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老陈不老 » 老陈不老(四十二)

老陈不老(四十二)

    四十二

    老陈嘴巴说那些人是一派胡言,撒谎精,心里却有触动。俗话说,无风不起浪。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教育的江湖也很深啊!难怪自己屡屡碰壁呢?

    两年的进修学习,让老陈开阔了眼界。毕业后,老陈仍回胜利小学任教。李校长看到老陈回来,格外客气,他觉得老陈镀了金,有了学问,和他这个土包子不一样了。那个女教导主任调到中心小学,芮干事就把这个职位给了老陈。

    李校长干了两年多校长,搞得焦头烂额,学校实绩急剧下滑,已经是乡里垫底了,多次受到芮干事在校长会上批评。有一次,芮校长撂下狠话,要不是看在他姐夫的面子上,把他的校长撸掉。李校长的姐夫已经是乡长了,芮干事也只是吓唬吓唬李校长,哪敢动真格的呢?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实绩搞不上来,李校长自己也觉得脸上无光。现在和老陈搭班子,李校长希望精诚合作,把学校教学质量搞上去。

    李校长请老陈到家里吃饭,谦逊地向老陈讨教,希望提出宝贵意见。老陈住校,一回来,就有老师和他交流,对近两年学校的教学管理颇有微词。老陈大致了解了学校的基本情况。既然李校长叫老陈提建议,老陈也就不客气了。

    最糟糕的就是学前班,上课不正常,放野马的多。其弊端是学生养成了坏习惯,习惯一旦养成就很难改变。那些在学前班跑散了心的学生上一年级,怎么能收得住心呢?一上课,老师就把学生要么放在操场跑,要么放在学校山墙边晒太阳,要是家长知道了,就不得了。新学期必须按照课程表上课,特别要安排懂得音体美的老师上课。

    其次是学前班放野马,一年级生源质量自然就不敢恭维了。即使把头十个差生不报学籍,参加考试,成绩也好不到哪里去。到了二年级,这些适龄学生必须报学籍了,十来个差生,及格分数都考不到,班级均分就可想而知了。以后恶性循环,一个学校的实绩不垫底才怪。首先要从根部治理,从源头抓起。然后每个班级得想办法把差生留级。两到三年就能彻底扭转局面。

    再次管理要人性化,不能一刀切。学校民师多,既要教书,又要种田,还要自学,参加转正考试。这三件事哪个不重要?教书是天职,必须不折不扣完成任务;民以食为天,民师一大家子,单靠少得可怜的工资怎么维持生活?教书种田之外,还要勤奋刻苦复习功课,参加一年一度的转正考试,转正才是铁饭碗,谁不希冀呢?因此考勤要有弹性,才能激起教师的工作热情。教师都是有素质的,有哪个教师无故迟到呢?学校就是一家人,一家人攥成一个拳头,众志成城,还怕教学工作做不好吗?我还要说两点,民师的课程适当轻一些,礼拜天,我们请初中教师给他们上数学课。自己闷在家里干怎么行?

    对于评先评优我们一定要公平公正公开,不能暗箱操作。大家公平竞争,就没有意见。我说你别生气,去年按照实绩评优应该是宛老师,学校初评就是他,可结果证书下来却是不上班的教导主任。去年宛老师要是考试成绩加上工龄和评优的奖励分,就直接转正了。你看你干的好事,把人情送给教导主任,宛老师错过了一次大好机会。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你对人家的打击是多大呀!

    要精心组织公开教学。校外的,按照对口去听课,学习人家先进的教学教法,平时上课借鉴人家的经验;校内的,每人都要上一堂公开课。不能流于形式,要认真听,认真地评,有不足的地方要提出来,共同帮助上课者改进。我以前上公开课,效果不好,还闹过笑话,但记住了教训,逐步改正。如果大家都怕得罪人,上的不成功的课都说好,那就害了人家。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句话特别适合我们。

    我们还要鼓励教师写论文,总结教学经验。我们不但要有实践经验,还要理论知识,用理论指导实践,就少走弯路,从而提高我们的教学素养。有人觉得论文是专家写的,与我们普通教师无关,那就大错特错了。教师在第一线,写出的论文最有价值。

    老陈呡了一口茶,不好意思地说:“李校长,我这啰嗦了,就当我没说哈。”

    “老陈,说得好!句句在点子上。”

    “我是班门弄斧了,你是校长,懂得比我多。我东拉西扯,确实失礼了。”

    “别介,喝了两年墨水,你倒谦虚了。这可不是你性格呀!”

    “我说的都是书本上的知识,能不能经得住考验,还是问号呢!”

    “说得在理,确实在理。我瞎干,让教师怨声载道。惭愧呀!”

    “也不能说你不对,哪个没有人情呢?既然已经做了,杀你头,也挽回不了。”

    “我确实对不起宛老师,在这件事上,当时昏头了。终身遗憾呀!”

    “开学在即,我们还是要早早召开会议,听取老师们的建议。”

    你一言我一语,两人心里都敞亮了。这时,饭菜都做好了,李校长拿了一瓶好酒,给老陈满满地斟了一杯,再给自己也倒得满满的。老陈知道这瓶好酒肯定是李校长姐夫给的,起码有三四十元,是老陈半个月工资。老陈嘴巴凑近酒杯就了一口,怕酒溢出酒杯。两人一碰杯,咕噜,咕噜,一饮而尽。啧啧,啧啧,好酒,好酒呀!

    酒香在屋子里弥漫,向屋外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