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大明天下梅花艳艳开 » 第21章 西北局势乱纷纷

第21章 西北局势乱纷纷

    霓影暗地看了伙计一眼,心中恍然醒悟,心道只怕这酒楼是朝廷锦衣卫或东厂的暗桩了,刚才那三人应是锦衣卫,或是东厂的蕃子。

    他笑道:“我虽是读书人,但祖上却是世代为商,奉父亲之命年前到北边收一批货,无奈遇上几场大雪,困于此处,哎,我也是祸不单行,在经陇西渭水边的时候遇上一伙强盗,几个护卫随从因保护我,身死于荒山之中。”

    伙计脸带同情之色,几许悲怯,“哎,小相公一读书人,真是不容易,不过也是,去年秋,陕西之地千里内遭遇蝗灾,百姓的日子更加不好过了,所以盗匪日益猖獗,您可要时时注意啊。”

    “无妨,眼看雪要融了,我明日便动身去北边寻找亲戚。”

    “啊,小相公,您还不知道吧?北边更是荒僻贫瘠,不但有盗匪,听说还有鞑子的暗探,您要多加小心啊。”

    霓影微笑道:“你看我这一身打扮落魄失魂,别人哪会多看我一眼,再说我一个读书人有什么好抢的。”

    伙计哈笑几声,而后问道:“小相公,您还没有点东西呢。”

    “你店中有什么好吃的,尽管上来就是,今日不是元旦吗,再来一壶上等的好酒。”

    伙计笑着哈腰,“是的,是的,眼下正过年呢。”

    他转身之时,对偏角那三人暗地摇了摇头,随后疾步去往后堂。

    霓影自然猜出这伙计的试探,轻笑着,故意环顾一周,那五四桌商人只顾交谈,根本没有注意到这边。

    不过那几个乔装普通人的锦衣卫,有意无意地往他这边观望着。

    第二日,虽是雪霁天晴,可却是冬寒刺骨,呵气成冰。

    霓影迎着寒风北上,不一日到了洮水边一个叫乾长镇的地方,此镇极大,东北一角有几个大的院落,像是有钱人家。

    他来到一大院前,敲门后出来一位老者,须发苍然,但那两目中精神矍铄。

    老者见到他,脸色霎时一变,退到院中慌忙行礼:“属下程雄参见少庄主。”

    “先进去吧。”

    “是,少庄主。”

    老者关院门时伸头盼顾左右,见街道上无半个身影,便快速关好院门。

    而霓影打量眼前院落,有亭有塘,有楼有阁,曲曲折折,极其幽致。

    老者名叫程雄,现化身为此院的一名管家,急步走到霓影跟前,“少庄主,请随属下来,狄堂主一直在盼着您呢。”

    “哦,狄元山算到我会来吗?”

    程雄笑道:“是的,再者,三老年前传信过来,说您去凉州卫必经此镇。”

    过了一道院门,老者疾步进了内院,等霓影来到,一个三四十年纪,相貌魁梧的大汉,领二十多人跪了一地,齐声道:“属下狄元山,率本镇二十七名弟子拜见少庄主。”

    “都起来吧。”

    “是,少庄主。”

    狄元山起身走到霓影跟前,躬身说道:“终于把少庄主给盼来了,这些日子我派数十名弟子南下等候,却未接到您,请少庄主责罚。”

    霓影拍了拍他肩膀,笑道:“不要听三老的了,我又不是小孩子,就他们喜欢小题大作,再说我是有意避开你们,好了,让他们都下去吧。”

    狄元山对一众下属挥了挥手,似是想到什么,随即喊道:“双依,丁蓝,你们留下。”

    “是,堂主。”两个身穿红色袄甲俊俏少女,一个双十年纪,一个二八年华,两女转过身来,一脸喜色道。

    霓影皱了皱眉头,本要去说,一想还是算了,要不这狄堂主又要把三老搬出来说事了。

    这时狄元山转身说道:“少庄主,里面请。”

    霓影点了点头,边走边问道:“听闻自从前年发生南华堡一事,这陕西全境,朝廷盘查甚严?”

    “是的,少庄主,南华堡事发后,锦衣卫加大对各场所的盘查、侦缉,只要发现任何可疑之人,便缉拿、抓捕,哎,也怪属下当时大意,被北边鞑子的密探陷害,泄露了临洮府的秘密点,我不得已,才搬到这个小镇上。”

    霓影说道:“没事,我先前落脚于临洮府一家酒楼,便发现那是朝廷设下的暗桩点,不知是锦衣卫还是东厂,而且我还发现正值年关之时,竟然还有外地的官差到了这边,听他们言谈,像是从京城里来的,不过十分谨慎。”

    狄元山想了想说道:“想必是有军情要事,他们赶到这边时大雪封路,给耽误了。”

    两人说话之时来到大厅,狄元山给了一个请的手势,霓影在主位上坐下。

    这时一侍女端上热茶,那个叫双依的女子连忙接过,递到少庄主跟前。

    霓影接过茶杯,抬头一看,眼前少女与双含极其相像,只是年纪要小了一些。

    他有些好奇,便问道:“难道你是成都府中那双含的姐妹吗?”

    双依眼中闪过一丝凄婉之色,一时间又是抬头含笑,“禀少庄主,是的,那是我姐姐。”

    霓影去看狄元山,狄元山解释道:“双依本是与她姐姐在一起,只是前年她硬要来到西北,属下问她,她也不说其中的理由。”

    双依连忙去看少庄主,自是怕被责怪了,见少庄主眼望自己,慌忙低下头来。

    霓影没有多问,示意双依站到一边,而后问道:“狄堂主,凉州卫那边形势如何,最近几个月有没有发现北虏和吐蕃的人?”

    “禀少庄主,去年七月到十月间,在凉州卫西边百里内,有不少人乔装进山,像是在寻找什么,其中便有北虏和吐蕃人,也不知怎么的,我派出的几波人马被对方发现,还死伤不少弟子。”

    霓影押了一口茶,问道:“对方知晓了我们的身份吗?”

    狄元山答道:“没有,不过此事引起了锦衣卫,还有东厂的注意,特别是凉州城内随军太监,此人名叫屠浩,他下令陕西境内所有蕃子日夜侦查,不放过任何可疑之人。

    “那鞑子密探也是好本事,竟然查出我们在临洮府的秘密点,故意透露给东厂,不得已,我只好让众人分散潜伏起来。”

    霓影似是明白了,让双依接过茶杯后说道:“看来鞑子早有预谋,所以利用东厂,清除陕西全境内对他们不利的人。”

    这时程雄走过来加了一些炭,正要离去,不想被叫住了。

    霓影看着这位满脸沧桑的老人,问道:“程伯,你在此有多少年了?”

    程雄连忙躬身道:“少庄主莫要如此称呼,属下不敢。”

    霓影站起身来走到跟前,对他说道:“前些年,听三老说起,在此有一个叫程雄的老人,十四岁便一直潜伏在西北,如今算起来,快五十年了吧?”

    程雄答道:“禀少庄主,到明年便是整整五十年。”

    霓影轻轻点了点头,“要不你回山庄吧,去湖广也行。”

    程雄急忙说道:“不,少庄主,我虽年老,但能走能吃,对付三五个鞑子高手还是没有问题,再说我全家都在这里。”

    “那你家人呢?”

    程雄没有回答,那转头之时可见泪眶满盈,站在那里沉默不言。

    狄元山走过来小声说道:“少庄主,在大前年的时候,程老全家不幸遭一伙蒙面人袭击,当时他外出有事,哎。”

    霓影听后不禁怒从心起,问道:“事后如何?”

    狄元山答道:“是西域的高手,不过此事背后与临洮府的一位同知有关,此人暗地走私军用物资,被程老发现,坏了这同知几次‘好事’之后,北虏那边派高手,联合西域杀手前来,查出是程老,所以就,就……”

    霓影缓缓点头,官员和守城将领贩卖军用物资,这在大明边陲重镇,各卫所早已不是什么稀罕事了。

    他拍了拍程雄的肩膀,轻声安慰:“程老,辛苦了,你先下去吧。”

    “是,少庄主。”

    等人走后,狄元山又说道:“此事正是发生在我与李兄交接之时,可惜李兄还未去往云南,在路途中遇害,哎。

    “后来我暗地收集临洮府那同知的罪证,偷偷送到凉州卫,监军屠公公便星夜带人赶到临洮府,把这个同知给凌迟处死了。”

    霓影听后大感意外,“哦,这样说起来,这位屠公公倒不一般,竟然做出如此大义之举。”

    狄元山说道:“是啊,这位屠公公虽为东厂太监,但有一番报国之心,忠君不二,而且此人的武功不弱,在程老之上,虽然平日里行事有些霸道,但并不是胡作非为。

    “而且对行军打仗之事,他自知不懂,所以并不过多插手,只是一心清除陕西境内的可疑人物,特别是鞑子和吐蕃的暗桩密探,还有奸商和卖国者,他都是从不手软。”

    霓影边听边走到主位坐下,看了狄堂主一眼,沉思几秒后说道:“你即刻下令全境内,所有弟子不允许带妻儿老小,除非他们有自保之力,方可留下。”

    狄元山说道:“属下早已清查了,下面三百八十五人,一众家小,只要没有自保之力,已全部送往湖广、河北和山东几地。”

    “很好,对了,你们的身份?”

    “外人并不知我们真正的身份,只知陕西境内有一个云星宗。”

    霓影听了很是满意,翘腿闭目,脑海中思索着。

    过了一会儿,他对狄堂主说道:“按你所说,再根据我在四川遇到的胡僧,只怕吐蕃和鞑子在图谋大事,而且故意在川蜀做些小动作,我来时在路上遇到不少锦衣卫和东厂的人南下。”

    “少庄主,您的意思是,对方是故意调开陕西境内的锦衣卫和东厂蕃子吗?”

    霓影说道:“不错,对方布局缜密,我在想,他们先利用陕西境内的官吏,故意抛出一些可疑之人,让那位屠公公警觉,清除这片区域内对他们不利之人。

    “此地为西北重镇,那位屠公公自然不敢大意,必然会对全境内的三教九流侦查、抓捕。

    “而南边又有胡僧领一众吐蕃高手,故意扰出极大的动静,一边扰乱武林,一边惊动官府,想来这一切就是为了配合西北这边的大事。”

    狄元山想了一想,随后说道:“只怕是了,少庄主,西北多处卫所的粮草大半来自云贵川,得到消息,这几个月内,路途中时有抢掠粮草的事情发生,所以这位屠公公不敢大意,分几批派出东厂和锦衣卫,剿灭那些被外族利用的武林败类。”

    说到这里,他似是有些犹豫,霓影问道:“什么事?”

    狄元山说道:“前年腊月南华堡一事,让这位屠公公很是头痛,可南华堡骆家,事系重大不说,极其隐讳,而且那些京城来的锦衣卫,应是奉了某位大人物的密令。

    “屠公公虽然在此监军多年,但京城之事肯定早有耳闻,可京城来的锦衣卫做事太过了,所以双方多次发生冲突,让屠公公十分头痛。”

    霓影不免一愣,问道:“这又怎么说?”

    狄元山答道:“骆家之事幕后之主虽是锦衣卫,可那背后之人份量极重,说不定还是奉了密旨。不过骆家之事,出面的大部分是武林黑道中人,其中不泛有朝廷的通缉要犯,听闻这些人里面,当年还与屠公公下面的人有过节,所以就……”

    霓影点了点头,轻叹一声,而后说道:“看来锦衣卫和东厂之中也是派系林立,加上这位屠公公不拘一格,惹了厂内的其他人,朝中应是有人想趁机对付他。”

    他说到这里,一下子似是猜到什么:“或许还不止,说不定朝中有人被鞑子拉下水,这些人还是庙堂重臣。”

    “是的,不过这位屠公公在西北经营十多年,对朝廷忠心耿耿,听京城那边传来消息,说皇上倒是对他极其信赖,几次弹劾他的奏章皆是留中不发。”

    霓影没有说话,只是摸着额头,微闭双目,手指轻敲膝盖。

    狄元山使了一个眼色,那叫丁蓝的少女走到身后,轻按少庄主的肩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