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篆香沉 » 第十三章 子若辞赋

第十三章 子若辞赋

    “又要去姥姥家,不是一年就去一次吗,还没到元宵节呢,怎么又去啊。”

    卓冷蒿不情愿地看着母亲,眼神黯淡无光,情绪低落至极点,手中的鹌鹑不停地扑棱着。

    如墨知晓女儿不愿意去姥姥家,缘由不过皆是二娘家的二姨卓月朦。

    今年元宵节,她儿子刘明君被梁子威用长矛威胁,亦是因为刘明君欺负卓冷蒿所起。

    虽祸事源于她儿子,但在她这种不讲理的人心中,自是恨透卓冷蒿的。

    “没事的,长矛的事情都过去了,你姨姨不会放在心上的。”

    如墨只得劝慰女儿,实则连她自己都不信自己的话。

    卓月朦这种人,豆大的事情都会搅得天下人的不好过,何况她的命根子。

    “娘亲,别安慰我了,我去就是,我知道,娘亲临走之时,是要去探望姥姥的,其实我也想姥姥。”

    说着,卓冷蒿跑出屋子,将鹌鹑交给鹌鹑舍,洗漱一番,随着如墨去了姥姥家。

    为不引起惊扰,如墨在离娘家还有几百米的时候,就跳下马车。

    让驾车的王管家回去,自己则是牵着卓冷蒿步行,从大院的后门进入。

    如今,无论是后门也好,前门也罢,谁人不晓诰命常国夫人啊。

    越是躲避,越是不得不被人推到众人面前。

    眼尖的洒扫后院的仆从,看到两个人影从后院进入。

    待走近一瞧,一下子认出了如墨娘俩,忙对着院内高声大喊:“诰命常国夫人来了,诰命常国夫人来了。”

    说着,仆从不知怎地,连手中的扫把都扔在一边,小跑着,去前院叫人去了。

    不一会的功夫,呼啦啦一大群人接踵而至,团团围住如墨娘俩,皆跪在地上,就连如墨的父母都不例外。

    如墨的父亲不知从哪里得来的偏方,服用一段时间后,身体竟慢慢渐好,重新主持了家业。

    此时的父亲亦是跪在地上,与众人齐喊:“给诰命常国夫人请安。”

    如墨见状,赶紧去搀扶父亲,母亲,心下歉疚万分:“爹,娘,羞煞我也。”

    母亲拍了拍如墨的手,说道:“出息了,真是出息了。”

    父亲却是沉默不语。

    站在后面的卓冷蒿,看到疼爱自己的姥爷,也来到了后院,忙跑向姥爷的怀里。

    “姥爷,姥爷,蒿儿想你。”

    说着,一股眼泪流了下来,惹得众人纷纷抹眼泪。

    喜极而泣,抑或是其他,只有众人内心所知晓。

    如墨搀着母亲,回到前院。

    却未见二娘,随口问了句母亲。

    “娘,二娘呢?”

    母亲躲闪的眼神,冒出一句来,“你二娘回娘家了,那面有事找她。”

    “那也未见二姐月朦,这么早睡下了吗?”如墨继续问道。

    “许是有事吧。”

    母亲不想与如墨谈论二娘及月朦的事情,如墨见状,便也不再追问。

    随即岔开话题,说了些无关紧要的体己话。

    门外,将卓冷蒿抱在怀里的卓老爷,轻轻地放下她,在门外对着屋内说道:“如墨,爹有事找你,且随爹来趟书房。”

    说着,卓老爷,前脚去了书房。

    如墨的母亲,拍了拍她的肩膀。

    “去吧,你也是知道的,你爹的书房,向来不让女眷进入的,如今你已是诰命常国夫人,自是与旁人不同的,快去吧,你爹想必是找你有要事商谈。”

    “是,娘。”

    如墨扯过一块锦缎的小被子,放在母亲的膝盖上,又将卓冷蒿唤进来,与母亲亲热一番。

    到了书房的如墨,轻轻地扣了扣门。

    她的内心还是紧张的,不是因为什么女眷能有机会进入书房的殊荣,而是她听出了父亲言词中的戾气。

    她深知,这一进门,还不知道面对的是怎样的狂风暴雨,遂深深吸了口气,在听到父亲的允诺之后,方进门。

    “进来,将门关好。”

    关好门的如墨,刚要走到父亲的书桌前坐下,没成想,迎面扔来一张纸。

    “跪下,看完这辞赋,我再与你交谈。”

    父亲严厉地说道,坐在晃悠的蜡烛后面,看不清父亲的模样,却深感父亲的生气。

    如墨只好捡起眼前泛黄的纸张,开始读起来。

    只见上面写道:

    吴国使者子若,出使赵国,赵王宴请子若,为其设长宴万米,美酒佳肴不计其数,珍奇走兽,即翱翔于天地,又潜水于数万米之海,即天山雪莲,又沼泽盆地,可见疆土之广,物种繁杂,国力强盛。

    故赵王问子若曰:吴可有此美味佳肴?

    子若得意道:吴之平民,盛夏,素日之食,晨起渴饮百年血茸,食东海鲸肉,午则略用极寒之冰水,食西山鲲肉,晚则雅品南山毫针,食胡人贡品。

    赵王哑口无言,心道:汝之平民尚且如此,吴王之食定不可估量。

    子若归来,甚是傲娇,将其说与白无先生,白无沉默半晌,曰:何为士?使者,四方皆使,有耻于动,尊崇君命矣。

    看完,如墨轻轻地其放在手上,沉默等待父亲的问话。卓老爷见如墨看完,跪在地上发呆,不明所以,遂说道:“起来吧,到这里坐。”

    待坐稳,卓老爷眯着眼睛,幽幽地说道:“你可知,这谁作的?”

    如墨一看上面的字体,就知道是夫君李绩文所书。

    然,他平日里写写画画之物,怎的到了父亲的手中?

    父亲为何对此这么上心?

    如墨不知道,也不敢问,怕引来一番责骂,只点点头。

    “你夫君李绩文所为,也是这次武帝因其辞赋,诏往京都,皆因这篇子若辞赋。”

    卓老爷继续说道,眼睛睁开,叹了口气。

    “这李绩文,聪明有余,稳重不足,仗着自己一点小聪明,作些不着边际的辞赋,你可知,这一旦被误读,随即会招来灭族之祸。”

    说着,卓老爷越说越激动,随即站起身来。

    “李绩文虽有些天赋,但也不至于凭着一首辞赋,武帝便会亲自下诏进京,又是太子太傅,又是授课建安大学,还给你一庶民之女诰命常国夫人的封号,你不觉得心中深感不安吗?”

    如墨继续点头,父亲说的这些,她也早就想到了。

    可如今又能做些什么呢?

    不发一言,任凭父亲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