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静观之艺 » 第三卷 第六章 武学境界详领略 三足鼎立隆中对

第三卷 第六章 武学境界详领略 三足鼎立隆中对

    次日,华中陆又一次来到隆佑宫中,给向太后请安。第二次来此,华中陆已自在不少。大殿之中两位美艳的侍女还是站立两侧,原本隔断的薄纱已经收起。向太后端坐在昨日一样的位子,身上的衣服却换了一件翡翠色的撒花绉裙,更显年轻活泼。

    华中陆依规行礼,并在向太后的示意下,坐在了向太后旁边的位置。两人坐定后,向太后没有着急开口,而是含笑望着华中陆,就像一位慈母看着自己成材的儿子一般。

    华中陆从没有被一位美丽的女子如此长时间的盯着,与此同时他还在熏炉的檀香味中,再次闻到向太后散发的淡淡体香,馨洁而悠远。顿时让华中陆遐想连连,不敢同她直视,低下了头。

    向太后先开口,“没想到你还是吴乞丐的弟子,你的秘密不少嘛。看样子我没选错人。”

    华中陆知道昨晚向太后一定调查了自己,凭着她和明月宫的神秘关系,知道这点应该不难。

    想到昨晚困扰自己的问题,华中陆收起那些莫名的臆想,开口说道:“太后,昨晚我受你一掌后,内流一直无法调动,不胜其解,还请您帮忙医治。”

    “你受了我一掌后,经脉皆已断裂,想要再修习内力,没有可能了!”向太后徐徐道。

    “什么?”华中陆听到此话,犹如晴天霹雳,她知道向太后此刻没必要和自己开玩笑。难道自己刚刚有了向武之心,好不容易筑基成功,这就无法修炼了?!

    “你没被我一掌打死,已是大幸。不是你这筑基成功的道教修为,你还能活着?”

    华中陆顿时陷入沮丧的深渊,在这危机四伏的京城,没有了内流,他无疑是失去了最重要的保命手段之一。

    “昨天我就诧异,如此玄妙的修道之法你是如何学会的。此法绝对不会是吴丐所授!呵呵,你真是一本精彩又有悬念的好书啊,好久没有让我这么有新鲜感的事情了。”向太后盯着华中陆的眼神中,流露出一丝让人难以捉摸的神采。

    看着华中陆依旧沉浸在失去修为的黯然中,向太后继续说道:“你知道当年太祖是如何达到‘天’境界的吗?”

    “‘天’……境界?”华中陆一脸疑问。

    瞧华中陆的表情不像装得,向太后解释道:“学武之人的武学修为可分为‘天地人’三个境界。没想到吴乞丐连这些基本的东西都不告诉你,却把兰叶十二指传授于你,看样子他教人的方法别具一格啊。你学武功大概多久了?”

    “一……一年不到吧。”华中陆没有骗向太后的想法。

    “什么?”这次轮到向太后吃了一惊,“你才学武一年,就筑基成功了?还能接我一掌?”

    顷刻间,向太后盯着华中陆的眼神中,又多了一丝惜才的味道,“难怪吴乞丐要收你为徒,你拜他为师,我也不夺人所爱。既然我们已经联盟,我倒是可以对你指点一二,这对未来我们的大计也有助力。”

    其实吴乞丐并未收华中陆为徒,华中陆也没有说破,静静听着向太后继续言道。

    “武学虽分三个境界,然而习武之人能达到这三个境界的只有十之一二,其余大多数人,只能被划分在‘入门’这个门槛上。假若你达到‘人’境界,江湖上就可被称为高手,独自行走江湖基本没有问题。‘地’境界就难达到得多,这一层次,可以称为‘宗师’,自立门户开宗立派也不在话下。‘天’境界是可望不可即的,目前也只有天下七强达到这一层次。”

    “那……我现阶段是?”华中陆好奇地问道。

    向太后朱唇轻启,嫣然一笑道:“你还能是什么境界?当然还在‘入门’啦,不过你也不要自惭形秽,‘入门’者人数众多,为了便于区分,也分三个层次,分别是‘日月星’,‘星’者,为初学武艺者,会个把功夫,却无特长绝学。如有一二绝学致胜,就可划入‘月’者。而‘日’者,才是这三个层次中唯一真正武学‘入门’的层次。你既然筑基成功,就可以划入‘日’这个层次。据我所知,修道要达筑基,至少五年时光,你一年筑基就成功,可谓天纵英才了!”

    “可我现在一点点内流也无法用出,是否现在只能重新掉回‘月’层次?”华中陆猜想向太后至少达到了‘人’境界,很大可能性还是‘地’境界,自己也是机缘巧合才筑基成功,看样子他同向太后的差距不是一般的大。

    “你知道当年太祖是如何达到‘天’境界的吗?”向太后再次问出了同样的问题,华中陆诚实地摇了摇头。

    “要提升武学境界的途径有很多,内力、修道、悟禅,等等诸多道路。而太祖当年的选择是用‘外功’!”

    “‘外功’?难道是太祖长拳?我也练过的。”华中陆练过太祖长拳,没觉得有什么厉害之处啊。练过此招式,最多也只能算‘星’这个层次吧。

    “你有没有想过,如果太祖长拳像江湖上所使,这般不堪,太祖他老人家如何凭它在乱世之中开疆拓土,建立这千秋江山?”向太后把华中陆拉近到自己身边,对着他的耳朵轻声继续说道,“我可以传授部分秘诀给你,让你尽快回复到原来的层次,这可是赵氏皇室单代单传,只传储君的不世秘籍哦。”

    华中陆听后,顿时心中产生了两个疑问,第一,既然是只单传储君,为何向太后会知道这个秘诀呢?第二,昨天向太后将自己内流打散的可不是外功,而是真真正正的内力,而且这个内力自己感觉在哪里接触过。既然她走得是太祖的外功之路,为何内力如此之强呢?

    华中陆没有问出心中的疑惑,他知道就算是问了,向太后也不会告诉他,于是恭敬地请教道:“为何赵氏子孙需要单代单传呢?更多子孙学习不是江山更为稳固吗?”

    “你知道烛影斧声吗?你以为当时在干嘛?兄弟比武争夺高低一次就够了,自此之后,太宗皇帝就定了单代单传的族规。”

    华中陆当然知道烛影斧声的故事,当代有各种神奇的传说,原来真相竟然是兄弟在比武,不禁愕然。

    “你先把你学的太祖长拳使一遍给我看看吧。”向太后说。

    华中陆也不多言,太祖长拳他最为熟悉,退开一步,走到屋子中央,徐徐打出,只见屋内虎扑龙跃、拳飞疏影,不一会华中陆就打完一遍收手而立。

    “看样子你外功也挺有天赋,招式技巧方面张弛有度、收放自如,我也可以省却不少功夫。”向太后笑眯眯地说,“赵氏之所以用一套太祖长拳名列天下七强之列,凭的就是‘以理入式’!”

    “‘以理入式’?什么‘理’?”华中陆追着问道。

    “儒学之理!”

    “儒学之理?!”华中陆眉头一皱,随即想到自己曾用画技入招式,也就释然了,问“如何使之?”

    “太祖的武学核心就在于一个‘理’字,只要招式带‘理’,即刻入门达到‘日’的层次。如融入‘正心修身’之理,可达到‘人’的境界;如融入‘齐家治国’之理,可达到‘地’的境界;如体悟到‘平天下’之理,则可笑傲江湖,进阶‘天’境界!这也是太祖他老人家为何如此崇文的原因。”接着向太后再次凑到华中陆的耳旁轻语道,“‘以理入式’的关键是……这般……然后……”

    向太后吹气如兰、幽香袭鼻,使华中陆的耳朵痒痒的,不免有些心神恍惚。他赶紧专心凝神听向太后讲解此种奥秘,收起自己心猿意马,才化解了此时这份尴尬。

    向太后的讲解很细致,华中陆又曾参加过科举,对于儒学知识可谓是纯熟无比,也有过其他技艺提升武功的经验,问了向太后几个关键的要点后,就很顺利的‘以理入式’了。

    对于此,向太后也啧啧称奇,她想到了华中陆会很快学会,却没想到这么快,竟然在她的寝宫中就成功了。

    “你果然比我预料的更天才!”向太后称赞道。

    “我那里是天才,我只是运气好罢了。”华中陆说。

    “呵呵,这世间那有运气好这个东西,你只有准备充分,遇到事情的时候,才可能‘运气好’!只可惜世人大都不知道这个道理。”向太后感慨道。

    华中陆想到自己为科举、为习画,挑灯到深夜的每一个夜晚,他欣然接受了向太后的说法,这次顺利地‘以理入式’,也是之前厚积薄发的一个体现。然而自己之前‘好运’地筑基成功又如何解释呢?

    “外功方面你自己回去再练,虽然你这辈子不可能再修道了,但是按我的方法,进入‘人’境界还是不成问题的。”向太后停顿了一下,收起了之前的笑容,脸上变得有些严肃,“武功的事情我们先放到一边,你回去慢慢习练。请安的时间不宜太久,我们还是讨论下,如何帮你继承大统的计划。”

    说到这个,华中陆才从向太后母爱般的温柔关切和孜孜教导下回过神来,他知道眼前的一切都是假的,他只是向太后手中的一颗棋子而已,顿时心里产生了无比复杂的情绪。

    “你要和申王、燕王争夺天下,我帮你定了三条策略。”向太后喝了一口桌上的茶水后继续说道,“第一点就是韬光养晦。”

    “要当皇位继承人不是需要表现出自己的才能吗?为何要韬光养晦?”华中陆不解地问。

    “申王年长,燕王血亲。两强相争,我们不能成众矢之的,而需坐收渔翁。否则你以为过去的端王为何小小年纪,如此轻佻浪荡、迷恋声色?”

    “在这硕大京城中有什么是真的吗?”华中陆感慨道,来到京城短短的几周,各种尔虞我诈、阴谋陷阱,他感到累极了,多希望再回到原来那个单纯简单的小镇生活。

    “拿到手里的权利才是真的!”向太后瞬间眼神里射出了光,“你记住,帮闲之事你皆可以做,唯独不能体现出嗣位之心。”

    华中陆点头应许,所幸他兴趣广泛,装一名浮浪子弟还是没有问题的。

    “第二,你要制造舆论。”向太后见华中陆有些不懂,解释道:“帝王乃天命所归,讲究君权神授。因此,大凡帝王降生,都会天生异象以给予昭示。例如天命玄鸟降尔生商、汉高祖出生时蛟龙盘旋于产床之上,隋文帝出生时头生龙角、身长龙鳞等。具体如何来做,你自己来定。”

    “这种虚无缥缈的传说,有识之士都不会相信吧。真的有用吗?”

    “不要小看舆论的力量,它不能一蹴而就,却能潜移默化的影响人。”

    “好,那我回府好好盘算一下。”

    “最后一点,你要一击而中。你有我的帮助,不需暗中结党,如此目标太大,且皇室宗亲大都偏向申王一边,朝廷重臣已偏向于燕王那边,除非有一击而中的把握,否则不要轻举妄动,一切由我来做。”

    华中陆内心本来就厌恶勾心斗角、阴谋诡计,既然向太后不让他做,他当然乐得答应。

    “还有,我们最好也不要走的过分近,以后你一年进宫请安两次即可。”向太后的眼神中再次流露出怜爱之情,伸出手来摸了摸华中陆的头。

    华中陆没有拒绝,管他究竟是真是假,至少此时抚摸他头顶的手,传递着温暖,伴着浅浅的香气,他有种复返童年的感觉。

    回到王府后,华中陆就立即找来了童叔和高俅,商量之后的对策。关于向太后提的第一点,华中陆擅长琴棋书画,高俅精通踢球打弹,童叔乐忠于听戏歌舞,还有王诜这个常年声色犬马的姑父帮忙,假装不务正业、养尊处优的纨绔子弟完全不成问题。关于制造舆论,三人各抒己见,想出了不少点子,就等过一段时间将之传播出去。

    有了新目标的时间总过得格外得快,斗转星移间,几个月时间过去了。在这几个月中,华中陆白天过着自由散漫的生活,终日留恋于酒楼花巷之间,‘敬业’地做一名合格的风流浪荡子。

    晚上一回府,就似变了一个人,打铁书画练武一个也不落。特别是对于武功,自从向太后帮他展示了武学境界的广阔天空。他更痴迷其中,每日勤学苦练没有一刻放松,遗憾的是,正如向太后说的那样,《悟真篇》中的内流再也无法修炼,他只能把更多精力放在太祖长拳的‘以理入式’当中。原本大相国寺之后,手筋擒拿手的威力已超过太祖长拳,然而此刻‘以理入式’的太祖长拳,威力却又远胜于手筋擒拿手了。

    不知不觉,时间如白马过隙,很快就到了华中陆需要迎娶王妃的大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