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举世同尊 » 36. 燕山高,江湖远(16)

36. 燕山高,江湖远(16)

    苏寿逆势引布衣拳势,又顺拳势将他掷进拒马水。满以为不过是切磋技艺,点到则止。谁想布衣踏水而起,矮下腰身,向苏寿再次重来,双拳电冲,在苏寿眼中,仿佛一头叉起獠牙的梼杌,一往无前。苏寿双膝微曲,双臂架上獠牙,直身上顶要将布衣顶起。

    一用力才发觉,从自己正面冲来的梼杌,竟然是个幻像。

    《神异经》:“西南荒中出讹兽,其状如菟,人面能言,常欺人。言东而西,言恶而善。其肉美,食之言不真矣。”

    苏寿发觉中了幻术,刚要躲避,腰眼便被布衣双拳从斜刺里打中,被推着撞断了一颗人粗杉树才停下来。

    “这等幻术,高明之极。”苏寿跳开战圈,调动血气去温养腰伤,“先有梼杌,后有讹兽,东方先生的《神异经》传家耶?”

    说着,改掌为拳,双臂如鞭。他从芝罘岛散仙吕协处得了打神鞭法后,将之改成了双鞭术,从未显世,今日被腰伤疼痛激起凶性,以双臂使来,不是上古年间经世之人,也认不出跟脚。

    鞭法一出,苏寿改守为攻,气势陡变。规神律圣,执掌天法,势磅磅然莫可敌,煌煌然无处躲。

    布衣也不改攻势,只是不同于苏寿的堂皇,拳法中全是凶戾狠辣,出拳无悔,只攻不守。他双拳或刺冲,或横摆,就如同猛兽图噬,不避不架,与苏寿臂鞭对轰。

    二人对攻二十余招,还是拳风呜咽,把力道收束的极好,战圈外的众人看了,还以为两个街癞相争;二十招以后,布衣招式便渐渐吹起地皮,草甸蒲苇片片倒伏,观战的众人也渐渐退后。

    四十招开外,布衣心知再不行险逼宫,他便要无以为继,于是大开中宫,双臂如穷奇分颚,必欲断饵食而后快。

    上一招还其势欲飞的苏寿猛的矮身躲过这一招,左臂曲肘顶在布衣神府,一击而走,旋踵一鞭砸在布衣天鼎。

    前半招布衣仗着身体冲刷得当,护住了五脏,只因神府被制,头晕目眩,双目发突,后半招苏寿的尺桡切在天鼎,立时半身酥麻,软在地上。

    苏寿收势,才与薛、柳二人一起上前,他被布衣冲了一记,也要还他一记心中才舒坦,不过要是打出个三长两短便得不偿失。

    他把布衣翻个身,替他一节一节将骨骼复位,给他喂下伤药。布衣只是因为颈骨错位,浑身麻痹,骨骼复位后便醒了过来。

    “谢兄弟这拳法天威如狱,不知道是何出处?”

    “不过是尊师传授,自幼淬炼身体的长拳罢了。”

    布衣问了一句便不再追究,但显然并没完全放弃,柳应晓面色看不出喜怒,薛育却显得很兴奋。

    几个商贾听过苏寿在翰涟院的战绩,今天亲眼见识到,越发显得兴奋。只是在翰涟院这布衣还被苏寿打的几无还手之力,难保今天没有留手。苏寿倒是不在乎这些,他自己本就隐藏了所有的道术修为。

    布衣被苏寿打伤,又没试探出来历,但似乎兴致极佳,十几人一直喝到入夜才散去。

    只有三人,坐在了聚仙楼一间静室中。

    煎茶的清香盈室,三人各怀心事,并无一人开牙。

    最终还是薛育憋不住,放下茶盏,对苏寿说道:“玄侯贤弟,此番北上,可有既定的商路?”

    苏寿抿了一口,他还是不喜煎茶,浓烈,余韵却嫌不足。他摇摇头:“某一路走马观花,若非知道了这处所在,此时该单人独骑,已出二关矣。”

    薛育与柳应晓对视一眼,又开口:“果然是英雄出少年,贤弟修为通天,自然是艺高人胆大,可俗话说‘双拳难敌四手’,出了居庸、卢龙,妖地步步凶险,若非有相熟的向导,是绝入不得山的。否则,也不会有这岳秀一镇,不会有庞大的商队。”

    柳应晓接话:“善生哪里话来?玄侯贤弟功力通玄,或有所敌,也只配做贤弟试金之砖石。”他又添了茶,说,“不过,贤弟不妨将所需说上个三样、五样。我兄弟二人痴长胡须,这北妖庭也走了十数载,江淮难寻的药材、年份,在北地未见得便难寻。若是贤弟一人北上,难免那些山客欺生,尤其生僻、紧俏的山货,没有相熟的山客,在重山之中寻个数年也未必得见一半个。”

    苏寿心中一半好笑,一半嘀咕。

    想靠上个武艺高的,好理解,二人传唱的比自己父母还替自己考虑;可既然十数载都跑下来了,非得贴一个见了两面的武士?什么事如此特别?

    苏寿想了想,多半还在这个布衣东方先生身上。

    “如此说来,亢倒不如与二位兄长结伴北上。只是...”

    二人又对视一眼,柳应晓问:“贤弟有何顾虑,不妨说出来,参详一二。你我几人一见如故,无话不谈。”

    苏寿心想,是啊,问我心事,你藏着东方布衣身上的秘密,可不是无话不谈?

    “只是...哎,说来不怕二位兄长笑话。那日亢一时技痒,抢了兄长威风,那之后,从那翰涟院中接出一名狐妖。有一件事,还要着落在她身上。故此亢需先上左王庭采药练剑,再折往东,向右王庭治下去。”

    听完,薛育双眼圆睁,精光一闪,紧接着便被柳应晓蔑了回去。

    这柳应晓的确是久经商场,蔑了薛育的同时,哈哈大笑:“晋阳的善导和尚总说生灭俱缘,我兄弟三人真是缘分匪浅。贤弟有所不知,同走左右王庭的商队中,‘河东薛柳’可是最大的一支!”

    接着薛育也跟着附和起来。

    苏寿也一脸兴奋:“如此,倒是亢沾了二位兄长累年积累的便宜!一路之上,亢自然护二位兄长周全!”

    “哪里话来,有玄侯贤弟这样的高修押护,有我二人从旁相助,此一番必是马到功成,满盆满钵!”

    柳应晓举杯:“如此,以茶代酒,祝诰昊天,我兄弟三人勠力同心,一路顺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