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末重生:大明皇帝天团 » 第捌拾回:大漠孤烟长风起,骄阳烈风转星移(下)

第捌拾回:大漠孤烟长风起,骄阳烈风转星移(下)

    却说清兵大肆向山海关涌来之时,朱棣也已抵达了山海关所在。

    山海关地处长城最东,北倚崇山,南临大海,相距不过数里,非常险要。

    由北向东,分别为九门口关(一片石口)、寺儿略关、宁海城、威海城、南翼城、滥水关等要隘。

    墙高一丈有余,可谓天下第一雄关。

    而朱棣抵达山海关之后,并未立即展开部署,而是将诸将聚集到钟鼓楼之内,先行商讨对策。

    是时,朱棣早换了一身戎装,站立于大堂之中,而诸将皆是个个面色沉重,并不说话。

    原来就在朱棣抵达山海关之后不久,就听闻那满清鞑子已是到达了九门河所在,距离山海关已经不过十几二十里地了。

    一开始朱棣从历年奏本来看,这些满清鞑子每次南下,率领不过几万人而已,如今却是足足带满蒙汉十余万大军前来,足可以见多尔衮此次南下决心。

    朱棣稍稍作想片刻,方才说道:“满清鞑子战力究竟如何,如今吾等谁也不曾知晓,不知敌情,岂能一战?还是应当先行出城与其接触,再言他事。”

    朱棣说罢此言之后,重重的将指挥棒扔在舆图之上,不再说话。

    张辅等人也是连连点头,纷纷说道:“陛下此言甚是,不知兵,岂能战?”

    唯有吴三桂和朱由检大惊失色,吴三桂和满清鞑子打了几十年交道,对于建奴的战力,自是早有余悸的,而那朱由检虽从未亲临一线,但也知道那“满清野战无敌”的名号。

    吴三桂对于朱棣了解还不深入,自然不敢多说,而朱由检却是忍耐不住,当即说道:“陛下,那满清鞑子骑射之术甚为厉害,吾等还是应当小心行事,万万不要与其野战,如今神机营在此,只消在山海关上建立炮阵,将那建奴打退便罢了。”

    朱棣听得此言,不由得撇了朱由检一眼,说道:“你是在教朕打仗不成?”

    朱棣这冷眼相待,可把朱由检吓坏了,于是赶紧拜伏于地,高呼不敢。

    吴三桂也是冷汗直流,心道还好自己没有发言。

    朱棣却不搭理,而是指向山海关外的威远堡,说道:“宁阳候率左哨,先行占据威远堡,此地乃是山海关外要道,断不能丢,丰城侯李彬领右哨,驻扎于寺儿略关,成国公朱勇、都督谭青分别领左、右掖,驻扎于滥水关、三道关、旱水关,中军则把守山海关,无朕号令,任何人不得出城迎战。”

    陈懋等人听得此言,自是领命。

    朱棣随即又对张辅、朱勇二人说道:“英国公、成国公、汉王便率三千营,随朕一道出城看看,满清鞑子刚刚抵达,立足未稳,吾等先破他中军,损其士气!”

    张辅等人在京师之时便常常听说,这建奴野战如何了不得,也是早就摩拳擦掌,想试试咸蛋,如今听得此言,皆是兴高采烈,纷纷说道:“末将领命。”

    朱棣又对柳升说道:“安远侯率神机营将士,部署于威远堡之内,待朕将满清鞑子诱出营寨,赶赴红墙子之后,你便率神机营拜伏此处,予以伏击。”

    柳升自然高声答是。

    朱棣说罢之后,又回看吴三桂一眼,说道:“平西伯便同朕同去。”

    吴三桂本来还在暗自庆幸自己没有多说,如今听得此言,却是目瞪口呆,哪里想到这位皇帝陛下出城便罢了,竟然还要带上自己?这不是送死吗?早知如此,当时还不如和崇祯皇帝一道劝说罢了。

    朱棣看到吴三桂一脸疑虑模样,当即眉头一皱,说道:“如何?平西伯心中不愿不成?还是平西伯还有投效满清鞑子之想?”

    吴三桂哪里敢说自己不愿意,于是只好硬着头皮答道:“末将不敢。”

    朱棣顿时冷笑一声,忽地想起什么,于是说道:“我京营将士前来此处,想必多尔衮也已知晓,但可能还不曾相信,毕竟,吾等死而复生之事实在匪夷所思,吾等利用此处,便能先破多尔衮一阵。”

    朱棣此言一出,众将皆是摸不着头脑,明军京营将士大肆而来,驻守于这山海关之中,即使那多尔衮如何庸碌,也万万不可能一无所知,何况听说多尔衮此人率兵打仗也是一个高手,陛下这疑兵之计,如何能骗得多尔衮?

    朱棣却是冷笑一声,说道:“平西伯率兵前来,手下还有多少兵马?”

    吴三桂听到朱棣还打起了自己注意,也是愣了一下,在明末边军之时,虽看似有几万几万兵马,但真正精锐之士,乃是这些将领“家丁”,这些人可是吴三桂的心头宝贝,哪里肯送到战场上陪朱棣送死?

    况且吴三桂还想着要是朱棣战事不利,还要凭借这些将士投效李自成呢,于是赶紧说道:“启禀陛下,末将率兵而来,不过是家中护卫而已,约莫两三千骑,这些人看家护院还行,但要其上阵杀敌,只怕要误了陛下大事。”

    朱棣听得此言,却是冷笑一声,这吴三桂心中如何作想,他岂能不知,但如今却还不是杀吴三桂的时候,那关宁军还在开平一带,要是真的杀了吴三桂,那么黎玉田等人必定谋反,一旦和满清鞑子或者李自成勾搭上了,再把自己粮道断绝,那才真是得不偿失。

    朱棣见到吴三桂不愿意领兵出站,也是轻笑一声,说道:“平西伯所言之事,朕也知晓,但朕却未曾说过要让平西伯手下兵马出战。”

    朱棣的这番话彻底让吴三桂摸不着头脑了,于是问道:“敢问陛下何意?”

    朱棣满怀深意的冷笑一声,这才说道:“朕的意思是,将平西伯手下军旗、戎甲换给三千营将士,如此一来,那多尔衮还以为是平西伯手下兵马赶到,必然不以为奇,再由平西伯出阵约那多尔衮阵前一见,我军再趁多尔衮立足未稳,发起总攻,如此一来,建奴不攻自破。”

    朱棣的这番话,让吴三桂一下子冷汗直流,刹那间寒毛林立,愣在当场,说不出话来。

    对于吴三桂而言,要是他亲自守卫山海关,阻拦清军倒也罢了,但如今他和黎玉田等人还打着骑驴看唱本的如意算盘,要是真的诈降多尔衮,岂不是把自己后路断绝了吗?

    吴三桂心中胆寒之下,又偷看朱棣一眼,正见这个永乐大帝用一副玩味神情看着自己,也是暗道不好,这位爷昔日便是明庭边军之首,什么骄兵悍将没有见过?自己之前以为这位爷对自己说不上信任,也断然谈不上怀疑,哪里想到朱棣会玩这么一招釜底抽薪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