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应是青山 » 第十四章 下山

第十四章 下山

    箫二白不解地问道:“时千是谁?”

    刘一剑说道:“时千,就是侠盗团的首领。他的轻功独步天下,腿法亦是一绝,江湖人称其‘随风潜入夜,盗物细无声’。这次,正是他下的鸡毛令箭。”

    “盗圣?那...那还要我帮忙?”

    刘一剑语重心长地说道:“时千性格张扬,行事高调,在黑白两道树敌不少。而且,京城六扇门也悬赏黄金万两抓他,免不了有为财而来的亡命之徒。”

    箫二白“哦”了一声,问道:“那要我怎么帮他?”

    “事不宜迟,你即刻下山,奔往易家,表面言说帮助易家擒获时千,暗中助时千脱身。”

    箫二白有些犹豫,“那...我要是帮他了,万一被发现,我是不是就要被抓啊?”

    刘一剑无语,一声不响地回到座位,继续喝茶。

    箫二白看气氛不对,立刻拱手道:“那我现在就去收拾包袱。”于是转身离开了议事堂。

    看箫二白走出了议事堂,周不二把自己的担忧说了出来:“我看此事绝不简单,二白去了,恐怕会惹上是非。”

    刘一剑道:“他不小了,我们要相信他。未来,他面对的是非,只会更多。”

    周不二叹了口气,也只能这样了。

    箫二白带好盘缠、地图和包袱,与刘一剑和周不二站在一剑山门下拜别。

    周不二用力地拍拍二白的肩膀,嘱咐道:“这次下山游历,要以自身安全为主。完成任务后,你想去哪里,就去哪里,天大地大,任你遨游。”

    箫二白行礼道:“请师父和宗主保重身体。还有,烦请告诉张云融师兄,二白走的急,未曾告知,请他见谅。”

    周不二点头答应,手一扬,说道:“去吧。”

    箫二白抬头看了看一剑山门,长长地吐出一口气,便下山去了。

    这一次下山,是真真正正地离开了象牙塔。

    没走几步,一直未开口的刘一剑叫停道:“二白。”

    箫二白回头看去。

    “此行途中,若是有人问你师门,就说是师从刘一剑便可。”

    二白嘴角一咧,喊道:“知道了!”随后挥手作别,下山了。

    周不二白了一眼刘一剑,道:“咋的?老夫的名号比不上你咋的?”

    刘一剑笑了笑,直到箫二白消失在视线当中,两人便回去了。

    -----------------------------

    箫二白十九岁离开一剑山,正式步入江湖武林。

    -----------------------------

    经一天一夜的快马赶路,箫二白来到了济南府。

    箫二白牵马入城,路过许多酒肉飘香的酒楼,却在一个茶馆旁驻足,抬头一看,清风茶楼四个大字悬在上面。正好人累马乏,箫二白便拴好马,进了茶楼。

    茶楼里面客人不少,还有个说书先生正站在台旁摆弄物件。看来箫二白来得正好,赶到说书先生讲故事。

    箫二白挑了个没人的位置坐下,勤快的小二随即过来招呼道:“客官,要点什么?”

    箫二白下意识地摸摸行囊,说道:“来壶最便宜的茶水就行。”

    如今的二白,不是以前穿着麻布衣服的穷酸少年,而是闻名天下的一剑山的弟子,一身青袍干净利落,一眼看去,不是少爷公子,也绝非寻常人家。

    小二眼力不俗,故意多了句嘴道:“小店新上了绝好的雨前龙井茶,客官可否品鉴一下?”

    箫二白摆摆手道:“来壶最便宜的就行了。”

    小二见他惜财,也不再多费口舌,话语中当即少了几分热度,说道:“那行,一壶茶五文钱。”

    箫二白掏出钱,交给那位伙计。

    “得嘞,客官,您的茶马上好。”说完便走了,也不多耗时间。

    箫二白环看周围,茶客们大多都是平民百姓的装扮,想来这茶楼也是做点实惠的小生意。

    邻桌两位汉子闲聊的话语声传入箫二白耳中。

    “老王,你知道吗?就城东边,那缺德的易家,前几日开始重金招人了。”

    老王手端着大碗茶:“招人?嗐,抓时千呗,做了那么多伤天害理的事儿,现在接到了鸡毛令箭,能不害怕嘛,能给多少钱?报官了没有?”

    “听说给五十两黄金,要是抓到了,再给一百两!衙门能顶个屁用,一群酒囊饭袋,也就欺负欺负咱们。”

    老王戏笑道:“咋的?你想碰碰运气啊?”

    “我?得了吧,锄头都抡不明白。再说了,济南城里有哪个想帮易家的?多少人家的地都被他们家抢了,我巴不得时千老爷顺手带走易金的狗头才好呢。”

    忽的一声惊响打断二人,原是说书先生一拍醒木,要开始了。

    说来也巧,这次讲的故事,是初入江湖的刘一剑大战冀北寒剑朱仪。

    在山东茶馆,刘一剑的故事是最上座的。

    茶水上的也正是时候,二白倒了一碗,喝了一口。

    呵!还真是一分钱一分货。

    说书先生声情并茂,吐沫横飞地讲着,时不时地引来台下人叫好。正说到酣战处,看客们的魂都被勾走了。突然,茶楼里竟响起了一阵如雷般的鼾声!

    鼾声?茶楼里怎么会有不和谐的鼾声?

    又一声!这次,连说书先生都停了下来。客人们顺着声音瞧了过去,想看看是哪一位不识趣的人耽误刘大剑客出剑。

    视线落定,原来是一位醉酒的汉子,在桌子上搂着酒坛子睡着了!

    看他酒气冲天,鼾声如雷,指定是喝了不少酒。

    来茶楼你喝什么酒啊?看客们纷纷抱怨,对那位睡着的汉子指指点点。

    说书先生面有不悦,把小二招过来,耳语几句。

    小二得了吩咐,就跑到那汉子旁边,摇了摇他,“客官,客官,醒醒。哎,醒醒,别睡了。”

    看来汉子睡得挺香,摇了好几下才给叫醒。

    那汉子醒来,揉了揉惺忪的睡眼,打了两个哈欠,然后眯着双眼环顾周围,也不管他人古怪的眼神和窃窃私语,又独自喝起了酒。小二看他长得壮实,与他客客气气地谈了几句,就退下去了。

    看事情差不多摆平了,说书先生清清嗓子,就接着讲了。

    说书先生的描述让看客们几乎是身临其境,情绪随着故事发展起伏,生怕听漏一个字。

    当说书先生说出朱仪认输,刘一剑获胜时,茶楼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一场下来,箫二白听得津津有味,连茶水的苦味都忘了,走前还不忘瞥一眼那醉酒汉子的座位,发现早已人去座空,酒坛子也没了。

    真是个嗜酒如命的人啊。

    箫二白走出茶楼,扭扭腰,活动一下筋骨,便牵着马去寻易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