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反明 » 第二十二章 壮如牛的姑娘

第二十二章 壮如牛的姑娘

    陈大丫是这群被爹娘或者爷奶不要的孩子中最大的一个,十二岁的大姑娘了,看着却像是八九岁,瘦的仿佛骨架上披着一层皮,眼里没有任何光彩。

    仿佛一具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

    两手像是一对鸡爪,粗糙的不像人的手。

    连名字都没有,大家都叫他陈大丫。

    能把姑娘养成这样,毫无疑问,她的家是有问题的。

    十二岁的姑娘,少有没定亲的。

    定了亲的姑娘,不会被送到这里来,曹征也不收的。

    不用曹征打听,刘武就告诉他,这姑娘妈早就死了,爹是个混球,好吃懒做,没好人家愿意跟他结亲,于是她爹就将她送给了曹征,要了十二斗粮。

    这姑娘大概觉的生活没了希望,就彻底摆烂。

    让干啥就干啥,任劳任怨如同木偶。

    第二大的也是丫头,叫杨秀英,今年十一岁。

    这年代能有个正经名字,已经算相当不错了。

    据说这个名字是韩夫子给取的。

    杨秀英和陈大丫不一样,这妹子大大咧咧的,性格像个男娃,之所以被家人抛弃,是因其貌异常,长的丑不说,关键还壮的像头牛犊子。

    十一岁的丫头,身高竟然超过了一米六。

    既使放在几百年后,也算是出类拔萃了。

    更不要说这个年代。

    整个龟岛,同龄人里不论男女,就找不到一个比她壮的。

    力气不太壮的成年汉子,都不愿意跟她角力。

    怕丢人啊!

    一个女孩子长这样,也不知该说是悲哀还是不幸。

    家人愁她嫁不出去,怕闺女老在家,就将她送给了曹征。

    杨秀英到是挺乐观,也不记恨父母,到了新的环境依旧大大咧咧。

    这样其实挺好。

    杨秀英想练武,曹征就给她送了一把刀。

    然后这姑娘就天天早起跟着她跑步,还一起练刀。

    曹征觉的不能这样放养,他统计了一下,六岁以上的有三十几个,这个岁数,是教育的最好阶段,一个人能否成才,后天教育是至关重要的。

    养了这么多人,可不能白浪费粮食。

    总得培养一下,能出几个人才就算是赚到了。

    于是曹征又去找韩夫子,请老头多教点学生。

    “不教!”

    韩夫子一口回绝了:“老夫精力不济,你就别给我找麻烦了。”

    “真的不教?”

    “不教。”

    “那我从外面请他教书先生。”

    “去吧!”

    曹征就去找了,是真的找了。

    乱世人不如狗,活不下去的读书人多了去了。

    读了书未必一定能考上功名,而考上了功名也未必一定就能当官,读了一辈子书,却连个秀才都考不上的读书人更是大有人在,日子过不下去的并不算难找。

    只要不是屈身事贼,找个教书先生其实不难。

    龟岛上的百姓只是逃民,不是反贼。

    刘武办事还算可以,很快就找来了一个教书先生。

    先生姓冯,名茂才,衣服打着补丁,一看就是寒门学子,有秀才功名,考了一次乡试落榜,家里挺困难,只能一边打工养家,一边继续苦读打算再考。

    月银十两,粮一石。

    这就是给冯秀考生开的工资。

    三十岁的秀才,年龄不算大,但也不算年轻。

    冯秀才第一次踏上龟岛,就被龟岛热火朝天的基础场面惊到,海外岛屿多有逃民,这个算不上新鲜事,但逃民能办学本就是一件稀罕事,处处透着古怪,更不要说这些逃民竟然在修建码头,岸边还停着一条大船,一看就是战船。

    这是想干什么,难道打算占岛为王,在海上称王吗?

    冯秀才有点犯嘀咕,想打退堂鼓了。

    再等见到曹征,就更是费解。

    这龟岛上没人了吗,主事的怎么还是个毛头小子。

    古怪。

    实在古怪。

    曹征见过了人,就让刘武安排冯秀才先住下。

    给了一间单人宿舍,吃住都包了,就和那些被家长送给曹征的弃男弃女们一起吃,正好培养师生感情,不想吃大怪饭自己做也行,柴米油盐锅灶什么的全给配齐。

    冯秀才一个人来的,又没带家属。

    做什么饭,自然是吃大锅饭。

    君子远疱厨嘛,这年头会做饭的男人可不多。

    特别是读书人,会被耻笑的。

    上岛的第一天,冯秀才没有感受到多少海外逃民的朝不保夕,尽管几乎所有人都是面有菜色,但精气神却很好,脸上的愁苦不多,反而有一种说不出来的东西。

    这有点不正常。

    即使是晋江的百姓,也大多面带愁苦。

    似乎永远都不曾高兴过。

    岛上的这些逃民似乎过的挺不错。

    生活被安排的很好,虽然没有安排专人照顾,但吃住都方便,冯秀才还算是满意,最要紧的是岛上的逃民对读书人更是敬重,这就让冯秀才更加满意了。

    可等吃晚饭时,竟然遇到了问题。

    冯秀才端着一碗白米饭,看看面前的几个菜,再瞅瞅那些排队打饭的女娃和男娃,就忍不住说了一嘴:“竟不知岛上原来如此富裕,孩子也能吃上白米饭了。”

    给他端饭的妇人乐呵呵:“冯郎君有所不知,岛上以前日子过的也很难,自从曹郎君来了后,咱们日子才好过了些,农具不缺了,出门有衣穿,现在还有白米饭吃,不过可不是谁家都能吃上白米饭,只有曹郎君这里才能顿顿吃上白花花的大米饭。”

    冯秀才不解问:“这是为何?”

    妇人说道:“岛上地少,种的稻子少,大多都是红薯和土豆,哪能顿顿吃白米饭,只有曹郎君这不缺粮食,不然修码头盖房子的那些家伙为啥宁愿在曹郎君这干活,也不想干自家的活。在曹郎君这里干活顿顿能吃上白米饭,回家了哪有白米饭吃。”

    “这……”

    冯秀才讶然道:“这岂非是为富不仁?”

    “别胡说。”

    妇人顿时就没了好声气:“曹郎君那么好的人,咋能叫为富不仁呢,曹郎君给咱们制作农具,给咱们织布,让家家都有新衣裳穿,还要把火炮换来的活猪和大牲口分给大家,以后种地可是能轻省了,曹郎君这么好的人怎么能叫为富不仁呢!”

    冯秀才大吃了一惊:“岛上还有火炮?”

    妇人说道:“那是自然,我可告诉你,曹郎君可是神仙下凡,本事可大着呢,不但会变没用的石头变成铁,还能把没用的木头变成布,还能做火炮,那火炮可老厉害了,前阵子红毛鬼杀了过来,就被曹郎君做的火炮给打退了,还抢了条红毛鬼的大船,就是左肩湾里停的那条,官府都想要曹郎君做的火炮,所以才换来了粮食大牲口和好多东西。”

    冯秀才张张嘴,一脸呆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