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举世同尊 » 26. 燕山高,江湖远(6)

26. 燕山高,江湖远(6)

    苏寿出了HD,到了太恒山中一个安仁寺据点,却是一户道观。他从密道出来,四周看看,石门直通道观后院厢房,靠东的几间厢房就在山体中开凿。

    闫炳臣一出石门,便道:“合字的,还不快将寺中亲家唤来,见过君上?”开门的二人犹豫看着闫炳臣,看他又急急点头,又打量着苏寿,看到他手中的摇光剑,这才双双拜倒,行了礼才忙忙将道观众人都喊到正房。

    苏寿也被闫炳臣请到了正房中,接受众人行礼。一个老道打扮的道:“安仁寺丞高旗下,啬夫李克林拜君上万寿。”

    苏寿点点头:“都起罢。今日微服前来,不过打听消息。都坐下罢,坐地上,你等这一拜一立,我看着累。”

    这道观里共六人,闫炳臣负责山下的客栈,收集消息,观里五人有啬夫一人,是据点里的头目,书办一人,负责文书,道亭一人,负责往来传递,余下两个都是武夫,归啬夫指挥。小小一个岳秀镇,这样的据点便有十余个,如果没有冲突,互相都不清楚底细。

    苏寿问:“今岁各道押运,总量如何?”

    闫炳臣收集到的消息,都要交给书办汇总。这书办看着文弱,能看出服气的底子,也不是什么高明法诀。

    “下吏书办毛全,君上容禀。今岁前日才有第一队行商出阵,走的是飞狐陉,如今看来,仍是太恒道在岳秀一家独大,押司武士少半出于太恒道。余下外来武士二成有余,释、道二者占了余下三成。”

    闫炳臣也补充:“今岁仍都是些熟面孔。”

    苏寿不置可否,又问:“商队如何?”

    “君上。近十载,岁增温暖。只去冬寒冷,因此今春的商队比去岁少了半数有余,要十日上下,才会如前一般热闹。”

    “要找商队活计,又当如何?”

    众人面面相觑,不知道苏寿葫芦里什么药,只有闫炳臣猜到:“君上。这岳秀镇中也有伢子,居中。大的有武行,中有遽会,闲散武士大都有相熟的人伢。大商队都找武行,武行人手不够时便找伢子,只有小门户、小买卖才会碰运气自己去找伢子,或是武士。”

    “那么,此时有常走燕云,做北妖生意的商队否?”

    这下没人敢回话了。北妖这生意,是写在律条里的官卖。可苏寿也知道,仅太行各矿区的产量就与每年的捕获对不上,怎么可能没有走私?

    “你们也无需避讳。许多人劝我在此设县都被我挡下,自然有我的理由。今日之事,出你等之口,入我一人之耳。也不必记册。”

    你看看我,我瞧瞧你。闫炳臣咬咬牙,对苏寿说:“不敢隐瞒君上。每家商队,岁岁相似,求得便是个熟门熟路。只是阴贩北妖,是夷族大祸,这等买卖....这等买卖...是...是不会落在连武士也凑不齐的商队中的。”

    什么样的商队不缺武士?

    自然是世家,是士族。

    可士族又何必冒这个险?每年只需在朝堂上与他争上一争,不管他每年定额多少,自然有无数豪右争相献媚。挣惯了动嘴的钱,谁愿意刀口舔血?

    苏寿毕竟是修士世家,祖上都是一两位夫人而已,除了修行、出征之外,生孩子的机会不多,因此家中庶支并不多。苏沃与苏寿两代,都是两兄弟而已。

    因此还得面前这几位提醒他。毛全在几人之中读书最多,出身也算是有个门第,对这些事有点了解,出声道:“君上。朝堂上,都是各族主支,不论其人仕于HD,或于大兴,不过兴旺一房。别院庶支,也有仗着族姓,以身犯险的。一笔写不出两兄弟,加之获利极暴,主支族长,耆老故旧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查不到自家头上,由得余者胡闹。”

    “唔...”苏寿明白了。这种士族之中,畏宗祠家法,甚于国法,这种阴私之事,绝不会接受外来者的。“那么,往北去捕兽、精的,有么?”

    “回君上。这些倒是不少。君上拓土云中后,连晋阳李、王等,别支商队也要从太恒山走。只要商队中有熟铁囚笼的,都司捕兽为业。”

    “罢了。”苏寿也听的差不离,余下的还得去街上听。他取出两支玉摇光,对道亭说:“十日之后你再上路,持我信凭,先去崔虎头军中传一条口谕,让他拨账下主簿、长史各一人,送到裴行俨军中。再去居庸裴行俨军中,传谕:‘你将你的眼角屎擦干净,睁眼数数你军中甲胄。我不期你能条明缕析如崔将军,可若是数目都不分,便卸甲回督亢奶孩子去罢。’”

    话一说完,五个人都吭哧憋笑,只有道亭脸皱如瓜:“君上。裴将军官秩远在下吏之上,又是王亲贵胄。即便是下吏有玉摇光在手,这口谕...这口谕...下吏也无法宣之于口啊。”

    苏寿脸掉下来了:“玉摇光,冀州诸军谕令。谁敢不从?你只管原封不动告诉他,他查了信凭,兀敢犹疑,你便往HD,告诉盛道,依律而决。”

    道亭只好接下。

    与闫炳臣一同回到客栈,将闫炳臣打发了,自己遁出客栈,寻了个背静巷子出来,找了镇上楼最高的客栈住下,将最高一层,都包了下来。

    一来他自己又不差钱,能不委屈自己谁吃那个苦。再一个也是做个姿态,看看能钓上什么来。

    这“聚仙楼”一十四层的高楼那是大大的逾制的,楼堂铺金垫银好不铺张。即便如此,掌柜也少见把整锭赤金扔在桌上玎珰乱响的冤大头。心想大概是哪道的徒弟出来体验生活来了,脸上自然是满堆欢笑,大牙龈子跟老虎打哈欠似的。亲自将苏寿请上楼,挑了间大的做正房,安顿了苏寿,紧接着各色果子、香炭、侍女,贴身的姑娘便都给流水价配了个齐整。

    苏寿也就入乡随俗,这贴身的姑娘也算有两分颜色,锤个腿是不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