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应是青山 » 第十三章 鸡毛令箭

第十三章 鸡毛令箭

    八月十五,中秋佳节。

    这个中秋是与周老前辈一起过得,以前,一直都是和箫先生一起。

    离家五年,看着天上的月亮,真是有些想念青云村的乡亲们了,尤其是李大娘一家。

    李大娘送的那双鞋,二白一直没舍得穿,每次想她的时候,就拿出来看看。

    不知道李大娘身体现在怎么样,调皮捣蛋的二牛还想不想去闯荡江湖,要是他知道自己现在是名剑客,肯定羡慕死了。

    虽然这名剑客一招也不会。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

    五年前,他离开了生活十年的青云村,如今,也快到了和一剑山分别的时候。

    腊月二十四,高山盛雪。

    箫二白手拿着箫先生的长箫,就坐在议事堂的门槛上吹奏,箫声悠扬婉转。

    即便十八岁了,二白还是喜欢坐在门槛上。

    刘一剑站在一剑山门下,双手负后,如石像一般,眺望着远方。

    听到箫声,他回头望了望那个少年,那支长箫。

    真像他的那位挚友。

    他不禁回忆起那个风和日丽的下午。

    那是他第一次遇见箫剑。

    看他的相貌气质,和自己差不多,有点像书生。

    他知道箫剑已是新的剑神。

    他也知道箫剑已会剑气飞杀。

    但他不会后退,

    因为他更自信自己的悲歌三十五剑。

    他刘一剑今天要问剑箫剑!

    微风拂过,树叶轻轻作响,为英雄作战歌。

    箫剑的声音随着风飘入刘一剑耳中,他到现在还记得箫剑对他说的第一句话:

    “我能看出来,那是一把很自信的剑。”

    箫剑的声音平静温和,而刘一剑却不敢怠慢,深吸了一口气,手先握住了剑柄。

    却是箫剑先出剑!

    刘一剑只能拔剑来挡。

    箫剑只抢攻了这一剑。

    往后三十多剑,都是刘一剑在步步紧逼,箫剑滴水不漏地接招,或者说,是恰到好处地接招。

    甚至像配合。

    刘一剑无奈,

    不再留手。

    刘一剑不再留最后一剑了!

    他出手!

    这是他最自信、最得意的一剑。是剑法中的剑法,精华中的精华,是蕴含他必胜信念和傲气的一剑。

    悲歌之音已充斥林间!

    最后却仍是被箫剑恰到好处地化解,箫剑甚至未用剑气飞杀。

    随后箫剑捡起脚边的树枝,朝着刘一剑轻轻一划。

    一根发丝飘了下来,被微风裹挟着飞舞。

    看着那根肆意飘扬的发丝,刘一剑明白,箫剑已经高出世上其他剑客一大筹。

    他即便是拿着木棍,枯枝,甚至一片叶子,都可以打出剑气。

    司徒飞虹在开创出剑气飞杀时,天地异象,乌云聚集,雷声滚滚。

    这等功法,本不应该现于世间,为天地所不容。

    司徒飞虹凭此剑法无敌于天下,最后因杀孽过重,遭天劫,雷击而死。

    而箫剑的剑道已被天地认可。

    他的剑气飞杀已经超越了开创者剑神司徒飞虹。

    箫剑称赞他最后一剑是精彩绝伦,大家风范。

    那一天,两人结成至交好友。

    那一天,就好像太阳遇到了月亮。

    刘一剑还是伫立在一剑山门下,望着看不到尽头的远方。

    他曾经有两位知己好友。

    过去三人常在小溪边品茶论剑,谈笑风生。

    箫剑会讲他那些稀奇古怪的经历,逗得他们俩哈哈大笑。

    如今,一位被自己所杀,另一位销声匿迹十多年,最终撒手人寰。

    如果自己能多与孙长风交流交流,了解一些隐情,结局会不会有所不同?

    箫声慢悠悠地飘向山外。

    雪花轻轻地依偎在他的肩上。

    寒风有些刺骨。

    刘一剑看向天边,

    君埋黄泉泥销骨

    我寄人间雪满头

    三月初,一剑山议事堂内

    不大的小方桌上摆放着古朴的紫砂壶和白瓷盏。小盏中盛放的是西湖龙井茶,有道是:

    院外风荷西子笑,

    明前龙井女儿红。

    冲泡时,茶叶在沸水中上下浮沉翻滚。茶汤清澈透明,茶香四溢,沁人心脾。

    桌旁坐着两位当代最顶尖的剑客。

    老人歪过头,拿着腔调问道:“刘山主找老夫何事啊?”

    刘一剑嘴角微牵,笑道:“周老前辈总是称我刘山主,可是折煞晚辈了。”

    老人哼了一声,用水捋捋花白的胡子,道:“那叫你什么?刘贤侄?刘...刘什么来着?”

    刘一剑不紧不慢地说道:“江湖人早就忘了我的名字,叫我刘一剑便可。”

    周不二望着堂外道:“刘一剑,留一剑,不知道你这一剑,要留到什么时候。”

    刘一剑轻轻摇头,突然说道:“我打算让二白今天下山。”

    周不二目光一斜,皱眉道:“怎么现在才告诉我,这么着急?”

    刘一剑道:“我昨天才接到消息,‘鸡毛令箭’出现了。”

    周不二听到“鸡毛令箭”四个字后,神情微顿,说道:“鸡毛令箭?谁发出的?”

    刘一剑捧起一盏茶,边吹热气边说道:“时千。”然后饮了一小口。

    听到这个名字,周不二神情有些惊讶,随即问道:“鸡毛令箭在哪?”

    刘一剑放下茶杯,答道:“正巧,在山东济南府。”

    周不二眉头紧锁,小声嘀咕着:“这......”

    随后刘一剑教弟子传唤箫二白过来。

    箫二白进到议事堂,上前行礼道:“刘先生,师父。”

    周不二示意不必多礼。

    刘一剑看向周不二,征得到他的眼神默许后,开口说道:“二白,你来一剑山习剑五年,也算是略有小成。但巢内难高飞,如今,也该下山历练历练了。”

    箫二白没答话,点了点头。他早知道会有这么一天,只是现在觉得有些突然。

    刘一剑起身说道:“我有一个任务交给你,作为你下山历练的开始。”

    箫二白拱手道:“宗主请说。”

    刘一剑道:“山东济南府易家昨天接到了鸡毛令箭,我要你去帮他。”

    箫二白一头雾水地问道:“易家?鸡毛令箭?”

    刘一剑解释道:“鸡毛令箭,是江湖门派侠盗团特有的战书。鸡毛令箭上会写有盗窃时间,盗窃物品和窃贼姓名,这与其说是偷,不如说是抢,但侠盗团只劫无良商贾,只盗不义之财,扶清官,救百姓,确实不辱侠盗之名。”

    箫二白迟疑地问道:“那这么说,易家...不是什么好东西啊。”

    刘一剑认可地点点头。

    箫二白顿时有点摸不着头脑,问道:“既然如此,为何还要我帮易家?”

    刘一剑摇摇头道:“不是让你帮易家,是让你帮侠盗团。”

    “帮谁?”

    刘一剑微微开口,一字一句地说道:“盗圣时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