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平平无奇诸葛诞 » 第87章 流民下

第87章 流民下

    那小宦官露出了为难的表情,还想再劝说一二,但终是没有再开口。

    等到他离开,董昭拿起了几案上的茶水喝了一口。

    哼,老夫现在还能背下他写的告示了……

    君王能够设立法令,却不能让吏员们一定不违犯法令。吏员们能触犯教令,却不能让君主始终不知道。设立了法令却有人违犯,这是君主的不足,官吏们触犯了教令让君主知道后,就是官吏们的灾祸了。君主在上面有劣政,官吏们在下面造成灾祸,这是政事得不到治理的原因。大家能不以此自勉吗?

    唉,自从他这么写了告示,他属下的官吏们没有不以此勉励自己的啊……

    更深黄月落,夜久靥星稀,早已入冬,城内城外的流民们吃过了朝廷赈济的稀粥,就搭起了窝棚,点起了篝火。

    在外过夜还是很难捱的,一路上死了不少体质弱的乡里,漫长的寒冷期才过了两个多月,要再等两个多月才能看到冬小麦成熟,那时候想要回乡的人才会回乡。

    第二天,诸葛诞稍稍晚了点去上值,吃过早饭,便带着大牛和柳等人出了门,打算就近在永和里的街面上招募流民。

    到了街上,看到地上残存的篝火,流民们早已醒来,他们正在瑟缩的观望着来来往往的洛阳百姓。

    诸葛诞发现,有好多家已经支上了摊子,先是路过了曹洪的门客支起来的摊子,往前走了一阵,又见到吴质家的摊子,他家还有一个一眼便知是女扮男装的女郎站在后面,顺着她的目光,诸葛诞远远地望见了清秀的司马师。

    司马师也在命家仆收拢人口,他见诸葛诞到来,还遥遥挥手喊道:

    “公休,你也来招募流民啦!”

    诸葛诞让大牛继续前行去支起自家的摊子,他则留在原地和司马师寒暄了起来。

    大牛又前行了百米,支起摊子,朗声喊道:

    “我家公子乃是侍中琅琊诸葛公休,现招募青壮去城外建房子啊!”

    这一声喊出来,附近的流民纷纷投来了目光。

    大牛又喊道:

    “每人每日三升米,要来的赶紧过来啊!”

    诸葛诞明显给的多了,但他愿意这样,他知道大部分人还有一家老小要照看的。

    流民们一听给这么多,纷纷聚拢了过来。

    “不要挤,不要挤,排好队啊!我家要招募的人挺多的,大家都有机会的!”

    这时候流民后面,有一个刚赶到的三十多岁的汉子出声问道:

    “你家要招募多少人呀?是临时做工,还是要签主仆契约呀?”

    大牛答道:

    “三百人,我家公子说要招募三百人!伐木,烧砖,建房!只是临时做工,开春后,愿意留下春耕的,还可以继续住在冬天建的房子里!”

    “这家的待遇好啊!主家真是仁义!”

    “比别家给的多呢!”

    “还要把我们建的房子,继续给我们住!”

    “那留下佃田收多少地租呀?”

    “除了要交给朝廷的,我家公子说只收大家剩下一层做租子!”

    ……

    人群小声的议论了起来,大牛也开始了他的工作,他是跟着诸葛诞学过写字的,诸葛诞这次还给了他草纸,让他记录下招募的流民的姓名、性别、年龄、特长。

    等诸葛诞从司马师那里过来,他又附耳对大牛说道:

    “再招募十个妇女、十个老人做饭,十个半大孩子干砍柴等杂活!要选那些家里人口多的,每人每天一升半粮食吧。”

    大牛又在人前吆喝起了诸葛诞新的吩咐,很快也有妇女和老人围了上来。

    人群中有青壮抱怨道:

    “做饭劈柴这些活我们也能做的!”

    大牛回道:

    “很多家都有老人、妇人和孩童,一个劳力来建房可能不够吃的,我们会考虑家庭的情况录用的!”

    有个明事理的青壮,也许他是家里人口多,在底下说道:

    “公子英明啊,这等轻松的活计她们可以做的,公子给她们留了位置,是不想她们都饿死啊!”

    大牛又说道:

    “没被招募到的也不要气馁,今天很多家都出来招募人手了,总会有大家一条活路的!”

    诸葛诞还在向远处张望,没看到夏侯玄呢,不知道他现在在哪条街招募人手呢……

    过了一会,他寻了一个已经被录用的汉子问道:

    “兀那汉子,今年冀州收成如何呀?你们什么时候从家乡出来逃荒哒?”

    那汉子刚才见主事的大牛对诸葛诞毕恭毕敬,所以很有眼力劲儿的回答道:

    “回公子的话,今年冀州秋天收成很少,到了十一月,我们在乡里的劝说下,不等饿到极致,就背井离乡,来河南谋一个生路。”

    “哦,家里还有人吗?”

    “家里还有父母和幼弟,我和妻子把不多的粮食留给了他们,带着三个孩子就出来了!”

    “你还是个有孝心的!好好做,公子我不会亏待你们的!”

    过了一会,街面上出现了很多差役,是来巡查各家招工条件的,应该是司马芝怕有人隐匿人口,到了诸葛诞这边,他们好奇的看着这主仆一行人口鼻都蒙着布。

    差役问道:

    “你家是什么情况!”

    “我家招募人手去城外建房子!”

    “记住,不准隐匿人口啊!”

    司马芝的人来去都很快,过来问明了情况,便离开了。

    诸葛诞心道,我才不会趁人之危让人做奴仆呢……

    没等人手招募完,诸葛诞便吩咐大牛和一众门客,等会就直接带着流民出城建房子,自己则赶去华林园继续督挖大池了。

    河南尹和官署中,司马芝的心腹汇报道:

    “大人,很多大户都在街面上招募流民呢,有件奇怪的事,侍中诸葛公休带着仆人也在,可是他们口鼻都蒙着布!”

    “哦?可有问那是为何呀?”

    “下官也是听来的,没有问原因呢,回头我去问问。大人,还有一事,昨日循行官苏宪怀疑门吏周炯,偷了他的发簪!已经让曹掾把他抓起来审问了!”

    “哦?确有其事么?”

    “那周炯说他没有,拒绝认罪呢,循行官也拿不出证据证明那发簪是他的!”

    司马芝沉吟了片刻说道:

    “凡是事物都有相似得难以分别的,如果没有离娄那样的眼力,很少有能不受迷惑的。即使真是门吏偷的,循行官怎么会忍心把一个簪子看得那么重,却把伤害自己的同类看得这么轻呢?这件事放下不要再审问了。”

    “诺,我马上去传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