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末重生:大明皇帝天团 » 第柒拾肆回:闻强敌蜂拥而至,点三军声势震天(上)

第柒拾肆回:闻强敌蜂拥而至,点三军声势震天(上)

    却说多尔衮一路南下之时,朱棣身在紫禁城中也早已得了消息,于是号令京营兵马,汇聚于京师之外,各备军需粮草,欲要留朱瞻基接续监国之事,再度御驾亲征讨伐建奴。

    大明朝自永乐皇帝之后,历朝历代,除了登基大典有一些军队列阵参与,便再不会举行大规模的阅兵式。

    这是由于一个王朝在发展过程之中,开国几代君主一方面是开国之君,一方面又是军队领袖,自然能压得住军中骄兵悍将,所以对于武将并没有这么防备。

    但到了王朝中期之时,由于皇帝出生在深宫之中,长于奴隶人之手,自来没有进过军营,和那些武勋、将士自然谈不上感情。

    如此一来,王朝就会陷入军阀割据的危险,明代的历代皇帝自然是知晓的,所以在几代皇帝之后,要是想控制地方军队,最为方便的举措就是打压武将了。

    这也是在开国几代之后,无论哪个王朝,大家都只能知道那些文臣名号的道理,并非是当时没有名将,要知道,天下的英豪并不会因为时代变迁而缺乏,无论到了哪朝哪代,都一样会有能征善战之人。

    只不过这个时候的皇帝已经不能镇压这些武将了,也就只好用文臣压制武将,这些文臣到了军队之中后,由于自身不同战阵,要论排兵布阵、骑射之术,自然是不如军中大将的,也就只好用外行指导内行的笨办法,强迫这些骄兵悍将听自己的。

    北宋狄青、南宋岳飞、辛弃疾都是这样,明末的吴三桂、左良玉也懂得这个道理,所以养寇自重,这才让大明朝落到了如此局面。(所以,在明末之时,除却皇帝自己带兵,是任何人都不能救的。)

    这也就导致了内战内行、外战外行的场面。这也是明朝看起来拥兵百万、却招架不住李自成和多尔衮一番祸害的缘由。

    所以,对于一个王朝后期来说,想要依靠内部的军队达成强国之梦,是万万难以达成目的的,也就只有重练新军一道。

    但要是重练新军,又会导致新军坐大,这也是清庭灭亡在袁世凯手上之由,而那时的清军八旗,在小站练兵的北洋军阀面前,和如今明庭军队在清朝人面前,又有何区别?

    所以因果循环,报应不爽,正是如此。

    话说回来,永乐皇帝自己本来就是大军阀,也就一直重视自己手下的骄兵悍将,对于那些将士,自然是不惜赏赐的。,自然军容和明末将士不同。

    而此时永乐朝的内阁大臣:姚广孝、金幼孜、范景文等人也都清楚,永乐皇帝是靠军队起来的,大明的中兴也建立在京营强大的武力基础上。

    所以即使张辅等人在朝中声势远远超过范景文这些人,也再没人敢有异议。(有异议的现在还关在诏狱之中。)

    内阁对此没有异议,所以即便是京师中有的文臣心中不服,也是毫无作用,在永乐皇帝面前,这些臣子不过就是秘书罢了。

    时值巳时,车驾司就会同锦衣卫,分设各种卤簿仪仗,依次陈列,浩浩荡荡前往西直门外。

    是时,大明皇帝的仪仗英武无比,最前面有一面大纛,还有一面北斗旗,左右有龙旗十二面,布旗六十四面,各旗图案分别为日、月、风、云、雷、雨、江、河、淮、天马、天禄、白泽、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等旗。

    又有金木水火土五星旗,五岳旗,熊旗,鸾旗及二十八宿旗,每旗用甲士五人,一人执旗,四人执火铳护卫。

    在朱棣所在的龙辇前后,分布着大量的黄盖、华盖、曲盖、紫方伞、红方伞、雉扇、朱团扇、羽葆幢等布黄麾仗。

    还有虎豹各两头,驯象六头分部两侧,随行人员更是高达万人,这等壮阔景象,深深的震撼了京师军民之心。

    加上姚广孝回归京师之后,又在顺天各地大肆宣传朱棣身份,所以如今的京师,所有人都相信,是那永乐皇帝归来了。

    故而,京师沿途道路之中,百姓受了百年屈辱,如今终于扬眉吐气,也都纷纷自发赶到道路两旁,并以净水泼街,黄土垫道,避免扬尘、坑洼,在道路两侧,站满了围观的百姓,沿道都摆满了香案,熙熙攘攘的百姓们正在香案前下拜叩首,高呼万岁,想要看一看这位永乐大帝,到底长什么样子。

    朱棣在收复京师之地后,由于夺了京师之中所有武勋、文臣、藩王土地,将其分发给投降的流寇和百姓,又由姚广孝这等能臣治理朝政,还免除了大多的赋税,靠着收缴而来的京师文武的银子过活。

    所以虽然生产还没完全恢复,但顺天各地的百姓也都终于过上了几天安生日子。

    如此一来,京师中的百姓终于重新支持起了这个永乐皇帝。

    故而,就在永乐皇帝仪仗大队浩浩荡荡的离开京城之中时,百姓的呼喊之声才终于停息了下来。

    而此时就在队列中的信王朱由检和其世子朱慈烺看到这般场景,也是呆了眼。

    朱由检看到那些百姓,无不兴高采烈,欢送朱棣的样子,用于长吁一气,对朱慈烺说道:“为父继位之初,常以为身为天子,自当勤政爱民,自然会天下归心,但为父无论如何勤政,却把这天下治理成了那副模样,实在是令人唏嘘,可见文臣之言,只能用之,万勿听之。”

    朱由检终于明白,原来所谓的皇帝是那么简单,不需要学那些儒家经典(伟大导师曾评价过,朱元璋不过是个文盲、朱棣最多也就算个半文盲。)(这是相对于导师而言。),只要能给老百姓分了土地,只要能让贪官污吏少一点,原来百姓自然就能拥护你。(贪官没法不少,杀得也差不多了。)

    朱慈烺看到这些大明朝百姓一扫之前萎靡模样,心中说不出悲欢,口中只能说道:“父王,治国之道,确实不易。”

    朱由检也是暗叹一声,又望了望坐在御座上,正襟危坐的朱棣,喃喃说道:“昔日太祖为我后世子孙着想,让吾等不事生产、不从文武,所以长于深宫之中,不知民间疾苦、不知百姓所想,如何能做得了明君?”

    二人说到此处,自是哀叹连连。