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山海镇四录 » 第五十四章 登门拜访

第五十四章 登门拜访

    三人吃完饭兜兜转转,打听了不少有用的消息,比如每日什么时候,城中北侧便会有人发放白面馒头还有白米粥,那位神仙就经常陪同老财主站在旁边,老财主是笑眯眯的,只是不知道那蒙面神仙是个什么表情。聂元正非查不可的原因在于,这人假借神仙鬼怪之名,虽是行善施德之举,但也有笼络人心之嫌。

    虽然吧,监察司也早就被他解散了,他自己也已经辞了职。可毕竟查了这么多年案子,碰上事了还是习惯性的喜欢去查一查,不过以前是明着查,现在就是暗中调查了。真要查出了什么东西,聂元正也不会跑回宇立去上报,能自己解决的事就解决了,解决不了再回去也不迟。

    次日午时,兄弟三人早早地待在城中北侧那一块空旷场地附近,不远处有不少人正在忙活着,把东西从马车上运下来。白米粥是现煮的,还真别说,聂元正亲眼看着他们煮粥,这加多少水加多少米他可看得一清二楚,按照这配比仔细思考一番,这白米粥还真没有糊弄的意思,货真价实的粥,不是白水一样的烂货。这也愈发刺激了聂元正的好奇心,到底是何方神圣在这里广施恩泽?

    不多时,旁边的蒸笼里也冒着层层热气,馒头的味道飘得老远了,还没到饭点,这便排起了长队。眼瞅着这队伍是越来越长,围拢过来的人也越来越多,却独不见那老财主和“神仙”的身影。聂元正皱着眉细思了一会儿,耐着性子一直在这等。聂元正可没心思去领馒头,他那俩兄弟倒是瞎嚷嚷着要去领,一直念叨着不拿白不拿。

    聂元正只能坐在一旁无奈的摇了摇头,让他们二人自己去排队领去了,反正他是没心思喝。等了半天,这队伍都快走到头了,聂元正这才注意到远处有一辆马车正在缓缓朝这边驶来。待马车停稳当后,车上走下来一体态肥硕,油光满面的中年男子,紧随其后的是一位带着面巾和斗笠的斗篷人。这人用黑色斗篷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的,实在是难以看出此人是男是女。那群领了饭的人瞧见马车上下来的两人,连忙大呼神仙来了,而后齐齐朝着那边冲去,还没靠近,便一一跪倒在地,对着那黑衣斗篷人那是又哭又拜的。

    聂元正这没话说,那黑衣斗篷人的的确确救难民于水火之中,救命之恩,三跪九叩也不为过。先前监察司暗地里偷偷建的世外桃源不也是如此吗?当初聂元正带着尚安离开那村子时,村民们同样也是对着聂元正行跪拜之礼。

    聂元正好奇的还是这黑衣人的身份,不过从头到尾都是这老财主在说话,管理秩序,这黑衣人是一个字都没有说出口过,这着实让他有些无奈。聂元正自知无趣,正准备当做是跟他一样做好事不留名的江湖义士时,起身欲走,却忽的眼光瞥见一个熟悉的面孔。聂元正一愣,连忙拉着还在啃馒头的俩兄弟躲入巷子里找了个障碍给自己三人遮了身形。

    “大哥,咋了?”感觉到不对劲,罗峰解景二人也都严肃起来。

    “你们朝着那边看。”聂元正悄悄指了个方向,二人顺着望去,同样见到一个熟悉的面孔。此人非他人,正是之前在西都埋伏过他们兄弟三人的臧成。这臧成的武功也不弱,当时这小子偷袭了聂元正后趁着聂元正在一旁不能战斗,独自一人面对罗峰解景还游刃有余。说起来当时这兄弟俩在臧成手底下都没撑住太久就被抓住了,这事也让他们俩有些愧疚。如果当时自己二人能再强几分,至少能带着大哥逃跑也不至于落得后面这般场面。

    罗峰咬着牙道:“我说先前咋怎么也找不见这小子,原来躲在这里了。”他说的自然是指反攻时候,齐天华的营地里怎么也没发现臧成的身影。解景则悄悄摸出了自己的双钩,仇人见面分外眼红,他现在巴不得冲上去把这小子骨灰都给扬了。当时没有大哥帮忙才输,如今聂元正在这里,兄弟三人齐上,看这小子如何猖狂?

    “别急,先看看臧成打算干啥?这小子之前都跟着韦府的,如今韦府势力尽数铲除,也不知这小子跟了谁。”聂元正好奇得很。

    如此半个时辰后,众人都散了,老财主这才吆喝手底下的人把马车牵来,而后让那黑衣人先上了车,这黑衣人刚上车,远处的臧成便径直走了过来,待到老财主上了马车后,他一把坐在驾车位置,驾着马车朝着北门而去。

    “追!”聂元正喊了一声,而后三兄弟一同悄悄摸索着追了出去。他聂元正倒想知道,这能让臧成为之驾车的人到底是何方神圣。

    ……

    另一边,聂元正追着臧成而去的时候,尚安和紫铃也刚好来到了山上。这武当山也不高,不过从底下往上面看是看不见半分建筑的影子,如今上了山方才看见这一间间房子坐落在这不算大的山顶上。引路的那人给尚安和紫铃简单介绍了一些屋子,譬如屯粮的,又如卧房之类的。山顶上的屋子与围墙形成类似回字形的样子,中间那广场不过前后砌了一堵墙,广场上的地砖都给铺成了一副巨大的太极图。

    中央一个巨大的香炉,每日都会有弟子焚香,意在入太极图者皆当静心,故而此香炉名曰静心炉。

    行过广场,众人又抬腿上了台阶,台阶之上才是独占一个山头的主殿,武当掌门和各位长老平日里就待在主殿了。推门而入,便有一股热浪袭来,将尚安与紫铃身上的寒意驱逐而去,浑身痛快。

    “掌门。”那引路的三人朝着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头作揖行礼,那老头点了点头,然后让三人介绍一下身后的二位。此人也不拖沓,三两句话便介绍完了,而后将聂元正的书信交过去,便领着另外两名弟子离开了大殿。

    待掌门读完信,招呼二人寻个椅子坐下,而后问道:“不知二位拜访武当所为何事?”

    紫铃刚想开口,却被尚安握住了手,示意她不要说话,而后自己开口问道:“可否先问掌门如何看待这天下局势?”

    掌门小思了一会儿,笑着捋了捋胡须随即答道:“天下局势风云莫测,江湖群雄辈出,各路天才独占鳌头,又岂是我这般小道能够窥探的?”

    “掌门谦虚了。”尚安微笑着。他听出来了,老头这是话里有话。他跟着聂元正那段时间也打听过不少消息,先前十几年,四国相对来说还算稳定,当然,边境的打打杀杀自然免不了,只是没有大举进攻某个国家,所以,百姓的日子相对还是很和平的。当然了,那些山贼作祟土匪当道的事情自然不算进此列。对比起之前那般和平局面,如今老头突然说天下局势风云莫测、群雄辈出,只怕是他知道些什么却又不好明说,只得这般说辞了。

    这话也提示得够明显了,四国之间恐怕会掀起一场巨大的浪潮,只怕平岚国会率先被这浪潮摧毁殆尽。至于为何尚安会想到这一层,大概是以前被锁在牢里的时候教紫铃识字读书,读了一些圣贤典籍。有不少书里都说什么夫子云、圣人曰之类的话,其中谈到天下局面的话也不在少数。尚安总结一句就是,每当国家大乱,百姓受难之时,那些个什么圣人啊都会跑出来劝说本国君王应该怎样怎样才能稳住百姓,兴国安邦之类的。也就是说遇到大灾大难之后,那些个圣人都喜欢从本国国君的所作所为来引导一条有希望的路。

    但掌门这话,可听不出带着什么希望。他身为武当掌门,在江湖中定然有一定分量的威望,如今却只说自己在天下大势面前是一个小道。不过以上也不过是尚安的个人推测而已,也只能半信半疑,毕竟老头不说他的真实想法谁又能知道呢?

    “不知小友还有没有其它问题?”

    “晚辈斗胆请教掌门对北国晋云国有何见解?”尚安起身抱拳道。尚安此番请教如此行礼,是因为六十年前的晋云国海宁城惨案是各大门派的心伤,如今提及晋云国,只怕是旧事新题令掌门怒从心生,自然得把自己身段放得极低。

    掌门一愣,苍老的脸上凝固着刚刚的笑意,眉头越皱越深,看得尚安心中一个激灵。片刻后,掌门叹了口气,收起脸上的笑容,正色道:“也罢也罢,既然有元正为小友引荐,那我便与小友讲讲当年发生的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