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造物赐福 » 第三十九章

第三十九章

    晴川镇有十七所小学、一所中学。

    这十七所小学,他只见过五所:一小,二小,三小,晴川镇中心学校,四小。

    一小在老街,地理位置稍显偏僻,200米外有池塘、农田,学校附近树林、空地、墓碑、废弃房屋随处可见。废弃房屋只余下木门和一小段墙壁,院中长出构树、蔷薇,开花后常有人去采。

    二小在新街,出门左转就是晴川镇最繁华的地段,街道上遍布商店、餐馆、奶茶店。

    三小邻近购物广场,它和二小在同一条街道。街道两侧有十几条巷子和道路,二小在巷子里,三小在路边。

    晴川镇中心学校和卫生院离得很近,他去看病时见到过。

    四小最为特殊。某天,他沿着一条新修的路往前走,在视线的尽头、浓绿之中,一栋砖红和天蓝配色的建筑物格外显眼,他觉得这房子和教学楼真像,便继续前进,得见它真容,果然是学校。

    ………………………………

    易正光和徐白树在一小。

    曾经,一小有三个门。

    前门,后门,以及两个锁不上的门,各算半个。

    两个锁不上的门分别是墙的缺口、小卖部。

    墙的缺口自不必提,弯腰躬身便可过。

    小卖部里有道门通往学校菜园,进了菜园再走过一道粗糙的圆拱形门结构,就可见到同学和老师了。

    前门是一扇放置在墙里的薄铁门,门上有一个方形的小窗口,面向更偏僻的有废弃房屋的那条路。

    后门是大铁门,门前是一段水泥路,道路两边巨木林立,绿树成荫。

    上课期间所有门都是关上的,只有到放学时才会打开。

    夏季,有一部分学生在家午休,当他们上学时,门会再次打开。

    炎夏酷暑,火伞高张,遮天蔽日的浓绿在地上留下阴凉的影子,让大家能够安逸地站在铁门边、站在路边,等候门开。

    水泥路两侧是凹下去的空地,深约五六米的大坑里长满灌木和青草,被当作垃圾堆。

    两侧更远一些的地方有个小水塘,曾经有同学在那里捉虾。

    水泥路的尽头是公路,路边两层、三层的水泥房子随处可见。

    白同学的老家就在其中。

    她家乍一看、像别墅,仔细看,确实是别墅。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易正光对别墅的定义和衡量标准无非就这几项:大理石柱,贴着瓷砖的墙壁,用栅栏围成的院子,宽大的铁门,至少三层楼的高度。

    这些条件,她家都符合,并且她家还有阁楼、小花园、屋前屋后两个院子。

    然而,富丽堂皇的外表之下是几乎没有装修的第三层楼,以及只装修了一半的二楼。

    从那以后,他知道了看房子不能只看表面,还要看内在。

    徐白树用钥匙开门,领他进屋。

    易正光跟白同学的爷爷奶奶打了招呼,两人直奔后院。

    她在花园旁边的水泥空地上找到两把铁锹,将其中一把丢给光同学,“拿好,我们走。”

    随后,他们一起到“大门”。

    大门已经不在,取而代之的是三米多高的砖墙。

    路边的树也不在了,被烈日暴晒的路面破败废旧,原先的优点荡然无存。

    毕业四年,学校装修数次,不仅建起了高大的围墙、崭新的食堂,连门的位置都变了。

    她抬头望着高墙,眼神复杂,“故地重游,感觉如何啊?”

    “物换星移,日新月异。”

    “哦,我还以为你会伤感几秒呢。”

    “会伤感。但小朋友们有更良好的学习环境,这是好事。你把东西埋哪了?不会在大坑里吧?”

    “我才不会把东西埋垃圾堆里呢,我只是带你来看看母校,这可是我们最初相遇的地方。”

    “一个年级只有两个班。我和你从一年级就开始同班,之后也一直同班,真是奇妙的缘分。”

    “你一定没有看过隔壁班的成绩单。全校前五在同一个班,剩下的随机分班。”

    “啊……没注意过。”

    ………………………………

    “本就不值得特别关注。”徐白树指了个方向,“我们去那边挖土。”

    他往远处看了一眼,以前那里是荒废之地,现在依旧是荒废之地,无人动土,杂草丛生。

    白同学选这种地方埋东西,当真是有远见,兴许再过几十年,东西还在原地。

    两人在枯萎草丛中穿行,离目的地越来越近、越来越近,但就是到不了目的地。

    徐白树带着他打转,这里走走,那里走走。时过境迁,往事遥远,她忘记了具体位置。

    易正光把金步摇递给她,“试一下,不一定有用。”

    她用变动力运转金步摇,过往诸事的画面纷至沓来。

    临近毕业,教室里传递的同学录至少有五本,其中一本是她的。

    她从商店里买来崭新的同学录,把第一页让给光同学写,之后再去找其他好朋友,让他们挨个填写。

    她把这几页留下,单独保存。其他人写的,不过是陪衬。

    毕业后,她把陪衬装进玻璃盒子埋入土里。

    她一向心大,很多事不太往心里去,就连单独保存的那几张同学录她都忘记放哪了。

    金步摇让她想起主要部分,却无法唤醒她对次要部分的回忆。

    ………………………………

    她把铁锹往地里一砸,铁片深入地里,“没办法了,挖吧!有个词怎么说的?掘地三尺。就当锻炼身体了,开始。”

    易正光深以为然,以他的身体素质,掘地三尺,不难,反正这块地的面积是固定的,全挖一遍,总能找到。

    挖地之前,他把一个耳机分给白同学,两人一边听歌,一边干活。

    半个小时后,徐白树铲碎了玻璃盒,劳动到此结束。

    她用银钥匙拨走碎片,而后拿起同学录,抖掉上面的土。

    “终于找到了。在被时光吞噬殆尽之前,先成为我的力量。”

    逆转的风车引起变动力倒流,一页页蓝色厚纸,颜色与字迹,都变得鲜艳明丽。

    过往的记忆,也清晰可见。

    在四年前的某个夏天傍晚,刚下过雨,风大,凉爽,她独自走到这里,拿着一把大铁铲,挖了个“大坑”,把盒子放下。

    风车颜色改变了。

    从紫黑色变为深蓝色,随即又恢复原状。

    易正光目瞪口呆:变动力竟然还能这么用?这么用的好处是什么?

    徐白树看出了他的疑惑,但她不急于解答。

    “走吧,地挖完了,该回家了,我还有东西要送你。你要看同学录吗?”

    他确实很想看看小学同学在纪念册上写了什么。

    “好。”

    于是,徐白树拿着两把铁锹,易正光边走边看蓝色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