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登神十二阶 » 31.卸甲将

31.卸甲将

    练武场。

    大汉赤裸上身,肌肉虬结,持精铁长枪呈四夷宾服势,呼吸平稳,吐气如白龙,蓄势而动,院旁秋风横扫,枯黄的树叶落地,精芒爆闪,口中大喝一声,由静转动,长枪贯穿而出,枪式再变,中评,力贯,磨旗。

    急缓相交,阳刚霸道,破阵之法,有死无生。

    飞沙走石,男子收力站定,周遭雾气升腾,场外一人等候多时。

    “将军,有人来报。”

    接过密信,寥寥粗看几眼,眼角跳动,长枪一抖,拍击在单膝跪地之人胸前,骨裂声清脆,此人倒飞而出,将练武场的墙壁砸出一个大洞,张嘴吐出一口鲜血,擦干净之后,低眉走至秋蛮子跟前,依旧恭敬地跪地。

    东郊城外暗杀杜闲,现场有厮杀的痕迹,但派出去的人全部消失无踪。

    “你别告诉我四个会蛮族秘术的武者对付不了一个文弱书生,若是如此,我手下所谓的精锐全是些不中用的酒囊饭袋,真是废物。”

    下属不敢吭声,这件事由他负责,现在多解释一句都是火烧浇油,他还不想丢掉性命。

    “派人再查,把他背后的人揪出来,一个文弱书生,哪里来得这么大本事。”

    “诺。”

    此事虽然有些蹊跷,但并不是秋蛮子发火的真正原因,雪娘虽好,可他几时缺过女人,家中美妾良多,想要攀权附势的女人更是数不胜数,何必为了一个风尘女子大费周章。

    皇帝来诏宣他今日入宫面圣,他虽以个性耿直著称可终究不是愚笨之人,皇帝老儿命其回京已数月有余,随后就不闻不问,定有所图,这数月以来巨石悬于顶,今日恐怕就是落地之时。

    蛛丝马迹,草灰蛇线,有迹可循却又百思不得其解。

    秋蛮子收敛心思穿好常服走出练武场,来到一处书房中,推门而入,卷宗遍地,甚至难以找到一处下脚的地方,书房正中间有匠人精心打造的一幅景朝北境版图的缩略沙盘。

    一披发男子衣衫不整,骨瘦如柴,手指黢黑,蹲在沙盘边缘,拿着笔杆尾在自己脑袋边上转圈,面露沉思,直接忽略了进来的人。

    秋蛮子站在少卿身边突然出声,少有的耐心:“少卿,皇帝招我今日入皇宫,我该不该去?”

    披发男子吓了一跳,出声埋怨,声音嘶哑难听:“你走路怎么没有声音。”

    “......”

    秋蛮子早习以为常,耐心的重复一遍问题。

    少卿站起身,扒开地上堆积如上的手记,左翻右找,终于在桌角位置找到了找到失踪已久的茶壶,他端起茶壶顿顿顿干了一大口,喝得太猛,弯腰咳嗽几声,老半天才缓过来,长舒一口气这才回答秋蛮子的问题。

    “怀章,你得去。”

    秋蛮子全名秋怀章,他自己不太喜欢这个文绉绉的名字,他更愿意别人喊自己将军,至于那些老匹夫,死学究,称呼自己为蛮子,他也不甚在意,因为他生母本就是蛮族,父亲为景人,这点满朝文武皆知。

    “皇帝召你回京,目的显而易见,就是为了将北境军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他害怕你一人独大,今日叫你进宫不出所料就是为了这件事。”

    “天子生性多疑,我这趟恐怕凶多吉少。”

    “这个你大可放心,蛮族一日不灭,他就不会动你,战前斩将的事情他做不出,你若不去,反而正中下怀,让他有了把柄。”

    “但我一旦交出军权,与提线傀儡何异,这几十年的谋划岂不白费。”

    “你若只是求富贵与土地,交权又有何不可,皇帝不会为难你。”

    “况且,怀章,你看。”

    少卿拿起砚台陪同秋蛮子俯瞰北境沙盘,手指蘸墨,从东至西各画一点。

    “北方军镇绵延,蛮族虎视眈眈,你镇守北境多年,可蛮族从未大规模入侵,偶尔会有几个部族游猎侵扰,可终究是小打小闹,临近军镇调度即可查漏补缺。”

    秋蛮子不解少卿何意,军镇之事他自然无比熟稔,谈不上如指臂使,可身为将领,调度有序这四字他做得到。

    少卿继续说道:“你还记得熬堡一战嘛?”

    “自然。”

    景朝纪闻中关于熬堡之战,起因是蛮族十八部毫无预兆,举全族之力南下,取启,文,涵,三州之地,隔江与景朝对峙,皇帝大怒,挥师北上,收回失地,与蛮族决战于熬堡。

    斩蛮王,大胜!

    自此,蛮族只得龟缩于北境荒凉之地,不得染指景朝。

    “蛮族之人以游牧为生,不善耕种,我翻阅熬堡一战发生之时的记载,发现了一段有意思的话。”

    少卿缓缓开口:“是岁天大旱,北地人吃人。”

    秋蛮子睁大眼睛,误以为刚刚是不是自己听错了,随即明白了,蛮族之所以会南下,不仅是因为蛮王的存在,更是为了活下去,那一年北地大旱,牲畜无食,死尽,人无食,吃人!

    南方气候温和,雨水充足,有充足的食物,更有活下去的希望。

    少卿伸手,将两个圆点连起来,说道:“军镇少有城池固守,战线过长,兵力分散,挡不住蛮族十八部,这么多年以来蛮族一直在修养生息,也是在等待新的蛮王出现。”

    “天象动荡,我猜测如今他们的新王已经出现了。”

    “什么!”

    蛮族十八部貌合神离,心思各异,但皆臣服于蛮王,蛮族的王可能不是最强的,但一定是最难以解决的,因为蛮王掌控蛮族的圣物-石眼,他可以激活蛮族之人血脉。

    “况且近日皇帝丹成,不除蛮族,始终是心头刺,眼中钉,而新蛮王也会寻求更多的土地,只是为了让自己的族人再遇到天灾之时能够活下来。”

    “双方终有一战。”

    少卿语重心长地说道:“怀章你要记住,我们始终是臣,景国是我们的家,我们的敌人永远只有一个。”

    说完少卿将砚台中的墨汁倒向北境蛮族的王都。

    秋蛮子沉默中点头,墨汁一点点淹没标记红点的蛮族王都,他仿佛看到蛮族王都在燃烧,无数蛮人在哭泣,称之为世界上最为动听的声音也不为过。

    ......

    太极殿。

    紫色宫殿肃穆庄严,香烟袅袅,仪仗拥立。

    秋蛮子披甲佩刀,走过汉白玉铺就而成的踏道,立于泰阶之下,心想不知有多少年没有看到这云龙浮雕了。

    执礼太监站在九级阶梯之上,声音响亮。

    “宣,定北王秋怀章。”

    镇北有功,皇帝特封异姓王,管理北境事务。

    “定北王卸甲,更朝服。”

    左右两侧,有人上前为他卸甲捧刀,此为景朝传统,与后世王朝不同,边将入宫可披甲佩刀,朝服存于内卫司,登泰阶之前,需卸甲,更服。

    身披郡王蟒服,束冠,秋蛮子踏入象征王朝权力顶端的太极殿。

    跪地行礼,高呼:“吾皇万岁。”

    龙袍男子坐于皇座之上,嗓音醇厚。

    “免礼。”

    秋蛮子站起身,目光低敛。

    “你可知朕召你回京所为何事?”

    “臣愚钝,料陛下深谋远虑。”

    “别给朕来文官那一套,这些话我都听腻了,个个诚惶诚恐求死,倒是一个活的比一个好。”

    皇帝站起身,独目精光闪烁,审视态度低卑的北境虎将。

    “你镇守北境多年,保我大景边境安康,我还记得当初熬堡一战你立下大功。”

    秋蛮子眼中流露出追忆的神色,京城中流行的纪实中记载的那场战役被过分美化,只有亲身经历的人才知道,大胜是真,惨胜也是真,景国军中精锐几乎被打光,侥幸活下来的人也多是身体残缺,国力大伤,这也是为什么皇帝只是将蛮子们击败而没有彻底剿灭的根本原因。

    皇帝继续说道。

    “朝中有人上奏在北境修建长城,保一方安康,朕不允。”

    人类有一种奇特的共通性,不管在什么时代,面对危机的时候,总会选择修筑“屏障”来保护自己,丧尸来临时高耸的基地,异生物入侵时横贯城市上空的苍穹,正如听到鬼故事后选择缩在被子中,这些东西即是保护自己的手段也是困住自己的牢笼。

    秋蛮子不解,此事确实可行,修筑长城作为阻碍蛮族入侵的屏障,城上可以修建军事设施预防突袭,城内可以修建城镇,开垦耕田,增加军事储备,不用像现在这样分为分散军镇,守护漫长的边界线,这样可以降低军费损耗,战略地位将大大增强。

    “我能感觉得到你觉得朕的决定不对,但朕偏要如此,景国不是需要长城束缚自己,它足够强大,景国的敌人需要修筑长城保护,而朕要做的事情就是摧毁他们的长城,用他们修筑的长城的砖石来铺就通向更远处帝国边疆的车道。”

    “以战养战,蛮族和景国的战争今年冬天就会有结果。”

    秋蛮子霍然抬头,景国休养生息这么多年,终于要对北方的蛮子动手了。

    “朕需要绝对的服从。”

    秋蛮子跪地高呼:“臣愿肝脑涂地,死而后已。”

    皇帝走向“忠心耿耿”的臣子身前,笑道:“朕不是不知你的野心,谋划几十年妄图划北称王,可你的格局终究还是小了。”

    瞳孔收缩,暗自心惊,李独目的情报网已经渗透到这种地步了。

    皇帝俯首,秋蛮子盯着龙袍下摆,只听皇帝道:“区区一个异姓王又如何,你就算划北而治,朕依旧不在乎,你要的富贵和权力朕可以给你,因为朕要的是这天下太平,可你若起了反心,想要我景国不安,京观之中头一个就是你。”

    秋蛮子不敢吭声,皇帝起身道:“蛮族灭尽,我将北地赐给你,安心做你的定北王,退下吧,离开京城回北境,做你该做的事情。”

    跪地叩首谢恩:“喏。”

    等待秋蛮子失魂落魄的离开太极殿,皇帝坐于龙椅之上讥笑道:“卸甲将,跪地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