点了点头,有些羡慕地说道。“你师父全灵根资质,能在区区百年之内踏入洞虚境,想来必是从那功法之中有所得。你若是能得他一二传承,足够你受用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