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鬼谷学斋 » 第十一章 上庸城失守(下)

第十一章 上庸城失守(下)

    “爹,战场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还是稚童的景恩在听说自己父亲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时,不禁发问道,

    “红刀子进白刀子出,等真上了战场,管不了那么多,只有你死我活。”

    只有十岁的景恩完全听不懂什么叫‘红刀子进白刀子出。’

    但此时,他终于明白了,

    兵法是在势均力敌或弱势方的情况下使用的,但大部分的战争都是一方强势碾压另一方。

    就如同小时候打架一般,只不过那时用的是棍子,而现在用的是大刀。

    随着手中的大刀砍向一个庸国士兵,

    景恩看到了眼前有灯影闪过,感觉父亲的教诲就在眼前。

    手上的大刀一砍一落,便又一个亡魂飞升,

    周围的血腥味越来越浓,血液顺着楚国的灌溉沟渠,流向了他们世代守卫的农田...

    即使身死,依旧在维护这一方安宁。

    景恩手起刀落,再次砍下一个庸国士兵,但没有注意到后背上插得匕首,

    此时的楚国甲士只剩几十个,而且大多都负伤了。

    守卫堤坝的甲士接到的是死命令,一步也不准离开堤坝。

    而任载一方依旧有两百多人,此时紧紧围住这几十人,

    景恩直直地盯着守堤坝的楚国甲士,似是在警告,你们一百人,不准上前。

    “诸位,是我景恩安排失误,让诸位忍受围殴,

    我景恩,糊涂二十宰,今日朝闻道夕可死,值了!

    上跪天,下跪地,回家跪父母,今日,诸位受我一拜。”

    就在景恩说的正激动,周围一些庸国士兵也被感染的时候,

    “杀!”景恩一身大喝!

    几十人猛地冲向了刚刚围住的庸国士兵,景恩更是义无反顾地冲向了任载,

    任载能当上庸国士兵的统领,自然也不是什么软脚虾,

    原本就负伤的景恩,被任载一匕首插进了肚子,

    “我好心给你留说遗言的时间,你竟然如此不识抬举。”

    “兵不厌诈,

    原来说出这句话,是这个感觉呀!”

    景恩带着一抹微笑,死在了任载眼前,

    而随着几十人的楚军甲士被解决,

    任载领着只剩一百五十多人的小队伍冲向了堤坝,

    再次展开了肉搏战。

    匕首军讲的就是一个只攻不防,狠辣的匕首不断划破楚军的甲胄...

    就在庸国士兵用命填补缺憾时,一道箭影飞也似地‘冲’进了一个黑衣人的身体,

    景昧带领的楚军先头部队已经渡过了沟壑,正在向着这边支援,

    任载绝望地看着楚军,

    “连老天都不愿助我庸国!”任载冲天大吼,

    任载,庸国王室后裔,实为‘妊载’,庸国王室一直不愿意接受被楚国灭国的事实,

    自国破后,一直王室后裔便化为任姓,成为了上庸城的一个大世家,

    这些年一直在私自训练甲士,意图联合秦国的帮助复国。

    但庸国二百年前就已经被灭国了,用古话说,就是气数已尽,何来复国一说。

    妊载最后刺死一个楚国士兵,悍然地冲向了堤坝,

    楚国甲士急忙上前阻止,但在最后一刻,妊载顶着几十把大刀的劈砍,跃向了堤坝,

    右臂已经被砍了下来,左手紧紧握着匕首,刺出了最后一刀,

    随着妊载的死亡,所有的匕首军都被镇压了,

    就在所有人准备松口气的时候,一道水流声越来越清晰,

    压住了所有胜利的喜悦,众人急忙转头看去,

    原本就是刚刚建好的堤坝,在一半水位的压力下,本就是岌岌可危。

    妊载的最后一刀就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一道崩碎声,夹杂着景昧的大喊声,

    让一众军民的心再次提到了嗓子眼,

    就算是最快的速度,仍旧有一队楚军落在了另一边,

    景昧拉住想要支援的楚军,就这样,死死地盯着洪流的另一边,

    此时的两千楚军已经被数万秦军包围,

    即使是身处绝路的楚军,依旧保持着队形,

    他们已经知道自己没有突围的可能性了,继续待下去,秦军只会越来越多,

    到那时,说不定就是十个打一个,更吃亏,

    “我们已经没有退路了,将士们,跟我冲,我先去了!”

    一个楚军挥舞着大刀,冲出队伍,向着秦军挥出最后一刀。

    周围的楚军也是受到感染,一个个放弃了防守,死命地冲向了秦军...

    整个过程,景昧一言未发,脚边的河道被越冲越宽,河对岸的楚军士气越来越高。

    七千楚军就这样,目送自己的弟兄们,最后一程。

    ...

    郢都

    “我王,急报,上庸城丢了,

    我楚军损失两千四百余人,上庸城司徒景恩战死!

    但景昧带领剩余的七千楚军,依仗云雾山的地势,勉强稳住了秦军,

    秦军在占领的上庸城就是一座空城!”

    楚王听到禀报后,再次跑到了地图边,

    “叶城那边怎么样?”

    “昨晚,叶城司徒昭于涘率军偷袭陈蔡联军的营地,伤亡人数没有统计,

    昭于涘在击败联军后,立刻动身支援丹阳城。”

    “丹阳城有没有消息?”

    “我王,丹阳城目前已经被韩魏联军围住了,

    韩魏联军号称甲士二十万,车骑五百乘,而我楚军只有区区五万!

    难道我楚军主力连越国都打不赢吗?”

    右令尹出言讽刺,主力将军就是左令尹安排的,目的就是打击左令尹。

    “这时候就别管这些有的没的了?先顾好自己的命吧!

    一旦丹阳城失守,到时我楚国再次经受一次六国联军进攻,

    这次说不得就没有上次的幸运了!”

    楚王打断右令尹的话,继续仔细看着地图,

    只不过这次关注的是,楚越主力交战的昭关城。

    上庸城,

    景昧已经将自己儿子的尸体埋葬在堤坝边上,

    提了一个无字碑,这里不仅埋的是景昧的儿子,更是这一代为守卫上庸城战死的楚军将士。

    此时的秦军攻占的是一座被淹的空城,

    空有十几万秦军,粮草竟然成了最大的问题,

    汉水有一千步宽,秦军都攻了过来,这个小小的沟渠,只有区区三十步宽,

    彻底的隔开了十万秦军,

    一是,这个宽度,没办法游船,硬渡的话,怕是会有几千秦军会葬于此处,

    二是,这个沟渠内部的水速是汉水的几十倍,能不能完整的渡过去先不说,冲都冲走了,

    最后,渡河已经没有必要了,

    原先的计划是,越军吸引绝大部分的楚军主力,秦军攻占完上庸城后,

    绕道而进,配合韩魏联军攻占丹阳城,

    三国合军,一同攻占郢都,从而灭亡楚国,

    可此时的秦君犹豫了,

    六国联军中,除却陈蔡两国,就属秦国最弱,

    真到攻破郢都的时候,秦军早已损失惨重,

    而魏国,韩国,越国就会吃掉大部分的土地,

    然后立刻翻脸不认人,再把秦国吃掉的土地抢过来,到那时,秦国就是吃力不讨好。

    凭什么不是你魏韩联军攻破丹阳城后,驰援我上庸城,在联军进攻郢都。

    最后,秦王的命令是,原地待命,不得攻河。

    但难道不是,牺牲最大的是越军主力,其次是攻城的韩魏联军,

    你秦国只需要攻占一个被淹的,没有守军的城市,

    此时让得计划失败的,便是各国君主的各怀鬼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