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鬼谷学斋 » 第十二章 ‘我’的出生

第十二章 ‘我’的出生

    “这场上庸之战,就是连合思想的最好体现。”

    一个青年看着下面几乎睡着的几人,连忙跺了跺脚,

    眼见依旧没有人理会,当即转头求助自己的老师,

    而此时的亢仓子也躺在一个摇椅上,昏昏欲睡。

    “老师!!”

    青年一声大喝,吓得亢仓子差点从摇椅上摔下来。

    底下的几人也终于是醒了过来,一脸没睡够的样子,眨巴着眼睛,盯着青年,

    终于有一人忍不住了,提出疑问,

    “王禅,不是讲你出生的故事吗?怎么又扯到你的连合思想上了?”

    亢仓子也是一脸微笑地看着王禅,似是相同的疑问。

    “马上就到了,大家先别急!”

    亢仓子也是注意到王禅的焦急,连忙帮王禅稳住局面,

    “大家再等一会,等王禅讲完连合思想后,大家说不定就能等着看到王禅的出生了?”

    一句话,惹得一阵大笑,震得这个位于云雾山上的小茅屋差点塌掉。

    王禅并未理会,只得讲起了后面的事...

    韩魏联军围住丹阳城数日,眼看叶城的守军马上支援到了,

    迟迟等不到秦军支援的韩魏联军只得撤退,

    这次丹阳城围城期间,魏军尝试过攻城,以牺牲几千人告终,

    原本几乎一蹴而就的战事,因为秦君的犹豫,

    最后以六国联军大败结束,此事也为现如今的秦魏之战,埋下伏笔,

    这次的联合攻楚在楚军坚守昭关城三个月后,彻底结束,

    秦军撤退后,上庸城再次回到了楚军的手中,

    戊辰年(公元前413年),戌月二十,

    王林终于带着走走停停的难民队伍回到了千疮百孔的上庸城,

    上次毁坏堤坝后,错过了旱季,今年是再也没有机会修好了,

    所有的难民只能挤到了王家沟,

    好在景昧眼见楚国之难已解,带着七千楚军离开了,

    要不然,真没有这么多粮食够吃,

    但刚回到家的王林就被眼前的一幕震惊了,

    自己视为瑰宝的女儿竟然挺着个大肚子,在三个仆人的搀扶下,一瘸一拐的出来迎接自己,

    王林就指着自己的女儿可以嫁个王宫贵族,自己可以摆脱商贾之路,

    没想到,自己千辛万苦地从郢都赶回来,只找到一个少妇,还是没人要的带娃寡妇,

    这说出去,没有哪个王族会要,甚至于就连平民子弟都不会接受,

    王林就这样,没有搭理自己的亲生女儿,径直绕了过去,

    生怕被周围人注意到,自己养了个未婚先孕的贱货。

    在所有人都回到王家大院时,

    王林命令将院子的所有门全部关上,要执行家法,

    上来就不知道从哪里取出一根棒子,对着王婵就是一棍子,

    王婵一直以为眼前的依旧是那个‘慈眉善目’的父亲,

    但此时的王林就像一个恶鬼,让王婵如此的陌生,

    “还有你们三个,我说了可以胖个几斤肉,你们给我整出来一个孩子,

    胖是胖了,但就是...”

    气不打一处来的王林,上去又是一棍子,

    但就是因为携带着气,没有注意到王婵的位置,这一棍子径直打到了王婵的肚子上。

    王婵下体开始流出鲜血,一层冷汗溢出,

    开始了痛苦的呻吟,而王林竟然不管不顾,

    并且吩咐着下人,暗中把王婵丢到云雾山上,

    “死远点,别污了我王家族地。”

    被丢弃在王婵在三个仆人的照顾下,忍受着剧痛,

    几度晕厥,但求生的欲望,让这位单亲妈妈爆发出惊人的潜力,

    一声大吼,“王婵”

    王婵最后一丝想法,她不知道该喊谁,是那个恶毒的父亲,还是那个早已不见踪影的唔戏。

    一个孩子降生在云雾山良谷,这个孩子似乎对‘王婵’这个名字留下了深刻印象。

    三个仆人在确信王婵已经死了后,便抱着孩子回到了王家,

    将孩子交给了王林“虽然是个孽种,但好歹是个男孩!”

    第二天,王林便对外宣称,

    王家小姐王婵昨晚害病死了。

    王家沟的众人都知道王婵怀孕的事,但碍于王林的宗族势力,没有人说什么,

    但作为民兵百夫长的唔戏,也就是孩子的父亲,

    自然不会相信王林的一面之词,当晚就溜进了王婵的院子,

    等待唔戏的只有几十个人的围攻,

    王林这一招的目的,就是为了骗出唔戏,

    王林已经从众人口中打听出孩子的亲生父亲就是唔戏,但唔戏是百夫长,

    也不好直接动手,当面说孩子的事,说不定对方还抓住话柄,让得对方可以公然要回孩子,

    只有这样,给唔戏安排一个偷取别人家孩子的罪名,

    足以将唔戏‘就地正法’。

    就在唔戏死的第二天,一个消息传了出来,

    百夫长唔戏夜里偷偷进入王家大小姐的闺房,私自抢走孩子,

    并且将害病的王婵杀害,意欲抢走孩子,

    已经被王林带队诛杀了。

    孩子也顺理成章的出现在了王家。

    此时的良谷上,几千难民在王林以及工匠的指挥下,

    将山上的积水引进了汉水,

    从此开始,整个良谷不再蓄水。

    而王林对外宣称,自家孩子就是在良谷周围找到的,

    这个孩子就像一颗稻谷一样,吸干了洪水,

    王家沟众人在受到王林的好处后,选择相信这件极其荒唐的事。

    良谷已经不再蓄水了,自然不配叫良谷这个名字,

    ‘天有神,地有坻,人有鬼’

    鬼就是鬼魂,这个良谷已经造成了几千楚军的死亡,恐怕已是鬼魂缠绕,

    所以,王家沟的民众给这个地方,起名为“鬼谷岭”。

    ...

    “所以你就是那个孩子?”

    底下有人出言打断了王禅的介绍,

    “那你为何跟你妈一个名字呢?”

    王禅也是一脸问号,自己刚刚将战争这么生动的事件,你们都能睡着,

    现在自己一个名字问题,竟然都有人出言打断。

    “后面的由我来讲吧!”

    此时的亢仓子已经从摇椅上站了起来,一脸严肃地望着众人,

    原本七歪八倒的几人正襟危坐地看着老师。

    ...

    王林给那个孩子起名为“王诩”,希望把那个少年培养成一个跟自己一样的商人,

    但给这个孩子讲书三年,孩子竟然一个字都不会说,

    从始至终,只会两个字,‘王婵’。

    请了很多名医也没有办法,只得作罢,

    最后,王林找到了在上庸城讲书的亢仓子,希望对方想个办法,

    而亢仓子也知道前因后果,于是欺骗王林,

    这个孩子已经散气了,应该是当年养胎时受到过什么伤害,

    王林自知理亏,于是把孩子遗弃在上庸城郊,让其自生自灭,

    亢仓子见其不忍,便将孩子收在麾下,

    给孩子起名为‘王禅’,也是为了避讳其母亲的名字,

    这个孩子便一直跟随在亢仓子身边,学习道家思想和兵法,

    “这就是你们的师兄‘王禅’的故事。”

    亢仓子一脸回味的意思,

    人一旦老了,聊起当年的事,都是如此的喋喋不休。

    “但这个孩子最让我不省心的地方,就是喜欢学习兵法

    相反我正统道家思想确是一窍不通!着实让我头大呀!”

    王婵似是被戳中痛处,急忙转移话题,

    “今天的讲解就到这里了,各位请回吧!”

    底下听讲的几人都是上庸城一些平民家孩子,大多都只有十一二岁。

    一有闲时间,就会来云雾山上这个小茅屋里,听听故事,跟着一起朗诵道德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