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鸽普林的奇幻世界盲盒 » 阿雨

阿雨

    书一二是喜欢雨天的,这可能和他的生日有关系。

    南方的雨似乎是和北方有些许不同的。书一二记得小时候在邻居跟着母亲屋子里做客,窗外的天空忽然变成了红色,紧接着呼啦啦一阵黑色的风吹来,外面便哗啦啦的下起了雨,那是黑色的,灰色的雨,窗边蹦跳的不止有雨水还有黑色的,像煤渣子一样颗粒,只是来的快,去的也快,这雨黑旋风似的闯过来,头也不回的走了。

    南方的雨,似乎是更婉约一些,头顶的阴云总是爱酝酿,有时候落个几滴,等到被人察觉的时候又悄然收了回去,你要寻她的踪迹,就只能看见湿漉漉的地面,空气,还有那门前的小水洼了。她似乎是在等你不带伞的时候,如果你天天带着伞,那她可能笑容还是会多一点,热气腾腾的太阳保准让你怀念北方的好,虽然北方也热,但总是不比南方暑天的闷,让人觉得差了一口气。

    轰隆,外面是下雨了。

    你不知道她是什么时候来的,出了地铁看见了外面,一排排的人站在那里,眼前是高架桥,桥上是穿梭在雨中的车子,黑压压的天空仿佛是在驱赶它们而不是被人开着走,咔啦一声,兴许有人惊呼起来,是为那天边的一道闪电和贯到耳中的雷声,这雨不温婉了,似乎有些气愤的使劲的砸了下来。书一二看了看旁边的花店,挠了挠头,没想起来有什么花是在雨后开放的,唯独想起来的是雨后可以在园子里的葱叶上可以抓下来一只只大头青的蜻蜓,它们动也不动的在那里,任人去抓它们。

    像极了眼前埋头在手机里等雨的人。

    喜欢雨的书一二的生日,并不是在雨天的。

    他来到的时候,小城里下了一场过膝深的大雪,父亲抱着母亲,医生接过母亲,母亲生出来他,父亲冻得浑身冰冷,点燃一支烟,缭绕到多年谈起这件事,母亲说书一二差点就没来到这世上,怀他的母亲是个停不下来的勤快人,书一二此后是个爱折腾的应该是因为这个,他的记忆也不清晰,记得说与他出来的时间是11:25吧。人好像总喜欢在东西当中里找点意义,才能喜悦自己。

    人一定要喜悦吗。

    雪落下来之前是雨,这是地理课上的知识,大概是雪和雨是一个东西,毕竟都是水,但雨来之后,要很久才会干,那雪轻轻一吹,就是可以掉下去不少的。

    北方的雪,近年是越来越少了,兴许是他少回去的缘故。

    关于雨天,书一二最先想到的是一间有些年头的屋子,他的床就在有点腐朽味的窗子旁边,两三条电线从房檐越过去,与视线平行的是院子里花和叶子,下过雨的时候,是可以看见电流的,他躺在床上,一看就是很久的样子,也不知道在看什么,书一二说,是不是人在思考的时候脑子也是随着电流这么走,只是,谁知道呢。

    那些天边头的橘红色闪电,往往是非常吸引他的。

    想象黑夜之中,五指不见的漆黑,但是可以感受到头顶是弥漫着厚实的云层的,稀稀拉拉的雨,宽阔的街道,除了几辆车走过便什么也没有了,那些低矮的楼房无伤大雅,书一二瞳孔随着那些肆意奔走的闪电放大又缩小,仿佛伸手就碰见,直到被拽回屋子里。

    人真是奇怪,书一二开始无法理解周围景象,无法理解吵闹,即使是在流传意义中的关系,那些延展出来的错乱不堪的各种路标,让他茫然,当一个被习惯选择的人有了选择的权利,其实和没有是没什么区别的。

    书一二不怎么谈论自己的事,平时也不会想,可能雨天是有什么魔力,对于某些人来说事物是要赋予意义才能进行过活的,书一二觉得那样未免太可悲,人生像一颗雨水变成雪花的过程,路过的人捧在手里是幸运的,只是太热就溶解了,大多就是抖一抖,散落在一地。

    精力有限,人也在成长,伴随着书一二的文字,也逐渐不再像过去那种脱缰的野马,九天皆可去,可是看着字正腔圆,书一二觉得有些不习惯,但是又觉得的确是一种非常不错的表达方式,沟通之中,感情共鸣,这不是方式存在的意义吗?

    喔,意义,又来了。

    书一二的雨,还在下,可能雨对他来说也是一种标签,唤醒记忆,储存记忆的标签,对脑海的各个场景进行标注,供潜意识前去阅读,可能是一片雨后泥泞的小路,两个小孩在商量土豆是炸着吃还是煮着吃,可能是雨后的教学楼放学后人挤人下楼,他仓促地说了一句话,但是那人刚要回头就被挤走了。

    雨水汇聚成河水,河水蔓延,便是江河湖海,小的时候是亲水的,穿着拖鞋在水中飞快的乱踩,水从脚趾间流过,结果玩得太兴奋,兜里五角钱却不见了,一个踉跄,顺带磕了膝盖。

    雨水们占据了还未修补完善的马路,伪装成了一条不会流动的小河,水是灰色的,临近岸边有些红色的鱼虫,也有水蜘蛛划过去,更多的是掠过水面的石片,从孩子们手里飞出去,呼唤声中力求不负主人的期待,这是一项人人都会的打水漂的绝技,日后亦可以放在任何事里。

    书一二是喜欢雨天的,可能更喜欢下雪,雪中的东西,更多是路过,雨天里的,是需要时间消化的,就像即使戴着耳罩,让音乐盖过雨声,雷声在背后是清晰的,只有雪是可以作为来回穿梭的风景。

    有没有以下雨著称的风景区,照这么说来,雨还有点不受欢迎,毕竟下雨有时候航班是不飞的,机场中的人,恨不得发射一颗太阳挂上去。

    下雨是一天气,台风会带来雨,不会带来雪,书一二阻止如此思考,不该比较。

    那是一个漫长的雨天,接连的大雨将路旁的竹子洗的光洁亮眼,与之相对的是一群衣衫破烂不堪的人们,他们之中有人眼神坚毅,有人面无表情,也有人四目无光,还有人怨天哀地,目光四处打转,山,路,竹林,和一路送行的雨水,最终在雷声中竹林被人们伐倒,雨不再是折磨,跟随着尖锐的竹杆子,变幻成了一句回荡在时间中的口号。

    书一二说道,书一二说姓书,但是书读的少,知道的典故也就那几个人人皆知的。雨天在书里是一种浪漫的符号,是裁判的枪,也是情人的信,也是鞘,拔出刀剑后,雨一停,人就又老一岁。

    那些隐秘的,浪漫的,有趣的,危险的,仿佛都在雨水里了,张辽,JOJO,诺曼底,克苏鲁,黄帝,雨里大显身手。

    雪呢?

    一座山,两座山,三座山,山连着山,是万山之中,天阴阴,风瑟瑟,从山之间去的是一条宽阔的江面,密密麻麻的是无尽的雪,落在江上,落在山上,落在江上山下的一只小舟上,船头有个渔翁,捂着冻僵的手,被人瞅了眼,说借口酒喝喝,于是咧嘴一笑,反手一扯,江面断了半截,美其名曰:与君下酒菜。

    程门立雪,千里送鹅毛,雪中送炭,雪里互相探望,求个万籁俱寂时候,谁别忘了谁。

    书一二点了点头,环顾四周看不懂的东西,试图去抓那些东西里的某些可以抓过来的东西,搅一搅,放一放,哪天想起来了,就成了书里的醇酒。

    可是雨中撑伞是人人都习以为常的事,对于雪中撑伞,书一二确实是没有印象的。

    算命的说书一二是火命,与水是不合适的。他无端地想起来某一部小时候看过的电影,一个如同行走的电流的人最终抛弃了留恋许久的世界,在大雨中奔向闪电,最后消失。

    有些风景是真的很好看,那里的人也与印象中的对比着看很相似,来和离开的时候都是烟雨朦胧的样子,不是什么很特别的地方,但有时就是会想起来了,雨里,雪里,时间久了就成了记忆启动仪式的一部分,眼前相似,处处都是相似,看久了待久了,都会忘,害怕忘,那就回头,那就向前走,忍住看的欲望,欲望就会写进记忆里,成为潜意识收藏的一部分。

    书一二说,这样的雨未免太过悲伤,不如开头写一个那是一个晴朗的日子。

    但毕竟不是谁人都能忍受白夜行,那是莫大的勇气。

    那雨夹雪?书一二说这样便宜事在南方可遇不到,北方就算有,但它并不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