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平平无奇诸葛诞 » 第122章 治病

第122章 治病

    冯熙在屋中因病轻咳了起来,借着这个机会,发泄了对曹丕的不满。

    “咳,咳,曹呸!”后面的话没有力气说,只能在心里嘀咕着。

    你不让我回东吴,还将我送到摩陂那贫瘠之地折磨我的意志,艰苦摧残就能让我冯熙屈服吗!做梦啊,我乃东吴元老,怎么会背叛呢……

    他又回想起和文帝见面的场景,这半年多来,他没事的时候总会想起来自己当日对曹丕说过的话。

    我主吴王聪慧过人,非但擅长识人用人,而且实行政策和法令之前,都会征求大臣的意见。如今江东大臣对吴王忠心耿耿,国内政通人和。吴国不仅粮食连年丰收,百姓丰衣足食,且拥兵百万,国富民强……

    “咳,咳!”

    事实果真如我说的这样吗?哎,也许吧……

    你曹丕听了不开心能拿我如何?我维护主公的崇高地位有错吗?我只是担心受到胁迫而侮辱了忠义的名节,之前才拔剑自刎的,我是想以此保全自己的名声啊,救我做什么?!天不遂我愿啊,你们救我回来又何苦呢……

    屋外的青年校事打开了门,他询问道:

    “冯先生要不要喝些热水?我在屋外听你咳嗽的挺厉害的。”

    冯熙无力地把身体重重压在了床榻上,用好像能撕裂咽喉的沙哑嗓音说道:

    “那,就有劳小哥了!”

    年轻校事走进了屋里,拿起了几案上的一个小碗,又走到火盆跟前,提起水壶倒了一碗热水,四五步又端到了冯熙身前。

    冯熙挣扎着起身,又将一旁的枕头扯在了自己身后,接过水碗后感觉水不烫,便吹着气喝了起来。

    “啊!舒服多了!”他的声音依旧是那么虚弱。

    “哎,不是我劝先生,您被陛下软禁了大半年了,起初还有许多大臣来看望您,医生也不缺,您怎么这么倔呢!最近这一两月,也没人来看您了,连太医都不来了。”

    你个小年轻懂什么君臣大义,我没准还能像苏武一样名垂青史呢……

    但是冯熙只是苦笑,没有把伤人的话说出口来。他是感激这个校事的照顾的,他自己的随从之前都被曹丕撤走了,最近多赖眼前的年轻人照顾了。

    年轻人又絮絮叨叨了起来。

    “上面也不让给您请个大夫,我们也不敢提,我有个叫王熙的表弟,从小就勤奋好学,他特别喜欢钻研医术,不如我明日趁机请他扮作送柴火的,来给您瞧上一瞧吧!”

    冯熙缓慢点头,算是答应了下来。

    我算是死上一次了,已经报答了主公之恩,既然贼老天不肯收我,我就要为了妻子儿女坚强地活下去,万一哪天就有机会可以回家了呢……

    二月十七日的清晨,一个衣衫破旧的少年来到了冯熙的床榻边,他方才是拉着柴车进门的,和年轻校事一起的另外一个校事,也是知道此事的。

    少年点头,没有多说话,用手比划着要给冯熙诊脉的意思。

    冯熙会意,将手平放在了身侧,有气无力地说道:

    “有劳了!”

    表兄让我看的这个人,还挺有礼貌的嘛,居然没有像别人那样因为我衣衫破旧而轻视我……

    王熙把了会脉,又比划着张嘴,看了一下冯熙的舌苔,又观察了下他脖子的伤口,思索了片刻后说道:

    “嗯。脉数有力,苔薄而白,你这是剑伤一直没有痊愈,导致的疮疡肿毒啊,你是不是浑身疼痛?而且时而凛寒,时而身热?我看你一声不吭,可真是能忍呀。”

    说着王熙挑了挑钦佩的大拇哥,冯熙苦笑着点了点头。

    “我给你写个方子吧,据说这方子是当朝侍中诸葛公休拿出来的,说是神医华佗留下的,名字叫真人活命饮,正好对症呢。”

    他走到几案旁,坐下,在纸上开始写了起来,嘴里还小声嘀咕着。

    “金银花,三钱,当归尾,一钱,乳香,一钱,没药一钱?陈皮三钱,白芷一钱……”

    不一会他便写好了,又拿了起来吹了吹未干的墨迹,放下后,又嘱咐冯熙道:

    “用水或者水酒各半来煎服啊,不拘时间的,每日一剂便可。这方子可以清热解毒,活血止痛,消肿溃坚的,正好适合你这种疮疡肿毒初起的患者,再跟你说说,你这邪,乃从火化而来,气血淤滞,所以煎熬你身体的津液,使痰热内生了。”

    他又凝眉思索了数息,接着说道:

    “嗯,痰热与瘀血相结于肌肤,不过你放心,方中诸药相配,可通气血,消痈肿,功效很是神奇,诸症都会自愈的。”

    冯熙终于开口问了句:

    “还不知小医者高姓大名呀?”

    “我乃是高平王熙王叔和!你叫我小王大夫就可以了,我在洛阳,已经治好了很多病人了,你大可放心。”

    王叔和给自己打气,他说的不是事实,‘很多’水分很大,只是有一些穷人而已,他没有再对冯熙说什么,只是在心里又详细地介绍起了自己。

    小时候缺衣少食,贫寒度日,所以小王我啊,从小就养成了勤奋好学,谦虚沉静的性格。我特别喜爱医学,已经读了不少古代医学典籍了,而且我还学会了诊脉治病的医术!哈,虽然我在开始行医的时候,常常食宿无着,只能背着药箱四处流浪,但因为我对脉学很有些研究,慢慢也治好了一些疑难病人,小王我的志向就是让自己的名声传遍整个洛阳城呀,再娶个漂亮媳妇好好过日子……

    “这是诊金,多谢大夫了!”冯熙从身侧掏出了丝帛,递到了王叔和的身前。

    他虽然被软禁,但随身的细软仍在,平时都是校事府管饭,因为没法出门,所以也没有什么花钱的途径。

    王叔和笑着把丝帛揣进了怀里,“那多谢大人了!我便先告辞了,有机会再来看您。”

    说罢,转身就要出门,车上的柴火还没卸在院子里了,做戏可要做全套的。

    他不知道的是,冯熙在里面还夹着一小块写着自己信息的布条,他倒是没有想着谁能救自己离开,只是想把自己的情况传递出去。

    门吱呀一声从里面打开了,小王大夫背着旧药箱跨步迈过门槛,等在外面的表兄看了过来。

    “我给他看完了,写了个方子,你们给他按方抓药就可以了。哈,表兄!”王叔和笑着拍着对方的肩膀,“过来搭把手,咱俩一起把柴火卸了,给你介绍的病人看病,可真麻烦呀。”

    “叔和一定要保密!切莫让旁人知晓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