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起风的日子 » 第十五章 亲子时间

第十五章 亲子时间

    袁勇下班一进家门,就觉得气氛不对。

    打开门,没有人出来迎接。平时这个时候,儿子早就跑出来抱住他大腿了。媳妇刘阳子也没在客厅里,桌上居然也没摆着饭。

    他在门口喊了一句“我回来了!”竟然没人应答。

    袁勇以为家里没人呢!可仔细一听,亮仔房间里有声音。他顾不上脱外套,扔下包就跑过来推开房间的门,看见亮仔和刘阳子都背对着门。

    亮仔趴在桌子上嘟囔,刘阳子站着,整个人的后背佝偻着,一只手按在桌子上,另一只手指着画本,不耐烦地对儿子说:“你再数数,怎么是15呢?”

    得!这是又在上数学课了!

    不学习,母慈子孝。一学习,鸡飞狗跳。

    袁勇走进来拉住刘阳子,试图在她发作之前先给她的情绪降降温。亮仔迷离的眼睛看见爸爸回家,立刻像得了恩赦一般,从椅子上跳下来抱住袁勇的大腿,喊着:“爸爸,我饿了!”

    袁勇切换成谄笑模式,对刘阳子说:“媳妇儿啊,咱一会儿再教呗。儿子饿了,我也饿了,要不,咱们先吃饭?”

    刘阳子的负面情绪喷薄而出,对着袁勇说:“吃什么吃!都是你惯的,一学习就走神儿!9月份就上小学了,20以内加减法还学不明白,上学等着考不及格吧。”

    袁勇的肚子适时地“咕咕”叫了几声。抱着他大腿的儿子听到了,对妈妈抗议:“爸爸肚子在叫了。妈妈你还不给我们做饭,我去告诉奶奶!”

    童言无忌,可这句话一出,气得刘阳子立刻就扬起了巴掌。眼看就要落在儿子身上,袁勇赶紧用自己护住亮仔,嘴里一个劲儿说:“别瞎说,不许气妈妈……”

    可刘阳子能不生气吗?!

    袁勇抱起儿子就从小屋跑出来,刘阳子跟在他俩后面,吼:“你让他去告!现在就去!”

    袁勇抱着儿子无处可逃,情急之下,竟然跑出了家门。刘阳子悍妇附体,对着关上的电梯门,扯着嗓子喊:“你俩有本事就别回来!”

    跑的太急了,袁勇脚上还穿着室内的拖鞋。亮仔更惨,连鞋都没穿,一双派大星的袜子,一身睡衣。季节虽说到了春夏之交,可天色暗下来后,小风袭来,袁勇担心,儿子刚好的身体别再冻出毛病。亮仔那个支气管炎,可是说犯就犯,最怕的就是着凉。

    楼下转了一圈,亮仔穿着袜子在小区滑梯上玩了一阵子。小朋友都回家吃饭去了,儿子也喊饿。袁勇一摸兜,手机没带,钱包也没带。

    父子俩只能回家。

    在单元门口,袁勇一字一句地教亮仔回家之后要给妈妈道歉,要表态,要认真学数学。亮仔开始还点头答应,可一听见要认真学数学,亮仔就抗议,说:“我学不会!”

    袁勇就不明白了,一个学龄前的数学题,有什么学不会的?可亮仔就是说:“妈妈教的我听不懂,就是学不会。”

    袁勇感受着楼道外面吹来的冷空气,摸着干瘪下去的胃,咬着牙拍胸脯说:“只要你回家和妈妈道歉,爸爸教你数学题,保证教会你。”

    打开门进家,刘阳子一个人躺在卧室里刷手机,生闷气。卧室的门虚掩着,袁勇识趣地在门口喊:“老婆,我们回来了,你消气了吗?亮仔有话要和妈妈说哈。”

    说着,他轻轻推亮仔的后背,小声说:“赶紧去哄你妈,你想不想吃饭?”

    亮仔虽然调皮,还有点骄纵,但也继承了袁勇的嘴巴甜。他跑进屋去,三步两步爬上床,趴在刘阳子身上说:“妈妈我回来了,晚上爸爸教我学数学,我保证学会。”

    袁勇也跟进来,拿着手机,给媳妇赔着笑脸,说:“媳妇啊,要不今天咱们不做饭了,你想吃什么?我叫个外卖……”

    刘阳子翻了个白眼,一翻身下床,去厨房从冰箱里拿出两盒饺子。这是她早上送亮仔去幼儿园之后,一个一个包出来,放在冰箱里冷冻的。饺子是羊肉西葫芦馅的,就是因为前几天,袁勇说了一句,单位食堂里卖的羊肉馅饺子挺好吃,可惜只吃了一次。

    热腾腾的饺子端出锅,刘阳子还用空气炸锅给亮仔烤了鸡翅,做了番茄紫菜蛋花汤。几个盘子端上桌,袁勇和亮仔胃口大开。本来就饿了,再加上眼前的这几道菜,全是爷俩儿爱吃的,瞬间,就吃了个碗光盘净。

    袁勇抹了嘴巴,站起身来,主动去洗碗,刘阳子一把拦住他,说:“洗碗不用你,不是说教数学吗?你去吧!让亮仔睡觉前把作业做完。”

    袁勇胸有成竹,不就是二位数的加减法吗?怎么就教不会呢?亮仔把习题册翻开,等着爷俩儿的第一道题,就把袁勇给难住了。

    4个方框相加等于34。方框里要填上数字,一共4个数字。题目的要求是:填入4个连续的数字,使等式成立。

    看见这道题,袁勇一瞬间都迷惑了,比儿子还迷糊。亮仔5岁半,9月份开学上小学一年级,这道题是给这么大的孩子出的吗?

    再一看练习册,没毛病,数学思维,明确表明:7岁以下适用。亮仔眼巴巴地看着他,等着爸爸给自己讲明白。

    袁勇在草稿纸上写写画画半天,找不到方向。34除以4?第一除不开,第二,亮仔也不会除法啊?这不是越教越乱?

    袁勇拿出手机上搜索网站上找答案,翻找了半天,这网站上显示的全是广告。要么给你往付费线上课上引,要么给你推教育机构。气得袁勇把手机扔在了床上。

    吃饱喝足的亮仔精神头也足了。看见爸爸这样,他冲着客厅里已经做完家务,正在追剧的刘阳子大喊:“妈妈!这道题爸爸不会!”

    刘阳子耳朵里塞着耳机,听不见。

    袁勇被这道题整的头晕脑胀,也跟着亮仔喊:“老婆!我搞不定!”

    亮仔的屁股像是长了草,本来就坐不住,听见爸爸也喊,他就飞快地跳下椅子,跑过来摇晃刘阳子。无奈,刘阳子只好摘下耳机,看着沮丧的袁勇,说:“不是说你保证给教会吗?”

    袁勇坐在刘阳子旁边的沙发上,发着牢骚说:“非要学这么难的题吗?等亮仔上了一年级,老师不就教了吗?”

    刘阳子来了精神,教育袁勇,说:“你以为上学以后老师什么都教?就亮仔要上的这个学校,是全区出了名的卷王。我早就打听过了,上小学之前,拼音、20以内加减法、26个字母全部学会,这只是及格线。

    咱们2号楼的妮妮,比亮仔大一岁,去年上学。人家班里,全班36个孩子,二十七八个都学过英语和数学思维,什么音标、字母、20以内加减法,老师根本都懒得教,这班里一多半孩子都会了。开学人家就上大招,课本翻翻就过去了,数学课全是提高题。

    就你儿子这个水平,现在使劲往前赶,进了班都得垫底。这种题你还嫌难?”

    袁勇对于刘阳子的育儿焦虑一直有不同意见,他不明白,亮仔只不过要上小学一年级,媳妇为啥就焦虑成这个样子。这以后要是中考、高考,刘阳子还不得紧张到坐卧不宁?

    但是,袁勇也知道,焦虑的不只是刘阳子。他身边的同事、同学,但凡有孩子的,家里就只有这一个话题。

    袁勇的哥们开玩笑地说过,家里有个上学的娃,老爷们连出轨的心都没了。下了班就得陪孩子做作业,自己不先学一遍,真不会。辅导孩子功课,真比自己当年亲自上学的时候累多了。

    本来,亮仔的这些事,从衣食住行到德智体美,全是刘阳子在负责。今天自己这不是倒霉吗,撞到枪口上,给自己找了个麻烦。

    刘阳子早就就知道,袁勇根本辅导不了亮仔。

    刘阳子也知道,无论是袁勇,还是袁勇的父母,其实心里都不了解刘阳子每天的“工作量”。

    他们以为,刘阳子这个全职太太,每天做好早饭,把孩子送到幼儿园之后,就可以享受一整天的清闲。最大的工作量,就是下午买菜、接娃、回家后做晚饭、搞清洁。

    没人知道,刘阳子一天到底要经历什么。

    有时候,她甚至想,自己身上应该挂一个摄像头,把自己一天做的事情都拍摄下来,让那些一天到晚说全职太太就是在家享清福的人闭嘴!

    因为她不工作,所以家里的一切服务都不能通过付费购买的方式获得。她不能请小时工帮忙做清洁,她更不能请阿姨帮忙做饭。她要准时准点地为这个家庭提供早晚餐,休息日还要提供一天三顿饭。

    她要接送孩子,陪孩子上辅导班,要带着孩子做功课。现在的课程,不仅袁勇头疼,刘阳子更头疼。她从小就不喜欢数学,高考分数里,数学分最低。要不是从小画画,得过国家级奖项、靠艺术特长加分,刘阳子根本考不上她心仪的大学。

    亮仔八成是遗传了她这个当母亲的基因。其他课程都还好,背字母、背单词,教几遍能学会,就是这个数学题,怎么教都不会。

    亮仔白天上幼儿园,做完所有家务的刘阳子就要在家里把儿子的数学课自己学一遍,把孩子要做的题目自己先搞懂。那个刻苦劲头啊,比当年自己学习数学时可是下功夫多了。

    看着袁勇一副摆烂的样子,刘阳子的气就不打一处来。她对袁勇说:“去去去!到一边去!”她喊亮仔:“儿子,把妈妈给你的小火柴棍拿过来。”

    亮仔光着脚,飞快地跑回屋里拿出一把塑料棍,递给刘阳子。

    刘阳子强压着火气,重拾耐心,对亮仔说:“妈妈再教你一遍,你和爸爸都要认真看啊。”说着,她看着袁勇,嘴上要求亮仔:“咱们先看这道题,有个什么数字啊?”

    袁勇和亮仔同时说:“34!”

    刘阳子瞥了一眼老公,袁勇赔笑,带着点小谄媚。

    刘阳子教儿子,说:“现在你数出34根小棍,把它们在桌子上摆成一排。”

    亮仔乖乖照做。

    桌子上,34根红红绿绿的小棍排成了一队。

    刘阳子又教亮仔:“你现把这一排小棍分成两排,两排要一样。想想,怎么做?”

    亮仔被妈妈指引着,隔一根取一根,很快把34根小棍分成了两排。刘阳子教他数,分成两排之后的小棍,各有多少根。这个亮仔秒懂,喊出了“17”。袁勇倒是没跟着喊,可嘴上也跟着小声说出了这个数字。

    刘阳子把一排17个小棍往前推了推,又让亮仔把17跟小棍在分成两排。这回分不均了,刘阳子指着题目说:“4个小方框里的数字是连续的,连续是不是相差1呢?”

    亮仔点点头。

    刘阳子又启发他,说:“你现在分成两排的数字都是多少啊?”

    亮仔数了数,说:“8和9。”

    刘阳子说:“对!他们两个就是连续数字。咱们可以先填上他们。这是不是‘大手牵小手’的题目?”

    亮仔恍然大悟,说:“我知道了,大手牵小手,要把数字填中间。”说着,亮仔就在中间的方框里填上了“8”和“9”。

    刘阳子接着启发他,说:“那就把小手和大手都填上,咱们试试看。”

    袁勇像听天书一样,一头雾水,看着儿子在第一个方框里填上了“7”,在最后一个方框里填上了“10”。

    刘阳子对亮仔说:“现在你把它们相加,试试看。”

    没等亮仔一个一个算完,袁勇先惊呼:“媳妇儿你太厉害了!你怎么算出来的?”

    刘阳子又瞥了他一眼,脸上的表情写着“要你有什么用!”

    等亮仔算完,高兴地在地上又蹦又跳,刘阳子不忘了给儿子复盘,说:“你知道为什么下午你没有算出来?因为34分成两排,一排是17,但是因为你粗心,你数成了15。所以,你不是学不会,是不认真。”

    刘阳子本想趁热打铁,再教育儿子几句。袁勇赶紧拦住,说:“时候也不早了,媳妇啊,让亮仔赶紧洗洗睡吧,明天还要上幼儿园呢。”

    时钟指向了22点。亮仔在睡前音频故事的陪伴下渐渐键入梦乡。刘阳子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卧室。从早上6点起来给孩子做早饭,一直到现在,16个小时,终于能回卧室躺下了。这会儿,床是最亲的伴侣。

    刚刚躺好,袁勇就从被子里暗戳戳地凑过来,小声在她耳边说:“那什么媳妇儿,亮仔说话就要上小学了,按照原计划,咱们是不是也该要二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