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方周:月入华胥 » 第三十三章 双珏

第三十三章 双珏

    到了这里看了半天也没见方悠的半点影子,不知为何想到方悠就会想到书店、植物园这种地方,周晓总觉得其实方悠身上有一种气质,比起文艺气质周晓觉得还是文人气更合适。周晓似乎能想象到她独坐幽篁里的场景,却想象不出来她坐在气派的办公楼里的画面,虽然周晓觉得方悠如果想肯定能坐在最气派的办公楼里。她对方悠有一种盲目的相信,就像笃信她对自己的善意一样相信她的能力。周晓骑着骑着就看见一幢古色古香的建筑,上面的牌匾上写着“某某社区博物馆”,看着确实像是个小博物馆,没有人售票,也没有人讲解,进去之后,周晓觉得与其说是博物馆,倒不如说是一个个人收藏展。周晓喜欢看文物或者鉴宝类的节目,就像她喜欢志怪或者悬疑类的节目一样,但是她只当是看个故事罢了。她也会随着节目效果震惊愤怒、或哭或笑,但是却并不觉得有多么深刻的意义,相反她一直觉得文物就那样静静地躺在那里,不言不语,展板上写着后人用过分具体有时甚至是生硬的名词堆砌而成的它的名字,不用倾注太多的个人观点、过度解读、牵强附会而使她变得世俗,有缘人自会发觉时光的馈赠,这才最具宿命感的结局。但是对于那些视之如命的博物馆人来说这似乎过于残忍了,他们是时光的发掘者,叙述者,传承者,让文物变得通俗,变得为人所熟知,变得能启迪人心是他们的使命。显然这个展子的主办者,这位自称“老钱”的人,就是后者这一类,他把自己的收藏贡献出来,让它们得以和世人见面,让更多的人了解它们的故事,亦或是自己眼中它们的故事,不可谓不慷慨无私。

    因为都是在别人变卖或者拆毁的时候搜罗买下来的,一眼望去他的藏品五花八门看不出来什么共性,有青花瓷瓶,有竹简经卷,有小的青铜物件,有抗战时期的报纸,还有几座大佛头,里面地方不大不小,两面墙隔成三间屋子,一步一景地摆着那些文物,上边挂着注解。周晓接着往里走去,就看见一个空白的展位,周晓以为是替换下去了,抬头一看,才知道是怎么回事,不觉一惊,在心里轻轻感叹了一声,“不愧是个人展,就是任性”。原来是老钱原来曾经从一个贩子手里收过一块玉珏,据那人说这块玉叫金乌凌日,成对的另外一块叫蟾宫皓月,是某个王爷给一个世家大族大小姐出嫁的贺礼,后来这对玉珏就一直跟着那家的大小姐传了下去,但是传了好几代,很多年之后,另一半去了哪里却谁也不知道了。这块金乌凌日传下来也不安生,碎了大半,这才没有人想入手,那贩子都要给了玉器店重开物件了,被这位救了下来,至于那家大小姐的故事,老钱想听也是没有的,谁也不知道他们到底发生了什么,怎么到了变卖传家宝的地步,或许这只是那贩子随口编的故事,为了好卖东西罢了,毕竟他们谁指着这种人能说真话、讲道义呢。老钱喜欢文物,所以时常关注着不同博物馆的消息,但是就在收了这块玉的三个月后,某一天又在翻看不同文物消息的他,突然瞄到一个博物馆的简介,他随意一看但是却发现了一个出乎意料的存在“蟾宫皓月玉珏”,老钱大脑突然一震,他的直觉告诉他这块玉珏和自己有缘,而且脑子里有一个声音一直说这块玉就是自己手里这一块成对的另一半,所以他决定一定要亲自去看看,这个博物馆在北方,离自己所在的地方很远,但是他还是马上联系想去看上一看,动身那天,他带上了自己手里的那块“金乌凌日”。

    知道他是来捐献文物的,馆长亲自带着一队人就在门口迎着他,带他去参观那块姊妹玉珏。老钱看到摆着的“蟾宫皓月”的那一刻,激动地流下了泪,那块玉远比自己手中这块完整,但是右下还是缺了一角,像是满月少了两分圆满,不知道经历了怎样的事情才跨越了大半个中国出现在这里。老钱把“金乌凌日”拿出来的那一刻,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看到它的第一眼,跟着的人发出一声声遗憾的叹息,金乌的身子被拦腰斩断,后面的太阳只剩一半,这破碎的红玉有着血一般的浓重忧愁。“真是可惜啊”馆长说道,老钱点点头,“我本来想自己留着的,毕竟它已经碎的不成样子了,但是我现在觉得送给你们保管是最好的,说不定你们还能复原出另外一半”,老钱笑着说道,抱起胳膊眼睛看向馆长,馆长看着他摇摇头,“老哥,你有所不知,蟾宫皓月也已经是修缮过后的了”,馆长伸出手指头比划了一下,“最起码在不同朝代修缮过三次,只不过也是古人修的,最后就留下这块融合了好几个年龄的古玉了,你带来的这一块啊,咱们就不动它了,留得残荷听雨声,缺有缺的憾,也有缺的美,我想老哥你肯定懂”。后来这对玉珏就一起相伴留在了这里,就静静躺在那遥远的“第二故乡”,每天承接着来来往往的游客的赞叹或是惋惜,而老钱也在桑梓之地为远在千里之外的“老朋友”留了个永远的位置。

    任性是任性,但是周晓还是不胜唏嘘,不止为这对玉珏,更是为老钱,他没有讲文物的故事,但是他自己的故事已经足够精彩了。走过空展位再往里东西就不多了,但是周晓还是一眼看到墙上挂着的那幅画,可以说玉珏的故事再感人,都没有这幅画给自己的震动大,因为这幅名叫“无题”的画,周晓一眼看上去就觉得那么熟悉,再仔细一看她觉得自己的心绪好像发生了错位一般乱如麻,画面里三个女孩一人坐在秋千上,另外两人站在一旁,虽然看不见表情,但是轻快翩飞的衣袖和裙角还是能诉说着那融洽的氛围,周晓突然想到自己和方悠、小咪三人当时在文家的时候,也有过一样的快乐。方悠你在附近吗?有看见过这幅画吗?有感受到我的追寻吗?

    不知为何,有一股淡淡的失落萦绕在周晓的心头。她走出了门,看见门口守着的大爷,随口寒暄了几句,问他认识老钱嘛,老人只是点点头说他得了病前年去世了,他一生无儿无女,前半辈子下海经商、四处奔波真是个能耐人,后半辈子就爱和瓶瓶罐罐、破铜烂铁打交道,死前把这个小“博物馆”捐给了社区,现在是自己在守着,周晓点点头,那多愁善感的心又在隐隐作痛了。

    推着车走了一会,周晓感觉眼前有点昏,想起来自己早上虽然草草吃了点东西,但是因为吃不惯这里偏甜的口味,还是没怎么吃饱,虽然周晓有一点低血糖,但是她一点都不爱吃甜食,所以糖分的补充几乎就是靠主食和水果,幸好一眼望去再往前走一段就有一个水果店,周晓想去买几个香蕉。进去没见到大人,只看见一个小朋友。“你好,只有你自己在吗?”周晓小心翼翼地问道,“嗯,我妈妈出去了一趟,你要吃什么自己挑就行了”。小男孩应付得还很游刃有余的样子,颇有点架势,不知道比自己小时候强多少,让周晓不禁感叹,但是她不相信自己和一个小男孩差那么多,试探地问道,“你都记得价格吗?”男孩一点也不怯场,从容地回答道,“大多都记得”。这下周晓更佩服这位小朋友了,“哇真厉害,你多大了啊?”她语气里真诚的赞美让小朋友很受用,果然他依旧自信地回答,但是语气里带了点害羞,“13,我在实验初中上学”。“哇,你都上初中了啊”,周晓感叹道,她是真没想到,她觉得这个小朋友看上去也就是上小学的年纪,男孩冲她点点头。

    周晓哦了一声自顾自点了点头,走过去自己挑橙子去了,摸摸看看都不太满意,她不喜欢摸上去软软的橙子,其实也不只是橙子,其他的水果她也喜欢表面硬硬的那种,她觉得更新鲜口感也更好一点。男孩看她站在那里发呆就走了过去指着橙子说,“你喜欢这种吗?”周晓没想到这小老板这么称职,还帮着客人挑水果,她就问道“这是果冻橙吗?”“这是爱瑗,很甜”。小男孩熟练地说道,“爱瑗就是果冻橙出名的吧,我喜欢赣南脐橙那样酸酸甜甜的,那才是橙子味”,周晓其实分不太清水果的品种,她虽然很爱看那种区分动植物啊、水果啊的科普类视频,但是从来记不住,或者说从来没有认真记过,就算是看过好几遍,只就是脑子里有那么个印象而已。她并不讲究品种,虽说不同的品种会有不同的口味,有的人会专门买某个特定品种的水果,但是周晓不会。男孩没有说话,周晓看他手足无措的样子,默默感叹,果然还是小朋友呢。“那你给我挑一个好吃的柚子吧,你说柚子该怎么挑啊”,周晓接着说道,男孩又很在行地说着摆放的柚子的区别,按按颠颠递给了周晓一个,“给你这个”,“不好吃的话我会回来找你哦小老板”,周晓看着小朋友开玩笑说道,又拿了几根香蕉带着自己拿的水果去结账了,结完账周晓打了声招呼和男孩说了声再见,男孩却说了一句,“姐姐麻烦问一下,明天天气怎么样啊,我要自己骑车去学校”。周晓怔了一下,拿出手机打开天气界面,笑着说“明天有雨,如果有行李的话还是让家长送你去吧,另外,不要随便跟陌生人透露自己的行程哦”。周晓招了招手跑了出去,推着单车慢慢地走走远了。

    后面溜溜达达推着车走了半天,也没有看见任何线索,她坐在一棵大桃树旁的长椅上,旁边还有点突兀地摆着一个小猫的雕像,夜色渐浓,气温也凉了起来,路上的霓虹灯渐渐亮了起来,下了班的人慢慢地走着,不时在旁边各种小吃摊前停留,周晓就在那里静静地坐着,这人流中会不会有那么一个人呢,她叹了口气,最终还是决定先回去好好休息,第二天接着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